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關於“平可夫”,《漢和防務評論》,《簡氏防務周刊》

(2007-04-26 23:33:47) 下一個

平可夫是誰?
《漢和防務評論》又是個什麽玩意?


世界公認的在軍事方麵最具權威的是“簡”而不是“漢和”,可為什麽在中國的互聯網上有這麽多“漢和”“平可夫”出現?
普通網友猛一看會以為“漢和”是一種類似於BBC,美國在線一樣的權威型媒體,可事實上“漢和”跟“簡”比起來就如同“首都大學”和“北京大學”之間的差距!

首先祭出權威猛男——《簡氏防務周刊》(Jane's Defence Weekly)
《簡氏防務周刊》(Jane’sDefenceWeekly),已經成為登載世界軍事信息的權威雜誌,不過這隻是簡氏擁有的眾多出版物之一。
同其名稱一樣,簡氏信息集團的確是由一個姓“簡”的英國紳士創立的(FredT.Jane)。104年前,簡推出了著名的《簡氏戰艦手冊》。如今的簡氏是一家由加拿大公司控股的跨國軍事戰略信息分析公司,旗下有一係列著名的軍事信息雜誌如《簡氏防務周刊》等,其信息分析在西方媒體和政府中一直視為權威,其數據庫廣泛被各國政府和情報機構購買。
簡氏雜誌相對較貴,《簡氏防務周刊》本身訂閱價格在每年1000美元以上

再看“平可夫”
平可夫 加拿大防務評論<<漢和防務評論>>的首席評論員,著名軍事理論家,總編輯。(個人感覺,應該是自封的——By:帝國老大)


平可夫原是中國人,在大陸生長成年並接受初級直到高等教育。但自從他出國後專與祖國作對,平可夫似乎不反共,卻故意做了許多損害中國國家利益的事,被人稱為當代的典型。平可夫經常回中國參加各種展覽會,筆者覺得他待人客氣,也曾細心地向遇到的小姑娘講解學習外語的方法,不過比較之下,平可夫似乎更喜歡同外國人講話,直講得眉飛色舞笑容滿麵,平可夫尤其對日本人有一種親切感。


平可夫平時總是和日本人一樣注重外貌和服飾打扮,挺熱的天也穿著整齊的西裝,打領帶,嘴裏喊著熱阿熱。一般在外的朋友認識多年也從不過問其私人情況。但平可夫情況特別,筆者就問了一句,平可夫自稱雲南人,出身貧苦,原名音為張伊洪,雲南師範畢業,後往日本留學,從此學習國際政治,取名平可夫,並娶一個日本女人為妻,再往美國等國學習,最後在加拿大定居,開辦漢和中心,以翻譯和買文為生。現育有一子。

筆者看到平可夫見中國人講漢語普通話,見到廣東的小姑娘竟能講很地道的廣東話,見英美人士講英語,見俄國和獨聯體人士講俄語,見日本人講日語,廣東人常稱外國人為"鬼佬",平可夫真可謂"見人講人話,見鬼講鬼話"本領不小。

一個人學幾句外語並不難,但學好一國外語就很難了,要學會一國外語中的專業用語就更難了。筆者看到平可夫幾國語言全都講得流利而專業,和各國專業人員交流不打頓,確實不簡單。看來中國人的確聰明,而平可夫也是聰明人之一。但為何要跟自己的祖國過不去呢?

筆者曾問平可夫,為何取筆名為"平可夫"?平可夫表示,最初並無特別意義,後來平可夫的名字外界都熟悉了,也就沒有再改。筆者問:為何要從事這項工作,平可夫答:他喜歡這方麵工作,同時出國的人在外謀生極為不易,他最初開翻譯公司難以養活自己,於是又加上了軍事報道的業務。平可夫認為它搞軍事的原因,謀生和愛好各占一半。

有人認為:平可夫的文章一向講政治,例如每當中國警告台灣當局不得搞台獨時,平可夫總要發表文章,以所謂專家的身份表示大陸其實沒有武力攻台的能力,以此為台獨打氣;每當美國要向台灣賣武器時,平可夫又會表示台灣軍事力量薄弱,不足以抵禦中共武力攻台,美國必須向台灣大量出售武器才能維持台海平衡;當日本鼓吹"中國威脅論"時,平可夫總是要發表文章作為旁證;平可夫還寫了許多文章挑撥中國和其他國家的關係。

所以平可夫的文章不是單純的事實報道,隻可參考,不可全信。另外,平可夫所學專業是國際政治,軍事和裝備僅知道皮毛,隻是他獲得的信息較多罷了,因此平可夫的軍事及裝備分析結論隻能參考。許多人認為平可夫是收取美國和日本情報係統資金的當代,傳說平可夫因此曾在加拿大被愛國華人痛打一頓,從此收斂許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