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麵對美國咄咄逼人的進攻:胡總出手不凡!

(2007-08-14 14:02:12) 下一個
美國"星球大戰"到反導係統

大野心:

從“奈基―宙斯”到“智能卵石”

美國導彈防禦計劃從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起步,已經曆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演變。在“冷戰”時期的美蘇核對抗階段,美國相繼開發、研製了“奈基―宙斯”係統、“哨兵”係統和“衛兵”係統,以對抗蘇聯的核攻擊。至20世紀70年代初,美蘇之間的核力量形成了“相互確保摧毀”的戰略均勢,導彈防禦係統便成為雙方軍備競賽的重點,但當時雙方都深感技術上的不甚成熟和經濟上的不堪重負。於是,1972年,美蘇達成《反彈道導彈條約》,試圖通過限製導彈防禦係統使雙方核戰略平衡態勢穩定下來。1976年,美國宣稱關閉“衛兵”導彈防禦係統,卻開始了非核彈道導彈防禦技術的研究。

20世紀80年代初,裏根政府上台後,為與蘇爭奪戰略優勢,於1983年3月,提出了“戰略防禦倡議”計劃,俗稱“星球大戰計劃”。由於這一計劃過於龐雜,耗資驚人,多數技術尚處於實驗階段。1989年,老布什總統就任後,將該計劃調整為“有限防禦計劃”,即“智能卵石”計劃。蘇聯解體後,該計劃自然擱淺。

大調整:

TMD和NMD合二為一

克林頓就任美國總統後,於1993年5月宣布停止執行“星球大戰計劃”,取而代之的是“彈道導彈防禦”計劃。該計劃包括戰區導彈防禦係統(TMD)和國家導彈防禦係統(NMD)。由於對“技術和實用效能”缺乏“足夠的信心”,克林頓總統還是於2000年9月宣布,暫不部署“國家導彈防禦係統”。

但克林頓時期,美國的戰區導彈防禦係統在東亞地區有了實質性的進展。美國以朝鮮導彈威脅為名,首先於1994年與韓國達成協議,開始在駐韓美軍基地部署“愛國者”導彈。此後,又說服韓國建造用於導彈防禦的雷達基地。1998年,美國與曰本達成協議,共同研發戰區導彈防禦係統。近年來,隨著美日軍事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融入美國導彈防禦係統成為日軍建設的重要內容。日方稱,將在2008年3月底前,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彈道導彈防禦係統。此外,美國一直企圖暗中將台灣拉入其導彈防禦係統。

布什總統上台後,謀求建立一體化的導彈防禦係統,遂將戰區導彈防禦係統和國家導彈防禦係統合二為一,統稱導彈防禦係統。9·11事件發生後,美國本土安全成為當務之急,布什政府乘機加快了研製和部署國家導彈防禦係統的步伐。2001年12月,布什政府宣布退出《反彈道導彈條約》,從而為美國部署國家導彈防禦係統鋪平了道路。

2002年12月17日,布什政府宣布將在2004年底以前在阿拉斯加州格裏利堡基地部署6枚陸基攔截導彈,在2005年底以前在該基地再部署10枚,在加利福尼亞州範登堡空軍基地部署4枚,另有20枚“標準―3型”海基攔截導彈將部署在三艘裝備有“宙斯盾”係統的軍艦上,百餘枚空基“高性能愛國者―3型”導彈將在全球範圍內部署,以攔截中短程彈道導彈。

大部署:

本土為中心,東亞和歐洲為兩翼

據美方稱,格裏利堡和範登堡空軍基地的導彈攔截係統現已開始嚴密監控、跟蹤全球導彈的發射情況及其軌跡,保護美國本土免遭襲擊。太平洋總部所轄的“宙斯盾”海上防衛係統也已部署到西太平洋的曰本海水域,構成導彈防禦係統的海上防線。後續的陸基和海基導彈攔截係統的建設以及導彈預警衛星、預警雷達係統和指揮控製係統的升級更新都在加緊進行之中。

美國軍方稱,為了提高攔截成功率,必須采取“多層次防禦”,即在敵方導彈發射初始階段、中間飛行階段和最後階段地點都部署攔截導彈。為此,美國尋求在歐洲盟國境內部署反導係統的基地。如果美國在波蘭和捷克順利建起攔截基地和雷達基地,其導彈防禦係統就基本形成了以美國本土為中心,以東亞和歐洲為兩翼的全球部署格局。

大隱患:

海外反導影響深遠

雖然美國尋求海外反導基地的理由是為了防止朝鮮和伊朗的導彈襲擊,但其現有的部署格局完全是針對俄羅斯中國的導彈攻擊軌跡的,這也是此次在東歐部署引起俄羅斯強烈反對的原因。雖然,美俄在反導問題上的激烈爭執尚不至於引發新一輪“冷戰”,但美國在反導問題上的所作所為將對國際戰略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

