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1)
2009 (109)
2010 (67)
2011 (60)
2012 (46)
2014 (49)
2015 (47)
2018 (45)
2020 (30)
2021 (75)
2022 (58)
2023 (54)
昨天剛從南方回來。今天是去辦公室的日子,有點累,不想開高速,但也不想改為“在家工作”,就去了離家很近的另一個分部點卯。
我最喜歡這個分部的中庭和裏麵種著的兩棵琴葉榕(Ficus pandurata)。百科知識說琴葉榕“可高達兩米”,我們辦公室這個可不止兩米,都達到兩層樓高了。
每次去,都像會老朋友一樣和它們說說話。
坐在中庭喝咖啡,想到我這個勞動婦女工作了30+年了,不得不拍拍自己的肩膀安慰一下。
我從很年輕的時候就不喜朝九晚五的工作,“那不是給自己上緊箍咒嘛”!我說。
沒有含著金湯匙出身,一出校門還是得投身職場。但不得不說,我在國內工作的五年很爽:不用坐班;周遊全國去出差;做兼職賺外快;期間也沒耽誤成家生子,佩服自己年輕時旺盛的精力。
出國讀書,我的理想是黑袍加身然後做教授。
說到這裏我想統計一下有多少網友噴出了一口茶或者咖啡:“你這個看西瓜攤的,怎麽這麽不知天高地厚”?
嗯,我就是這麽謎一樣地自信。
後來,我獎學金斷供、收留我讀博的學校很水(讀出來大概隻能去教CC)、不得不坐灰狗來紐約闖江湖的故事說過N遍了,不再提了。
於是,我就這麽混跡職場,做我最不願意的“早九晚五”之螺絲釘至今......
回首望去,很多的感慨,更多的是感恩。
對我這個懶人來說,做生意摸不著頭緒、炒股頂不住壓力、炒房淘糞肯定倒在黎明前......還是上班搬磚性價比最高。何況,我一路遇到貴人:職場小白時遇到貴人姐姐出手收留,踏出正規職場的第一步;羽翼稍豐得到行業龍頭老大青睞,隨手給一個虛職不說還給一個辦公室,寸土寸金的曼哈頓中城喔;十三不靠地轉去另一個行業,被當作“紐約菁英”招攬;不知天高地厚想跳槽去花街掃地,被亦師亦父般的老板按下,並助我拿到counter offer......
我駐紮文學城的一個起因是寫了《職場十年》係列,那是2007年寫的工作十年回顧(1996-2006)。不是說寫得多好,但當時大家的共鳴和鼓勵,讓我覺得網上寫東西挺有意思的,於是就這麽嘮叨至今。(有興趣的可以去我的博客,《職場故事》目錄之下看我的拙作。)
2000年,我從一個揮金如土、上班喝酒、下班接著喝酒的奢華公司,轉到目前的傳統行業,珍惜和兩棵“琴葉榕”的緣份,我覺得成長的不僅是工作能力,更是對生活的順應能力。
工作還是很重要的。我不同意“工作隻是一張支票”的理念,如果這麽想,每天上班都不會走心,很難找到樂趣,更難以成長;我也不喜歡把工作看得過重、拿著雞毛當令箭的另一個極端,因為看到太多工作中氣勢如虹、退休了就一個糟老頭的例子。
工作和人生中其他環節一樣,就是講個平衡。一旦找到和自己氣場契合的工作,就抓大放小,遇到溝溝坎坎該忍的忍、該爭的爭,過去就又是一個豔陽天。
比如我們公司,曾經非常保守,光是Dress Code就會讓很多人受不了:不能留胡子、鬢角要刮齊、裙長過膝、褲長過踝、褲腰如果有袢袢,必須用皮帶(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吧?我見過不少女士褲子紮在襯衫外但不用皮帶的)......不過,我原先那吃飯簽單、開會包遊船的龍頭老大要裁人可是整鍋端的;現公司在美國本土從不裁員,即使2008年職場一片哀嚎,我們照樣有年終獎。那麽,穿長裙係皮帶又有什麽不能忍的?
何況,公司和人一樣都要與時俱進的,我們公司現在可以留胡子、可以染發、可以穿牛仔褲;附設健身房、遊戲室;為了討好年輕人就差把樓梯改成滑梯了;”混合製“在家工作早在疫情前就開始了;疫情期間全員在家整整三年......輕鬆愉快的工作環境說來就來了~
我還有一個體會是工作中沒必要掐尖逞強,“憑技術吃飯”更是一個誤區,離開誰天都不會塌的。高調的“大拿”往往會著相;反而,職場中最不能惹的就是貌似沒啥本事的“常青樹”,別的不說,他們順應環境的本事肯定是杠杠的,如果自己不是同類,千萬不要和他們叫板。
雖然我走了和年輕時理想相悖的職場之路,但走過來覺得也沒那麽糟。順應生活、和自己握手言和是一種修為,天天搬磚就當給自己注冊了一門修行功課,沒什麽不好。
祝大家工作愉快,不工作的更愉快~
開玩笑,我當時職場遇到氣場不合的女老板,非常痛苦。看你的職場十年給自己打氣。謝謝
謝謝鼓勵。你說的這段太好了,值得記下來時時提醒自己。謝謝分享~
水星好!不是自謙,和很多老留相比,我沒有過硬的技術和學曆,在職場磕磕碰碰一路成長,多虧很多人的提攜幫助。
謝謝喜歡,更謝謝鼓勵。有空常交流。
嗯,我們老中都是聰明勤勉加苦幹實幹的。有時會吃虧,但大多數時候自己得心應手、別人也可以信任我們,總體上還是不錯的。
下一代比我們全麵發展,看好他們。
謝謝Helen誇獎。我哪裏有這麽好,無非是工作時間長了,磨出耐心來了。
“工作和人生中其他環節一樣,就是講個平衡。一旦找到和自己氣場契合的工作,就抓大放小,遇到溝溝坎坎該忍的忍、該爭的爭,過去就又是一個豔陽天。”
插一句:There are exceptions to everything. Overall, though, we all more or less get what we deserve. Put another way, life is not always fair, but all of us can succeed by controlling what is within our control.
千真萬確! 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是,要成為技術大拿,從未被教育過,要善於表述(presentation)自己,自己的觀點,在職場上很吃虧。
學會了,也晚了,該退休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