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用兵相當經典:解放戰爭中最為關鍵的“遼沈戰役”

(2008-03-11 10:15:00) 下一個

遼沈之戰是國共之爭的分水嶺,可以說是整個解放戰爭中最為關鍵的戰役。我想對此戰談談一些個人看法。當然都是紙上談兵,貽笑大方。

  先看我軍方麵,毛在48年9月7日,給林一個電報,“我們準備五年左右(從一九四六年七月算起)根本上打倒國民黨,這是具有可能性的。隻要我們每年殲滅國民黨正規軍一百個旅左右,五年殲敵五百個旅左右,就能達到此項目的。過去兩年我軍共殲敵正規軍一百九十一個旅,平均每年九十五個半旅,每月八個旅弱。今後三年要求我軍殲敵正規軍三百個旅以上。今年七月至明年六月,我們希望能殲敵正規軍一百十五個旅左右。此數分配於各野戰軍和各兵團。要求華東野戰軍擔負殲滅四十個旅左右(他們七月殲滅的七個旅在內),並攻占濟南和蘇北、豫東、皖北若幹大中小城市。要求中原野戰軍擔負殲滅十四個旅左右(七月已殲兩個旅在內),並攻占鄂豫皖三省若幹城市。要求西北野戰軍擔負殲滅十二個旅左右(八月已殲一個半旅在內)。要求華北徐向前、周士第兵團殲滅閻錫山十四個旅左右(七月已殲八個旅在內),並攻占太原。要求你們配合羅瑞卿、楊成武兩兵團擔負殲滅衛立煌、傅作義兩軍三十五個旅左右(七月楊成武已殲一個旅在內),並攻占北寧、平綏、平承、平保各線除北平、天津、沈陽三點以外的一切城市。欲達此目的,戰役部署指揮的適當,作戰休息調節的適當,是決定性關鍵。你們如果能在九十兩月或再多一點時間內殲滅錦州至唐山一線之敵,並攻克錦州、榆關、唐山諸點,就可以達到殲敵十八個旅左右之目的。為了殲滅這些敵人,你們現在就應該準備使用主力於該線,而置長春、沈陽兩敵於不顧,並準備在打錦州時殲滅可能由長、沈援錦之敵。因為錦、榆、唐三點及其附近之敵互相孤立,攻殲取勝比較確實可靠,攻錦打援亦較有希望。如果你們以主力位於新民及其以北地區準備打長、沈出來之敵,則該敵因受你們威脅太大,可能不敢出來。一方麵長、沈之敵可能不出來,另一方麵錦、榆、唐諸點及其附近之敵(十八個旅)則因你們去的兵力過小,可能收縮於錦、唐兩點,變為不甚好打而又不得不打,費時費力,這樣就有可能使自己陷入被動地位。不如置長、沈兩敵於不顧,專顧錦、榆、唐一頭為適宜。再則,今年九月至明年六月的十個月內,你們要準備進行三次大戰役,每次準備費去兩個月左右時間,共費去六個月左右時間,餘四個月作為休息時間。如果在你們進行錦、榆、唐戰役(第一個大戰役)期間,長、沈之敵傾巢援錦(因為你們主力不是位於新民而是位於錦州附近,衛立煌才敢於來援),則你們便可以不離開錦、榆、唐線連續大舉殲滅援敵,爭取將衛立煌全軍就地殲滅。這是最理想的情況。於此,你們應當注意:(一)確立攻占錦、榆、唐三點並全部控製該線的決心。(二)確立打你們前所未有的大殲滅戰的決心,即在衛立煌全軍來援的時候敢於同他作戰。(三)為適應上述兩項決心,重新考慮作戰計劃並籌辦全軍軍需(糧食、彈藥、新兵等)和處理俘虜事宜。以上意見望考慮電複。”而9月12日,遼沈戰役即打響。從這個電報看,我軍發起的不是後來看到的遼沈決戰(解放全東北,全殲東北敵軍)。之所以打成遼沈決戰,則是隨戰事發展而臨時打成的。毛的戰略是通過三次戰役一舉奠定東北華北之優勢。所以打下錦州後,按照毛的電文,毛設想下一步戰略是繼續南下,打到華北,將東北和華北連成一片。將東北華北之敵封閉集中在沈陽,北平,天津幾個孤立據點。類似於決戰前的東北(敵人集中在沈陽,長春,錦州三個孤立據點)。所以35個旅的任務就是在上述戰略考慮上提出的要求。這個戰略氣勢恢弘,可以一舉奠定我軍在東北華北的優勢,但風險比較大(主要指揮權和兵力分配的問題)。

