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倪光南:中國可以對微軟說“不”

(2007-08-11 15:11:55) 下一個
倪光南院士授權新浪科技發布的《文檔格式國際標準之爭》全文
 

文檔格式國際標準之爭

7月16日上午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今日撰文指出,一場關於文檔格式國際標準之間的競爭,近日已悄然拉開序幕。一方麵,已成為國際標準的ODF正在和中國的UOF醞釀融合以完善國際標準;另一方麵,微軟的OOXML正力圖成為另一個國際標準。

  當前,微軟正在世界範圍內爭取選票,想在9月初截止的ISO投票中,使OOXML成為國際標準,這無疑是信息領域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競選活動。以下為倪光南院士授權新浪科技發布的《文檔格式國際標準之爭》全文。

  一、文檔格式國際標準之爭

  文檔是使用最普遍的信息資源,因而文檔格式標準是信息領域的一個基礎性標準。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微軟Office軟件壟斷了市場,它的文檔格式(即.doc,.xls,.ppt)也就成了“事實標準”。這些格式是不開放的,用戶隻得依賴微軟的軟件,而且其中包含著用戶不知情的若幹私密信息,從這個意義上說,用戶並沒有真正掌握文檔信息的控製權。有些後果已經顯示出來,比如,一些早期的文檔用新版本軟件打開,已經和當初的原樣不一致了。

  近年來,應用需求推動著文檔格式從封閉的、二進製文檔向開放的、基於XML的文檔過渡。早在5年前,開放文檔格式(ODF)聯盟和OASIS標準組織就著手製訂基於XML的開放文檔格式ODF,並於去年5月被接納為國際標準ISO/IEC26300。

  與此同時,中國有關單位也製訂了適合中國國情的、基於XML的開放文檔格式UOF,於今年4月成為國家標準(GB/T 20916-2007《中文辦公軟件文檔格式規範》)。ODF和UOF這兩個標準很相似,易於互相轉換。目前,ODF和UOF的主導方正在醞釀將二者融合,繼續發展國際標準。

  微軟因擁有二進製文檔事實標準,在XML文檔格式方麵的動作較慢,迫於ODF和UOF的壓力,它用了一年時間趕出了一個基於XML的文檔標準OOXML。現在,微軟正將其OOXML提交給國際標準組織ISO的“快速通道”審批,爭取成為另一個國際標準。

  這樣,當前在文檔格式領域正進行著一場激烈的標準之爭。一方麵,已成為國際標準的ODF正在和中國的UOF醞釀融合以完善國際標準;另一方麵,微軟正在世界範圍內爭取選票,力圖在9月初截止的ISO投票中,使OOXML成為國際標準,這無疑是信息領域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競選”活動。


  二、 誰來製訂軟件領域的遊戲規則

  文檔格式從封閉的、二進製文檔向開放的、基於XML的文檔過渡,這是軟件領域遊戲規則的改變,新標準將影響未來一、二十年相關軟件領域的發展。

  過去,微軟掌握文檔格式的事實標準,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它不僅使用戶被鎖定於微軟的軟件,也給競爭者設置了重大障礙。例如國產Office在推廣中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要與微軟的文檔格式兼容,盡管通過五、六年的努力,現在這個問題已基本解決,但一旦微軟Office的版本升級,又會出現新的兼容問題。

  所以,對國產Office來說,采用開放的基於XML的文檔格式是難得的機遇。如果ODF和UOF的融合成為國際標準,將打破微軟事實標準的壟斷,在與文檔有關的應用領域,從此將有公平的競爭。今後,將是所有廠商(包括微軟)去兼容一個國際標準,而不是其他廠商去兼容微軟一家的私有標準。

  有人說,微軟的OOXML如成為國際標準可以多一個“選擇”,這有什麽不好呢?可是,以往的曆史經驗表明,文檔格式隻能有一個標準,過去是微軟的事實標準,今後,要麽是ODF和UOF的融合,要麽是微軟的OOXML,二個標準共存的可能性幾乎是沒有的。

  微軟本可以與世界上其他企業一起,在ODF、UOF基礎上共同發展一個統一的國際標準,但微軟現在卻非要將自己一家的OOXML作為新的國際標準,而如果達到了這個目的,它就可能挾老文檔格式事實標準的優勢,以OOXML一統XML文檔格式的天下。

