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秦始皇為何要築萬裏長城

(2007-08-29 07:13:28) 下一個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為了互相防禦,各在險要地方修築長城。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防禦匈奴入侵,予以修繕,連貫為一,俗稱:萬裏長城。長城是世界上偉大的工程之一。並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據曾踏上過月球的美國宇航員說,從月球上看,中國的萬裏長城是地球上能用肉眼看得見的兩項特大工程之一。我們如果把修築長城的磚石用來改築成高2米半、寬1米的城牆,可以繞地球轉一周還有餘。如果改鋪成寬5米左右、厚0.3米左右的公路,就可以繞地球三四周。萬裏長城不愧為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更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我們不禁要問,當時秦始皇為什麽要修築萬裏長城呢?

  其實早在戰國時期,修築長城這項浩大的工程就已經開始了。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為了防禦外敵入侵,都在險要據點興建防禦城堡,又在城堡之間修建了烽火台等設施,以盡快傳遞軍情。各國先後在自己的邊境上修築城牆,把這些城堡、烽火台等設施連成一體,就是最初的長城。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北方的匈奴卻經常南下侵擾,一步步向中原進犯,成為秦王朝主要的外來威脅。後來,匈奴把黃河河套地區大片的土地奪了過去,一路燒殺搶掠,給中原人民帶來了莫大的痛苦,同時對秦都鹹陽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將軍蒙恬率軍30萬討伐匈奴,奪回了河套以南地區,接著又收複了沿黃河以東直至陰山的大片土地。北麵匈奴的進犯暫時得到了緩解,但它的實力並未受到徹底的打擊,對秦王朝仍然有很大的威脅,這就需要時刻防備匈奴的再次進攻。於是秦始皇下令修築起一條新的長城。

  秦始皇下令修築的長城,就是要以原有的燕、趙、秦三國的北長城為基礎,把原諸侯國之間的那些已失去使用價值的長城拆除,而將北麵的三段長城連成一線,並不斷擴大加固,使之屹立於秦王朝的北方,成為另一座完整的防禦體係。

  然而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一個浩大的工程,需要十分龐大的人力與物力的投入。為此,秦始皇不斷的從民間強製性的征調大批的民工,同時命令大將蒙恬率士卒來修築長城。經過九年的時間,秦始皇終於修築起這座抵禦外敵的屏障。它西起臨洮,東至遼東,沿著黃河流域,偎依著峻峭的陰山山脈,經過廣闊的內蒙古大草原,蜿蜒曲折,全長約5000餘公裏,號稱“萬裏長城”。

  萬裏長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用鮮血和汗水換來的。秦始皇修築長城耗盡了大量人力物力,無數平民百姓累死在了修築長城艱苦的勞動中。不久,就爆發了反抗秦王朝的殘暴統治的鬥爭,秦始皇本人也由此背上了“暴君”的罵名。

  但修築長城的工程同時帶有很強的政治意義、軍事意義,長城的建成有效地抵抗了匈奴對中原地區的破壞,在保護中原地區的政治穩定、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等方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從而有利於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