  林的戰略決策過程相對而言則複雜的多。最初由於南下打錦州的風險太大,這裏有後勤補給,部隊的攻堅能力,沈陽和華北部隊的夾擊等諸多問題。一旦打不好,東北優勢局麵則不在,最壞的可能甚至是敵人一戰定東北。東北的戰略地位位居五大戰略區之首,隻能勝不能敗。有的人認為遼沈很簡單,因為我軍人多。可要知道打仗可不是光看人多的,不然去台灣就不是蔣了,美國也不敢到處招搖了。再說東北敵我雙方軍事實力大體相當,林有70萬部隊,東北敵人有55萬,都是國民黨最精銳的部隊,還有海空優勢。所以有台灣學者在評價此戰時,並不認為我軍軍事占優勢,相反認為國軍軍力戰優。此外我軍要麵對的情況很多,比如長春的部隊突圍,沈陽的部隊去援長春,沈陽部隊直接走營口甚至直接進攻哈爾濱等這些情況戰時雖然沒有發生,但必須要準備兵力考慮到。此外我軍是攻堅戰,這個可不比野戰,另外華北出援的部隊有多少,數十萬大軍的後勤補給是否跟得上等等,戰爭可不是遊戲。所以林最初的戰略是先打長春,如果能吸引沈陽守軍來援,就可以圍點打援。沈陽守軍不援,則打下長春。且打長春的補給線在自己的控製範圍,就算一時打不下,風險也不大。其實這個戰略並不差,有人擔心這個戰略可能會讓東北敵人跑掉,但其實可能不大。為什麽呢?因為沈陽敵人想跑也不是那麽簡單就敢跑的,從試打長春時沈陽敵人一直按兵不動可以證明。畢竟從沈陽撤退到錦州,長途跋涉,我軍又最擅長野戰,這個風險比較大。而在技術上,錦州敵人能跑,但也是不可能跑的,想想錦州敵人跑了,東北成什麽樣了。所以這個戰略從毛到朱都是同意的。但林試打長春後這個戰略就出現問題了。原因是長春並不好打,要打長春必然要付出相當的代價,此時敵人或走或戰的主動權就把握在衛的手裏了。所以林開始考慮南下作戰,另外提一下,試打長春雖然沒打好,但為之後的南下做了很多的鋪墊,部隊期間擴充了兵力,進行大練兵,攻堅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大提高。可以說試打長春的挫折對之後的錦州,塔山,黑山作戰幫助很大。如果一開始不打長春而直接南下,從打長春的結果看,南下作戰恐怕不讓人樂觀。當然不好這麽簡單比較,但有一點要明確的是遼沈的勝利是建立在秋季南下的事實上,春季南下結果怎麽樣曆史沒有給其證明的機會。

  但林南下的目標一開始似乎也不是錦州,而是沈陽援兵,這點從一開始林平分兵力可以看到。從這點看,衛擔憂林南下是圍點打援不無道理。如果廖走的快,先送命的可能就是廖了。但沈陽方麵遲遲不動,大軍這麽擺在沈陽和錦州之間也不是辦法,說句玩笑話,數十萬人光每天的吃飯就夠嗆了。林此時才真正決心打錦州,但林也未必是嚴格按照毛的戰略去打的,林一直在關注著沈陽援兵,到後來,毛來電建議林調一個縱隊去營口,兩個縱隊放在沈陽和營口之間,就是為了防止廖走營口。但林就沒有那麽做,林用三個縱隊監視廖,這個姿態不是為了防止廖走營口,而是為了消滅廖。

  所以遼沈開始的並非決戰,而是錦,榆,唐戰役。戰役的目標是攻占錦州,榆關,唐山,封閉衛集團於東北,切斷東北和華北敵人的連接。這個戰略很是符合毛的風格(氣魄大,一舉奠定東北華北優勢。如果換作是我,哪怕廖不出來,也不會南下,我選擇先封死敵出東北之路,等解決了東北後再南下更保險,畢竟毛的那個戰略要同時麵對敵東北華北兩大集團,是由林統一指揮還是林隻負責東北?把東北之敵集中封閉在沈陽需要多少兵力?把華北之敵集中封閉在北平和天津需要多少兵力?即動用多少兵力打華北的問題,兵少了可能打不到目的,兵多了則使東北空虛)。但戰場的形勢千變萬化,長春有望迅速解決,這樣就沒了後顧之憂。廖又待在新立屯遲遲不動,此時林認為有全殲廖軍團之把握,於是電告毛,決定回頭吃掉廖軍團。毛立刻就同意了,這樣一戰解決了東北。所以遼沈之所以能演變成決戰是隨著戰局的變化打成的,不是事前設想好的。雖然如果堅決執行毛的戰略是無法決戰的,但不能因此說毛戰略眼光差,戰場形勢千變萬化,能根據戰場之變化而選擇正確的戰略才是最重要的。

