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陳默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1.5小中男的媽媽湊熱鬧說幾句~

(2017-01-18 09:31:09) 下一個

看城頭和子壇熱烈討論小中男關於文化認同,發展方向,成長糾結等各類問題,有心也插幾句嘴。

 

那位7歲來美的男生算不算ABC,我覺得不是大問題。從定義上不算。但我也看到有很受歡迎的博主(小時候來的),分享很多美文,常常說“我們ABC如何如何”。我想,在這類年輕人的圈子裏,他們廣義使用這個詞,大概隻是定義他們是在這裏長大的亞裔美國人而已。

 

退一步說,不論任何人寫的,如果其中的論點能促進他人思考,反省或前瞻,就算是有貢獻的文章。

 

我們家有1.5代小中男,回想兒子成長的過程,我用心思考,積極交流,算是努力了,但依然有很多不足和遺憾。今天看討論,我也想到幾個事例,寫下來分享下。

 

1. 吃飯拚桌對孩子很重要。

 

小孩11歲過來,白區學校。這還有個插曲,買房時,經紀人第一次見麵就說我帶你去哪裏哪裏看房,那裏是頂尖學區,中韓猶等優秀孩子特多。他對我這個亞裔的思維定式挺有意思的。我說我偏偏不要去那裏,不想讓我小孩周末還得上補習班太累。於是來到一路之隔的白區。後來歪打正著發現我們的高中以體育見長,並有很好的戲劇和藝術program。

 

孩子剛來上ESL,有些課聽不懂老師就讓他坐邊上畫畫,並表揚他畫得好。真心感激讓孩子放鬆的好老師們。不過心裏還是隱隱擔心。

 

有一天,兒子回來特別高興,說John今天招呼我去他們那桌吃飯,聊得好開心,大家讓我以後每天都坐過去。

 

John是他們年級特別popular的一個孩子。兒子英文不好,但體育好,個性外向,而且在小鎮孩子們眼裏算見多識廣吧。中國,北京......這些對孩子們都很新奇,他們就這麽比比劃劃地聊成朋友了。

 

我於是鼓勵他去John和其他孩子家裏玩,並主動多次給一眾孩子當車夫,送他們去逛mall,帶他們去看電影什麽的。後來也有他的朋友家裏帶兒子去度假屋玩,我也非常感激。當時主要是心疼孩子,想讓他交上朋友,過得開心,渡過開始的艱難階段。

 

後來,county有專門的mix lunch tables,反bully的活動。我才意識到,孩子們午飯時的座次很重要,有些孩子因此被排擠而落下很多問題。

 

我們常說要穿在別人的鞋子裏感同身受,那麽,對自己的孩子更要這樣了。有時候家長認為的小事:坐哪兒吃飯,和誰玩,要不要去同學家sleepover......其實對孩子來說很重要。我們小時候不也這樣?跳個皮筋還分派呢不是?

 

我現在慶幸當時沒有苛責他"搞這些勞什子做甚,趕緊把英文學好“(真的曾有熟人這麽說過兒子的呢),如果這樣,說不定現在會有一個"11歲男"在網上控訴父母當年不體諒他。

 

2. 吸收本族文化的精華是好事

 

身份認同什麽的話題太大,社會學專業可以寫博士論文的,我無力展開。推薦一本好看的小說"The Namesake",裏麵年輕主人公對自己族裔的認知,上大學後的反叛,長大工作後的回歸,在麵對家庭大事(喪父)後突然的警醒......應該華裔家庭有共通。作者筆法細膩,曾得普利策獎。同名電影沒有展示原作的深度,我不是很喜歡。

 

自己的根永遠是在那裏的。就是如假包換的ABC,別人也很容易把你的根歸於華人的。了解,認同,喜愛中華文化的精華,總是有利的。學不學中文、學到哪一步,這個各家情況不同很難一刀切。但不必回避甚至刻意抹去自己的背景,那樣隻會讓人覺得沒有自信。就是我們在公司裏聚餐,老美各族裔都還帶點自己的特色菜,顯示自己的根,顯示自己的文化不是?