  由此可見,文檔格式國際標準之爭實際上就是由誰來製訂軟件領域的遊戲規則,是由全世界軟件公司共同製訂還是由微軟一家來製訂?由於文檔是信息的重要載體,這場文檔格式的國際標準之爭也是信息資源控製權之爭,影響是極為深遠的。

  三、中國投OOXML反對票的理由

  中國是國際標準組織ISO的基本成員,中國的一票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基本成員中隻要有11票反對就可以實現否決)。

  我們主張中國在ISO投OOXML的反對票。

  國際上已有很多專家論述了OOMXL不適於作為國際標準的理由。例如有的專家認為,按照ISO的要求,作為一個國際標準必須符合一些準則,包括:精確性、通用性、優化的規則、博采眾長、固化最佳科技經驗、互操作性、可移植性、文化和語言適應性等等,而分析表明,微軟的OOXML不能滿足這些要求,因此它不適合作為國際標準,應當予以否決。我們選出對於中國來說特別重要的一些理由如下:

  1.OOXML隻支持Windows一個平台 

  OOXML不能在Linux等非Windows平台上實現,如它成為國際標準,將增強Windows在操作係統領域的壟斷,嚴重危害國產操作係統的前途。

  2.OOXML包含大量微軟私有標準和技術

  OOXML的文檔就有6000頁(UOF隻有554頁),包含了大量微軟的私有標準和技術,而排除既有的相關國際標準,這對其他廠商構成了難以逾越的技術壁壘,並有知識產權風險(人們還記得,不久前微軟就威脅說,Linux侵犯了微軟235項專利)。

  3.OOXML隻有微軟Office 2007單個產品能實現其全部功能

  OOXML基本上是按微軟Office 2007一個產品製訂的技術指標,現在並沒有別的產品能實現其全部功能。所以OOXML與ODF、UOF的轉換器,或OOXML與ODF、UOF的互操作性是不對等的,換言之,其他產品至多隻能兼容OOXML中的一部分。因此,如OOXML成為國際標準,將更加強化微軟Office在辦公軟件領域的壟斷地位。

  4.OOXML的文化和語言適應性差

  OOXML對於文化和語言的支持不夠,對於中文的支持遠不如UOF,不適合中國應用的需求。

  總之,OOXML不符合成為國際標準的準則。另一方麵,ODF和UOF更加成熟,有多個操作係統平台上的多個產品支持,采用既有的國際相關標準,更適合中國需求,已得到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企業的認可,所以中國應支持ODF和UOF的融合,反對OOMXL成為國際標準。

  四、中國可以對微軟說“不”

  中國投票否決OOXML應考慮其後果。

  2001年底北京市曾率先采購包括Office在內的國產軟件,可是,那時的國產Office還不成熟,試用並不成功。自那時以來,在十五期間國家863計劃等支持下,國產Office現在已經成熟了,今天,國產Office(包括永中、金山、中文2000、普華、共創、新華、即時等等)已可替代微軟Office。

  大多數人由於缺乏使用國產Office的體驗,可能會認為國產Office比微軟Office差得多,事實並非如此。如果是在Windows平台上工作,使用微軟Office會顯得流暢些,但在Linux平台上工作,就非用國產Office不可;如果是要編寫一個商業計劃書,要引用許多由電子表計算出來的數據,或者是要編寫數千頁的特大文檔,有的國產Office也勝過微軟Office。因此,認為中國軟件一定不如外國軟件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

  假如在今天,中國人全部都改用國產Office,那麽不但天塌不下來,而且工作也照樣能做,也許人們需要幾天時間去調整使用習慣,但國產Office已能替代微軟Office是客觀事實,眾多國產Office的用戶都可以作證。看來,國產Office可以成為大規模推廣國產軟件的突破口。

  中國否決OOXML可能會不利於微軟Office 2007在中國的推廣,但這樣做反倒可以加速國產Office、國產Linux等等國產軟件的推廣,這對中國的信息化不會產生負麵影響,反而有利於改進信息安全。如果說在2001年時,中國還不可以對微軟說“不”,那麽到了今天,中國已經可以對微軟說“不”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