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蒙古征服中亞史 [上]

(2007-08-08 13:26:30) 下一個

 
    在成吉思汗的一生中,對花刺子模的戰爭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在對花刺子模
的戰爭開始以前,他幾乎還沒有走出蒙古的範圍,因為他曾前往征戰的北京地區在
當時還是蒙古草原的延伸。現在,他將進入伊斯蘭教盛行的土地,進入一個未知世
界。統治著突厥斯坦、阿富汗和波斯的花刺子模帝國蘇丹的勢力似乎是很強大的。
實際上,花刺子模帝國蘇丹的軍隊在數量上要比成吉思汗的軍隊占優勢。

    在諸事處理完畢,成吉思汗便起駕,前去征服花刺子模帝國,征服那個穆斯林
世界。             

                         攻入穆斯林世界


    蒙古軍隊於公元1219年在阿爾泰山南坡、額爾齊斯河和烏倫古河之發源地附近
集中。這裏地勢雄偉,是這次人為的風暴醞釀蓄積的天作地合之地。北麵,阿爾泰
山,山峰峭拔錯落,像一麵屏障屹立高聳。山上海拔1000米至2400米處是蔥鬱的森
林,西伯利亞落葉鬆和天山冷杉互相混雜,雪鬆、歐洲山楊、楊樹和柳樹更是比比
皆是。在海拔1000米以下,有水草豐美的牧場,至今還有人到這裏來放牧。發源於
阿爾泰。山的河流,越過級級岩石,形成級級瀑布,跳躍滾落而下。清澈碧綠的流
水穿過碧綠的森林和草地,所過之處,樹林和草地顯得更加青翠欲滴。額爾齊斯河
就是如此。這條河從阿爾泰山流下,很快就轉而向西,向西伯利亞奔騰而去,河水
深廣,清澈透明。稍南,與額爾齊斯河流向平行的是烏倫古河。與額爾齊斯河不同
的是,烏倫古河沿岸多生柳叢,河水下山以後很快就流人一個沒有什麽植物的丘陵
地區。這個丘陵地區是準噶爾盆地的邊緣地帶。蒙古軍隊從那裏進入位於塔爾巴哈
台山下的葉密立河河穀,然後通過位於巴爾魯克山和阿拉套山之間的“準噶爾盆地
大門”,進入謝米列奇耶(或日傑惕速)平原,即所渭“七河地區”。

    七河地區是哈刺魯突厥人的地盤。本書前文已經介紹過,哈刺魯國王阿兒思蘭
已經歸順了成吉思汗,成了蒙古的藩屬。當蒙古軍隊來到位於今勒普辛斯克市與科
帕爾市之間的合牙裏黑時,阿兒思蘭即領兵來會,願幫助征伐。在合牙裏黑與蒙古
軍隊會師的還有兩支軍隊,一支由蒙古皇帝成吉思汗的附庸畏兀兒亦都護巴爾術率
領,一萬人二從吐魯番而來。另一支軍隊由成吉思汗的附庸阿力麻裏國(在今固爾
紮附近)國王速格納黑串領。這時蒙古軍隊大約有15萬到20萬人。

    成吉思汗命令他的最小的弟弟帖木格斡惕赤斤留守蒙古大營;命眾妃之一忽闌
伴駕,給他在征戰中解悶;命在過去的征戰中已表現出傑出將才的幾位將領率領前
隊人馬:者別為先鋒,繼者別之後是速別額台所率人馬,繼速別額台之後是脫忽察
兒所率部隊。

    麵對蒙古軍隊的威脅,花刺子模帝國蘇丹漠罕默德將軍隊分散部署於位於北疆
(錫爾河一線)和東部邊界(費爾幹納附近)的主要城市。他之所以如此部署,是
因為他不知道蒙古軍隊將從何處發起進攻。他把其餘的軍隊分別調去駐守河中地區
各要塞(如不花刺和撒馬爾罕)和原花刺子模各要塞(例如基發附近的烏爾媽赤)。
這種分兵禦敵的戰略造成了這樣一種局麵:盡管花刺子模軍隊總人數多於蒙古軍隊,
處於優勢,但每一個要塞守軍的人數卻又少於蒙古軍隊,處於劣勢。

    錫爾河是花刺子模帝國的北界。這條大河全長2800公裏,在忽班,11月至次年
3 月為淺水時期,河水流量每秒386 立方米;6 月左右為深水時期,河水流量為每
秒1343立方米。從今之土耳其斯坦市起,該河就變成了一條沙漠河流,因為該河流
經土耳其斯坦市時,隻有南岸是沙漠,而從土耳其斯坦以下,該河的兩岸就都是沙
漠地區了。成吉思汗於公元1219年秋發起的進攻就是從土耳其斯坦附近開始的。蒙
古軍隊從謝米列奇耶地區出發,通過位於亞曆山大山與合刺套山之間的阿盧裏耶阿
塔河穀,全軍突然出現在訛答刺城前。訛答刺位於錫爾河北岸腐北麵的今土耳其斯
坦市僅80公裏之遙。

    成吉思汗命令他的兩個兒子察合台和窩闊台率領一支軍隊在畏兀兒王巴爾術的
協助下攻這個城市。察合台等圍攻了很長時間才攻下該城,因為該城的城主就是那
個在上一年殺害成吉思汗所派商隊人員的亦納勒術。亦納勒術知道自己沒有任何被
寬恕的希望,遂拚死守城頑抗。城市被攻破以後,他還在該城中心城堡中堅持抵抗
了一個月。最後,他在四麵受到圍攻的情況下,仍率從卒二人登屋格鬥。轉眼間二
從卒亦亡,他便孤身一人奮戰,接過婦女們從牆頭遞來的磚頭猛擲蒙古兵,發瘋似
地抵抗,終因寡不敵眾,被蒙古軍抓住、捆綁、押至成吉思汗麵前。為了替死於亦
納勒術貪婪的屠刀下的蒙古商人報仇,成吉思汗命令將生銀熔化,用熔銀灌注亦納
勒術的兩耳。

    第二支蒙古軍隊由成吉思汗的長子術赤率領。術赤率部沿錫爾河左岸進發,來
到昔格納黑城(今土耳其斯坦市對麵)前下營。術赤派一個名叫哈散哈隻的穆斯林
前去勸降,要城內軍民放棄抵抗,打開城門。但是,那些城民根本不聽來使的話,
而且將這位來使處死了(據說他們是以真主的名義處死來使的)。於是,術赤命令
立即攻城,並嚴令城未攻破以前不許停止戰鬥。前隊攻得疲憊了,後隊立即衝上去
取而代之。就這樣,經過7 整天連續不斷的輪番衝鋒,蒙古軍隊終於攻進了昔格納
黑市,進城殺死了所有的居民。

    攻陷昔格納黑以後,術赤又率部繼續前進,來到位於今彼羅夫斯克附近的忽班
的城下。忽班的城的居民以為該城城牆高而固,足以為恃,但不久,他們的這種信
心就消失了,隨之而來的是惶恐不安,蒙古軍架起雲梯,爬上城牆,從四麵八方攻
人城內,鑒於忽班的居民沒有抵抗,術赤決定饒他們不死,但強迫居民放棄城市7
天,聽任蒙古軍洗劫。隨後,他委任一位由歸順他的父汗成吉思汗的穆斯林為該城
城主,留他在此管理城市。這個穆斯林就是前文曾提到的阿裏火者。

