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外蒙古獨立真相[討論]

(2007-02-06 15:35:35) 下一個
外蒙古獨立真相[討論]



上個世紀的前半葉,北國大漠,烽煙迭起,你爭我奪。舊中國積貧積弱。1945年,外蒙古在外力的支持下成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這段曆史進程有著鮮明的時代烙印——
  
    一、清政府時期
  
    早在19世紀的80年代,沙俄就開始通過不平等條約不斷在外蒙古擴張勢力,把外蒙視為它的勢力範圍。
  
    1911年,中國爆發了辛亥革命。早已覬覦外蒙的沙皇俄國,利用清朝政府危在旦夕,無暇顧及邊防的時候,由其駐庫倫(即現在的烏蘭巴托)總領事出麵,策動外蒙古的活佛和王公們脫離中國。11月30日,外蒙活佛哲布尊丹巴在庫倫宣布“獨立”,成立“大蒙古國”。接著,俄蒙軍隊包圍了清政府駐庫倫的辦事大臣衙門,解除了清軍的武裝,並將辦事大臣三多及其隨從人員押送出境。
  
    二、北洋政府時期
  
    民國成立後,袁世凱的北京政府在外蒙古問題上,麵臨著艱難的選擇:找庫倫當局談判,遭到拒絕;武力鎮壓又遭沙俄政府的強烈幹涉。內外交困的北京政府別無出路,隻得與沙俄談判尋求解決外蒙問題。
  
    1913年11月,沙俄當局迫使北洋政府簽訂了《中俄聲明》。聲明雖然也承認外蒙古是中國的一部分,要求外蒙取消獨立,卻規定中國不得在外蒙古派駐官員,不駐軍,不移民;逼迫中國承認外蒙的“自治權”(即在形式上承認中國對外蒙的所謂“宗主權”),由俄國實際控製外蒙。1915年6月7日,沙俄政府、外蒙當局和北洋政府三方又在外蒙的恰克圖簽訂了《中俄蒙協約》,確認1913年的“中俄聲明”,並予以具體化。
  
    據此,1915年6月9日外蒙宣布取消“獨立的大蒙古國”。時任總統的袁世凱冊封外蒙活佛哲布尊丹巴為“呼圖克圖汗”,並赦免搞“獨立”的有關人員。外蒙實行所謂“自治”;但實際上日益淪為沙俄所控製的地方。
  
    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新成立的蘇維埃政府雖然在1919年和1920年兩次發表對華宣言,宣布廢除沙俄與中國訂的不平等條約,放棄從中國掠奪的一切。但是,在外蒙古問題上,它卻繼承了沙俄的衣缽。以後的事態發展表明,蘇維埃俄國不想,也沒有把外蒙古真正看做是中國的領土。
  
    1919年7月25日(也就是發表第一次對華宣言後不久),蘇俄政府對外蒙也發表了一個聲明,說,“外蒙古是一個自由的國家,它的一切權力屬於蒙古國,任何外國都無權幹涉它的內政”。並表示,蘇俄要求立即同外蒙古建立外交關係。
  
    其間,來了一個插曲:1919年11月7日,外蒙當局又突然致電北京政府,要求取消“自治”,恢複前清的舊製。幾年前鬧獨立的外蒙古封建勢力難道真想回到祖國的大家庭中來嗎?不是的。外蒙古本來是靠了沙俄的支撐來維持其“自治”的。現在沙俄政府垮了台,遠東的沙俄殘餘勢力自顧不暇。外蒙的外援斷絕,於是導致了財政困難、社會混亂,民眾反對“自治”。庫倫當局難以自保,隻得求助於北京。於是,北洋政府的總統徐世昌順水推舟,在11月22日下令取消外蒙的“自治”,恢複舊製;同時,廢除1913年的《中俄聲明》和1915年的《中俄蒙協約》。
  
    但是時隔不久,1921年外蒙古又鬧起了第二次“獨立”。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當時北洋軍閥由於直皖戰爭,內鬥激烈,北方局勢混亂。於是,各種外部勢力又想混水摸魚。遠東白俄的軍隊在東北日本軍人的支持下侵入外蒙古,是年的2月21日,他們占領庫倫,扶植起新的政權。外蒙古的活佛、王公們又一次宣布“獨立”。接著,蘇俄紅軍借口白俄軍隊入外蒙,也進軍庫倫。7月,在紅軍的支持下,外蒙古成立了親蘇的新政府,實行君主立憲製。
  
    11月5日,外蒙古宣布成為“獨立國”,建立“人民革命政權”。同日,蘇聯和外蒙古訂立了《蘇蒙修好條約》,雙方相互承認為合法政府。為了保護這個政權,蘇俄軍隊一直留駐到1925年3月。北洋政府對蘇俄的出兵以及隨後成立的政府,雖然提出過抗議,但鞭長莫及、無能為力。
  
