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一家

一家之言,細品清茶濁酒; 大家之路,閱盡江北海東。
正文

第八個是銅像

(2010-08-13 08:15:45) 下一個

在5月份的那個長周末,海東一家去了Huntsville小鎮的鹿林度假村。那裏是今年世界G8峰會開會的地方,我們比8國領導人早去了一個月。

回來後,我寫了一篇短文並附上幾張照片,為朋友們介紹一下那個地方。短文發出後,有不少朋友打電話給我,表示很感興趣,也很想去看看,向我詢問一些細節。

在一一作答之後,我沒忘向他們表示一點點歉意:我在那篇短文中,隻介紹了鹿林度假村,還沒有寫Huntsville小鎮就收尾了。其實我打算接著寫一篇短文介紹Huntsville小鎮和那個小鎮的藝術氛圍,後來一直沒空兒寫。在電話的最後,我總是再三叮囑朋友們:一定要去那個小鎮看看,特別是鎮政府門前的那座銅像。

在今年世界G8峰會紀念冊的封麵上,印的就是那座銅像!

談起那座銅像,先要提到加拿大的“七人組”。在世界美術史上,加拿大畫家能夠享有一席之地的,首先當數“七人組”了。

“七人組”, 也稱“七人畫派”,是二十世紀初期加拿大的一組風景畫家,他們是加拿大本土藝術的開拓者。他們基於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運用大膽而生動的技法、簡潔而粗曠的構圖、雄渾而熱烈的基調、純美而誇張的色彩,描繪出加拿大北方(主要指安大略及魁北克的北部)原野的蒼茫、雪山的俊朗、森林的茂密、湖海的遼闊、藍天的高遠、白雲的渾厚,創立了加拿大人自己獨有的、也隻有在加拿大本土才能孕育的繪畫風格。他們的作品與精神,一直激勵和鼓舞著以後加拿大藝術家的創作,成為加拿大國家文化與曆史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關於“七人組”的繪畫作品,我就不在這裏介紹了,大家可以在網上看到很多。加拿大國家美術館收藏了 “七人組”的很多作品。安大略美術館的二樓,專門設有幾間展室,展出“七人組”的繪畫藝術。

著名的“七人組”,其實是由八位畫家組成的,他們是:Tom Thomson、Lawren Harris、Arthur Lismer、Alexander Young Jackson、James Edward Hervey MacDonald、Franz Johnston、Frederick Varley、Franklin Carmichael。之所以稱為“七人組”,是因為他們作為一個整體的第一次正式畫展,於1920年5月7日在多倫多的美術館舉辦時,他們中的Tom Thomson已於三年前的1917年7月,神秘地死於安大略北部的阿崗昆公園的湖水裏,他們隻好以“七人組”命名自己的首次畫展了。

Huntsville小鎮的那座銅像,塑造的正是這位逝去時還不到40歲的Tom Thomson,一位不在七人之列的“七人組”畫家。

Tom Thomson的全名叫Thomas John Thomson,1877年8月5日生在安大略省的Claremont,那是一個位於多倫多和Huntsville之間的小鎮。在他還不滿百天的時候,就搬家去了北部喬治灣的Leith小鎮,他父親在那裏花了6600塊錢買了一座農場, 有100畝地和地上的房子。Tom Thomson是在那裏長大的。

有趣的是,作為“七人組”的關鍵人物,Tom Thomson並沒有受到過正規的美術教育。作為家中10個孩子的老六,他22歲就到機械廠當學徒,後來又隨大哥去美國的西雅圖學習商務與設計。畢業後回到加拿大,在多倫多的一家照版印刷公司從事美術設計,盡管主要是設計美術字體和圖案,但總算是與繪畫藝術搭上了邊。

他的同事中,有幾位就是後來的“七人組”成員,他們大多都畢業於歐洲的美術學院。Tom Thomson拜他們為老師,向他們學習繪畫藝術與技巧,並開始創作自己的作品。

安大略的阿崗昆公園,在Tom Thomson的生命中,仿佛就是他的天堂與聖地。他每隔一段日子,就要和畫家們一道,去阿崗昆公園住上幾天,在那裏流連,在那裏思考,在那裏寫生,在那裏創作。阿崗昆美麗的自然風光,是他藝術創作的源泉和動力。

Tom Thomson每次由多倫多去阿崗昆,往返都要經過Huntsville小鎮。他很喜歡那個小鎮,經常是留下住一宿,或是一兩天。據說他的作品中,有好幾個是在那個小鎮醞釀或完成的。

美麗的阿崗昆,似乎命中注定也是Tom Thomson的歸宿之地。1917年7月8日那天早晨,有人看到他去了湖邊,卻再也沒有人見到他回來。8天之後,在不遠處的另一個湖麵上發現了他的屍體。至今,人們也不知道他是怎樣落水遇難的,他的死因成了一道不解的謎。

Tom Thomson是早逝的,還不到40歲,正是藝術創作的高峰時期。但他又是永生的,他把賦予生命與激情的畫作,留給了阿崗昆,留給了安大略,留給了加拿大。他的《北方的河》、他的《鬆樹》、他的《阿崗昆》等上百幅作品,都收藏在首都渥太華的加拿大國家美術館裏,並且永遠都在那裏。

Tom Thomson逝去的半個世紀之後,在他生前喜愛的那個Huntsville小鎮,誕生了一個女孩。這個名叫Brenda Wainman Goulet的女孩,也去了美麗的阿崗昆,他父親是那裏的護林隊隊長,她喜歡用那裏的樹根雕刻。她長大後去了多倫多附近的安大略藝術設計學院學習美術,畢業後從事了25年的雕塑與雕刻創作。

2003年,這位女雕塑家開始孕育和創作Tom Thomson的塑像。經過半年多的調研與構思、8個月的雕塑和6個月的鑄造,一座與真人同樣大小的Tom Thomson銅像誕生了!2005年5月18日那天,在Huntsville小鎮的鎮政府門前,舉行了銅像落成典禮。Tom Thomson終於又回到了Huntsville小鎮,並且永遠都在那裏。

記得5月的那天,我和Tom Thomson銅像一起,默默地坐在Huntsville小鎮的路旁。銅像西側建築的山牆上,繪著一麵巨幅的壁畫,那是Tom Thomson的白樺樹。這樣的壁畫,小鎮有很多,幾乎都是Tom Thomson的作品。

當時我就想過,如果說,“七人組”可以作為加拿大繪畫藝術代表的話,那麽Tom Thomson和他的作品,也應該當之無愧地作為“七人組”的代表。因為,Tom Thomson是“七人組”的靈魂。

在為本文題名的時候,我想起了很多年前看過的一部老電影,記得是一部阿爾巴尼亞拍的二戰影片:一組遊擊隊員七個人,抬著烈士的銅像,在回家鄉路上,他們依次回憶著烈士生前和他們一起生活與戰鬥的日子。七個人的回憶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講述著第八個人也就是那個烈士銅像的生平。

同樣是七個人的故事,同樣講著他們中間的第八個人,而關鍵的第八個人同樣都是銅像,生命中的相似與巧合,還有多少這般奇妙、這般神秘!

今年夏季,還有幾個周末的好時光。所以我想對感興趣的朋友們說一句:去看看那個小鎮,去看看那座銅像。那個在100年前,一組年輕的藝術家們曾經寫生和創作過的地方;那個在2010年的夏天,全世界都曾矚目過的地方。

O, Canada!


Tom Thomson銅像,在Huntsville小鎮的鎮政府門前。


Tom Thomson北方的河,在加拿大國家美術館裏,也在人們的心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