    在成吉思汗的長子術赤連克錫爾河下遊各城的同時,另一支蒙古軍(5000人)
在阿刺黑那額、速格禿扯兒必和塔孩的率領下溯錫爾河而上,挺進錫爾河上遊地區,
向位於塔什幹西麵的別納客忒城發起進攻。這個要塞的守軍是屬於康裏部的突厥雇
傭軍。這些雇傭兵抵抗了3 天,終於支持不住,請求投降。蒙古軍準予投降,答應
饒他們不死。但是,當這些雇傭軍投降,城內居民被趕出城以後,蒙古軍就將他們
同市民分開,然後用刀和箭處死了他們。接著,蒙古人將市民中的工匠分配到蒙古
軍各隊,然後驅趕著年輕力壯的市民前去圍攻別的要塞據點。

    阿刺黑等人率領的這支軍隊繼續溯錫爾河而上,來到費爾幹納前的忽班城下。
忽班城主是當時最著名的突厥勇士之一,名叫帖木兒滅裏(即“鐵王”之意)。帖
本兒滅裏率領1000名精兵退守位於錫爾河中心的城堡。鑒於帖木兒滅裏要頑抗到底,
成吉思汗便向這裏增派了2 萬名蒙古軍和5 萬名戰俘,命這支援軍來幫助阿刺黑那
顏等攻城。5 萬名戰俘被編成班相連,分別由蒙古軍官率領,前往12公裏以外的山
地運來石塊,將石塊投入河水中。帖木兒滅裏則命人造了一些巨大的裝甲船隻(在
忽班,錫爾河寬130 米),每天派一些士兵乘這種船來到岸邊,向蒙古軍放箭。但
最後,帖木兒滅裏再也無技可施了,便帶著親信借助他的小艦隊逃出忽班,順錫爾
河而下。蒙古軍早有防備,在河上橫拉了一條鐵鏈,想憑此阻攔住帖木兒滅裏。但
小艦隊撞斷了鐵鏈,繼續順流而去。但是,這個小艦隊到達忽班的附近時,發現術
赤早已用船隻橫排於河上,組成了一道“攔河壩”。“鐵王”一看大事不好,還沒
等小艦隊靠近“攔河壩”,便棄舟登岸,飛身跨上一匹戰馬。縱馬飛馳,穿過克齊
爾庫姆(即“紅沙區”之意沙漠而去。蒙古人試圖追上他,但未能如願。

    這個例子證明,花刺子模軍隊並不乏英雄氣概。但他們的統帥指揮無方。前文
已說過,花刺子模帝國的軍隊被分散部署在各個要塞,這就注定他們要消極被動地
挨打,大批地被殲。


          憤怒之風:不花刺的陷落

    成吉思汗也在行動。正當他的三個兒子和其他幾位將領在錫爾河一線一個接一
個地攻陷城池要塞之時,他和他的幼子拖雷率領中軍(主力軍)從訛答刺向古代河
中地區的中心澤拉夫尚河穀進發。該中軍的先頭部隊由答亦兒把阿禿兒率領,沿紅
沙區(齊克爾庫姆沙漠)南部邊緣而行,抵達努臘達(或曰油兒)市。當時已是深
夜。蒙古軍穿過城周圍的公園,在第二天清晨突然來到城下。城裏的居民根本沒有
想到來到的這些人是蒙古軍,竟誤把這些蒙古軍當成了友好的商隊,因此也絲毫沒
想到抵抗,便向速別額台帶領的人馬打開了城門。蒙古人進城以後,城裏的居民出
城,隻帶出了一些農具和牲口。蒙古軍隊逐家洗劫,除洗劫所得財物以外,成吉思
汗隻向居民征收了1500第納爾,相當於花刺子模當局平時的征稅額。公元1220年,
成吉思汗率軍抵達不花刺。

    不花刺是這個穆斯林世界的最大的城市之一。它包括三部分:城堡(周長一公
裏半),不花刺本城(狹義上的不花刺,即內城)和郊區(外城)。同其他多數城
市相反,這個城市的城堡不是建在內城以內,而是建在內城以外。本城建在城中心
的一個台地上,周圍有城牆,有集市門,香料商門,鐵門等7 個城門,每個城門的
名字都足以引起人們的聯想。一些著名的清真寺吸引著信徒們。大禮拜寺建於公元
1121年。星期五清真寺當時也已有約100 年的曆史。還有一個敘利亞人清真寺。外
城周圍也有城牆,十一個城門。市內主要的街道都是石板鋪路,這在伊斯蘭教土地
上是一個很特殊的情況。內城和外城渠道四通八達,渠水引自澤拉夫尚河。幹渠名
日“輸金河”,這個渠名在這個幹旱的地區是意味深長的。不花刺城擁有的這個水
渠網,布局十分巧妙,有水閘,也有蓄水池,足以保證全市用水的分配和供應。郊
區有灌溉網,灌溉著無數的公園。公園裏亭台樓閣,處處可見,充分顯示出這個綠
洲的富庶和繁榮的景象。這種富庶和繁榮,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繁榮的工業,特
別是應當歸功於著名的“不花刺地毯業”。在城堡和內城之間星期五清真寺附近,
有一個巨大的紡織,其產品遠銷敘利亞、埃及和小亞細亞。不花刺的商店集市上,
銅製品遐爾聞名,特別是美觀精致的燈具更是蜚聲世界。

    成吉思汗大軍到來時,不花刺守衛部隊由2 萬到3 萬突厥雇傭軍組成。世界征
服者成吉思汗指揮軍隊把不花刺城團團圍住,然後下令攻城,連續攻了三天。蒙古
軍施展其慣技,把從當地抓來的老百姓趕在前麵,發起衝鋒。第三天,守城的雇傭
軍將領(其中有一個名叫亦難赤軍。斡兀勒的家夥)失去了固守的信心,商定夜間
率部突圍出城逃走。他們這一突圍計劃差一點兒獲得成功。夜裏,他們開始行動,
衝出了包圍圈。但蒙古軍很快冷靜地判明了情況,便整隊追擊,最後在錫爾河河畔
追上了這些逃跑的雇傭軍,將他們鏊殺殆盡。

    被守城軍隊拋棄了的該城居民決定向蒙古人投降。由一些伊瑪目和知名人士組
成的代表團前來見成吉思汗,表示願意獻城投降。於是,公元1220年2 月10日至16
日,蒙古人陸續開進不花刺市。但是,城堡仍有400 名騎兵把守。蒙古人宣布,不
花刺城內全體持有武器的居民都必須自首,違者格殺毋論,屍體將被填入城堡周圍
的壕溝。接著,蒙古軍隊在城堡周圍架起投石器,瞬時巨石紛紛飛向城堡,打開了
一些缺口。蒙古軍從這些缺口衝了進去。城堡內的軍民全被斬盡殺絕,無一存活。

    城堡陷落以後,全城居民被迫出城,除了隨身穿的衣服以外,其他財物概不許
攜出。趕出城內居民以後,蒙古軍即縱兵洗劫,所有尚呆在城裏的居民全被殺死
(盡管他們也進行了抵抗)。伊瑪目阿裏。宰的看到古蘭經被蒙古戰馬踐踏在地,
便對另一位知名人士魯克那丁。伊瑪目——紮答表示自己的憤怒之情。紮答回答說
:“別出聲。這是真主吹動的憤怒之風。我們這些被此風吹散的稻草無權發言!”

