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國民黨軍幾次重大指揮失誤
(2007-02-06 15:35:36)
下一個
淮海戰役國民黨軍幾次重大指揮失誤
1948年11月5日,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粟裕將軍率領華野16個縱隊以及冀魯豫軍區、江淮軍區4個旅共40餘萬人馬,從東起江蘇贛榆西至山東單縣七百餘裏寬的魯南平原迅猛南下,正式拉開了淮海戰役的序幕。在此後的65天時間裏,國共雙方在以徐州為中心的寬廣戰場上,投入了百餘萬部隊激烈搏殺。其中國民黨軍更是精銳盡出,不僅組建不久的機動兵團傾巢而出,而且全副美械裝備的數個“王牌軍”也盡數投入。80萬嫡係部隊氣勢洶洶,就連蔣介石的三公子蔣偉國也率戰車團直接參戰,大有挽回頹勢、一舉扭轉戰局之勢。然而,不過2個多月時間,這一切便灰飛煙滅,蔣介石的嫡係主力部隊喪失殆盡,失去了與共產黨解放軍在大陸較量的最後資本。此後不到半年時間,蔣介石集團便潰逃台灣。
在這場關乎中國命運的決戰中,國民黨軍隊為何敗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慘,除了眾所周知的政治腐敗、經濟崩潰、軍事獨裁等根本原因外,可謂錯綜複雜,恐怕不是幾篇文章能夠說得清楚。但筆者認為國民黨高級將領戰場指揮的幾次重大失誤是把80萬國民黨軍推上不歸路的一個重要因素。本文試圖從這個角度來重新解讀這場半個多世紀前的戰役。
猶豫不決、瞻前顧後,黃百韜貽誤戰機
1948年11月6日集結在徐州與連雲港之間新安鎮的黃百韜第七兵團奉命西撤徐州。就在前一天,粟裕的華野40萬大軍已經滾滾南下,而黃兵團西撤乃是側敵而動,中間隻有部署在臨城、棗莊到韓莊、台兒莊一線並不怎麽靠得住的第三綏靖區馮治安部2個軍可以起到阻擊作用,形勢非常危險。按照常理,此時應該以最快的速度不惜一切代價向徐州靠攏,正所謂兵貴神速。然而,作為前線指揮官的黃百韜卻猶豫不決,坐等歸建的44軍於前,坐視十幾萬部隊壅塞於運河東岸秩序混亂在後,以至剛過運河就被包圍,還未開戰先損失一個軍。這其中當然有第三綏靖區戰場起義,未能起到阻滯解放軍的作用;也有徐州剿總判斷失誤,始終沒有搞清解放軍的主攻方向,沒有及時在運河上架設浮橋,積極掩護黃兵團撤退等種種原因。但是,黃百韜臨場的幾次指揮失誤也是其最後覆滅的重要原因。
首先,戰場形勢判斷失誤。雖然在11月5日召開的軍事會議上,黃百韜就認為解放軍首要的攻擊目標是遠離徐州、形勢孤立的七兵團,最後也成功說服前來督戰的顧祝同下令他收縮徐州,但他仍然抱有僥幸心理,覺得時間還充足,華野動作不會很快。加上貪圖5個軍的編製,便在新安鎮足足等了44軍一整天,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其次,戰役行動準備不足。西撤徐州不僅關係到黃兵團的生死存亡,更重要的是關乎國民黨方麵整個戰役的總體部署。麵對如此重大的軍事行動,黃百韜的準備工作卻顯得異常蒼白無力。行動的關鍵是渡河,在明知運河上隻有一座鐵橋,而徐州工兵無法接應的情況下,黃百韜卻在11月6日一整天毫無作為,既沒有搜集渡船,也沒有事先派自己的工兵架設浮橋,更沒有製定詳細有效的渡河計劃。結果,當8日部隊通過運河時發生了混亂,延誤了時間。如果能夠預見到這些情況,即便沒有工兵,幾十米寬的運河難道能夠阻擋10萬正規部隊嗎?更讓人不能理解的是,作為兵團指揮官,黃百韜竟然讓所屬63軍在敵情不明,地形不明的情況下,貿然離開主力,開赴窯灣鎮征集民船自行渡河,結果未開戰便損失一個軍。第三,臨場指揮猶豫不決。其實,即使到了11月8日,華野部隊依然沒有完成對黃兵團的徹底包圍。可以說在黃百韜把兵團部設在碾莊的時候,他還是有機會擺脫被合圍的困境。但是,他卻沒有把握住這個最後的機會。以當時的形勢,黃兵團已經離開有工事依托的新安鎮一天以上路程,西距徐州還有20多公裏。同時,華東野戰軍在粟裕的嚴令下,以11個縱隊零兩個旅的兵力,從東、北、南3個方向呈一巨大的口袋狀向黃兵團撲來。此時,黃百韜隻有一線生機,就是趕緊朝西急進,哪怕損失一部分兵力,至少主力能夠擺脫不利局麵。由於第三綏靖區起義,原本駐守徐東大許家、曹八集一線的李彌十三兵團後撤徐州,而這兩個地方也正是黃兵團能否擺脫困境的關鍵所在。在8日晚李兵團撤走,華野部隊尚未趕到的時候,粟裕的包圍圈還有一個小小的缺口。令人難以理解的是,黃百韜卻沒有派得力一部搶先占領這兩個重要節點,進行阻擊,為主力部隊撤退贏得時間。而是安營紮寨,把這兩個戰略要地拱手讓人。戰時指揮員最忌逡巡猶豫,一旦下定決心,就應該堅決貫徹。曆史恰恰開了一個玩笑,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把一個錯誤的指揮官放到了一個錯誤的局中。這也許是國民黨反動派的不幸,但卻是全中國人民的大幸!
