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馬步芳、馬鴻逵小傳

(2007-04-26 23:35:20) 下一個

馬步芳,字子香,上將軍銜。1903出生於甘肅河州(今臨夏市)人,回族。早年入寧海軍官訓練團,結業後任寧海巡防軍營附、營長等職。1928年後,任副旅長、旅長、師長。1932年1月兼青海省政府委員,旋又兼青海南部邊區警備司令。1934年起,曆任陸軍新編第2軍軍長兼第100師師長,青海省保安處處長,青海省政府代主席,西北“剿匪”第1路軍第5縱隊司令。其間曾派兵“圍剿”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陸軍第82軍軍長,派兵參加抗日戰爭。1938年3月,任青海省政府主席,直至1949年。1943年任第40集團軍總司令,1945年5月當選為中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1949年5月代理西北軍政長官公署長官,7月正式任職,積極參加反共內戰。

  1949年8月25日,馬步芳在蘭州戰役失敗後飛逃重慶,因“擅離職守”,受到國民黨“撤職議處”。1950年,馬步芳以3000兩黃金賄賂蔣介石的親信,取得了出國護照,飛到埃及開羅做寓公,後來又轉去沙特阿拉伯。1957年獲得台灣駐沙特“大使”一職。1960年辭職,1975年7月31日,馬步芳在沙特阿拉伯病逝。

  馬鴻逵,字少雲,1892生於甘肅河州(今臨夏),回族。蘭州陸軍學校畢業。早年加入同盟會,1912年寧夏新軍都統,1914年至1917年任袁世凱、黎元洪的侍從武官。1919年,馬鴻逵升任第五混成旅旅長。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爭中,馬鴻逵被曹錕、吳佩孚任為騎兵總指揮,率部開往熱河。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馬鴻逵表示順從,馮玉祥委任馬鴻逵為國民軍新編第七師師長,駐防寧夏的金積、靈武。

  1926年9月,馮玉祥五原誓師,響應南方北伐,馬鴻逵部擴編為國民聯軍第4路軍,任總司令。1927年初,又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2集團軍第1方麵軍第4軍,馬鴻逵任軍長,1929年投靠蔣介石。1930年5月中原大戰爆發,馮玉祥、閻錫山聯合反蔣,蔣介石將馬鴻逵部擴編為討逆軍第15路軍並封他為總司令,1931年1月,馬鴻逵部被調往河南,參與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進攻。1933年初,馬鴻逵正式就任寧夏省主席,1936年9月加授陸軍上將銜。

  抗戰爆發後,馬鴻逵出任第8戰副司令長官兼第17集團軍總司令。1945年12月,任西北軍政副長官、西北行轅副主任。1949年9月底馬鴻逵逃到台灣,受到台灣“國防部”次長郭寄嶠及馬步芳父子的指控,要他對西北敗局負責。不久,他被“撤職查辦”,感到在台灣無容身之地,便謊稱去美國就醫,後來長期住洛杉磯。1970年1月14日,馬鴻逵病逝於洛杉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