    不久,一般人也這麽看待蒙古人的所作所為。據一篇富有浪漫色彩的文字記載,
成吉思汗本人的講話也表達了這種觀點。這篇文字記載說: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跨
馬進入這座城市時,經過大禮拜寺前。他問這是否蘇丹之宮殿。有人便回答說此乃
真主之殿堂。成吉思汗聽後,便在祭壇前下馬,踏上講壇的台階,大聲地說:“野
草已除,田野中無足夠之草料。就在此給朕喂馬!”

    市民們忙去尋來穀物飼料。蒙古軍將裝古蘭經的書櫝取來置於大禮拜寺庭中,
以代馬槽,穆斯林們的聖經古蘭經則被扔棄於地,任馬匹踐踏。接著,這些蠻人置
酒囊於寺中,開懷暢飲。他們還把不花刺城內的舞者歌女拉到這裏,令她們歌之舞
之。蒙古人自己也放聲唱歌,聲徹四壁。他們在這裏大吃大喝,縱情娛樂,而城內
多數居民、律師,學者和教長等此時則在為他們執奴隸之役,為他們護視鞍馬。

    狂飲作樂之後,成吉思汗前往祈禱場(在伊卜拉伊姆門附近)。這是市民平時
舉行盛會時相聚祈禱的場所。此時,居民們已奉成吉思汗之命聚集在祈禱場上等待
他訓話。成吉思汗登上講台,問眾人中哪些人最殷富。眾舉出280 人,其中90人是
外國富商。成吉思汗叫這些人上前,聽他訓話。他首先回顧了他們的蘇丹的種種挑
釁行為,說正是這些挑釁行為迫使他不得已而對蘇丹用兵。接著,他又對這些人說
:“應知汝曹己犯大過,而眾民之長官負罪尤重。設若汝曹問朕此言有何為據,朕
可答汝曹:朕即真主之長鞭!如若汝曹無大罪過,真主不致降朕於汝曹之首而命朕
懲罰汝曹。”

    成吉思汗還補充說:“凡地上財寶,朕自會取之,勿勞汝曹奉獻。然所有地下
伏藏之財,汝曹應速告朕知。”成吉思汗命令所在各位殷富者指出其管家之仆。他
強迫這些管家交出其主人所匿藏之財寶。

    以上這幾段富有浪漫色彩和小說化了的文字出自一位波斯曆史學家之手。其他
的曆史學家沒有記載過這一情節。可以肯定地說,當時的情景是十分令人痛心的。
阿西爾曾寫道:這是恐怖的一天。男人、婦女和孩子都在哭泣,嗚咽之聲充塞於耳。
他們正處於生離死別的時刻,因為蒙古人要把他們分而據為己有。蠻人當著這些不
幸者的麵侮辱婦女,而這些不幸者對此卻毫無辦法,唯有以淚洗麵而已。有少數人
寧願死也不願目睹這一慘景,例如撒都魯丁罕,魯克那丁。伊瑪目——紮答及其兒
子,他們不忍視此,遂同蒙古人拚命,被殺。

    蒙古軍隊在洗劫的同時,縱火焚燒不花刺城。大火幾乎燒毀了整個城市(該城
建築多用木材),隻剩下了幾個諸如大禮拜寺和幾座宮殿那樣的磚石結構的建築物。


             移軍撒馬爾罕


    成吉思汗離開還在冒著濃煙的不花刺廢墟,揮軍逆澤拉夫尚河穀而上,移軍撒
馬爾罕。澤拉夫尚河兩岸繁榮興旺,景色優美,舉目所見,盡是令人賞心悅目的公
園,果實累累的果園,綠草茵茵的草地,恬靜舒適的別墅,縱橫交錯的水渠。在澤
拉尚夫河河穀一線,隻有答不昔牙和薩裏普勒兩個要塞試圖抵抗成吉思汗的主力。
成吉思汗隻留下了幾個分隊的兵力擔任攻取這兩個要塞的任務,自己則率主力繼續
東進。隨主力前進的還有一支由從附近攻陷的城市和沿線的鄉鎮中抓來的市民和農
民組成的龐大隊伍。蒙古軍隊攻城時要讓這些俘虜充當前隊。在東進的路上,凡是
不能緊隨戰馬前進的俘虜,都立即被殺死。

    撒馬爾罕城位於澤拉夫尚河以南7 公裏處。該城有許多水渠,渠水引自澤拉夫
尚河。密布的水渠網確保了這個地區土地的肥沃。這些肥沃的土地同周圍地區的情
景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這裏到處是肥田沃土,而周圍附近地區則是幹旱貧脊的土地,
呈現一片光禿禿的荒涼景象。正像河中地區的所有其他城市一樣,撒馬爾罕市也由
三部分組成。不過,這個城市的三部分是由南而北依次排列,先是城堡,接著是內
城(本城),最後是外城(市郊)。公元13世紀撒馬爾罕的本城(內城)在今撒馬
爾罕市以北的阿甫刺西牙卜。撒馬爾罕城周圍有城牆,開有四個城門,東門名曰
“中國門”(這個城門名可以使人回想起當初河中地區與絲綢之路的悠久聯係)。
南門名日“巴卜吉失門”(“大門”之意),南門旁邊有集市街(主要是出售鍋),
商隊客店和堆棧。這條街道人口最稠密(全市人口為50萬)。在撒馬爾罕,盡管工
人區和集市區很多,但由於這個城市麵積很大,市內有很多花園和院子,每幢房子
(不論大小)前麵都有這種花園或院子。市內水渠網的四通八達為發展園藝提供了
方便條件。處於大沙漠邊緣地區的撒馬爾罕的優美與樂趣首先在於它的鮮花裝飾,
在於縱橫交錯的水渠、清澈的水池和人造噴泉的魅力。阿拉伯地理學家曾盛讚該市
的建築,特別是大禮拜寺。後來巴爾托勒德曾在該市城堡以西阿甫刺西牙卜街發現
了大禮拜寺的遺址。

    撒馬爾罕的能工巧匠在整個東方都是很有名的。他們生產交織銀絲的織物,生
產著名的“撒馬爾罕織品”,生產供整個中亞的商人使用的帳篷。鍋商區內還出售
各種銅器和精製的酒具。鞍具商區出售各種皮革馬具,從喀什噶爾到設拉子,人們
常常爭相購買來自撒馬爾罕的馬具。撒馬爾罕的工匠生產的另一種特產是布漿紙。
他們製造這種布漿紙的技術是公元8 世紀從中國人那裏學來的。這種布漿紙取代了
穆斯林各國原來使用的紙莎草紙和羊皮紙。撒馬爾罕還出口絲織品、棉織品以及果
園裏的產品。撒馬爾罕甜瓜(裝在雪白的鉛製盒子裏)遠銷至報達。