讓我們回到1948年11月9日,此時的粟裕將軍卻沒有給黃百韜司令官留一絲猶豫的機會,在李彌兵團撤出大許家、曹八集一線的當晚,具體說是後半夜的時候,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第七、十、十三縱隊便迅速南下,與隴海線南側的第十一縱隊以及江淮獨立旅南北對進,迅速占領了這兩個徐東的重要據點,徹底切斷了黃兵團的退路。至此,淮海戰役第一階段的戰略目標可以說基本達成,剩下的隻是如何圍困,如何打援以及如何最終吃掉黃百韜的事情。至於黃兵團的最後命運,似乎已經注定![附:粟裕將軍當時命令如下:(一)電告山東兵團第七、第十、第十三縱隊,排除一切困難,迅速插向徐州以東大許家、曹八集地區,截斷黃百韜兵團西逃退路,分割其與徐州之敵聯係;(二)命令第十一縱隊和江淮軍區兩個旅經土山鎮向大許家前進,由南向北,配合山東兵團斷敵退路;(三)命令第一、第六、第九縱隊和魯南縱隊及中野十一縱隊,立即從新安鎮及其以西地區沿隴海線南側向西追擊;(四)命令第四、第八縱隊沿隴海線北側向西追擊;(五)各部應不惜一切代價,不怕疲勞,不怕困難,不怕饑餓,不怕傷亡,不怕打亂建製,不怕河流所阻,敵人跑到哪裏,就追到哪裏!務必全殲黃兵團,活捉黃百韜!]
驕橫輕敵,呆板教條,黃維自投羅網
如果說黃百韜是硬生生地被粟裕給兜住的話,那麽國民黨軍第十二兵團司令官黃維則是自己一個勁地鑽進了中原野戰軍劉伯承司令員為他設下的口袋.
自1948年11月8日離開駐馬店、確山,黃維就在蔣介石的嚴令下,晝夜兼程向徐州方向開進。曾幾何時,黃維也是躊躇滿誌,畢竟他的十二兵團乃是“國軍精銳”,轄4個軍1個快速縱隊,其中就有“五大主力”之一的第十八軍。總共12萬人馬,全部美式裝備。不要說在當時的中國大陸,就是在整個亞洲也是數一數二的。作為兵團司令官,他相信,有這麽一支生力軍加入徐蚌戰場,勝利的天平一定能夠很快向己方傾斜。但是,當我們展開地圖仔細琢磨一番,就會發現按照十二兵團的行進路線,擺在他麵前的是縱橫交錯的河田水網地帶,自西向東依次有:穎河、西淝河、渦河、北淝河、澮河等大小河流,南麵是淮河。整個地區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黃泛區,地理條件非常不利。一年前的中原野戰軍逆著幾乎相同的路線千裏躍進大別山,雖然達成了戰略目標,可是重裝備卻也損失殆盡。更何況當下的黃維兵團全部重車重炮,必定深陷其中,無法快速機動,如果沿途遭遇阻擊,進展就更是可想而知。然而,不知是對敵情、地形的無視,還是對執行命令,盡快加入戰場的渴望,黃維毅然率領十二萬重裝備的部隊蹋入了泥濘的黃泛區。
果不其然,從11月8日出發,到11月25日攻占雙堆集,整整17天,他總共前進了不到200公裏。這裏我們不禁要問,作為一個集團軍的最高首長,在槍林彈雨中摸爬滾打了數十年的中將司令官,難道連地圖都不會看,難道就不會選擇更一條合適的進軍路線嗎?不能否認的是,黃維畢竟是有經驗,有資曆的指揮官。 11月12日,他略施小計,率部向南,經新蔡直奔阜陽,頓時打亂了中野第一、二、六縱的穎河阻擊計劃,可謂機動靈活的神來之筆。可惜,從此以後,我們就再也沒能看到黃維還有什麽精彩表現。三天之後,劉伯承占領宿縣,切斷了津浦線,也割斷了徐州集團與蚌埠集團的聯係。19日,十二兵團趕到蒙城,連日陰雨,加上被中野利用河流節節阻擊,已經顯現疲憊之像。此時,無論從地形上還是從敵我態勢上,都已經可以判斷出如果再按照原計劃東援,勢必背水一戰。黃維麵臨兩種選擇,一是按照命令,繼續向宿縣攻擊前進,打通徐蚌線,進而北援碾莊;二是立即改變方向向西南轉進,到達固鎮和蚌埠一線,與南線李延年、劉汝明兵團會合,然後相機北進。顯然,對於當時的整個戰局以及該兵團的處境來講,後者更加合理,起碼可以暫時穩住陣腳,衝出黃泛區,擺脫孤軍側敵而動的局麵。當然,無論采取哪個方案,都要立即行動,一點都不能耽擱。
