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看美國人是怎樣評價毛澤東的

(2007-08-11 13:59:32) 下一個
美國人認為老毛比華盛頓偉大 

《人類1000年》。將1001年到2000年一千年間的人類曆史加以濃縮,從全世界的範圍內 ,遴選出對於全人類影響最大的100個人和100件事,一一加以介紹。編者寫道: 
    
“這些故事是一個24人小組長期努力的結果,小組成員們聽取了數十名專家的意見,開出了一個列有數百個事件和人物的名單。經過幾個月的熱烈的會議討論,終於定出了100個最具影響力的事件和人物。” 
    
十分惹人注意的是,書中所列100位人物中,沒有美國的建國之父華盛頓,卻給了毛澤東以雙倍的稱頌——既置身於100位人物之中,他所領導的二萬五千裏長征又成為100個事件之一。一個人和他所成就的事業同時被認為具有世界意義,在這本書中是不多見的。 
    
關於毛澤東,書中是這樣介紹的:“1921年,當時作為地下組織的中國共產黨成立,毛澤東是十二個創始人之一。那時幾乎沒有人預見到他將成為新中國的領導者。從抗日戰爭到打敗國民黨,直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崛起,毛澤東的紅軍經曆了一次名副其實的‘長征’。毛澤東是一個卓越的軍事天才,他對全世界造成意義深遠的影響。” 
    
而對於長征,編者是這樣敘述的:“1934年,毛澤東帶領10萬名戰士逃避著國民黨在中國南部的勢力,向北方進發。在12個月裏,他們越過了18座山脈,越過了24條河流,把這次長達六千英裏的艱難跋涉變成了有史以來最長的政治講習班。在偏遠的山村裏,他們用樹枝在泥地上為農民講課,鼓勵他們組織起來反抗地主。當毛澤東到達陝西的時候,他的部隊隻剩下了800 0人,但是對這些活下來的人來說,長征是光榮的象征。這些人幫助毛澤東取得了1949年的勝利,從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帶領著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進入了社會主義。毛澤東震撼了亞洲和拉丁美洲,他使數以百萬計的人們看到農民推翻了幾百年來的帝國主義統治。”耐人尋味的是,在這段文字的下邊,編者意味深長的選登了毛澤東的一句著名語錄:“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 這在書中是僅有的,在所收錄的100人中,惟獨編入了毛澤東的這條語錄。 
    
毛澤東主席逝世已經二十五年了。二十五年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持久的以各種方式表達他們對於他的深切懷念與景仰。特別是當帝國主義一次次向中國人民發動挑釁的時候,中國人民所表現出來的那種藐視強敵,敢於鬥爭的大無畏精神,令人不能不信服偉大的毛澤東思想已經多麽深深的植根於廣大人民的心中。而《人類1000年》的24位洋編者,似乎既不是“毛澤東時代的遺老”,也不一定滿腦子“極左思潮”,盡管他們對於毛澤東和長征的評價並非充分、妥帖,但是,他們的工作卻反映出了世界人民對於毛澤東及其事業的認同 

附網友發言 

這個,我大概可以作證吧。。。。起碼美國教育部,是不忌諱推崇毛主席的。。。。加州高中政治課本中,關於共產主義的那一章裏麵,論述共產主義的發展,對列寧評價一般,對斯大林堅決批倒批臭,對毛澤東再三推崇,大致的描述如下: 
毛澤東自稱是虎與猴的結合,兼有決斷,力量與機敏(這個,毛主席說過??)。二戰中,國民黨政府抗戰不力,兼有內政的諸多問題,導致民心渙散。毛澤東以“打土豪分田地”和“共產共治”為口號,得到了工農階級的廣泛支持。毛澤東的優秀領導及軍事才能使其領導的共產黨軍隊在對日戰爭中雖未能取得決定性優勢,但在隨後的內戰中接連取得勝利,逼蔣介石退守台灣,從而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建立了穩固的共產主義政權。 
毛澤東上台後推行的社會改革,例如簡化漢字,普及教育,以及促進經濟建設的五年計劃改善了中國近百年來的窮苦落後狀況,部分緩和了社會矛盾,為中國曆史開辟了新的篇章,其紅色政權也對戰後國際形勢產生重大影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