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中國軍備設計思路熟!殲14有望08年試飛
(2007-02-06 15:35:36)
下一個
美專家:中國軍備設計思路熟!殲14有望08年試飛
羅伯特·科爾安德絡(美國軍備發展與未來計劃顧問):中國空軍引人注目的殲10大批獵裝,中共當局終於公開承認消息的真實性。按照中國人一貫的“裝備一代,研製一代,設計一代”的所謂2代一裝備的空軍發展原則,我們現在有理由認為中國已經開始了研製下一代戰鬥機的工作。
2006年中國珠海航空博覽會上,中國方麵展示了2種具有隱身技術設計的戰鬥機,一種是號稱:“暗箭”的北約代號為:“貝爾殺手”。的隱身無人戰鬥機實體比例模型。第二種是一種沒有任何隱身單座單發超音速戰鬥機實體模型。中國人並沒有對其進行了過多的介紹與講解。
近期,中國東北部最大的沈陽飛機製造公司,發布了一款處於設計研製階段的新型戰鬥機,代號“雪鴞”,機體以目前的殲10為藍本進行深度開發。但是總體感覺十分酷似SU33。而另一個姊妹型號戰鬥機,其外觀十分近似俄羅斯日前開始恢複研製的米格1.44。而目前,中國就與俄羅斯達成聯合研製下一代新型戰術製空優勢戰鬥機的協議,正在緊張進行中。他的機頭雙側進氣道,是采取了吸納I44與美質F35的各種設計。
按照中國一貫的戰鬥機序列型號製定方式,在中國,殲10是本土與外界結合化產物。殲11是SU27改進化產物。殲8,殲7係列是已經過時的MIG21的仿製與延伸,殲9從74年以後就已經被下馬。而殲12是縮小化的MIG21的藍本,僅僅製造了4架,其中隻有2架為原型機。而殲13,在50-60年代被稱作“156”工程。殲14被稱“東風153”工程。早期的這兩種戰鬥機,隻有圖紙方案,沒有任何原型機製造的痕跡。而“東風154”是以前蘇聯早期SU152前線遠程殲擊機為藍本仿製的。而154是前蘇聯伊爾154遠程戰鬥轟炸機的翻版。
但是,中國當時由於設計與技術條件,根本不可能滿足這兩種在當時設計十分“超前”先進戰鬥機的能力。因此,被迫最後中斷研製而在鄧開始執政中國階段,出現了以設計現實使用方式為主導的思路,殲8II型戰鬥機是以F4的基礎能力為藍本的遠程高空攔擊戰鬥機。它在早期的放大型MIG21的殲8I型基礎上研製的,改進了機體氣動布局,改為2側進氣的流行設計,在機頭被安裝了一部多普勒掃描/火控雷達,類似美質AQP64的早期。
而當時,美國已經開始進行裝備B117與B2等早期隱身技術的戰鬥機與轟炸機的時代。因此,在經曆了海灣戰爭以後,中國人認為中國必須研製新的可以作為隱身作戰使用的戰鬥機。而中國與以色列殲10計劃,在80年代末擱淺。而中國在當時處於高速經濟膨脹初期,一切讓位給經濟,是當時中國政治的主導。因此,除了保留殲10計劃的部分研製人員以外,中國人幾乎撤銷了全部的殲13,14的研製工作組。僅留下2個機體風洞試驗與外觀設計組。
97年以後中國軍事科技進入了一個突然地“寒武紀”時代,積攢多年的中國的軍事科技開始猛然突出。但是,中國當時主要因為,國內官場製度腐敗,社會矛盾壓力嚴重,而且國家儲備十分空虛,僅能勉強維持SU27改進化殲11與殲10的工作,而更加新的設計隻能是依舊暫時擱置,而當時,中國的殲13,14戰鬥機已經可以地麵試車階段。
2002年以後,中國開始集中已經基本處於完善的殲10設計組,開始著手進行殲13,14的研製,但是,這兩種戰鬥機在新的軍方要求下,必須是首先以隱身作戰為前提,其次要可以達到超音速持續飛行的能力,即超音速巡航。但是,當時,中國戰鬥艦最薄弱環節發動機部分,始終沒有任何進展。而且,研製工作遭到了很多外界社會矛盾壓力。
04年可以說是中國人的軍事化道路的轉折的一年,中國新任解放軍軍委主席胡,首先要求就是要研製新型3-5種戰鬥機,可以應對台海危機爆發。此時,中國殲10戰鬥機已經開始進入3次驗證機試驗過程。因此,中國將新型殲14計劃提到了議案上。而殲14是直接麵向美國空軍剛剛開始裝備的F22戰鬥機的試驗型而來的。
因此,要做進一步修正設計參數。而殲13則被作為可能或者交換型型號,減慢設計需求,因為此時俄羅斯對華武器銷售方麵,在新任中國政府的主導思維下,出現了極大偏差,當時,中國人認為,自身的科技與國力需求,已經不再滿足於僅僅購買俄羅斯繼承的前蘇聯時代的,老舊產品,而需要俄羅斯的新型設計與合作觀念,而俄羅斯此時還在依舊保持“舊裝備”為主導的傾銷理論。
在2005年時期,中國的殲13被賦予了與俄羅斯聯合研製下一代戰鬥機的計劃,作為中國提供的機種基礎模式。而俄羅斯方麵,希望中國能夠參與I44設計。以這個作為藍本基礎。因此,雙方開始了長期的磋商與談判。
而殲14的研製工作,中國人在此加大了研製力度,與經費的投入而在這個階段內,中國開始了新一輪的反貪反腐敗風暴。早期大批的貪汙腐敗官員被查處與收繳的國資,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殲14研製經費幾經翻倍增長。而派遣的研製人員逐年增加。因此,該項工作因此可以得到更加快速與迅捷的發展。但是,相比之下,殲13的研製與改進工作卻受到了來自俄羅斯的抵製,俄羅斯人依舊希望中國可以聯合研製他們的戰鬥機,在中國進行了思考以後,中國人認為,目前依靠自身科技技術與科技實力,難以在一個時間段內,同時完成2種以上現代化戰鬥機設計,這主要是中國人保守的“成功第一”的觀念作怪。因此,殲13目前還是作為海外交換機型。
而殲14的實體建造,在2006年早間,就開始執行。但是依照目前來看,他的試飛工作要到至少08年中旬才能正式開始。而老牌的飛機製造公司沈陽公司,他們依舊以2條腿走路的模式,來完成該計劃,即:自行裝備與外銷計劃。因此,殲14在此次的中國珠海航空展覽上,以縮小化比例模型以及外銷形式出現,而中國企圖自行裝備的應屬於雙發戰鬥機。
綜上,我們可以得出,目前中國人的軍備設計思路,已經開始成熟。他們不再盲目追求“超!”而是按照自身目前具備的科技條件與國力基礎,逐步完成。目前,中國航空係統內,發動機係統設計取得很大成就,擺脫了早期SBE(斯貝)發動機與參考後期俄羅斯的ANF發動機。兩種新型渦扇發動機在2006年已經由中國官方宣布完成。而下一代的改進型號,就是十分便利的。主要在啟動配合,油路與燃燒供給,尾部噴口的矢量設計方麵。
一旦,中國矢量噴口發動機技術完成,那麽我們可以馬上看到,至少中國1種先進戰鬥機的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