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名垂青史 收複新疆維 西征名將:左宗棠

(2007-02-06 15:35:36) 下一個
左宗棠
  

【左宗棠】(1812-1885)晚清著名軍事家,字季高。湖南湘陰人。道光12年(1831年)舉人。三次會試不中,遂絕意考場,潛心專研輿地、兵法。為人多智略,性狂傲。1852-1863年,編練“楚軍”,參與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屢建奇功,人稱“常勝將軍”。同治5年(1866年),授陝甘總督,製定經營西北戰略:進兵陝西,必先清關外;進兵甘肅,必先清陝西;駐兵蘭州,必先清各路。後破西撚軍和回民起義軍,穩定了清朝北部疆土。光緒元年(1875年),以“塞防論”反李鴻章的海防論,力主收複新疆,以固塞防。清政府采納其意,授欽差大臣,組建西征軍。二年,西征軍誓師出關,抵肅州。左宗棠命人抬棺材一口,隨軍出征,以示不收複新疆決不生還的決心。,主將如此,全軍將士無不願效死力。左宗棠為各軍製定了“緩進急戰、先南後北”的戰略。1876年8月,西征軍一舉收複北疆重鎮烏魯木齊,平定新疆北路。三年,克達阪城、托克遜、吐魯番,分裂頭目阿古柏戰敗自殺。年底,收複喀什(現名)、和田。1878年1月,西征軍全部收複南疆,取得了西征大捷,脫離祖國十餘年的新疆再度回到祖國懷抱。同時,他條陳新疆建省方案,並請與俄國交涉收複伊犁。左宗棠以他收複新疆的巨大功績而名垂青史。
左宗棠所處的年代,既是中國睡獅猛醒的年代,因此才有所謂的“同治中興”和“洋務運動”,也是列強環視、中國充滿由邊疆到心髒的危機的年代。左宗棠與新疆還有一個小小的機緣:道光29年(1849年)發配新疆的林則徐因病開缺回鄉,路過湖南,派人約左宗棠一見。兩人年紀相差27歲,卻一見如故,結為忘年之交!兩人暢談治國方略,通宵達旦。林則徐將在發配新疆期間的材料、戰守計劃以及沙俄在中國邊疆的政治、軍事動態,悉數托付左宗棠。臨行前,林公有言:“東南洋夷,能禦之者或有人;他日西定新疆,非君莫屬。”看來,林則徐是很有眼光的!
左宗棠在堅持塞防論,力主收複新疆時陳詞:“克複新疆,所以保蒙古;守衛蒙古,所以保京師。”短短兩句話可見左公分析之精辟----新疆、蒙古對於中國是何等的重要!左宗棠收複新疆的重要目的就是要保衛京師屏障蒙古,可見當時蒙古也有被沙俄侵占的危險。可惜左公的後來人沒有明了他的苦心,把比新疆靠得更近得外蒙古丟了!而蒙古丟失,京師(今北京)門戶打大開,帝俄的摩托化部隊從“中蒙”邊境出發,經過內蒙古草原,隻要幾個小時就可以打到北京,更不用說它的導彈部隊和核武器了!鄧小平先生最銳利之處就是要求帝俄從蒙古撤軍,相當於將中國的北部邊界重新向北恢複了近兩千公裏。左公泉下有知,也該對鄧公的舉措略感慰籍了。
前南京中央大學一文史教授曾說:“唐太宗以後,對於國家領土貢獻最大的人物,當首推左宗棠,實非過譽。”還有幾位曆史學家說:“中國曆史上有四個永遠打不敗的將軍:漢朝的韓信、唐朝的李靖、宋朝的嶽飛和清朝的左宗棠。”這些話可能有些言過其實,但左宗棠無疑不愧為同治中興名臣、一代名將,是對於國家領土貢獻最大的人物之一。

記住那些為保衛和收複中華疆土而傾盡畢生心血的英雄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