可是,黃維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呆在蒙城沒有動,等待第85軍的到來。如果說黃百韜等44軍是有命令在前,貪圖編製在後的話,黃維等85軍完全是過高相信自己的實力,根本沒有意識到危險的存在。你在那裏觀望不進,可解放軍卻在調兵譴將。到了21日,黃維在蔣的一再催逼下,選擇了第一種方案,離開蒙城,向宿縣挺進。這時,他根本不知道第七兵團已經覆滅,黃百韜第本人也於22日自殺身亡。24日,經過三天激戰,十二兵團終於占領了澮河南岸的南坪集一線,距離宿縣已經不足10公裏。此時,大量情報表明解放軍已經在其正麵構築了大量工事,左翼和後衛也遭到猛烈攻擊。當黃維在南坪集兵團部裏把這些情報連成一線時,發現一個口袋陣正向他迎頭兜來,而他的背後卻是一連串彎彎曲曲的河流。此時,兵團尚未四麵受困,還有一線生機,他的東南方向還沒有解放軍的主力。如果當機立斷,迅速轉向東南,朝固鎮前進,40多公裏的路程,強行軍一夜即到,依然可以與李延年兵團回會合。
可是,黃維又犯了第二個致命的錯誤。他先是命令經雙堆集向固鎮轉進,但又磨磨蹭蹭,等待蔣介石的命令,直到第二天下午才開始行動。可到了雙堆集發現部隊有些混亂,於是決定在雙堆集休整一天,次日再全線向東出擊。在戰場情況瞬息萬變的情況下,卻如此朝令夕改,呆板機械,焉有不敗之理!1948年11月27日,黃維兵團被中原野戰軍於大規模的混戰中合圍於方圓不到10公裏的雙堆集地區,19天後,第十二兵團被全殲。
有的資料認為黃維兵團的覆滅是由於蔣介石的胡亂指揮,戰場地形不利以及後來的85軍110師廖運周部的臨陣起義等因素所造成,當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筆者認為作為戰地指揮官的黃維驕橫輕敵、當斷不斷,不根據實際情況一味機械執行命令才是該部最後全軍覆沒的關鍵原因。
患得患失、優柔寡斷,杜聿明坐困圍城
應該說,淮海戰役中國民黨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是實際上的戰區最高指揮官,應該相當於一個方麵軍司令官的角色。但可悲的是,他當時既缺少臨機決斷的權力,也沒有敢於承擔風險的勇氣,更缺乏“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氣魄。在整個戰役的發展過程中,他不是沒有扭轉局麵的機會,但始終主意不定,把自己變成了一個由內外兩根繩子牽動的木偶,最後打也打不了,走也走不成,和他的三十萬大軍一起在一個叫做陳官莊的小村子結束了自己的軍旅生涯。
杜聿明唯一的一次機會出現在1948年11月11日。此時,他剛剛接任剿總副司令,受命指揮徐州戰場的國民黨軍。3天前,右翼的黃百韜兵團被包圍,國防部命令他指揮徐州的邱清泉、李彌、孫元良三個兵團東援黃百韜。同時,從華中增援的黃維兵團正在向徐州急進,南線蚌埠固鎮一線還有李延年、劉汝明兩個兵團飼機北援。杜聿明此時手握7個機動兵團近80萬兵力,雖然形勢不利,但如果指揮得法,完全可以一戰。我們再來看看當時解放軍方麵的情況,華野兵力部署基本上是三分之一用於打援,三分之一圍殲黃兵團,另三分之一留做預備隊;中野主力全力堵截十二兵團北上,另一部準備攻取宿縣,切斷津浦路,監視蚌埠。由此可以看出,如果華野不能迅速消滅黃百韜兵團,又奈何不了邱、李孫兩兵團,僵局稍有閃失,戰役成敗就可能逆轉,戰機稍縱即逝。