 

3. 不應淡化人脈對年輕人的重要性

 

我們第一代老留,提著兩個箱子就來了,真正是兩手空空打拚出來的。我們大多數也做技術或基層管理,安之若素地做自己也沒有什麽障礙。即使在比較高層,也是靠技術強項,甚至多元背景反而給提升加了分。

 

但我們不能因此而淡化人脈的重要性,以及年輕人對人脈對事業階梯的追求。

 

去年我們部門有個實習生K,是我兒子母校來的。我看他當然多了幾分親切,他也時常來和我聊學校的事,並表示對兒子所在program的羨慕佩服(估計是讓我高興吧)。K說他的好朋友就是兒子所在學院的,爸爸是業界大佬。大家辛苦找實習時,那好朋友爸爸一個電話,好朋友就飛去采訪法網作為實習了。給K羨慕得啊。K 感歎說:Networking is everything. 

 

他們年輕人happy hour,K也叫上我,並說咱倆拍個照片吧,你傳給你兒子,代我問學長好。我這麽做了,他們還聊了兩句,兒子祝他good luck.

 

我不是說K巴結我,我也無權無勢。但可以看出,對年輕人來說(即使是本土孩子),他們願意花時間開拓一切可能的network,比如K和我及部門的有關同事搞好關係,至少他以後拿return offer沒有障礙了。更遑論等K真正進入職場,相信他會花更多時間拓展人脈。

 

所以呢,我們家長要體諒下一代在人際關係上的努力和挑戰。不要老是直著脖子用我們赤手空拳的曆史教育他們,是不是?

 

4. 沒有違和感對職場對生活都是需要的

 

融入這個詞太大了。但俗話說到什麽山頭唱什麽歌,即使我們老留,也講究入鄉隨俗,對不對?

 

我沒有純ABC的孩子,即使有,我也不敢代言這樣的孩子是不是100%和西方沒有違和感。估計每個孩子也不一樣,感受也不同的。

 

我自己的小孩大三休學回北京工作半年,然後回來拿到學位海歸,至今四年多了。

 

去年我回國,老同學們帶著二代們一起吃飯。席間幾個叔叔誇兒子這幾年進步很大,和國內環境沒有違和感了。

 

我聽了心裏其實蠻心疼的。也就是說,兒子也是努力適應,慢慢達到不違和的境界的,不然就不存在"進步"一說。他中文毫無問題,現在無事還寫小說和劇本玩呢;也天生好酒量(沒辦法,亞洲職場入門)。那些最初違和的地方相信是在細微之處。

 

叔叔們的誇獎也說明沒有違和感是個好事。要不然人家就該反著說:嗯,這孩子真好,四年了,還保持美國本色。

 

在美國,對於違和/融入的問題,本土人說出來好像彰顯自己的主文化,容易有政治正確的顧慮,不會有人這麽直截了當。但我想如果一個二代的孩子,不論ABC還是幾歲來的,如果有這樣的困惑,應該是真實的。孩子大了,問題都靠自己解決,但家長不應否認。有時候,對別人困惑/困難的否認,和對別人成績/成就的不認可一樣會傷害對方。

 

 

總之,我覺得家庭建設是人生中最值得上心的事情,家和萬事興。一家幾代人其樂融融,身心舒暢,比什麽都重要。相信大家也認同,不然就不會有這麽多家長熱議而不是置之不理。

 

做父母沒有教科書,沒有萬用指南(一家一個樣),還很可能是一錘子買賣(對獨生子女家長來說)。太平盛事,養大孩子不是問題;撫養好孩子,傾聽他們的心聲,做他們的貼心朋友和避風港,是父母需要花費心血的。共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4)
評論
陳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unron' 的評論 :

謝謝Sunron。 我就說啊,你的回帖都特別有養分,卻藏在我園子裏,養在深閨人不識的感覺。

你的孩子要高中畢業啦!恭喜。take a gap year現在很時興,孩子這麽年輕,沒有問題。你也是好媽媽,我相信,對於華人家長,這麽做心裏難免要打鼓的。我小孩大三時休學半年,去北京工作。我也是心裏打鼓嘴上支持的。哈哈,我們當媽的都不容易呢!