    這就是成吉思汗於公元1220年5 月前來包圍的那個大城市。花刺子模帝國蘇丹
在這座城市裏留有5 萬衛戍部隊。衛戍部隊的指揮官是他的舅父脫海罕。城牆的工
事,特別是城堡內的工事都已修複,甚至還增修了一些工事。因此,成吉思汗在攻
這座城市時必須謹慎。他的另外三支軍隊現在已經完成了攻破河中各城鎮的任務,
此時也一齊趕到撒馬爾罕來同他會師。這三支軍隊還帶來了一批俘虜,以助他圍攻
撒馬爾罕。例如,他的兩個兒子察合台和窩闊台在攻占了訛答刺市以後,驅趕著從
錫爾河中遊地區抓來的俘虜來到了撒馬爾罕。所有抓來的俘虜都被編成小隊,每小
隊10人,每隊持一麵軍旗,扮成蒙古士兵,擁至撒馬爾罕城下。蒙古人這樣做的目
的是欺騙城內守軍,使守軍誤認為這些俘虜也是蒙古軍,從而在判斷圍城的蒙古軍
(當然蒙古軍人數也很多)的人數時犯錯誤。

    成吉思汗設中軍帳(指揮部)於市郊闊克薩萊(即“藍宮”之意)。他首先花
了兩天的時間親自環繞全城,實地勘察城牆防護、外圍工事以及城門的虛實。第三
天,他命令部隊開始攻城,把那些扮成蒙古士兵的不幸的俘虜趕在部隊的前列。市
內有勇士一隊(多是市民,塔吉克人)出城與之戰。蒙古人采取靈活的戰術,慢慢
地後退,把這些臨時組成的步兵引人埋伏地點,然後以騎兵分割包圍而全部殲滅之。
總共有5 萬撒馬爾罕人被如此誘殺。這就大大打擊了被包圍的該城守軍的鬥誌。這
些守軍大部分是康裏人(突厥的一種),是花刺子模帝國雇傭軍。這些康裏人認為,
自己是突厥人,與蒙古人同種,必會被蒙古人以同胞對待。於是,在第五天,康裏
人在脫海罕的帶領下攜行李和家眷來到蒙古軍營投降。被守軍拋棄了的城內居民別
無辦法,也隻好投降。城中之法官教正等來見成吉思汗,表示願獻城投降。成吉思
汗向他們許下了令他們滿意的諾言。於是他們便回去向蒙古人打開了城門。公元1220
年3 月17日,蒙古軍隊通過西北門(名日“祈禱門”)開進撒馬爾罕城。他們進城
以後,立即動手拆毀城防工事。就像其他處於此種情況下的城市居民一樣,撒馬爾
罕的居民都被迫出城,以使蒙古軍隊進行洗劫(因為沒有居民在市內,洗劫起來比
較方便一些)。但是,對該城的法官、教正和其他律法師以及伊斯蘭教神職人員
(共有幾千人),成吉思汗則采取了保護性措施,這些保護性措施都得到了不折不
扣地實施。

    但此時城堡還有人把守抵抗。蒙古軍於是切斷向城堡供水的水渠。夜裏,城堡
內半數守衛者(共有1000人左右)逃出了城,剩下的人退入禮拜寺,打算拚死抵抗。
這些人全部被蒙古軍殺戮,無一存活。禮拜寺被付之一炬。

    至於那些首先投降的雇傭軍,他們可說是打錯了算盤。大家知道,成吉思汗是
多麽憎惡背叛行為,他下令將這3 萬名突厥雇傭軍(包括其首領脫海罕)斬盡殺絕
了。但成吉思汗對撒馬爾罕的市民(多數是塔吉克人)卻比較寬容。他隻從居民中
挑選了3 萬名工匠,將他們分賜給他的兒子、妻妾和各位高級將領。他還從居民中
征發了3 萬名壯了隨軍作役夫。其餘的市民(大約還有5 萬人),成吉思汗允許他
們在繳納贖金(共須繳納20萬第納爾)以後回城。


              火攻玉龍傑赤


    原花刺子模國的首都是烏爾根奇市,舊稱玉龍傑赤。蒙古軍隊在攻取玉龍傑赤
時花了很大的氣力。

    玉龍傑赤位於阿姆河注人威海處之三角洲附近,在基發市西北146 公裏處。這
裏也是一個肥沃的綠洲,其土地之肥沃應歸功於布局巧妙的渠道係統,正是這種密
集的渠道係統使處於沼澤和沙漠互相侵襲的荒涼地區變成了擁有大片肥田沃土的綠
洲。在公元13世紀,這個城市以生產紡織品而聞名。與此同時,這個城市還是著名
的商業中心和商隊驛站。因此,玉龍傑赤在當時十分繁榮。現在,玉龍傑赤的突厥
衛戍部隊決心拚死抵抗蒙古軍隊進攻。忠實於花刺子模王朝的居民也都抱如此決心。

    成吉思汗派了一支實力強大的軍隊(大約5 萬人)去攻取玉龍傑赤。指揮這支
大軍的是他的3 個兒子術赤、察合台和窩闊台,當然還有諸如孛斡兒出、脫侖扯兒
必和合答安這樣的久經沙場的將領。術赤想不費一刀一箭就使該城投降,遂派人前
去曉諭城民,說他的父汗已將花刺子模封給了他,他希望他這個首都完整無損,不
遭到任何破壞。他還下令保護公園和郊區,以表明他的善意。但是,他的這一招降
措施沒有取得任何成果。

    玉龍傑赤市處於沙漠和沼澤地區。在這個地區,找不到可供炮擊的石頭。蒙古
軍隊便在郊區砍了許多桑樹,將樹幹鋸成小段,以代炮石之用。接著,他們又強迫
俘虜運來沙土填該城周圍的壕溝。10天後,壕溝終於填平。蒙古軍立即開始在城牆
腳下挖掘地道,潛兵攻入城內。但人城以後,他們還必須一個區一個區地,更確切
地說必須一條街道一條街道地爭奪和廝殺。對於蒙古軍隊來說,這是一場新的戰爭。
他們弄來石油,凡先見之房屋,即縱火焚之。但是,玉龍傑赤市橫跨阿姆河,就是
說,阿姆河將該城分成了兩部分,兩部分之間由一座橋梁溝通。3000蒙古軍前往奪
橋,他們登上橋,向對岸衝去,但遭到對岸的敵軍的反擊,全部戰死或落水淹死。
這樣一來,對岸的守軍更加膽壯了。

    不過,蒙古軍隊失利的真正原因是術赤和察合台二人不和。本書前文已經敘述
過,術赤和察合台兄弟二人一直互相憎惡。遠征開始前夕,人們勉強製止住了他二
人的毆鬥。但圍攻玉龍傑赤時他倆之間又發生了爭執。上麵已經提到,術赤已經知
道這座城市將是他的封地的一部分,所以他想努力使該城免遭破壞。但向來嚴厲而
刻板的察合台激烈地指責他采取這種方針。由於他二人不和睦,部隊的紀律也隨之
鬆弛了。最後,兩人分別向成吉思汗陳述自己對對方的不滿。成吉思汗對他二人的
如此表現十分生氣,改命窩闊台統領攻城全軍,責令術赤和察合台都必須聽從其弟
窩闊台的指揮。這一措施同以前關於繼承問題的安排是一致的。可見當初成吉思汗
對問題的看法完全正確。

    窩闊台采取溫和的態度,在術赤和察合台二人之間調停,使二人再次和解。與
此同時,窩闊台采取嚴厲的態度,在部隊中嚴申紀律,從而使士氣複振,部隊又成
了一支不可戰勝的軍隊。

    戰鬥又開始了,雙方廝殺得非常激烈。被包圍的市民,包括婦女、兒童和老人,
知道自己不會得到蒙古人的憐憫和恩惠,於是一齊積極地不鬆懈地投入了戰鬥,每
幢房屋都變成了堡壘。蒙古軍隊繼續向這些已變成堡壘的房屋投擲燃燒著的石油罐。
接著,他們便踏著燃燒著的屍骨往前衝。守城軍民抵抗了整整7 天,退到了還沒被
大火燒著的最後3 個區。最後,他們隻好派一位名叫阿老丁。哈牙錫的警長往見術
赤,懇求寬恕和憐憫,他說:“我等已領受大王之怒火與威嚴矣。今請大王大發惻
隱之心,憐憫我等!”