  再看國民黨方麵的反映。蔣想決戰,林部補給線漫長,錦州有15萬大軍固守,攻錦必然需要付出極大代價。沈陽方麵的30萬大軍,包括極精銳的廖兵團和華北援錦兵團夾擊,一戰可定東北。即使戰果沒那麽輝煌,至少也可以重創林部,延緩林部入關;衛則固守原來戰略,以守待變。當初衛入主東北,奉行戰略即是重兵固守重要據點,拖住林彪,等待時機(包括國際方麵的形勢)。雖說衛入主東北是眾說客之力,但我想衛對於自己的能力還是很自信的,相信守東北(準確的說是沈陽)沒有問題,隻要固守沈陽,必然可以拖住林彪,這對於全國戰場的支援極大。蔣先前提出將精銳撤到關內,衛不同意。衛除了不願擔負丟失東北的責任以及擔心撤退的風險(30萬人從沈陽撤退到錦州,在路上全軍覆沒的可能很大)外,拖住林部,不讓林入關是讓蔣極為動心的原因。另外在得知林攻錦後,衛可能認為林攻錦是個幌子,目的在於吸引其沈陽主力援錦,林最擅長圍點打援,出援必遭伏擊。一旦沈陽主力潰敗,則守東北無望。所以衛不主張援錦與林決戰,即使林破錦州,30 萬大軍固守沈陽,林想獨占東北也不是那麽容易。何況在華北部隊的支援下,林彪未必打得下錦州。如果蔣不同意固守,則將主力撤到營口,雖然等於將東北拱手相讓,但總好過將精銳損失在東北;廖希望沈陽主力撤到營口,撤出東北。當然,廖主要是從軍事上考慮,希望保住東北的精銳部隊。關於廖的戰時決策會在後麵討論,但廖絕對不是一般人想的那麽無能。相反,廖的能力很強。廖選擇了當時最穩妥的做法,可惜選錯了對手。

  我想,其實還有個更龐大的戰略,就是東北華北一體,傅以部分兵力阻擊我華北部隊入關,集中精銳主力入東北參戰,不計較華北土地之得失,先消滅東北林彪,這樣國共之戰有望改寫。當然,這個戰略也是有很大風險的,以林彪之才輔以東北地利,未必能消滅林。但如果能和沈陽主力合兵一處,則救東北精銳出東北的成算很大。不過以國軍的組織結構和人事係統,進行如此大的戰略失敗的可能倒是很大。

  在戰爭初期,就初時的形勢判斷,衛的主張倒非常穩妥,出擊極有可能遭到林的伏擊。撤退則在戰爭未打之前就認輸,將東北拱手相讓。可惜蔣是領袖,沒辦法,隻好組織廖兵團出擊。當然,如果廖兵團一開始就全力出擊,先死的可能很大,但如果先解決廖軍團,則錦州和侯兵團壓力必然大減,戰事會如何發展也很難說了。如果時機選擇在林全力攻錦時,可能效果不一樣。這對林的壓力,錦州部隊的士氣,華北部隊的士氣可能都有影響。不過這個時機很難把握,畢竟林打錦州的時間太短。穩妥的做法就是廖那樣,切斷林的補給,看林的行動決定自己的行動。如果林長時間無法克錦,阻援又不力,此時全力援錦一戰可定,最不濟也能解錦州之圍,變東北被動為主動。所以錦州戰役的成敗取決於錦州能守多久。但錦州戰役的重心則是塔山,錦州能守多久,很大程度取決於塔山能守多久。
  