    三、國民政府時期
  
    1924年11月26日,外蒙古政府宣布廢除君主立憲製度,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國”。
  
    當時,中國的政局長期混亂:南北對峙,北伐戰爭,蔣介石反革命政變,國共分裂,中蘇斷交;以及1931年“九一八事件”後東北淪陷和1937年抗戰開始。沒有一個中國政府有能力去處理在蘇聯保護下的外蒙問題。事實上,外蒙古從此就脫離了中華大家庭,日益成為蘇聯的衛星國。蘇聯也不再承認中國對外蒙古的主權問題了。   
    例如,蘇聯為了自身的安全,於1941年4月13日同日本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並且雙方發表聯合聲明說:為了維護兩國的友好關係,蘇聯保證尊重“滿洲國”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證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這樣,兩個本來都屬於中國的領土成了他們手中的賭注。這是蘇聯外交史上很不光彩的一頁。對此,重慶的國民政府外長王世傑曾鄭重聲明“絕對不能承認”,他強調說:“《蘇日中立條約》,對於中國絕對無效。”
  
    二戰臨近結束的時候,眼看即將成為四大戰勝國之一的中國,在外蒙古問題上卻再一次遭到沉重打擊。
  
    1945年2月,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和斯大林在雅爾塔舉行三國首腦會議。在商討對日作戰問題時,斯大林提出蘇聯對日作戰的條件之一是“外蒙古的現狀須予維持”。斯大林的要求得到了羅斯福和丘吉爾的同意。他們並就此簽訂了一個秘密的協定,世稱“雅爾塔協定”。斯大林所說的“現狀”就是指的“蒙古人民共和國”。斯大林知道這是件很燙手的事,所以提出由美國出麵通知中國政府,並取得其同意。
  
    這是他們背著中國搞的一筆肮髒交易,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和利益,公然踐踏了公認的國際準則。
  
    1945年6月15日,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奉命把雅爾塔協定的內容正式通知了蔣介石。蔣介石感到憤怒,卻又無可奈何,隻得同意派行政院院長宋子文、外交部長王世傑和蔣經國赴莫斯科談判。
  
    1945年6月底至8月中旬,中蘇雙方在莫斯科舉行多次會談,爭論激烈。斯大林幾乎是以威脅的口吻對宋子文說:外蒙古必須獨立。如果中國不同意,蘇聯就不會出兵打日本。中國事實上已無力來管理外蒙,何況目前外蒙和內蒙正準備聯合起來要搞大蒙古共和國,這將危及華北。宋子文據理力爭,毫無結果;也曾經提出過給外蒙“高度的自治權”的主張,作為妥協,但蘇方一概拒絕討論。
  
    這樣,在嚴酷的既成事實麵前和強大的國際壓力下,無可奈何的蔣介石隻得指令宋子文接受蘇方條件,同意“蘇聯出兵擊敗日本後,在蘇聯尊重東北的主權、領土完整;不幹涉新疆的內部事務;不援助中共”等條件下,允許外蒙古獨立。1945年8月14日,宋子文、王世傑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及其附件。雙方關於外蒙問題的換文是這樣說的:“鑒於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獨立願望,中國政府同意,將在日本戰敗後舉行公民投票以確定外蒙的獨立。”
  
    當然,所謂“公民投票”,也不過是蔣介石為了下台階而采取的一種辦法。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當局一手操辦了這次“公民投票”(記名投票)。據外蒙古方麵的報道稱:共有49萬選民,“98%的選民參加了投票,一致讚成獨立”。奉命前往觀察外蒙古“公民投票”的國民政府內政部常務次長雷法章,事後對這次投票的評介是:“其辦理投票事務人員,對於人民投票名為引導,實係監視,且甚為嚴密”,“此項公民投票據稱為外蒙人民重向世界表示獨立願望之行動,實則在政府人員監督下,以公開之簽名方式表示讚成獨立與否,人民實難表示自由之意誌。”
  
    1946年1月5日,國民政府正式承認外蒙古的獨立。
  
    蔣介石在大陸垮台、逃往台灣後,又想起了外蒙古問題。他似乎有點“悔不該當初”。1953年,他宣布廢除1945年中蘇條約中關於外蒙古的換文,不承認外蒙古的獨立,並下令把外蒙古重新納入“中華民國”的版圖之內。而且還在國民黨的中央會議上,沉重地“檢討”了一番,說:“承認外蒙獨立的決策,雖然是中央正式通過一致讚成的,但我本人仍願負其全責。這是我個人的決策,是我的責任,亦是我的罪愆。”


