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一家

一家之言,細品清茶濁酒; 大家之路,閱盡江北海東。
正文

文化,就是讓人家知道你

(2007-06-08 20:12:05) 下一個

 

在敞開大門之後,如何保留原有的地方特色和地域文化?

在我的短文《敞開大門》的評論中,新浪的塬君提出了上麵這個很好的問題,也代表了相當一部分人的一種擔憂:就是在敞開大門之後,不僅原有的地方特色沒能保持住,甚至連傳統的地域文化也遺失了。

我很喜歡博友之間的這種交流,隻是感覺到這樣的問題有點大。就像前些天,無憂的愛米也讓我回答一個問題:男人真正需要什麽?

所以,我對愛米說:對大問題,我的回答總顯得小。

下麵,是我在上下班的路上,對塬君提出的問題,所做的若幹思考片段,在此同感興趣的朋友們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我認為,敞開大門與原有的地方特色和地域文化的保留之間沒有矛盾,可能會帶來一些衝擊,但更多的會是很大的幫助。

隻要我們回顧一下,問問自己,我們知道多少其他的地方特色和地域文化?我們是怎麽知道的?還不都是人家向我們開放的,或是通過某些途徑傳播出來的。

同時,我相信,世上一定有很多非常精彩的地方特色和地域文化,是人們至今並不知曉並不了解的。

先退一步講,如果某一種文化,在其他文化的衝擊下,衰落了,即便可惜,也隻能接受。從古至今,有多少曾經燦爛的文化失去了,但同時又有多少更加燦爛的文化在誕生。

文化,就是讓人家了解你,就是讓人家知道你,就是讓人家記住你。

如同一個人,他終將死去。但他的思想留了下來,他的精神留了下來。不過,即便留了下來,也不會千古流芳。

人類的責任,永遠是麵向未來。隻有那些不負責任的人,才一邊啃著老祖宗留下的遺產,另一邊吞著子孫們的資源。

歐洲各國之間的開放程度,應該是很充分的,這和他們的地域有關。每個國家都不大,大家擠在一堆兒,想不碰著誰都難。然而,在充分交流的同時,各自的地域文化又很鮮明,各自的人文傳統保留得很好。

有人說,中國封閉、不開放。其實,我不大同意。中國人頂願意打聽人家的事兒啦!要說不開放,也隻是近百年的事情。中國太大,一個省的麵積,差不多就是歐洲一個國家的大小。而中國省與省、地區與地區之間的交流一直是很充分的。同樣,每個省、每個地區的交流、融合,並沒有影響各自的特色與傳統。

所以我說,真正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是不會在開放中遺失的,反而會在交流中得到弘揚與傳播。

國內許多人,隻知道周圍越來越流行過聖誕節。記得有十幾位博士們還聯名上書,反對過洋人的聖誕節。其實,他們知道嗎,現在國外,同樣有越來越多的洋人,在流行過中國的春節。全球過春節的洋人,不見得比國內過聖誕節的人少。

為什麽會這樣呢?就是因為,大門敞開了,中國人走出來了,走到了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把中國的文化與傳統帶到了每一個落腳的地方。記得一位老外朋友對我說:我們準備搬到月球上去住了。我問為什麽?他笑著說:到處都是你們中國人。

大概,老外們也在擔憂,如何保持他們原有的地域文化。

這就是文化的交流,這就是交流中的文化。不必擔憂,不必憂慮,美麗的傳統總會繼承下去的。而傳不下去的,也不必太牽強,留在曆史上未必不是一種美。

身在多倫多的多元文化中,對這種交流的體會尤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