  戰爭打響後,侯軍團全力攻擊塔山。錦州則固守待援,廖軍團不是西進援錦而是北上占領彰武而。後人在評價此役時,多指責廖的無能。其實如果換個角度,站在廖的立場看,廖的決定是符合戰場形勢的。廖的想法是在尚未清楚林的真實意圖前,不能冒進。因為圍錦打援是林的拿手好戲,貿然出擊極有可能中林圈套。衛就對此深信不疑,甚至打賭說廖軍團出遼西必定全軍覆沒。廖北上不是消極避戰,而是待機而動。占領彰武,切斷林的補給線,這個對林的打擊的確很大,要不是後來我軍組織了一列火車及時運送了1700噸軍火到錦州,戰事還很難說(象塔山那邊就說了,我不要人,我隻要手榴彈)。然後廖開始靜觀林打錦州的情況,一旦林久攻不克,或付出極大代價克錦,就立即揮師和侯軍團夾擊林,重演四平之戰。萬一林克錦,則率部退向沈陽或營口。廖對自己率部撤退的能力極有自信,在緬甸就曾大放光彩。可以說這個決策就戰時來看,無疑是非常穩妥的,可以說是相當完備。這些都反映了廖的軍事才能是相當優秀的。也不能指責廖撤退的時機太晚,這個不是廖的過錯。廖無論是繼續西進還是回沈陽或者走營口都是關係到東北問題的戰略大事,回沈陽意味著固守東北,走營口意味著放棄東北,繼續西進是送死,這種戰略決策不是廖這個兵團司令能決定的(19日蔣在北平召集衛,傅,杜開會討論)。15號錦州城破,到20號晚上廖接到命令,花了5天時間,但這5天就判了他死刑。打完錦州戰役,毛在打錦葫不宜太遲的情況下還建議林休整15天。但林休整了5天,19號就提出了殲滅廖的作戰設想。另外說一下,我覺得長途奔襲去圍殲廖,風險同樣很大,一旦廖縮回沈陽,則可能前功盡棄。單憑四縱未必能擋住侯軍團收複錦州,而我主力在新力屯附近,打沈陽準備不夠,打錦州則士氣,補給都未必好,且部隊疲憊。廖他不知道毛的戰略,也不知道林的想法,但他在黑山受阻後,毅然決定撤退而不是死打黑山(憑廖軍團的戰力,多打幾天沒什麽問題,如果不是我軍改打錦葫蘆為他的話,他是有足夠的時間行動的),不能不說其有相當的才華。可惜他遇到的對手太強。當然,從戰後看,換個頭腦單純點的能夠堅決執行任務的人去指揮援錦也許效果更好。

   31小時攻克錦州,這無疑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克錦之後,蔣認為林部消耗極大,已經撤退了,於是命令廖軍團和葫蘆島各軍南北夾擊,收複錦州(蔣任命杜聿明指揮葫蘆島、錦西部隊向錦州攻擊。杜赴東北,結果其徐州攻略被劉等改得麵目全非,等他從東北回來,中原戰場也已經岌岌可危了,東北一仗可謂損失慘重)。衛依然主張固守沈陽,這在當時是很明智的。走營口是有很大風險的,走營口的時間以及國軍的海運能力未必夠廖撤退,而廖身邊還有3個縱隊在監視著他,林的主力正在兼程疾進準備消滅他。但如果退沈陽的話,一來和沈陽距離近,二來有沈陽方麵的接應,此時我軍將不得不開始第一次戰役,將繼續南下,打榆關和唐山,而這個戰略前麵說了,是有一定風險的。

  戰術方麵,31小時下錦州(四野的攻城戰術尤其是四野的炮步協同作戰能力值得總結,這點朱瑞功不可沒),10月15日破錦,隻休整了5天就開始了圍殲廖的戰役。廖有10萬精兵,尤其是新一,新六是精銳中的精銳。隻用了這麽短的時間來準備,實在是太可怕了。當然,林對大規模圍殲戰極有心得,即使是之前不擅長的攻堅戰如今也今非昔比(攻錦,塔山,黑山阻擊),可見部隊的戰力有了如何的提高,所以今天看來比較行險的戰略在林看來可能倒是極有把握的。另外林在指揮圍殲廖軍團時所采用的戰術值得後世研究,可能有人認為完全是廖軍團自己的潰敗。我個人認為,可能不是那樣。廖經曆過緬甸之戰,率部撤退極有心得。廖的新一,新六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且都經曆過緬甸之戰,敗未必亂,且廖當時是主動撤退而非戰敗。另外,圍殲廖軍團後,有部分國軍將領不服,說林打仗偷偷摸摸的,有本事雙方擺開架勢好好打一場。這也可以從側麵反映林指揮的精妙,決非廖軍團自己的潰敗那麽簡單。

   綜合遼沈戰役,我軍以傷亡6.7萬人的代價殲國軍47.2萬,解放全東北,戰果可謂極其輝煌。其中2天全殲廖軍團,用兵堪稱經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