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李斯為什麽要陷害韓非

(2007-08-29 07:11:04) 下一個
韓非(約公元前280~公元前233年),出身於韓國的貴族世家。與李斯同為荀況學生,其學說為秦王政賞識,後遭李斯所害。著《孤憤》、《五蠹》等55篇,收集《韓非子》。為先秦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政治理論家。

  韓非是我國戰國時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認為君王應該憑借權利、威勢以及一整套駕馭臣下的權術,保證法令的貫徹、施行統一,以鞏固君主的地位。

  韓非天生口吃,但文章卻寫得非常好。他和李斯曾一起跟隨荀子學習,繼承了荀子關於“人性惡”的學說,主張治國以刑罰、獎賞為基本手段。李斯自認為學問不如韓非。

  孫臏和龐涓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他們是師兄弟,最後為了各自的利益而互相殘殺。而韓非最後也是被自己的師兄弟李斯害死。李斯為什麽要陷害自己的師兄弟呢?

  韓非本來是韓國的貴族子弟,他生活的年代裏,韓國日益衰落。韓非曾經一連幾次向國君上書,陳述自己振興國家的政治主張,但都沒有被國君采納。韓非痛心疾首地說:“唉!現在國君不依靠嚴明的法令統治國家,不憑借強大的王權駕馭大臣,不致力於富國強兵來吸引四方的賢才,而是天天和那些隻會說空話、不會做實事的人在一起,奮勇殺敵立下大功的人反而比他們地位低,這怎麽能治理好國家呢?”

  韓非經常感歎說:“那些儒生們一個個隻會舞文弄墨,專門破壞國家的法製,而那些所謂的‘俠客’們也都憑借自己有些武功,違抗政府的禁令,這些人都應該得到應有的懲治。國君在天下太平時寵信那些徒有虛名的人,一遇到困難才想起平時備受冷落的將士,這隻能白白養活沒有用的人,讓有功之臣傷心。看來韓國是沒有什麽希望了!”

  韓非考察了曆史發展的變化得失,寫了十幾萬字的文章。後來這些文章流傳到秦國,秦王讀了《孤憤》、《說難》兩篇文章,讚歎不絕:“見解真是太深刻了,我如果能親眼見到寫文章的人,就算是死了也心甘情願。”

  李斯說:“這些文章都是我的老同學韓非寫的,他是韓國的貴族子弟,不過一直沒受到韓王重用。”

  秦王立即給韓王寫信,要韓非來秦國,並且以武力相威脅。韓王本來就沒任用韓非,這時就順便做個人情,派遣韓非出使秦國。秦王高興極了,立即把韓非安置下來。

  李斯十分嫉妒韓非的才能,擔心他被重用後,自己的位置會被他取代,於是就想在秦王麵前詆毀他。秦王還沒有任用韓非之前,李斯就對秦王說:“大王,韓非是韓國的貴族子弟,如今您要實現吞並六國、統一天下的偉大目標,韓非自然要先替他們韓國考慮,為他們國家獻計策。您把他留在咱們國家,以後他回到韓國肯定會對咱們不利。您不如找個借口把他抓起來殺了,免得留下禍患。”

  秦王一聽,覺得有道理,就派人把韓非抓了起來。李斯趁機讓人給韓非送去毒藥,逼他自殺。韓非想要麵見秦王替自己辯解,李斯當然不會讓他這麽做,韓非就這樣服毒而死。

  後來秦王悔悟過來,立即派人去赦免韓非,可這時韓非已經死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