    但此時的術赤,正在為自己的部隊傷亡慘重而怒火中燒,便說:“汝曹以抗拒
而沒我軍多人。迄今受怒火與威嚴者乃我軍也,汝曹竟說汝曹受我軍之怒火與威嚴!
今我軍當使汝曹一受之!”

    術赤下令驅民出城外。市民中年輕的婦女和兒童都淪為了蒙古人的奴隸。所有
的工匠被集中在一處,以便遣往蒙古為成吉思汗服務。其餘的男性居民被分別列於
蒙古軍隊列之間,全部死於刀與箭之下。最後,蒙古軍掘開阿姆河堤,引水灌城,
玉龍傑赤市頓時一片汪洋。此事發生在公元1221年4 月。

    另據蒙古史詩記載,成吉思汗當時對他的3 個兒子(主要是術赤)圍攻玉龍傑
赤時的行動遲緩、久久攻不下此城而極為不滿。使他不滿的進一步的原因是他們三
人私分了俘虜和財物,沒有把主要部分留給他父汗。

    攻陷玉龍傑赤以後,他們3 人來見成吉思汗。但成吉思汗一連3 天拒絕見他們。
最後,他的老夥伴李翰兒出和失乞忽禿忽出麵為3 人說情,成吉思汗才怒氣稍息。
李翰兒出和失乞忽禿忽對他說:“玉龍傑赤已被攻陷,此一勝利已大壯我軍之力量。
撒兒塔兀勒陀被征服,陛下之眾軍正自歡騰雀躍,我汗奈何如此大怒?陛下之子們
已知過,正自痛悔不迭。望陛下寬大為懷,恩赦彼等之過。”

    成吉思汗聞奏,怒火稍息,便接見了三位王子。但在接見時,他仍對他們嚴加
斥責,直罵得他們三人無地自容,額上汗流,擦之不迭,一動不動地站在他麵前,
氣不敢出。晃孩,晃塔合兒和溯兒馬罕三弓箭手也出麵為三位王子求情。他們人奏
成吉思汗說:“如同始就調習,衝向獵場之雛鷹,三位皇子來此學習征戰。今三皇
子習戰征進而歸,陛下奈何如此嚴責之耶?方今之際,自日出之地至日落之邦,盡
有敵國。若遣我等前往征討,如放凶猛之獵狗前往圍獵一般,賴皇天後土之助力,
我等必為陛下征服諸多敵國,為陛下取敵國之黃金、白銀、緞匹等財寶,擄敵國之
百姓,陷敵國之城池。近聞西方有巴黑塔惕,哈裏發居焉,陛下容我等前往征進麽?”

    三位弓箭手的這一番話使成吉思汗心中的怒火完全熄滅了。

    實際上,當時回到成吉思汗身邊的隻有察合台和窩闊台二人,他二人同其父汗
之間的關係後來一直很親密。與他二人相反,在攻下玉龍傑赤以後,術赤一直呆在
玉龍傑赤地區和今哈薩克草原,那裏是他的封地。他和他的軍隊就生活在那裏,沒
有繼續參與這場戰爭後一階段的行動。讀者從本書後文就可以看出,他同成吉思汗
之間的關係日益冷淡了。


           
                      跟蹤追擊蘇丹漠罕默德


    花刺子模帝國的蘇丹漠罕默德輕率傲慢,結果招來了這樣一場災難。麵對這場
災難,漠罕默德嚇得心驚肉跳,喪魂落魄,原先那副極端愚蠢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吹
牛和自信的神氣不見了,隨之而出現的是灰心喪氣、頹喪不振的精神狀態。帝國垮
台了,崩潰了。束手無策、一籌莫展的漠罕默德意選擇了三十六著中的上著,向南
麵巴裏黑方向逃竄而去。抵達巴裏黑以後,他又跑到西呼羅珊,在你沙不兒躲了起
來。但他還是不放心,越想越害怕,遂又離開你沙不兒市,奔向位於伊刺克阿隻迷
西北的可疾雲,來到他的帝國的邊睡。

    當初,蒙古商隊到訛答刺遭到洗劫和屠殺,成吉思汗遣使交涉,漠罕默德竟又
殺害了使節。因此,成吉思汗對漠罕默德恨之人骨,一定要追拿這位蘇丹歸案。他
對法官瓦希德丁。布欣吉說:“彼逃至何地,朕追至何地。無論何鄉何鎮,若容彼
落腳藏身,朕必摧毀之,踏平之,玉石俱焚!”

    成吉思汗派手下兩名最優秀的將領者別和速別額台,再加上脫忽察兒,率領兩
萬騎兵去追擊逃犯。驚心動魄的追擊戰開始了。

    者別和速別額台率軍來到巴裏黑以北之阿姆河北岸,準備渡河。阿姆河流經過
這個地區時,河麵時寬時窄。在迦裏夫,河岸是石灰石結構,河寬由1500米突然變
為450 米。此外既無舟揖以渡水,也無橋梁以越河。這兩位將領可能是像普朗。卡
爾班記載的那樣率隊過河的:他們下令伐木編筐,內置輜重器械,外裹牛羊獸皮,
使之可浮於水上。然後,係此等皮筐於馬尾上,驅馬泅水。將士攀援皮售以隨,全
軍遂渡過阿姆河。

    渡過阿姆河,登上南岸,者別和速別額台就來到了今阿富汗土耳其斯坦境內巴
裏黑縣。巴裏黑縣城的知名人士派了一個代表團,攜帶禮物來迎接他們。者別和速
別額台接受追擊漠罕默德的命令時,成吉思汗曾命令他二人沿途不得圍城而拖延和
貽誤追擊任務,一切都要服從於追擊蘇丹的目標。根據這一命令,者別和速別額台
也就僅僅滿足於巴裏黑居民的友好表示,沒有在城內騷擾,很快就率隊西進,向波
斯呼羅珊省進發。來到呼羅珊省以後,他們發現了漠罕默德蘇丹的去向。與者別和
速別額台二人嚴格執行成吉思汗的命令的態度相反,脫忽察兒經不起財物的誘惑,
沿途大肆劫掠。他之所以敢於這樣做很可能是自恃其地位,因為他已娶成吉思汗之
女為妻,是成吉思汗的女婿。但是,在軍紀問題上,成吉思汗對誰都一視同仁。他
聲言要將這位女婿斬首。不管怎麽樣,脫忽察兒已被撤職了。

