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的中國人都認識兩個加拿大人:一個是白求恩,另一個是大山。
認識白求恩,要歸功於主席的“老三篇”。能夠通篇背誦《紀念白求恩》,是那個時代的基本功。一個高尚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逝去半個世紀之後,千千萬萬個回訪者,不遠萬裏來到他的故鄉,住下就不走了。
認識大山,是因為他還算精彩的小品、後來不算精彩的相聲、和最為精彩的一口比中國人說得都地道的京腔普通話。他從一個古老的文化氛圍中,憑著自己語言的天賦,在多元文化的匯合處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還有一個加拿大人,大陸人很少知道,可他在台灣就像白求恩和大山在大陸那樣聲名顯赫,因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台灣。他的名字叫喬治.勒斯萊.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台灣人都稱他馬偕博士。
馬偕博士於1844年3月21日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的小城牛津郡。他的父母都是虔誠的基督徒,原居蘇格蘭,於1830年移居到加拿大。馬偕在家裏是老小,上麵有三個哥哥兩個姐姐。全家人在父母的帶領下,每天的早晨和晚上都舉行家庭禮拜,所以他很小就受到基督教的熏染和影響。馬偕在他十歲時聽父親說到,有一位英國宣教師賓威廉牧師在中國廈門傳教的事跡,心裏很受感動。他立誌要做一名宣教師,把福音傳往普天之下的萬民百姓。
馬偕11歲時小學畢業,14歲時讀完師範學校,15歲時就開始擔任了小學教師,到了21歲時又進入多倫多大學及諾士神學院深造, 後於1867年轉入美國的普林斯敦神學院學習。馬偕於1870年4月從普林斯敦神學院畢業後回到加拿大,向海外宣道會申請,希望成為一名在國外的宣教師,他要完成兒童時期所許下的心願,到世界各國去傳播福音。加拿大長老會教會批準了他的申請,並派遣他去中國宣教。那一年,他才27歲。
1871年10月,馬偕懷著滿腔熱血和堅定信心,辭別故鄉告別親友,隻身啟程離開加拿大,途經美國、日本、香港、廣州、廈門,於12月30日抵達台灣高雄。到達台灣的第二天適逢主日,他應邀往英國商行主理禮拜,對船長、水手、商人等證道,開始了自己在台灣長達三十年的宣教生涯。
馬偕博士聽說台灣北部有大城市,人口稠密,但沒有人在那裏傳教,於是他決定將自己的宣教區放在台灣此部。1872年3月,馬偕在英國長老會宣教師李庥牧師的陪同下,啟程前往台灣北部,最後來到淡水。
為了做好宣教工作,馬偕不僅學習了很多有關台灣的知識和當地的習俗,還很快掌握了台灣話的發音,一個月後就可以用用台語講道了。
馬偕博士的宣教工作,開始時多次受到當地人的譏笑、侮辱和排斥,遇到了各種困難和阻擾。但他依然頑強地傳播自己的理念,接收自己的信徒。他的第一個信徒名叫嚴清華,後來成為本地教會第一個台灣籍的牧師。1873年1月,馬偕博士親自主持為嚴清華等五人接受洗禮並舉行聖餐。在開設淡水教會之後,緊接著五股坑、新港杜、和尚州等地依次傳入福音,並相繼設立教會。
在傳播福音的同時,馬偕還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為當地人拔除蛀牙,開展免費醫療和公共衛生教育,還把西方的蔬菜種子介紹給農民種植。同時還大量灌輸西方科學知識,將西方的現代生活方式傳播到台灣各地。
1878年5月,馬偕博士與一位台灣女子在英國領事館內教堂結婚,由英國領事證婚。馬偕博士的妻子叫張聰明,是五股坑教會一位女信徒的養孫女。張聰明非常熟悉本地的風俗習慣,極大地幫助了馬偕博士的宣教事業,後來她也成為一位傑出的女傳教士。
1880年1月,馬偕博士離開台灣回加拿大休假,並向加拿大海外宣道會匯報在台灣的宣教情況。加拿大和美國各地教會爭相邀請馬偕演講,各屆人士深受感動,踴躍捐款,幫助馬偕在台灣建立學校和醫院。加拿大京斯頓的皇後大學因他在台灣宣教的偉大業績,授予馬偕神學博士學位。
1881年12月,馬偕回到台灣淡水,繼續從事他在台灣的宣教工作,後來設立教會達六十餘所,施洗信徒達四千餘人。1882年7月,建立了淡水神學校,該校是由馬偕博士的故鄉牛津郡熱心人士捐款建立的,是台灣神學院的前身,前後共培養了兩百餘名傳教士。後來,他又在台灣建立了第一所西式學校——理學堂大書院,也稱牛津學堂,後來發展成為淡江中學、台灣神學院及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現在已經擴建更名為真理大學。他還組建了第一所女子學校——女學堂,和第一所西式醫院——偕醫館,後來發展成為馬偕醫院。
1901年6月2日,馬偕博士因喉癌在其淡水寓所逝世,享年57歲。今天,如果你有機會去台灣的淡江中學,馬偕博士之墓就座落在校園深處。
今天回過頭細想,馬偕真正帶給台灣人民的,不僅僅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精神,自由的精神;更是一種理念,民主的理念。可以說,馬偕對台灣的社會發展特別是教育事業做出了曆史性的卓越貢獻。他的弟子中有許多人,後來成為台灣社會發展中的中堅力量;他創建的學校培養出許多學生,後來成為台灣政界、學界和商界的知名人士。
如果說,白求恩帶給中國的是一種醫學和科學的精神,大山帶給中國的是一種文化和快樂的靈魂,那麽,馬偕帶給中國的則是一種自由和民主的信仰。中國人需要白求恩,需要大山,更需要馬偕。
中國人曾經敬重科學,現在懂得娛樂,但更應有所信仰。
在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的那座小城,也有一座馬偕博士的半身雕像默默地坐在那裏。那是台灣人為紀念馬偕博士而樹立的。坐像下麵的基座上刻著,是那句馬偕博士一生的座右銘:
“寧願燒盡,不願腐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