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一些軍事常識問答 2 (組圖)

(2007-02-10 12:38:15) 下一個


艦艇分哪幾種啊?每種艦艇有什麽區別和主要做用?解釋的時候每種發兩張中外的圖片好不?

  鑒於這是一個一個相當複雜、相當係統的問題,在這裏隻能做一個簡單的論述。不足之處請大家斧正。
  艦艇分為水麵艦艇和水下艦艇兩大類。
  按照用途可以分為戰鬥艦艇和非戰鬥艦艇(輔助艦艇)
  水下艦艇主要指的就是潛艇。
  水麵艦艇的分類隨著時間的變化也同時發生著變化。在上個世紀50年代前按照其性能參數、裝備情況、使用範圍,單就戰鬥艦艇可以分為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獵潛艦、魚雷(導彈)艇……
  但是隨著技術和現代戰術的發展,戰鬥艦艇之間裝備的交叉性就體現出來了,往往一艘護衛艦的裝備與一艘驅逐艦的裝備相差無幾,艦艇之間的種類區別也呈現逐漸模糊的趨勢。而戰列艦作為“巨艦大炮”的“海權時代”的產物也已經不能適宜現代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或者全球戰爭,逐漸退出了曆史舞台。現在世界各國已經沒有在役列裝的戰列艦了。另外一種艦艇獵潛艦隨著護衛艦以及驅逐艦反潛功能的加強,加之自身防禦能力的嚴重不足,也已經鮮見於各個地區衝突。
  下麵著重的介紹一下當今世界戰鬥艦艇的主要分類:
 
航空母艦: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麵艦隻。它攻防兼備,作戰能力強,能遂行多種戰役戰術任務,很具威懾力,因而倍受世界海軍的器重。現代航空母艦及艦載機已成為高技術密集的軍事係統工程。不少專家認為,航空母艦已成為一個國家軍事、工業、科技水平與綜合國力的象征。目前世界上現役航空母艦共26艘,在建4艘;直升機母艦3艘;兩棲攻擊艦15艘,在建2艘。


“小鷹”級航空母艦
(美國)



“無敵”級航空母艦
(英國)


巡洋艦:巡洋艦是僅次於戰列艦的反艦、反潛水麵攻擊艦艇,排水量多在8000噸以上。在航母未誕生之前,可以率領艦艇編隊進行遠洋巡邏和作戰;航母誕生後,可以依賴岸基飛機而獨立在近海水域作戰,亦可以作為航母的護衛艦在遠洋作戰。與驅逐艦相比,巡洋艦的噸位更大、續航能力更強,有的還采用了核動力;其攻擊和防衛能力亦更加強大,如前蘇聯的“基洛夫”級巡洋艦,可攜帶500多枚艦--艦及艦--空導彈,每枚艦艦導彈的裝藥量達一噸之多,一顆導彈就足以將敵軍的航空母艦送入海底,而且火控係統可以使其同時打擊數十個活動目標;此外還備有3架反潛直升機以及魚雷、深水炸彈等多種武器,故被冠以“戰列巡洋艦”的美稱。但作戰亦是要講究軍事經濟效益的,從經濟性、可修複性及作戰性能等指標上綜合考慮,驅逐艦可能更勝一籌,因此巡洋艦有逐漸被驅逐艦所代替的趨勢。



“光榮”級巡洋艦
(俄羅斯)

美國海軍的"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可謂名震天下。它頭上戴有多頂"桂冠":諸如"當代最先進的巡洋艦"、"具有劃時代的戰鬥力和生命力"等等。而這些美稱的得來是因為該級艦裝備了極為先進的"宙斯盾"防空係統。眾所周知,美國巡洋艦的首要任務是為它龐大的航母編隊提供有效的空中保護。但是,在冷戰時期,麵對前蘇聯大量反艦導彈的"飽和攻擊",各種傳統的防空裝備已有利不從心之感。於是,美國海軍開始發展革命性的"宙斯盾"防空係統,該係統可以對從潛艇、飛機和水麵戰艦上各個方向襲來的大批導彈進行及時探測並有效地應對。這是當代巡洋艦乃至當代水麵艦艇的防空能力飛躍般提高的一個劃時代的標誌。

  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是當今美國海軍最具效能的武器係統之一,其主要任務是為航艦戰鬥群提供足夠的防空及反艦導彈能力。此外,提康德羅加級亦具有全麵性的反潛能力。然而這樣優秀的武器係統價格當然不低:每艘單價約為106500萬美金。