我們相互交流相互支持相互守望吧。祝福我們各自的孩子們尋自己的夢,走自己的路,過得豐富多彩越來越好!
Sunron 回複 悄悄話 給默默拜年!讚好文,好媽媽。
看到連默默也給驚動了發長文,我去考古了原文。我天生的直覺尤其對文字和語言的直覺敏感度還行,實話實說,看了開頭的行文就覺得。。。我現在對立意很有引導性的此類文章不是很感興趣,泛讀完還是回來精讀你的育兒實戰感想更好玩。不過你說得對,能引起人們思考的文章也很好,父母要學會時常傾聽孩子真正的心聲。真是一貫的陽麵思維,要學習。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文化差異,更何況美國是一碗alphabet soup. 我自身的經曆是不單止黑黃棕人,連白人都跟我說過他們被別的族裔歧視呢,所以這個並不是ABC獨有的問題,是多族裔社會就會有的現實。 但人性都差不多的,在保持本身文化傳統精華的同時入鄉隨俗,不做鴕鳥陽光地麵對現實反而更能得到其他人的尊重。很多時候其實也不是種族的問題,更多的是利益的問題,這個越往上走越明顯,不管是corporate 還是商場上。孩子學會擺正心態take it easy去麵對很重要。非常同意“家庭建設是人生中最值得上心的事情。” 有一個父母看問題正麵的家庭做後盾孩子才能在社會上更自信的立足。
你家兒子教得真好,很優秀。理解你作為一個過來人對他在國內那種環境中的擔心。如果年輕的時候沒做過夢那也挺遺憾的不是,更何況他走這條路的起點本身不低,所以,應該是個正能量積累的過程。我很快也要麵對孩子放飛的問題了,他要走一條跟這兒大部分華人孩子常規走的不一樣的路,可能打算先gap year去體驗工作和生活中找自己未來真正感興趣的方向。我支持啊,但財迷老媽我覺得昂貴的大學學費就算了,找方向的話還是要真正走入生活,體驗生活的同時在社大修課就好了,反證我們區的社大轉學率還不錯的。但心裏也在打鼓啊,看到你這篇文章真及時。
陳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安娜晴天' 的評論 :

謝謝晴妹!你對安娜的養育,給我,給你廣大的讀者,很大的激勵和啟發。你對安娜那些點點滴滴的關愛和日複一日的親密互動,怎麽是"粗養"呢?當然,如果按一些家長對孩子學業和課外才藝活動的規劃、督促甚至逼迫,我們都是粗養型的家長。:)

謝謝晴妹的祝福!也祝福你和所愛的至愛親朋吉祥如意!
陳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ymyheart' 的評論 :

心姐:客氣了,該是我向你拜年才對~~祝福心姐雞年吉祥,闔家歡樂,健康平安!
安娜晴天 回複 悄悄話 默默是好媽媽,很有思想,小帥養得也好,是出息的孩子。
我對孩子比較粗養,嗬嗬。
給默默姐和你愛的人們拜年,新年愉快,健康平安,吉祥如意,心想事成!
對了,小米也新年愉快~~
bymyheart 回複 悄悄話 默默,給你拜年!新年吉祥平安順利!祝你筆健體健!
陳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人間的盒子' 的評論 :

謝謝盒子!真高興看到你又常常來玩了~~

提前給盒子全家拜個早年吧。
人間的盒子 回複 悄悄話 陳默說得非常好,喜歡聽你說。
陳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蓮盆籽' 的評論 :

哈哈,看來熱鬧沒有白湊~~
陳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雪花飄' 的評論 :

多謝共鳴。

看到現狀,即使不在自己孩子身上發生,也給自己一個警醒,是好事。一味否認無濟於事。
陳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anny' 的評論 :

