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一家

一家之言,細品清茶濁酒; 大家之路,閱盡江北海東。
正文

曆史,凝固在紀念碑上

(2007-04-14 16:55:07) 下一個

在法國巴黎北部不到200公裏的地方,有一座小鎮叫阿拉斯Arras,在小鎮的北郊有一片高地叫維米嶺Vimy Ridge。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這裏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地方,隻是在軍事地圖上有一個小小的標記:145號高地。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前一年,在這片高地上發生了一場重大的戰役,史稱阿拉斯戰役,而加拿大人則稱其為維米嶺戰役,因為這是加拿大軍隊在世界大戰中打得第一場最漂亮的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15年到1917年初,德國軍隊一直據守在維米嶺一線,英國和法國軍隊以傷亡15萬人的代價也沒能攻克,隻好讓加拿大軍隊來試試。加軍把當時所有的兵力都投了進去,4個師10萬人在1917年4月9日複活節的拂曉進攻,激戰了四天,一舉奪下了維米嶺,德軍傷亡2萬多人,加軍的代價也不小:3600人陣亡,7000多人受傷。

在這場似乎是無法勝出的戰役中,加拿大軍隊的勝利,既鼓舞了英法軍隊的士氣,同時也提高了加軍在世界戰爭史上的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經法國和比利時的同意,加拿大決定在8個主要戰場上樹立同樣一座一戰紀念碑,以紀念在一戰期間犧牲在法國和比利時國土上的加拿大士兵。

1922年,法國政府為感謝加拿大做出的貢獻,將維米嶺戰地遺址共91萬平方米的土地永遠贈給了加拿大人民。

加拿大政府向全國征集紀念碑設計方案。方案征集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隻提供設計圖,共收到了160件作品,評委們從中選出17件進入第二階段。第二階段給每個設計人500元讓其製作三維的石膏模型。最後,沃爾特.西摩.奧華德Walter Seymour Allward的方案脫穎而出。

沃爾特的方案是如此新穎並極具震撼力,以至於讓專家們改變了原先計劃在8個地方建同一樣紀念碑的設想,決定將沃爾特設計的紀念碑隻建在8個地點中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地方,即法國維米嶺的145號高地,並將其命名為:加拿大國家維米紀念碑Canadian National Vimy Memorial。

紀念碑的建設施工是異常艱難。高地上到處是戰壕、掩體、彈坑,還有大量的彈片以及一些沒有爆炸的炮彈。紀念碑的基座和塔體,除鋼筋混凝土外采用的石灰石,全部是從南斯拉夫一個古老的采石場運來的。工程經曆了11年,終於在1936年竣工。

1936年7月26日,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親自主持揭幕儀式,並和3000多名當年參戰的加拿大老兵一道為紀念碑揭幕。加拿大和法國兩國士兵在紀念碑前列隊致敬,英國皇家空軍編隊在紀念碑上空飛過。成千上萬人聚集在紀念碑周圍,沉浸在對曆史的追憶和對英雄們的懷念之中。

紀念碑上刻著在一戰中犧牲在法國戰場的11285名加拿大士兵的名字。許多一戰老兵和陣亡士兵的家人圍著紀念碑,尋找著當年失去的戰友和親人,在為他們悲傷的同時也為他們驕傲。

一戰結束已經快90年了,二戰結束都已經60多年了,加拿大政府並沒有忘記曾經為國家付出自己生命的人。政府撥款2000萬重新翻修了這座紀念碑,在一個星期之前,在距那場戰役90年之後,由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親自主持了翻建後的揭幕儀式。

曆史已經遠去,但我們不應忘記。正如這座雙子錐體型紀念碑的基座上,用英文和法文刻著的碑文:獻給在一戰期間犧牲在這裏的六萬名加拿大士兵和他們的戰友所表現出的英勇精神。

遠遠望去,看不清紀念碑上許多細部雕刻,如同久遠了的戰鬥和炮聲已經模糊。真正偉大的紀念碑,就是這樣,不是展示那段沉重的曆史,也不是重溫那段殘酷的戰爭,而是讓世人珍惜與追求,真正的和平、正義、真理和希望。

我們不會忘記儀式上的那段音樂。來自加拿大溫尼伯的一位天才橫溢的年輕原住民小提琴手Sierra Noble,站在高聳的紀念碑前,就像站在90年前在戰場上,獨奏了一曲《戰士的挽歌Warrior’s Lament》。

願這段悠美的琴聲,和這座紀念碑一起,永遠陪伴著長眠於此的英雄們。

1936年7月26日,紀念碑揭幕儀式現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