●第一,損害大國間的戰略穩定。美國建立導彈防禦係統的目的是多重的,但這一係統率先在抵近俄羅斯和中國的戰略地緣區部署,其指向昭然若揭,破壞了大國間業已存在的戰略穩定態勢。雖然俄、中都無意對美發動戰略性攻擊,也無意與美展開新一輪的軍備競賽,但美國追求“能打別人而不能被打”的絕對安全,其結果是增加了別國的不安全感,大國間的戰略競爭勢必加劇。同時,這還將給大國間的政治互信帶來陰影,並將影響大國間在諸多國際事務和地區問題上的合作,從而給全球戰略穩定造成隱患。

●第二,衝擊地區安全。美國導彈防禦係統在海外的部署,加劇了地區國家間關係的複雜化,從而影響地區安全。在亞太地區,美國的導彈防禦係統為曰本提升軍力,走向軍事大國提供了又一途徑,卻增加了地區內其他國家的疑慮。美國還千方百計通過售台武器企圖將台灣納入其導彈防禦係統,這將導致海峽兩岸軍事力量的失衡,助長“台獨”勢力的冒險,危及地區和平。在歐洲,美國的部署計劃不僅造成了美俄關係的緊張,也使許多歐洲國家深感不安,甚至造成了歐盟國家間的裂痕。

●第三,影響有關國家的內部穩定。美國導彈防禦係統是個龐大的體係,投入大,技術難點多,因此,美國廣泛動員其盟國,特別是擁有技術和財力優勢的盟國加入研發。除了上述加入或擬加入美國導彈防禦係統的國家外,澳大利亞、以色列、英國等國也參與了美國導彈防禦係統的研發,美國還拉攏印度等國家參與某些項目的合作。但對於這樣一項耗資巨大,成效難斷的長期性工程,其戰略上的敏感性大於其可能帶來的安全感,且分享技術的代價是國家安全受製於美國。因此,是否參與美國反導係統往往成為有關國家內部爭執不休的問題,甚至導致內部紛爭。

●第四,增加美對外政策的進攻性。美國在繼續保持和強化包括進攻性戰略武器在內的軍事優勢的同時,加緊部署導彈防禦係統,就是想一手拿著“銳不可當”的矛,一手握著“堅不可摧”的盾。顯然,其戰略目標遠遠大於其戰略能力,是不可能實現的。但這個由美國軍工複合體――國防決策部門、軍工企業與國會利益集團共同編造出來的“矛”與“盾”的夢想可以蒙蔽美國內的納稅人為這一吸錢的“黑洞”掏腰包。而“矛”與“盾”的鑄造過程不僅會給軍工複合體帶來滾滾財源,更會刺激他們把美國妄想成“超人”,在對外政策上更加咄咄逼人,富有進攻性。

中國麵對美國咄咄逼人的進攻,中國也是進行了軍事準備!

中國決策層是務實的,眼光也是長遠的!

  欣慰的是,近年來中國全力發展東風31、41型戰略核導彈和太空技術(神舟飛船和探月工程)的事實說明,中國決策層不僅“沒有完全輕視”美國正在發展中的導彈防禦係統,更沒有“盲目誇大”這套係統的作用。

  中國全力發展東風31、41型戰略核導彈、和094戰略核潛艇,說明中國決策層“注意到了”導彈防禦係統對中國“現有的”、主要是陸基戰略核打擊力量的威脅,就這一點而言,中國的決策層是務實的;

  中國在注重水下核打擊力量的同時,仍然非常注重發展太空技術,這本身說明中國決策層的眼光也是長遠的。顯然,全力發展東風31、41型機動部署戰略核導彈、和094戰略核潛艇,這意在“提前突破”美國導彈防禦係統的基礎上,同時建立一套對美國的全麵核威懾力量。

  美國的 “導彈防禦係統”在沒有完全開發出來、其“技術指標”就已經部分過時了。

為有朝一日破解、或幹擾“美日”導彈防禦係統在“做技術準備”

  而北京注意太空技術的發展,其戰略意義是“全麵而重大的”,拋開其他方麵意義不講,就中國核戰略力量的建設這一層麵而言,這本身就是為有朝一日破解、或幹擾“美日”導彈防禦係統在做技術準備。不要忘記了,美國導彈防禦係統、其信息采集、協同指揮,都依賴美國的太空通訊。

  不可否認的是,攻擊太空係統、遠比維持太空係統的正常運轉、要便宜得多、也方便得多。顯然,針對美國太空信息係統的攻擊或者幹擾,將是針對導彈防禦係統“最具效率的”攻擊手段。 中國1月試驗用導彈摧毀衛星,就是非常聰明的和最有效率的手段!

  另外,太空武器將是今後世界軍事發展的一個關鍵方向,誰在這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在今後的全球軍事角力中占據主動地位,不難看出,在加大太空投入、開發太空武器的方向上,北京顯然有非常超前的認識,也已經取得了一個“高起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