“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


俄羅斯海軍首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也是當今世界上噸位最大,火力最強的導彈巡洋艦,共建造4艘,首艦092“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原名“基洛夫”號)1980年服役,第2艘150“拉紮耶夫海軍上將”號(原名“伏龍芝”號)1983年服役,第3艘065“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原名“加裏寧”號)1989年服役,第4艘183“彼得大帝”號(原名“安德羅波夫”號)1995年10月服役。目前,第1、第2艘艦已退役,第3、第4艘艦服役於俄海軍北方艦隊。



“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

驅逐艦:號稱海上一霸,現當於空軍中的戰鬥機,主要用於攻擊敵軍艦船和潛艇。速度快、火力猛、用途廣是其顯著特征;艦對艦、艦對空、艦對潛導彈是其主要的進攻武器;自動裝彈、射速較快的艦炮是其輔助武器,隻要進入其射程,它可以將炮彈雨點般傾瀉到敵艦艇或敵岸上目標,雖然艦炮門數不多,但由於射速快,其火力估計可以相當於陸軍的一個炮兵營。現代驅逐艦續航能力較強,配備有先進的導彈、直升機和電子戰設備,除可執行攻擊敵水麵艦艇和反潛任務外,還可以執行海上巡邏、封鎖、警戒、偵察、防空、救援及炮擊岸上目標等多種任務。驅逐艦排水量大約在4000-8000噸左右,是目前海軍水麵艦艇中的主戰兵器,也是世界海軍中數量最多的水麵艦艇。



“謝菲爾德”級驅逐艦
(英國)



“阿裏伯克”級驅逐艦
(美國)




中國海軍052A型113“青島”號導彈驅逐艦

“阿利.伯克”級宙斯盾導彈驅逐艦也是整個航母編隊中防衛的中堅力量,具有對陸、對海、對空和反潛的全麵作戰能力。引人注目的“宙斯盾”係統能同時搜索和跟蹤上百個空中和水麵目標,具有極強的抗幹擾能力,可以探測到掠海飛行的超低空目標。艦上裝備有2座射程為130公裏的四聯裝“捕鯨叉”反艦導彈裝置,由MK-41型垂直發射係統發射射程為73公裏的“標準”Ⅱ型防空導彈,近防武器有2座“密集陣”係統,可攜帶2架SH-60B反潛直升機,垂直發射的“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射程達20公裏,極大的提高了反潛能力。“阿利.伯克”級宙斯盾導彈驅逐艦代表了美國驅逐艦的最高水平。




“阿利.伯克”級宙斯盾導彈驅逐艦

護衛艦:顧名思義,護衛艦主要擔負的任務就是艦隊護航。護衛艦一般噸位教驅逐艦為小,排水量一般在3000--5000噸之間主要裝備一些反艦、反潛武器。現代護衛艦續航能力較強,配備有先進的導彈、直升機和電子戰設備,除可執行攻擊敵水麵艦艇和反潛任務外,還可以執行海上巡邏、封鎖、警戒、偵察、防空、救援及炮擊岸上目標等多種任務。是目前海軍水麵艦艇中的主戰兵器,也是世界海軍中數量比較多的水麵艦艇。隨著技術的持續進步,護衛艦和驅逐艦之間的界限將會變得越來越模糊。




“佩裏”級護衛艦
(美國)




中國海軍054型525“馬鞍山”號導彈護衛艦

掃雷艇(艦):任務是排除水雷,為登陸部隊、艦隊或船隊打開通行的航道。水雷是一種重要的海上防禦武器,主要布設於海峽、水道以及近海水域,以進行海上封鎖和增強抗登陸能力。水雷一般布設於水麵下5-10米,可裝藥300餘公斤,爆炸力強大並專門攻擊船底,對於驅逐艦等中小型艦艇,一隻水雷即可將其炸入海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共有2700餘艘艦船被水雷擊沉。現代水雷更是五花八門,有碰撞式的錨雷、磁性引爆的水雷及音控雷等,沒有特殊裝備的艦船較難偵測和排除。掃雷艇即專為排除水雷而設計的艦艇,通過聲納等設備進行偵測,利用爆破等方法實施排除,是整個船隊的保護神。