    在這段時間,者別幾天之內就率隊縱馬馳騁了700 公裏的路程,來到了你沙不
兒城前。他派人召來地方當局,向地方當局麵交了成吉思汗的公告。這份用畏兀兒
文寫成的公告可以充分表明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當時的思想狀況。公告寫道:各地
守將、領主和百姓須知,天已命朕主此天下從東至西之大帝國。凡臣服於朕者均可
幸免於難。凡膽敢抵抗朕之大軍者,連同其妻兒家小及全體屬民,悉將成為刀下之
鬼。

    者別持有此咄咄逼人的公告,因而也就擁有生殺大權。但盡管如此,他並沒有
攻城,為的是避免耽誤追擊行程。呼羅珊地區的另一個大城市是徒思。徒思位於你
沙不兒以東,在今梅切德附近,卡沙弗魯德河(又名“龜河”)畔。同該地區其他
城市一樣,該市水渠密布,因而土地肥沃,果樹成林。阿拉伯地理學家曾提到,該
市工廠頗多,生產的條花布遠近聞名;該市重視綠化,整個城市呈現一片青綠。速
別額台率部來到這座城市前。為了繼續前進,他隻要求該市形式上表示服從。但是,
該城的官員以傲慢的態度回答他的這一要求。於是,速別額台攻進城(他似乎很容
易就攻進城了),大肆屠殺。

    接著,者別和速別額台離開徒思城,繼續搜尋蘇丹蹤跡。根據當地人的報告,
他們便安此追去。漠罕默德蘇丹逃跑的路線是:呼羅珊北部,薩布紮伐爾,沙魯德,
答木罕,伊刺克阿隻迷,然後經過西模娘到達今德黑蘭。這條線路至今還存在。者
別和速別額台循此線路前進。從西模娘開始,速別額台直接向刺夷進發,者別則繞
道馬三德蘭。對於沿途敢於抵抗的城市,他們即揮軍洗劫。例如,速別額台洗劫了
答本罕和西模娘,者別洗劫了阿模裏。最後,他二人又在刺夷會師。從你沙不兒到
刺夷,行程700 多公裏。

    刺夷城(舊名“刺吉思城”)位於德黑蘭東南8 公裏處,是當時波斯伊刺克境
內最大的城市。刺夷向整個東方出口紡織品和飾有美麗的細密圖案的彩色陶瓷製品。
蒙古人突然來到刺夷,在郊區揮刀殺人,許多人死於他們的刀下。他們進城後,城
內的法官竭力同他們交涉,但也沒能阻止住他們洗劫集市,而且見人就殺。但盡管
如此,他們也沒在刺夷久留,因為他們聽說一直在前麵逃竄的漠罕默德蘇丹現在已
逃到了西北雷什特城。雷什特市位於基蘭省境內,裏海之濱。

    事實確實是如此,漠罕默德此時正在雷什特。波斯各省向漠罕默德表示,可以
向他提供10來萬軍隊。但是,一聽說蒙古軍隊在洗劫刺夷,這位蘇丹又嚇得六神無
主了,因此未能集中各省擬提供的十來萬軍隊。他現在已到了談蒙古人色變的程度。
在他的隨從中,有些人見他如此懼怕蒙古人,便憤然離開了他。漠罕默德惶惶跑到
可疾雲。在可疾雲,他的一個兒子為他調集了三萬軍隊。如果漠罕默德此時指揮這
3 萬軍隊進行反擊,是有可能擊敗追擊他的這支蒙古軍隊的,因為當時這支蒙古軍
隊是分散成小隊活動的。但是,漠罕默德蘇丹又一次放棄了反敗為勝的機會,他腦
子裏的“蒙古恐懼症”又發作了。此時,他沒有設法組織軍隊去襲擊敵人,而且自
己差一點兒在哈侖被敵人突然抓獲。當時他的坐騎被蒙古軍射傷,他急忙換乘了一
匹馬,勉強得以逃脫。他想到巴黑塔惕避難,便策馬向哈馬丹馳去。蒙古騎兵跟蹤
緊迫而來,在哈馬丹同漠罕默德的從人展開了一場小衝突。但在這場小衝突中蒙古
人並未能辨認出他。漠罕默德這時又改變了主意,決定放棄前往巴黑塔惕避難的計
劃,立即轉而返回裏海之濱。他突然改變逃跑的方向,使者別和速別額台一度陷入
了困惑和茫然境地,失去了跟蹤的線索。因此,漠罕默德順利地抵達馬三德蘭。但
是,蒙古軍很快又發現了他的蹤跡。漠罕默德剛到馬三德蘭不久,蒙古軍的先頭部
隊就趕來了。他急忙棄岸登舟,船剛一駛遠,後麵的箭矢就如雨點般飛來。漠罕默
德狼狽鑽人阿斯特刺巴德以西戈爾甘河河口附近之阿必斯袞小島。公元1221年1 月,
這位伊斯蘭世界的前君主,這位突厥斯坦。阿富汗和波斯的前蘇丹,絕望頹喪,疲
憊不堪,驚悸成疾,終於死在了這個孤島上。

    這個膽敢頂撞成吉思汗的人,這個殺害成吉思汗的商隊人員而又拒絕賠禮道歉
的人,已經一命嗚呼了。者別和速別額台已經完成了成吉思汗交給他們的追擊漠罕
默德的任務。他倆雖然未能活捉漠罕默德,但卻像追擊一隻獵物一樣使他疲於奔命,
將他逼得走投無路而使他倒斃於荒島。而他們,盡管自渡過阿姆河以後策馬奔馳了
1600多公裏,卻仍然像開始出發時那樣生龍活虎,精力充沛。他們剛一完成任務,
成吉思汗立即又交給他們另一個任務:繼續前進,對波斯西北,高加索和俄羅斯南
部裏海周圍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偵察性襲擊。

    本書後文將敘述這一令人難以置信的侵襲的情況。在敘述這一侵襲過程之前,
有必要回過頭來敘述一下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征服阿富汗山區的情況。正像介紹不
花刺戰役和撒馬爾罕戰役一樣,筆者將根據阿拉伯——波斯人士掌握的資料來介紹
成吉思汗在阿富汗山區進行的戰鬥。應當承認,在阿富汗山區征戰的成吉思汗同蒙
古史詩中的成吉思汗(他一生的第一階段)似乎有些不同。之所以會給人以這種印
象,顯然是由於資料來源不同,因為,阿拉伯——波斯的評論家們無法忘記他們視
之為穆斯林世界的阿提拉的那個人給伊斯蘭世界帶來的苦難和破壞。但是,實際上,
這種看法是不足以說明問題的。事實上,在阿富汗山區進行遠征的成吉思汗仍然是
蒙古史詩中的成吉思汗,上述評論家的看法是與他無關的。在阿富汗山區征戰的成
吉思汗仍然是一個慷慨大度的半人半神式的人物,他仍是那麽仁慈寬容,崇高偉大,
在處理一切事情時那麽克製有度,公平廉明,頭腦清醒冷靜。總之,他說話行事仍
是那麽合乎人情,甚至可以說充滿著人道主義精神。他對花刺子模帝國使用武力是
出於最公正的理由,是由於花刺子模人屠殺了他派去的商人和使節。不過,蒙古人
是接照蒙古的方式來進行這場別人迫使他們進行的合法戰爭的,因為他們是遊牧人,
是居住在北方草原或泰加森林的半野蠻人。因此,在阿富汗山區征戰的成吉思汗同
蒙古史詩中的成吉思汗是一致的,是沒有什麽不同的。成吉思汗個人在阿富汗山區
的所作所為表明,他當時仍是創造曆史的最偉大的人物之一。在文化方麵,當時的
蒙古軍隊同後來公元17世紀時期美國西部平原上的印第安人差不多處於同一水平。
蒙古的亞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擔任了這支蒙古軍隊的統帥,這並不是他的過錯。

    我們對阿拉伯——波斯評論家們的觀點持以上保留態度是為了嚴格地忠實於曆
史的客觀性。盡管如此,我們也要表示,我們並不掩飾對如此令人憎惡的屠殺行為
的厭惡和反感。我們是堅決站在阿拉伯——波斯文化一邊反對那些野蠻人企圖毀滅
(謝天謝地!他們並未能毀滅)這一文化的行為的,這難道還需要我們竭力聲明嗎?


