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1)
2009 (109)
2010 (67)
2011 (60)
2012 (46)
2014 (49)
2015 (47)
2018 (45)
2020 (30)
2021 (75)
2022 (58)
2023 (54)
在新加坡公司的工作說白了就是“辦公室小妹”,接電話、打印文件、翻譯、接待訪客、跑外勤,包括給老板的三個孩子做臨時的babysitter,反正你能想到的雜活我都幹過,天天忙得腳不沾地。不過老板倒是很通情達理,他們不能幫我辦身份,所以同意我找到其他工作隨時離職。我可以堂而皇之白天去麵試,隻要把工作時間補上就行了。
於是,我一個冬天都陸續在找工作。常常為了省幾文出租車錢,穿行在曼哈頓的樓群中趕去麵試。大衣裹不嚴短裙絲襪,身是徹骨的寒,心更是無助的涼。
那時的我把每一次麵試都當成考試一樣緊張,英語本來就不靈光,人也怯生生的,一緊張就更發揮不好了,所以一次次地敗走麥城。
有些好心的朋友說,要不再回爐去學校?好歹能保住身分啊。但我當時一心想把工作和綠卡搞定,日思夜想的可愛兒子還在國內呢。
轉眼到了初春時節,有一次朋友R在《New York Times》看到一則廣告:一家廣告公司要找一個精通中、英文的雙語人才。他說你去試試啊。我一想,對了,我在國內正經在“奧美”的北京分公司做過兼職呢,“奧美”可是廣告界盡人皆知的龍頭老大啊。
大概是自感手中有“奧美”這張大牌吧,我去A公司麵試時滿麵春風,一改以往怯生生的小媳婦模樣。腰板直了,說話也溜了,招聘我的同胞姐姐麗是我的貴人,無夢聊得很投緣,我順利拿到工作!當時高興地感到心裏好像長了翅膀要帶著我飛起來,真是無法用言語形容。
A公司是一家多語種、多文化、多媒體的中型廣告公司,在紐約、舊金山、莫斯科和馬德裏都有分部。公司為了給我辦綠卡,給了我“market research analyst” 的職稱,好與我的學位相符,其實我做的事情與此風馬牛不相及。我在亞洲部工作,工作很雜:有時是copy writer和translator,撰寫或翻譯中文廣告;有時是editor和proofreader,負責編輯校對其他freelences的中文稿件;有時又是linguistic analyst,為客戶寫語言和文化分析的報告,好確保他們的廣告campaign符合華語市場;大部分時間我是PC(project cooridinator) 和runner,就是跑腿打雜、最低層的協調員。
當時我的工資還不到三萬,工作壓力卻相當大,好像人人都是我的老板,加班更是家常便飯。但我想,這可是真正大公司的正式工作啊,所以還是很高興、很努力地做。我那時每天都感到學到新的東西,甚至把別人在email中或是meeting中好的用詞、說法都記在一個自己的file中反複學習。
記得有一次下大雪,公司要把一份給客戶做presentation用的poster送到曼哈頓另一個分部去。公司有專用的messengers,但那天就是傳呼不到。我說,讓我去。出去才發現雪天出租車全是滿員,我隻能深一腳、淺一腳地走過去。路並不遠,但褲腿還是全濕了。當時我也有點沮喪,但我還是相信我的勤勉努力會有回報的。
在A公司,我付出很多心血,也成長了很多,學到了professional的工作方式。公司待我也不薄,不到兩年我的工資、職位三級跳。身份也解決得相當順利,我自此可以順利回國探親、看兒子了。
多語種、多文化的A公司就像一個小聯合國。十年過去了,至今記得當時的同事和朋友們:時尚優雅的director、法國人伊麗莎白;嬌小可愛、笑口常開的蘇菲,也是巴黎人;熱情奔放的意大利人羅姍娜,她教會我好多關於美食美酒的知識,不過也相當bossy,有時會指揮我為她去幹洗店拿衣服;矜持驕傲的俄國人娜塔霞,據說是聖彼得堡貴族家庭出身,後來她被排擠而離職,堅持不要公司為她辦歡送會,自己掏腰包從一家有名的意大利糕餅店叫了catering service,好貴的,讓我們嘖嘖稱奇:到底是貴族風範啊。還有沉默寡言、紳士風格的德國同事馬克,娶了我們印度裔的director肖芭,肖芭可不像一般溫順的印度女人,風風火火很能幹。他們結婚後那年公司聖誕節party,兩人一進門我們就笑了:馬克穿上了肖芭不知從哪搞來的印度服裝,配著他的一頭黃發,滑稽得很,他自己也不自在地渾身扭動,肖芭倒是穿著洋裝,袒胸露背的。
不得不提招我入職的麗姐姐,我們是公司僅有的兩個中國員工(不算外圍的中文freelances),她當時像大姐姐一樣關心照顧我,她不服輸、樂觀自強的精神也對我影響很深。
還有我的office mate喬安,一個爽朗的韓國妹,我們一起逛街shopping、感受時尚,她教我滑雪、帶我泡吧。雖然當年我倆都不算是年輕妹妹了,但兩人在一起總是有小女生相聚唧唧喳喳的可愛感覺。
在A公司的工作不僅讓我真正走進了職場,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如何在低起點起步、如何百折不撓、如何在career ladder上奮力向上。後來在IT火熱時,我的很多朋友初出茅廬就一步到位,他們挺為我抱屈的,認為我沒趕上好時候,沒入對行,在A公司“爬”得好辛苦。我倒是很珍惜這段經曆,因為那段辛苦的工作,讓我懂得了如何抗壓、如何保持自信樂觀的精神,我也真實感到了自己的成長、並學會了如何展示自己的成長,這些對我後來的職場生涯很有幫助。
(寫於July 2007)
過獎。聰明談不上,韌勁是不得不有的,輕言放棄最終什麽也得不到,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