謝謝。女孩可能適應性更強。男生,長大後事業上有追求,如果又是在要和本土孩子比拚語言文化和人脈的領域,比如人文領域,法律,商科,可能比純科技(或者說憑技術吃飯)的地方要難,挑戰更大。
蓮盆籽 回複 悄悄話 感受是真實的,否定沒用,疏導更好。
論文沒人讀,默姐平和的語調對人更有幫助。
這個熱鬧湊得好!
雪花飄 回複 悄悄話 說得很中肯!那些試圖淡化這個問題的人就像埋頭沙堆的駝鳥,假裝看不見問題的存在。
sanny 回複 悄悄話 不錯的文章。
其實也很想聽聽小中女的心聲,不知是不是和小中男不一樣。
陳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亞特蘭大筆會' 的評論 :

多謝~
陳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喜愛心' 的評論 :

很現實的一個問題。非常理解這位台灣男生的選擇。

謝謝分享。
陳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覺曉' 的評論 :

謝謝。齡齡也是幾歲後過來的吧?現在都上大學了。祝她學業順利,生活愉快。
陳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清漪園' 的評論 :

謝謝。你們孩子和家長交心,就是家庭教育的成功。確實,他們的起點比我們高,期望值也比我們大,遇到的挑戰也比我們大。有些家長那種ABC沒有任何糾結掙紮挑戰,天好地好大家都好的論點,要不是不了解孩子,溝通不良,孩子不願意和家長講而去自己玩的網站吐槽或悶在心裏;要不就是孩子還沒有進入職場,沒有遇到。

雖然孩子們的專業不同,性格不同,走的路平順程度也不同,但多多少少都有各種困難和挑戰的。拿出來討論下,家長幫不到什麽,至少多一份理解,是好事。

抱怨父母確實是很不好的行為。不過這樣的孩子也折射出父母教育的缺失。
陳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亮亮媽媽' 的評論 :

亮亮媽媽好!你才是好媽媽。至今記得你們兒子高中畢業你們寫給他的信,感動!

你家兒子很有出息,和父母貼心,自己的學業生活安排得都好。我家小子太能折騰~操心。
亞特蘭大筆會 回複 悄悄話 哈哈,您這是一篇不錯的論文吖。梅華
喜愛心 回複 悄悄話 我去年和客戶一起去訪問中國的供應商,其中一個客戶是台灣男孩。他從小移民加拿大,拿到學位,後來去了台灣的分部工作,現在已經在台灣結婚成家。這個男孩長得很帥高高大大。我很理解他為什麽會回台灣。這種男孩在台灣,大陸或者亞洲其他地區會被人欣賞讚美(長得帥和高,又有學曆,還可以將一口流利的英文。當然他的國語也很不錯),而在美國或者加拿大,和美國那些帥氣的白人男生比,優勢不大,不會POPURLAR,也無法吸引漂亮的白人或者亞裔女生。 甚至在交流中,他也說到: 公司到了中層再往上, all whites. 所以他回到台灣,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陳默寫得好。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這是我讀到的最暖心的一篇母親心聲。我也有一個1.5代的兒子,他也跟我談到這些隻有亞裔男在美國江湖中才會遇到的所有問題:比如尋找工作的機遇,比如人際關係網的開拓,比如找結婚伴侶的不易。。。等等,很多是我們這代老留所沒有經曆過的。不過我想,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需要麵對的世道艱辛,我們這代老留在中國遇到過文革,在美國遇到過各種人生坎坷,我們的兒子們為什麽就必須一馬平川地走人生?抱怨父母是最無禮、最愚蠢、最軟弱的行為。我們的祖輩做過開山牛,我們老留第一代也算某種開山牛,那我們的兒子為什麽就不能為自己,為他們的後代做開山牛?如果他們隻是一代躺在父輩身上享受成果的孩子,那是我們的失敗。
亮亮媽媽 回複 悄悄話 讚默默,兒子教育引導的好,你自己事業生活豐富多彩。說得好:家和萬事興。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