            憤怒之風席卷呼羅珊


    攻陷撒馬爾罕以後,成吉思汗即在該誠以南奈撒夫(一作“怯失”,即今之
“卡爾希”)避暑(1220年夏),因為,在夏季,奈撒夫是河中地區最宜人的地方。
奈撒夫城地處綠洲,有伊薩爾山作為屏障。同撒馬爾罕相比,奈撒夫的草木更多,
樹蔭生涼,草木呈翠。而其美麗的花園之多則更勝過河中地區的首府。成吉思汗率
軍來到這片草地上,休養因不停頓的奔波而疲憊不堪的軍馬。

    夏天過去,秋天來臨,成吉思汗率部來到阿姆河附近,包圍位於巴裏黑以北的
忒耳迷城。城裏的頭麵人物拒絕開門投降。但到了第十一天,蒙古人攻破了忒耳迷
城,把市民全部驅趕出城,將他們分別列於蒙古軍各隊之間,屠殺無遺。有一個老
嫗在行將就戮之前大叫說,如不殺她,她可以獻出一顆漂亮的珍珠。蒙古人要她交
出珍珠,她回答說已吞入肚。蒙古人於是揮刀剖開她的肚子,果然取出了一顆珍珠。
成吉思汗以為其他的人也都像這個老嫗一樣已吞珠入肚,遂下令剖開所的有屍體,
搜尋珍珠。

    其間,如前文所述,蒙古軍隊的兩翼正在到處攻擊敵人。在花刺子模,術赤、
察合台和窩闊台攻破了玉龍傑赤;在波斯,者別和速別額台緊追漠罕默德蘇丹,使
這位戰敗的蘇丹窮死孤島。成吉思汗在阿姆河河畔指揮著各路軍馬的戰鬥。1220年
至1221年冬,他來到卡爾希河上遊薩裏——薩刺伊過冬。公元1221年春,他率軍從
巴裏黑附近渡過阿姆河,著手最後征服阿富汗突厥斯坦的行動(在這以前,阿富汗
突厥斯坦叫巴克特裏亞納,其首府是巴裏黑)。接著又征服,更確切地說是摧毀呼
羅珊地區。

    在這以前,巴裏黑市叫巴克特雷斯市。這座城市一直吸引著成吉思汗的注意力。
它地處一片荒涼的草原中心,是一片灌溉良好的綠洲。在這以前,這裏發生過多次
敵人入侵的事件,但巴裏黑都抵抗住了,所靠的是周長12公裏的高而厚的土築城牆。
前文已說過,者別和速別額台當初首次來到這座城前時,曾隻滿足於該城形式上的
服從。現在,成吉思汗來了,城裏的頭麵人物便前來向他致意。但是,後來,成吉
思汗擔心這座城市會被敵人用來作為抵抗的中心,遂借口檢括人口,將居民驅出城
外,不分男女老幼,盡數屠戮。這個地區中所有敢於抵抗的要塞城市,都被他一個
接一個地攻陷了。所采取的攻城戰術還是老一套:組織大批俘虜,將他們驅趕到攻
城部隊的前列,敢於後退者,格殺勿論。

    在這段時間,成吉思汗派他的第四個兒子拖雷去征服或者最後征服呼羅珊地區。
上一年,者別和速別額台經過這一地區時,該地區各要塞城鎮隻在形式上表示屈服。
現在,成吉思汗要求徹底征服呼羅珊。

    呼羅珊這個波斯文地名的意思是波斯的‘凍方“。這是一個很長的草原地帶。
發源於帕羅帕米蘇斯山脈、普什科赫山和比納魯山的大小河流使草原上星羅棋布的
綠洲變得更加肥沃。這些河流灌溉了這些綠洲以後,隨後就流人並消失於那個大沙
漠中了。這個大沙漠正在侵蝕著伊朗高原的腹地,就像侵蝕其周圍其他地方一樣。
這就是說,在這裏,要種植農作物,就必須堅持不懈地努力維護灌溉係統,以保護
公園、果園。葡萄園、小麥地、稻田、大麥地以及榆樹和楊樹防護林(所有這些都
是呼羅珊令人賞心悅目之處)。經過人們無數世紀的艱苦耐心的墾殖,這個地區已
經變成了相當富庶的地區。在這種物質財富的基礎上,波斯文化大放光彩。波斯的
荷馬,史詩《列王記》的作者,不朽的菲爾杜西就誕生在徒思。徒思還出了一位哲
學家安薩裏,有穆斯林世界的帕斯卡之稱。你沙不兒是詩人娥默。枷亞漠的故鄉,
伽亞漠的帶有悲觀色彩的感覺主義具有東方抒情詩的一切優美與雅致。

   

    拖雷及其部隊的到來使這片富庶的綠洲地區呈現出一片悲慘情景:在精神文化
被摧毀的同時,綠洲本身也被摧毀了,生氣勃勃的綠洲變成了死亡之地,“土地死
亡了”。這是人類曆史上最令人痛心的悲劇場麵之一。

    首先遭到摧毀的城市是阿什哈巴德附近的奈撒。奈撒也是一個極為富庶的綠洲。
這裏水源豐富,因而草木豐茂,園林棋布。這個綠洲位於眾多溪流之源的闊帕特—
—達黑山脈北麓,北臨突厥蠻斯坦的險惡的卡拉庫姆沙漠(“卡拉庫姆”即“黑沙”
之意)。但是,奈撒城卻掩映在蔥鬱的樹蔭中,同北部的卡拉庫姆沙漠的荒涼景象
形成鮮明的對照,這簡直是奇跡。

    拖雷分兵一萬給成吉思汗的女婿脫忽察兒(他現在已得到寬恕),讓脫忽察兒
去攻取奈撒。當時,蒙古軍隊已攻取過許多城市,積累了豐富的攻城經驗,在攻城
技術,特別是在彈導學方麵取得了驚人的進步,脫忽察兒把俘虜和被征召的士兵組
織起來,命他們操縱一個投射器組(共有20個投射器)。這些可憐的人還被迫抬著
羊頭撞錘去撞擊城牆,凡退縮者,立斬毋赦。經過15天不停歇的攻擊,終於用投射
器和羊頭撞錘在城牆上打開了一個寬闊的缺口。蒙古軍趁夜色控製了城牆,天一亮
就衝進了該城。蒙古軍隊把居民全部趕出來,將居民集中在城外一開闊地,命令他
們互相反綁其手,彼此以繩相聯。這些不幸的居民遵命而行,也不考慮自己是在做
什麽。如果他們拒絕互相捆綁而分散逃入附近深山,他們中大部人是可以逃脫的。
但他們乖乖地互相綁了起來。等他們互相綁好以後,蒙古人便圍上來,瞬時萬箭齊
發,有如雨下,所有男人、婦女和孩子盡登鬼殿,無一幸免。這樣被射殺的市民達
7 萬人之多。

