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戰功到底算誰的:近現代中國戰場上的糊塗帳!

(2007-10-31 10:21:55) 下一個
打掃戰場 
 
解放軍作戰不講究友軍有難不動如山,你有難了我豁出命去可以,不過仗打完以後前戰利品也是要豁出命的。卻說遼西會戰廖耀湘兵團覆滅之後,東野各軍無論有沒有參加遼西圍殲戰,總之是紛 紛派人到戰場上搜尋戰利品。當時一縱派出的是3師政治部副主任翟仲禹,10縱派來的是縱隊政委周赤萍。周是老紅軍,也是一縱的老人,他當政委時翟仲禹就在三師當團長。翟不敢和老首長爭,便耍了個花招。他表示:願意和十縱平分找到的重武器,小炮歸1縱,重炮歸10縱,周赤萍覺得合算便答應了。沒想到不久之後東總一道命令下來,重炮必須全部上繳總部,由總部統一分配……  

大難不死小難不斷的吸鐵石  

上一篇中提到過的這個翟仲禹,在東野1縱有個外號,叫吸鐵石,因為他從抗戰後期到解放戰爭初期,在戰場上特別招子彈。一個當團長的,剛到東北,在沈陽附近剿匪,便腿上挨了一槍,差一點便截肢。傷愈歸隊沒多久便參加四平保衛戰,又挨了一槍。不過翟仲禹的運氣雖然不怎麽樣命卻挺大。第一次負傷傷愈歸隊時,正趕上東北老航校有一架運輸機要運送幾名重要幹部回前線,上級便安排他也來過過飛機癮。翟仲禹考慮那架飛機不大,又除了人還裝了不少武器,自己的傷腿還沒好利索受不起顛簸,便放棄了這個機會,然後還被上級罵了一頓。沒想到一個多小時以後,傳來消息,飛機因超載墜毀……  

三國時留下的計謀到抗戰也有用呢  

原八路軍晉察冀軍區13軍分區副司令員包森烈士在冀東熱南地區以英勇善戰而聞名。不過人總是有倒黴的時候,他生前也有過一段特別狼狽的經曆。大概是在1940年夏季,包森帶著一支小部隊進駐熱南的某小村莊。日軍的情報還真是靈敏,沒過多長時間日偽軍就把小村莊給圍上了。包森急忙組織部隊分散突圍。包森是老紅軍,很珍惜自己的身份,所以頭上戴的不是國民革命軍的德式平頂圓帽而是紅軍的八角帽。有偽軍特務看見了,就嚷:“抓那個帶八角帽的!”包森發現不妙,便趕緊把軍帽扯下來揣在懷裏。不過他忘了,腰裏還插著幾麵指揮旗呢,真真正正是顧頭不顧某部位。偽軍特務又喊:“抓那個腰裏插旗的!”包森這才想起來這一節,把指揮旗扔掉了事。
  
三十年河東多少年河西呢  

1948年11月,黃維帶著國軍精銳主力的12兵團投入徐蚌戰場,與馬瘦毛長的中原野戰軍一場血拚,最後被劃了個永遠的句號。12兵團下屬有10、14、18、85四個軍,巧合的是,除了解放軍從來沒有85軍的番號以外,1949年2月整編後,10、14、18這三個軍的番號全部出現在中野,倒也甚巧。眾所周知,國軍的18軍從建軍之日起就是國軍的一等精銳主力,在中央嫡係的五大主力中資曆最老,無論是江西圍剿紅軍還是抗戰都屢有上佳表現。而在18軍的謝幕之戰中,與其死纏爛打揪住不放的解放軍豫皖蘇軍區部隊三個月後的番號正好也是18軍。以後這個紅色的18軍定西藏將五星紅旗插上雪域高原,平叛亂敗印軍,其功業之顯赫不知道舊18軍在天有靈又該作何感想呢。  

動員一切力量為了前線-包括巫婆  

渡江戰役時,第三野戰軍為了免除船工的顧慮,讓船老大、船老二乃至船老N們能夠放心大膽的與部隊合作而花費了很大心思。除了一般的賠償、慰問、聚餐、記功等等以外,針對船工們水上討生活,普遍對從觀世音菩薩到灶王爺的各級神靈都有著相當的敬意這一點,三野還想方設法動員了當地的巫婆們參加支前。巫婆支前的手段當然是她們的老本行,也就是跳大神。跳大神時一定要加上一句:“隻要大家注意,就可以過江,解放軍一定能勝利,一定能打上江南雲雲。”  

這個戰績算誰的  

1941年底到1942年初,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13軍分區的所屬各部隊在司令員李運昌、副司令員包森等人的指揮下發起了著名的“打治安軍戰役”。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裏,13分區以兩個主力團,加上地方部隊也不過7000多人的兵力連破日偽軍,不但打得兩萬多偽治安軍聞風喪膽,連給偽軍當主心骨的日軍也報銷了500多。此役之後,冀東日軍達成一項共識,少於兩個中隊便不能出門。尤其是果河沿戰鬥,包森副司令員指揮13團的區區七個連兵力一舉擊破偽治安軍一個集團(相當於師或旅),殲滅一個團,擊潰一個團,帶隊的日本顧問也被反正的偽軍當了見麵禮。戰役結束後不久,這兩個倒黴的團長便因為作戰不利、遺棄軍旗和日本顧問的罪名被偽軍頭目齊燮元給“揮淚斬”了。這兩個倒黴鬼掉腦袋的時候,包副司令員已經犧牲在戰場上了,那麽這個戰績算誰的呢?  