日本“菅島”級獵掃雷艇“角島”號

6月15日,美國兩艘“鶚”級掃雷艇在得克薩斯州的母港正式退役,這標誌著美海軍正式展開其“鶚”級近海掃雷艇的退役工作。其他11艘該級掃雷艇也將於2008年以前全部退役,美海軍反水雷艦隊的英格爾賽德基地也將隨之關閉,它的剩餘資產將轉移至聖迭哥。
    “鶚”級掃雷艇於1993~1999年間陸續服役,其設計源於意大利“萊裏齊”級掃雷艇。“鶚”級掃雷艇將在它們的設計壽命期到來前提前結束服役,並被送往其他同盟國家。現在退役的這兩艘掃雷艇分別送給了希臘和埃及。
    美國反水雷作戰任務將繼續由剩下的14艘“複仇者”號掃雷艇承擔,它們最終都會被新的“瀕海作戰艦”和其他裝備無人水下航行器和反水雷作戰MH-60S直升機的水麵戰艦所取代。



開始退役的“鶚”級獵雷艇
(美國)美海軍開始退役“鶚”級掃雷艇

魚雷(導彈)艇:是以魚雷(導彈)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麵戰鬥艦艇。魚雷艇誕生於美國南北戰爭(1861-1865年)時的水雷艇。當時還沒有魚雷,水雷艇艏部突出一根長長的撐杆,撐著水雷向敵艦猛烈撞擊,將敵艦炸毀。1864年,北軍的水雷艇就靠這種辦法炸沉了南軍的“阿爾比馬爾”號裝甲艦。

  1866年,在奧匈帝國工作的英國工程師R·懷特黑德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條能夠自動航行的水雷。由於它能象魚一樣在水中運動,因而被稱為魚雷。後來製造了專門用來發射魚雷的艦艇便是魚雷艇。

  世界上第一條魚雷艇是英國於1877年建造的“閃電”號,幾乎與英國同時,俄國建造的“切什梅”號和“錫諾普”號水雷艇也可看作是最早的原型魚雷艇。1887年1月13日,“切什梅”號和“錫諾普”號第一次用魚雷擊沉了土耳其海軍的“國蒂巴赫”號通信船。

  此後,歐洲各國海軍都相繼製造和裝備了魚雷艇,魚雷艇的性能也不斷得到改善。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魚雷艇都取得了較大戰果。在1918年6月10日,2艘意大利魚雷艇用2發魚雷就擊沉了奧匈帝國的萬噸級戰列艦“森特·伊斯特萬”號。在50和60年代,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魚雷艇部隊曾多次參加海戰,取得了擊沉國民黨海軍“太平”號護衛艦。“洞庭”號,“水昌”號炮艦,“劍門”號,“章江”號獵潛和多艘運輸艦的戰績。

  魚雷(導彈)艇具有體積小,航速高,機動靈活,隱蔽性好,攻擊威力大的特點,但適航性差,活動半徑小,自衛能力弱。由於它的造價低廉,製造容易,使用方便,加之現代魚雷的性能不斷提高,因此它的發展仍受到當今世界各國的重視。現代的魚雷艇的滿載排水量一般在40-150噸之間,少數大型魚雷艇在200噸以上,航速為75-100公裏/小時,續航能力為900-1800公裏;艇上裝有2-6具魚雷發射管。隨著軍事科技的發展,現在世界各國基本已將魚雷換裝為導彈。從而使得這種小型水麵艦艇具有了更為強大的攻擊力。

2004年4月中國海軍一艘全新的導彈艇(2208艇)在上海某廠下水,從那時起,報道2208導彈艇的文章出現在國內外各大軍事雜誌。一時間關於這種新式隱身快艇的報道和各種分析是沸沸揚揚。有些網友對它的希望好象不僅僅在台灣海峽上使用,把它上麵的作戰武器的作戰能力是無限誇大,好象是中國海軍隻要裝備了這種神奇快艇,就馬上具備和世界海軍大國決戰大洋的資格。而且是具備不僅能攻擊美國航母編隊,而且還可以威鎮東洋挑戰日本海軍的八八艦隊。可是我真的不知道到底是使用大型運輸機空投還是使用大型滾裝船搭載,來把這種本身作戰半徑較短的小艇送到太平洋參加中國海軍的世紀大海戰。憑心而論中國海軍2208隱身快艇真的具備決戰外海挑戰美日海軍艦隊的實力嗎?看來不做一番仔細的分析是不可能得出對中國海軍這種快艇的正確判斷和結論的!



中國海軍2208隱身導彈快艇

艦艇分類有很多種方法,除上述分類還可以按照噸位分成若幹級,這個分法不太常用;也可以按照動力分為核動力和常規動力的艦艇,如美軍的航空母艦現在都是核動力力的,美國的潛艇也都是核心動力的,還有幾艘核動力的巡洋艦,又可以按照攜帶的武器分類,如核潛艇就分為戰略導彈核潛艇和攻擊核潛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