  《人民日報》1950.02.24   
  
  由於當時,許多人對於《中蘇友好條約》的領土問題不滿,人民日報正式發表了一些文章,現轉供大家賞析。
    
    在一九五零年二月二十四日的《人民日報》上,胡華(為我國著名中共黨史專家,曾任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教研室主任,中共黨史係名譽係主任)發表了一篇大作--《關於承認和保證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獨立地位》。摘部分文字以窺豹一斑。
    
    章節三:一九四五年中蘇關於承認蒙古獨立的換文(現俗稱《中蘇密約》)的意義“…… “但是,在一九二七年叛賣革命的中國國民黨反動政府,卻一直堅持著大漢族主義,以宗主國’自居,不肯承認蒙古獨立。而蒙古從革命以來,在蘇聯的友誼幫助下,內部已建設得很強盛。……“ 因此,世界各國,尤其是中國,應該正式承認蒙古的獨立地位,這是義不容辭的。
    
    章節五:中蘇重申承認和保持蒙古人民共和國獨立地位換文的意義“有人問:’我們既然承認蒙古獨立,是否將來也承認內蒙、西藏……的獨立?’我們說,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承認各民族自治與自決權,從各方麵幫助少數民族的解放與發展,這是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宣布的一貫正確始終不渝的民族政策,也是人民政協共同綱領中明白規定了的。但是,各民族的聯合與分立,要依據在一定曆史條件下,如何對該民族的根本利益更有利,蒙古是在這樣的曆史條件下獨立的,即中國境內的各民族還都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雙重壓迫下遠沒有的得到解放,而蒙古人民卻找到了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俠義幫助,經過自己的艱苦鬥爭,因而首先獲得了解放與獨立。對於這種解放與獨立,中國人民應該向他們表示歡呼、向他們致敬、向他們學習,而不是反對他們早解放早獨立,要他們來和我們一起受罪。”
    
    下麵是他的《我們應不應該承認外蒙古獨立》:
    有人問:“蒙古是什麽時候獨立的呢?她為什麽要獨立呢?” 大家知道,蒙古曾侵入中華建立過元朝。明太祖即位後元朝滅亡,滿清興起後,又被滿清占領統治。蒙古人民長期在本組統治階級和異族統治的奴役壓迫下,過著極其貧窮痛苦的生活。
    
    到一九一一年中國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後,蒙古是不是解放了呢?沒有的,相反的它更成了帝國主義侵略爭奪的對象。當辛亥革命十月中國武昌起義時,蒙古的統治階級——王公、便利用這個機會,以“獨立”的名義,投入帝俄的懷抱。
    
    一九一七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日本帝國主義卻利用了白俄反動將軍謝米諾夫,竊據蒙古,和蘇聯紅軍作戰,到一九一一年才被蘇聯紅軍擊潰。謝米諾夫失敗之後,日本帝國主義又利用了中國北洋軍閥安福係將軍徐樹錚侵入蒙古,在那裏建立了親日的軍事**。
    
    安福係在中國北方失勢之後,日寇複扶植謝米諾夫的一個助手——溫根男爵,盤踞蒙古。蒙古人民受這樣長期的侵略掠奪,什麽時候才起來革命獲得解放的呢?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劫掠,為了解放蒙古,蒙古貧苦破產的牧人和廣大的下層職員、喇嘛、便在卻伊巴桑等蒙古革命者領導下,在一九二○年組織了一個秘密的革命團體,發動遊擊戰爭。
    
    侵略者統治著雖然用各種野蠻的屠殺,死刑和迫害來對待蒙古革命者,但蒙古的革命團體和革命遊擊隊卻日益壯大,到一九二一年的三月便舉行了一個遊擊隊和恰克圖附近的盟族的代表大會,選出臨時的革命政府,會上並以大多數決議,請求蘇聯的幫助。
    
    在三月十七日到十八日夜間,蒙古革命遊擊隊便攻占了恰克圖,不久,又先後擊潰了中國北洋軍閥侵略軍萬餘人,日寇扶植的白俄溫根男爵反動騎兵一萬一千人,在戰爭過程中,蘇聯紅軍曾出兵援助蒙古革命遊擊隊,使革命取得了勝利。
    
    在一九二四年(民國十三年),蒙古已宣告了獨立,建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國。當時,中國的國共合作的廣東革命政府,對蒙古的獨立是承認的,因為孫中山先生在“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已承認了“民族自決”的原則。
    
    “那末,正式承認蒙古獨立問題為何一直拖到一九四五年呢?承認經過如何呢?”
    