杜聿明不會看不到這一點,當時他提出兩個方案。一是以黃兵團堅守碾莊一周至十天,以李兵團守備徐州,以邱、孫兩兵團匯合黃維兵團以絕對優勢先擊破中野6個縱隊,然後回師向東,解黃兵團之圍。二是按照命令,以孫兵團守徐州,邱、李兩兵團全力東援碾莊,同時命黃維向徐州急進。稍有戰略頭腦的人都會明白,第一種方案是一個出奇製勝,斷敵一指的有力計劃,如果當時國民黨軍采用了這一方案,即使最後黃兵團被殲,能夠咬住甚至擊破中野主力,也能夠扭轉戰局。而第二個方案則正中對手下懷,乃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笨辦法。顧慮不是沒有,主要是兩點,一是黃兵團能堅持多久,二是中野主力能否抓住。後來的事實證明,黃百韜從被圍到最後被殲整整堅持了13天,而中野主力當時正在徐州西南全力阻擊黃維。可惜的是杜聿明不是粟裕,敢於在關鍵時刻拒理力爭甚至直言抗上,他也沒有東吳魯肅那種力排眾議的氣概。在患得患失中他選擇了自以為穩妥的第二方案,全不顧戰爭就是冒險,出奇才能製勝。等到對手完成戰略部署,黃百韜被殲,黃維被圍,這時他的徐州孤軍又怎是騰出手來的解放軍兩大野戰軍的對手。
當淮海戰役第二階段進行到尾聲的時候,杜聿明所率的徐州集團近40萬人馬已經失去了扭轉戰局的資本,但並非沒有全身而退的機會。杜聿明對當時的形勢判斷還是比較準確的,那就是要確立所謂“要打就不走,要走就不打”的原則 。趁黃維兵團牽製中野主力的機會,將徐州部隊經永城撤到阜陽,以淮河為依托,從新集結力量。經蔣介石同意,1948年11月30日,杜聿明率徐州集團開始撤退。要說組織撤退,杜聿明可是一把好手。遠的如抗戰期間的遠征軍撤退野人山,近的如遼沈戰役後期的葫蘆島撤退,可謂經驗豐富。在行動前,他虛晃一槍,命部隊繼續猛烈攻擊,迷惑解放軍,同時主力采取“滾筒戰術”,相互掩護,逐次向永城開進。經過兩晝夜的急行軍,於12月3日抵達距徐州50餘公裏的李石林、孟集一線,隻要再堅持一下,就可以到達安全地帶。這時,忽然接到蔣介石手令,命他率部向濉溪口攻擊前進,解黃維兵團之圍。生死存亡在於呼吸之間,杜聿明知道違令按原計劃行動,還有生的希望,遵命行使隻有死路一條。當他在孟集猶豫、滯留的時候,卻給解放軍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最終他嚴格執行了蔣的命令,率部由東南方向轉向了西南方向,則更是鑽進了劉伯承和粟裕給他設下的口袋,終於在12月6日被合圍在陳官莊。至此,淮海戰場上國民黨軍最後的兩個重兵集團——黃維十二兵團和杜聿明率領的二、十三兩兵團被解放軍結結實實地圍在兩個相距不到30公裏的包圍圈中,無奈地等待最後的時刻到來。
硝煙散盡,當我們再來回顧那場驚心動魄的廝殺,勝負似乎早已注定。但對比雙方戰場指揮者,我們不難看出,一方堅定果斷,令行禁止,另一方卻猶豫不決,畏首畏尾;一方指揮若定,上下同心,另一方戰術失當,陽奉陰違,津浦、隴海兩條鐵路在徐州交匯,宛如一個巨大的十字架,把蔣介石的80萬精銳嫡係牢牢地釘在了上麵,60萬完勝80萬的結果則永遠成為戰爭史上最經典的戰例。戰爭其實從來就沒有絕對的優勢,勝利總是青睞擁有出色的戰爭謀略,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和勇敢頑強戰鬥作風的一方。這些,也許能夠為我們後來者提供一定的啟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