    接著,脫總察兒移軍進攻你沙不兒。你沙不兒是當時波斯最美麗的城市之一,
是呼羅珊省的首府,正處於繁榮時期。該市的北麵有一條發源於比納魯山脈的桑加
瓦爾河。據阿拉伯地理學家說,你沙不兒有12條引水渠,渠水引自桑加瓦爾河,不
但確保了70家磨房的正常運轉,而且使大部分家庭得到了充足的用水,所有的林園
也得到了很好的灌溉。這個綠洲的田地裏出產大米和其他穀物。郊區一片蔥綠,遠
近聞名。最後,從政治角度來看,你沙不兒的人們還能記起逝去不久的時代:你沙
不兒市曾是塞勒術克王朝時代伊朗的首都之一。

    在幾個月以前,者別路過此地時還隻是“警告”這個城市的人,現在脫忽察兒
則要攻占它。但是,在攻城的第三天(公元1220年11月的一天),他被從城上飛來
的一箭射死了。接替他指揮這支蒙古軍隊的將領知道自己沒有力量攻戰這座城市,
遂解圍而去,準備以後再來報仇。他把他的這支部隊分作兩隊,他自己帶領一隊去
攻薩布紮伐爾(該城位於你沙不幾市以西約100 公裏處)。三天後,他攻下了薩布
紮伐爾城,把全城7 萬居民盡數殺戮。另一隊向徒思進發,攻取了該縣各城堡,居
民盡被誅殺。

    拖雷本人在第二年初才開始行動。他攻擊的予頭首先指向位於木爾加布河下遊
的大綠洲馬魯。馬魯這個綠洲城市工業發達,貿易興旺,因而上個世紀它曾作為塞
勒術克王朝辛紮爾蘇丹的首都在政治上發揮了巨大作用。這個綠洲以盛產細棉花而
知名,它出口棉花,也出口布匹。它還以蠶絲業聞名於世,它出口粗蠶絲,也出口
絲織品。城內紡織品區,銅器商區和陶器商區,是中東商人經過此地時必然光顧的
街區。城市的奇觀之一是辛紮爾蘇丹陵墓,行人從距此一日路程以外的地方就可以
看見那巨大的呈鮮豔青綠色的穹頂。

    拖雷率領人馬抵達馬魯城下。他的這支軍隊有7 萬人,其中部分是從已被征服
的各州中征發而來的新兵。該城守軍曾兩次突圍,均以失敗而告結束。最後,守軍
表示願意投降(公元1221年2 月25日),拖雷命令居民攜帶隨身最珍貴衣物出城。
他命人在城外平野上為他設一金座,他端坐於金座上,首先命令押上所俘該城之將
士,當著他的麵將他們全部斬首。接著,他著手處理市民。他命令將市民中男人、
婦女和兒童分開。當此妻離子別之時,市民大哭,哭聲震天。這些不幸的市民被分
置各軍營,幾乎全部被殺死,惟有400 名工匠和一些童男童女得以幸免,但他們也
將淪為奴隸。蒙古軍嚴刑拷打該城200 名富人(富商和地主)逼他們說出所藏匿之
財寶。

    蒙古軍隊掘開確保灌溉馬魯市效區的木爾加布河河堤,繁榮的馬魯於是又變成
了一片荒涼。這個產生《一千零一夜》故事的古城,隻剩下了一些小土堆(那是古
代各宮殿的遺址),一些釉磚堆以及殘破的牆垣,“蘇丹要塞”塔。唯有辛紮爾清
真寺還近乎是完整無缺,那雖已遭到損壞的穹頂仍然直指蒼穹。隻有這座清真寺還
能證明這座城市曾有過光榮的曆史。

    摧毀馬魯市以後,成吉思汗家族的年輕將領拖雷急於為5 個月前被你沙不兒人
射殺的姐夫脫忽察兒報仇,遂率領部隊向你沙不兒進發。從馬魯到你沙不兒隻有12
天的路程,拖雷很快就來到你沙不兒。深知自己沒有任何被寬恕的希望的你沙不兒
居民,遂加固城牆,準備拚死抵抗。他們在城上部署了弩炮或發弩機3000門,發石
機500 架。但蒙古軍隊在城周圍部署的攻城器械也很齊備:發弩機3000,發石機300,
火油投射機700 ,雲梯4000,炮石2500擔。麵對如此強大的“炮兵部隊”,城內軍
民很快就喪失了堅守的勇氣。他們派了一個代表團來見拖雷,請求寬恕。但是,拖
雷拒絕任何和解,下令立即攻城,晝夜攻擊不止。一天早晨,城周圍的壕溝已經被
填平,城牆被打開了70個缺口。l 萬蒙古軍已登上城牆。拖雷的部隊從四麵八方擁
入城內,所有的街道和房屋都成了廝殺的戰場。公元1221年4 月10日,你沙不兒全
市被蒙古軍占領。

    脫忽察兒的遺孀成吉思汗之女帶著四萬人隆重入城。這1 萬人進城後,所見輒
殺,貓犬不留,整整屠殺了4 天。拖雷聽說以前在馬魯屠殺時,居民匿於積屍中而
得免於死者甚眾,為了避免發生類似的情況,他下令在你沙不兒大屠殺時一律斬下
死者之頭。他還命令將這些被斬下的男人、婦女和兒童的頭分別堆積,各聚之為塔
……蒙古軍毀滅這座城市足足花了15天時間。根據其一慣的作法,拖雷隻將該城技
術熟練的工匠(400 人)免死,命人好生看管他們,準備將他們徙至蒙古聽候使用。

    成吉思汗的那個女兒離開你沙不兒時可以心滿意足了,因為她已為丈夫脫忽察
兒報了仇。

    拖雷離開你沙不兒,揮軍向東南方向前進,去圍攻位於帕羅帕米蘇斯山側的也
裏城(即今赫拉特市)。也裏也是一位於草原和沙漠中的綠洲,更確切地說,它在
綠洲——走廊的中心。綠洲——走廊是指長200 公裏的赫裏河河穀地帶。在該河穀
兩側山麓,村莊接連不斷,農田、葡萄園和果園環繞著每個村莊。到處可見的地中
海鬆和榆樹鬱鬱蒼蒼,烘托著這一帶田園風光。而在大小溪流兩岸,楊樹茂密挺拔,
儼然是一派森林景象。

    拖雷來到也裏城下,遣使勒令也裏居民投降。但是,該城城主殺了拖雷派去的
使節,鼓勵軍民死守城池。城中軍民抵抗了8 天,由於城主戰死,所以表示願意投
降,條件是饒他們不死。拖雷答應了他們的求和條件。最後,拖雷隻屠殺了守城的
突厥將士(共殺12000 人),恪守了不屠殺居民的諾言。隨後,他率部離開也裏,
前往塔裏寒同其父汗成吉思汗會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