    由於在一九二七年叛賣革命的中國國民黨反動政府,一直堅持大漢族主義,所以不肯承認蒙古獨立。而蒙古從革命以來,在蘇聯的友誼幫助下,內部已建設的很強盛;對牽製打擊日寇保衛遠東和平,有也很大的貢獻,如一九三五年和三六年,蒙古革命軍曾兩次擊退了日寇在蒙古國境內東部的挑釁行為;一九三九年在諾門坎,蘇軍蒙軍並肩作戰,給進犯的日寇以嚴重的打擊。在中國八年抗戰中,蘇聯遠東紅軍和蒙古革命軍對百多萬日本精銳關東軍的牽製,對中國抗戰是極大的幫助。而在一九四五年的八月十日,蒙古人民共和國有對日宣戰,配合蘇軍,聯合東北抗日聯軍,出兵夾擊日寇,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間,建立了卓著功勳。因此,世界各國,尤其是中國,應該正式承認蒙古的獨立,這是義不容辭的。
    
    所以,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日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同時,雙方又交換了“關於蒙古人民共和國之獨立的問題”的文書。在文書中,中國國民黨政府聲明:“……由於外蒙古人民屢次所表示出的對於獨立的熱望,中國政府聲明:在日本失敗以後,若是外蒙古人民的投票公決證實此種熱望時,那麽,中國政府將承認具有其現時境界的外蒙古之獨立。……”
    
    “投票公決”的結果如何呢?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日舉行的蒙古人民投票的結果,有百分之九十七.八的人,投票讚成獨立,連國民黨政府派去監票的內政部次長雷法章,也對投票手續表示滿意(見塔斯社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二日庫侖電)。
    
    蒙古的獨立,就是在民族自決的原則下,一個新國家的誕生,給世界的和平民主陣營增加了一份力量。承認蒙古獨立,對每個真正愛國的中國人來說,是天經地義的事,隻得歡呼的事。隻有國民黨反動派才痛恨蒙古獨立,他們在當時被迫成人了蒙古獨立,事後又大肆造謠,侮蔑人民的蒙古,侮蔑蘇聯,說:“蒙古獨立是中國領土的喪失”。反動派這樣說原也不足為怪,可怪的是,我們人民中有的人居然也有宗主國的情緒,似乎蒙古也非得劃在中國“版圖”上不可以似的,這實在是中了大漢族主義的毒。
    
    有人說:“蒙古獨立是不是被蘇聯吞並去了?” 這種懷疑是錯誤的。蘇聯政府在交換文書中講的很明白,他將:“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國家獨立和領土完整”。要知道蘇聯決不會趁此機會,把蒙古作為自己領土的。決不會像有些人所想,像日本帝國主義強迫清廷承認“朝鮮獨立”的結果一樣。因為社會主義國家,是沒有侵略任何國家的必要和野心的,這是社會主義國家的特點。
    
    有人說:“蒙古獨立是破壞了五族共和的國家”。“五族共和”原是民元時代許多革命黨人所標榜的,但自民元以來的有過“五族共和的國家”嗎?袁世凱、黎元洪、段祺瑞……等北洋軍閥統治也好,蔣介石新軍閥統治也好,什麽時候有過“五族共和”呢?什麽時候不是以大漢族主義欺壓國內別的少數民族呢?難道這些民族的被壓迫人民不應起來自求解放嗎?自求解放就是“破壞”嗎?
    
    有人說:“蒙古不應自己先獨立,應該和全中國一起解放,一起走到共產主義。現在自己單獨解放,第一是鬧“宗派主義”,第二是犯了“自由主義”的錯誤。” 我們知道,蒙古是一九二一年就解放了,我們全中國呢?如果今年全國解放,也已經是一九四九年了。蒙古人民難道應該為了不被我們扣“宗派主義”、“自由主義”的帽子,而去多受二十七年的罪嗎?當全中國還沒有解放時,他們人民自己起來解放自己了,又有蘇聯幫助他們建設,把落後的蒙古變成進步的蒙古,這有什麽不好呢?難道非等著我們漢人去解放他們才能解放嗎?還是給他們規定一條紀律,說是:“在漢人未解放前,你們蒙古人不得解放”才對呢?
    
    至於全中國解放後,還是和中國聯合起來,作為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的聯邦之一呢?還是不聯合自稱一國呢?這應有以後蒙古人民自己決定。按照馬列主義的原則,各民族是可以自由聯合、自由分立的,誰也不能強迫誰。說一定必須和我們聯合才對,那是不對的,不合國際主義精神。不過自然,如果大家都在共產黨國際主義原則的領導下,那麽聯合、合作都不成問題的,看怎樣更對人民有利而已。(在北平各大學畢業生暑期學習團講,戴逸彥奇整理)
    (人民日報1950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