每天翻一番-水泡篇  

因為在朝鮮戰場上指揮180師打翻身仗而一舉成名的李鍾玄將軍抗日戰爭時期在八路軍太行軍區當連長。1944年,他所在的部隊組織大生產運動,開荒種地。李連長是河南出來的學生官兒,這種土豆卻是人生的第一次。二十幾歲的年輕軍官,身子骨並不比他的戰士差,幹農活的本事就完全兩樣了。據他自己的記載,開荒第一天,兩隻手上工留下水泡三個。第二天,六個。第三天,十二個,剛好一天翻一番。  

指導員的業務  

1944年,八路軍晉綏軍區獨1旅714團2連指導員刑世美在部隊冬訓期間的業務如下  
1、分配訓練項目  
2、利用連隊所辦鞋鋪的收入熟了幾張牛皮給戰士做手套。  
3、殺掉連裏所養的羊,賣掉羊皮投股辦合作社,羊頭、羊雜碎先吃,省下羊肉準備過年。  
4、和附近的老鄉做點小生意,沒有現錢用糧食記賬。  

通過努力,這個連的夥食水平相當不錯,每個星期可以吃三頓白麵,兩隻羊。戰士的生日還有一碗長壽麵。  
土八路的大炮物語之一  

八路軍冀魯豫軍區2分區有一門92式步兵炮,那是開國上將楊勇當分區司令員時打伏擊繳獲過來的。就這麽一個日軍的大隊炮,對於窮慣了的土八路來說可是了不得重武器,有了它敲碉堡、打炮樓就方便多了,所以得到了超乎尋常的待遇。這們小炮的直接負責人是軍分區參謀長-開國少將潘焱,需要時由潘參謀長親自組織使用,用過後再親自組織埋藏起來,埋藏地點嚴格保密。 
 
炮彈殼物語  

讀一回憶錄,談及八路軍某次攻打一據點,居然配備一門山炮,炮彈數量高達六發!  
作戰結束後發現少了一枚炮彈殼,上級威脅若找不回下次休想再得到炮火支援。四處撒網後發現彈殼落入民兵之手,被對方敲詐了步槍數十支,子彈數百發方得以贖回。  

土八路的大炮物語之二  

黃橋戰役中,新四軍陳毅、粟裕所部繳獲的武器彈藥甚多,其中最值錢的是三門山炮。皖南事變後,粟裕所部改編為新四軍1師,後來兼蘇中軍區,這幾門炮也就一直歸蘇中軍區所有。這三門山炮是1師師長兼軍區司令員粟裕將軍的心間寶貝,為了避免損失,平常就放在大木船裏在海岸附近遊遊逛逛,需要時再調上岸,每打一發炮彈都需要粟裕司令員親自批準,違者軍法從事。  

你不需要說什麽  

1964年12月1日,由國府空軍6大隊4中隊作戰官謝翔鶴少校駕駛的RF-101被大陸海航4師10團飛行員王鴻喜駕駛的殲-6擊落,使謝少校成為大陸活捉的第一個妖洞妖飛行員。謝翔鶴被俘後,被押到了位於寧波的海軍東海艦隊航空兵司令部。謝少校似乎對於國府宣傳的國軍遊擊隊的赫赫武功頗為相信,滿心打著逃出去投奔遊擊隊的主意,直到看到了哨兵手中寒光閃閃的刺刀,才把他從白日夢中徹底驚醒。次日,解放軍的情報軍官提審謝翔鶴。他隨便地問了謝幾個問題,謝翔鶴還滿肚子的英雄氣概,胡說八道一通,靜等著老虎凳、辣椒水什麽的。最後提審他的解放軍軍官實在不耐煩了,他並沒有拿出來什麽刑具,而是一張照片,一張前不久6大隊內部俱樂部舉行舞會的照片,照片上翩翩起舞的正是謝翔鶴少校本人和他的妻子!他還告訴謝翔鶴一個秘密:“你不需要說什麽,我們知道得比你還多。那一天你一起飛,我們就知道老謝你來了。”
  
是解放軍太狡猾還是國軍太無能?  

妖洞妖也被打下來以後,國府空軍6大隊對於手裏的偵察機的性能越拉來越沒信心。好在有好心的長腿叔叔在,親密友邦一口氣給了8架RF104G,於是6大隊便挑出來三名資深飛行員接受F104的改裝訓練擔任種子教官,而在這三個人中,技術最好最受信重的是曾祥華中校。就在改裝訓練完成之後不久,從澳門傳來消息,曾中校的父親隨著難民潮逃到了澳門。於是曾祥華得到空軍總司令陳嘉尚上將的特批,派人把曾老先生接到了台灣。沒想到骨肉團聚之後沒兩天,曾老先生便被政戰部門請去喝了一個禮拜的茶。品茶期間,曾老先生也承認,大陸幹部確實告訴過他他兒子正在台灣飛F104。隨著品茶期的結束,曾中校被新任空軍總司令徐煥生特令停飛,雖未被清理出隊,但卻被禁止再進入桃園機場營區半步,不得不與前不久剛剛在大陸被俘的謝翔鶴少校的家眷比鄰而居。台灣的軍史界提及此事時慨歎曰:“解放軍不發一槍一彈便擊落了一個資深飛行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