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哈工大震撼泄密:中國新雷達讓F22麵臨淘汰危機

(2007-02-06 15:35:35) 下一個
哈工大震撼泄密:中國新雷達讓F22麵臨淘汰危機

根據哈工大最新一期的學報透露,兩院院士、中國新體製雷達奠基人劉永坦領導的引力波無源雷達進入測試階段。中國的新體製雷達在劉院士的帶領下從80年代初就進行了積極的研究,可謂20年磨一劍,極大地振奮了人心士氣。引力波無源雷達是一種全新概念的雷達,傳統雷達依靠發射雷達波,然後接受探測物體的反饋信號實現對物體的探測。但在隱形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一些西方大國采用吸波納米材料、特殊外形設計、波形相幹幹涉等技術實現了對飛機、艦艇等武器的隱形,讓傳統的舊體製雷達陷入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尷尬局麵,嚴峻的現實促使中國的新體製雷達的研製進程大大加快,經過短短20餘年的嘔心瀝血,中國的新體製雷達從無到有,從理論、雷達數據處理軟件、樣機小型化方麵均取得成熟的科學成果,目前僅有美國在這方麵有類似的研究,但距離實用應該還有不少的距離。

我們知道,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會向外發出引力波,但對引力波的探測是當今世界的一大科學難題。隻要實現了對引力波的有效探測,世界上就不會存在可以隱形的東西。目前美國最先進的F22隻能實現對傳統雷達的隱形,但在“引力波無源雷達”這一旁門左道的高科技雷達麵前卻毫無應對的辦法。而且,新體製雷達采用無源設計,本身對外並不發出任何信號,使敵人的反輻射導彈也變成了廢鐵爛銅。
前不久咱們的一位空軍將領在回答美方記者的提問的時候,就底氣十足地表示,隻要F22敢進入中國領空,就一定會讓它有去無回。而美國原計劃在韓國部署一個F22中隊,但後來又悄悄地撤回命令,原因是什麽,大家自己琢磨吧。

劉永坦教授,電子工程專家。湖北武漢人,漢族。1936年12月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1953年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機係,1956年選送進清華大學無線電工程係深造。1958年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工作,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所長,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委員、中國雷達學會會員,航空航天部二院研究員等職。現為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學院教授。1991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永坦教授在新體製對海探測雷達的研製工作中,突破了11項關鍵技術,解決了在強海雜波、電台幹擾及大氣噪聲背景下的信號處理和目標檢測問題,並組織建成了我國第一個新體製對海探測雷達站。首次將連續波、線性調頻、偽碼調幅信號及與之相配合的去斜率匹配濾波器和高分辨率多普勒檢測器用於新體製雷達。該成果獲1991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主持大動態、高精度、實時兩維 FFT信號處理機和高線性接收通道的實現;提出信道一致性數字補償技術和多目標自適應快速最優跟蹤方案。在逆合成孔徑雷達研究中,發展了運動補償理論,並針對大帶寬信號與係統提出了新的補償理論。在數字式寬帶FM/CW雷達信號處理機的研製中,提出了微程序控製模擬滑窗分段FFT譜分析及數字式多門限自動檢測的獨特的模擬/數字混合信號處理模式,解決了大動態寬頻信號高分辨譜分析問題。發表學術論文、著作70多篇。1990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遴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電子工程專家。湖北武漢人。1956-1958年在清華大學無線電工程係學習,1959年哈爾濱工業大學無線電工程係畢業。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在地波超視距對海探測雷達的研製中,他解決了11項關鍵技術,並組織建成了我國第一個地波超視距雷達站。他首次將連續波、線性調瀕、偽碼調幅信號應用於地波超視距雷達;主持兩維FFT信號處理機和高線性接收通道的實現;他提出信道一致性數字補償技術和多目標自適應快速最優跟蹤方案。在逆合成孔徑雷達研究中,他提出了新的補償理論,解決了大寬帶係統補償等關鍵技術問題。他在數字式寬帶FM/CW雷達信號處理機的研製中,提出了微程序控製模擬滑窗分段FFT譜分析及數字式多門限自動檢測的獨特的模擬/數字混合信號處理模式,解決了大動態寬頻信號高分辨譜分析問題。撰有《高頻海態遙感雷達用兩維數字信號處理機》、《高頻地波雷達的微處理機數字濾波器》等論文,譯有《晶體管電路工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