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權力學院”:法國國立行政學院學生故事搬上熒幕

(2009-01-20 07:52:33) 下一個

(轉自:感覺法蘭西係列網:www.france-en-chine.fr 換一種眼光看法國)


“權力學院”:法國國立行政學院學生故事搬上熒幕
L’Ecole du pouvoir : un téléfilm de fiction sur le parcours d’élèves de l’ENA


法國Canal Plus電視台將於2009年1月19日晚和1月26日晚分上下兩集播放一部有關法國國立行政學院(ENA)畢業生從政生涯的電視故事片。

這部名為《權力學院》(L’école du pouvoir)的故事片講述的是卡羅琳娜(Caroline)﹑馬特(Matt)﹑阿貝爾(Abel)﹑洛爾(Laure)和路易(Louis)這五位年輕人的故事。1977年,他們懷著無限的自豪和改變世界的雄心進入法國精英學校中的精英–國立行政學院。在那個時代,法國從總統到議會等各政府機構被右派連續把持已達20多年之久。這批躊躇滿誌的年輕“énarque(國立行政學院學生)”發誓要從內部推動這一在他們看來是不平等並已過時的體製的演變。然而,麵對權力現實,他們各自先後經曆了種種成功和失望。在權力現場,有的用盡各種解數,有的則不斷在年輕時代的夢想與新的責任兩者之間苦苦掙紮,難於走妥協之路。這些年輕人從國立行政學院畢業才一年,就遇上密特朗當選總統,法國左派重新執政。新總統密特朗向這一屆國立行政學院畢業生招手納賢,使影片中五位主人公們陷入了選擇的痛苦;而這選擇不僅事關自己的職業生涯,而且也牽涉到法國的未來……

這部影片開宗明義把法國國立行政學院定義為“權力學院”倒並不過分。這所創辦於1945年戴高樂時代的法國最“年輕”的高等專業學院的宗旨雖然隻是培養高級行政官員(haut fonctionnaire),而並不是培養總統﹑總理或部長之類的政治家(politique,在法國他們都屬於“政務官”範疇,而不是“行政官”),但在法國近50年曆史上,還是有2位總統(吉斯卡爾德斯坦和希拉克)﹑7名總理(法比尤斯|Fabius)﹑羅卡爾|Rocard]﹑希拉克[Chirac]﹑巴拉杜[Balladur]﹑朱佩[Juppé]﹑若斯潘[Jospin]﹑德維爾潘[Villepin])和無數政府部長都是國立行政學院畢業生;此外,現任世貿組織總幹事巴斯卡爾8226;拉米(Pascal Lamy)﹑歐洲央行行長讓–克洛德8226;特裏歇(Jean-Claude Trichet)以及法國最大的企業集團的許多領導人也都出自這一學校。有人把它稱為法國行政技術官僚的“官方製造廠”;更有人認為,法國的整個國家行政機器和主要政治經濟權力都掌握在國立行政學院畢業的近4千名在任官員(畢業生總計人數不過6千多人!)的手中……

這部電視故事片是以法國國立行政學院“伏爾泰屆(promotion Voltaire)”的學生為原型進行構思創作。它對於破解法國社會中一直存在的關於“埃納克(énarque,即指國立行政學院畢業生)”的“神話”,尤其是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法國的行政和政治精英是如何在這所著名學校裏被培養﹑訓練﹑“炮製”﹑甚至“複製”出來,應有幫助意義;特別是在國立行政學院即將實施一項重要的學製改革方案–即取消實行了60年的畢業排名製度(classement de sortie)–的前夕。

“伏爾泰屆(promotion Voltaire)”1978年入學,1980年畢業,可以說是法國國立行政學院作為“權力學院”最具有象征性的一屆。這主要是因為:首先,這一屆學生中胸懷大誌或者說“野心勃勃”者似乎多於別屆;其次,這屆學生正好麵臨一個法國特殊的曆史轉機,也即1981年左派首次贏得總統大選,重返執政黨地位;為彌補社會黨執政人才的脫檔,密特朗當時曾起用了不少國立行政學院“伏爾泰屆”30歲左右的年輕畢業生;而1986年右派卷土重來時,也在這一屆畢業生中延攬人才;此外,這一代人的掌權執政又多多少少與整個法國社會的轉變–尤其是傳統理想的迷失以及信息交流社會的到來–有密切的聯係。這就使得普通法國人對他們的舉止通常都比較予以關注並且留有較深的印象。

伏爾泰屆學生中不僅當過部長的人多,而且近年來吸引法國公眾視線最多,或對國家行政﹒政治或經濟生活發生重要影響的公共人物中,有不少也都出自這一“伏爾泰屆”。這些常成為法國媒體追逐對象的著名“伏爾泰屆”人士(« Voltairiens »)包括:前社會黨總統侯選人賽格蘭娜8226;羅亞爾(Ségolène Royal)﹑不久前剛卸任的社會黨總書記弗朗索瓦8226;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前右派總理多米尼克8226;德維爾潘(Dominique de Villepin)﹑剛卸下本屆政府歐洲事務國務秘書職務改任法國證監會主席的讓–皮埃爾8226;儒耶(Jean-Pierre Jouyet)﹑曾任社會黨政府經濟財政部長和公職部長的米歇爾8226;薩班(Michel Sapin)﹑曾任社會黨體育與青年部長的菲黛麗克8226;布勒丹(Frédérique Bredin)﹑前右派政府文化與交流部長勒諾–多納迪厄8226;德法布爾(Renaud Donnedieu de Vabres)以及法國Axa保險集團執行局主席亨利8226;德卡斯特裏(Henri de Castries)﹑法國駐聯合國常任大使讓–莫裏斯8226;利貝爾(Jean-Maurice Ripert)﹑巴黎公交自主公司(RATP)董事長皮埃爾8226;蒙然(Pierre Mongin),等等。

為了避免惹引侵權糾紛,《權力學院》的編導再三強調該影片故事係為“虛構”,與現實人物的“巧合”純屬“偶然”。但是,無論怎樣,影片人物的描寫和介紹,怎麽都無法避免人們“對號入座”,立即聯想到“伏爾泰屆”的現實人物。例如,影片的五個主要人物中,卡羅琳娜8226;賽紀耶(Caroline Séguier)無疑就是賽格蘭娜8226;羅亞爾的化身,馬特8226;裏貝羅(Matt Ribeiro)與弗朗索瓦8226;奧朗德如同孿生兄弟;而那兩個姓氏中帶貴族標誌的路易8226;德希奇(Louis de Cigy)和洛爾8226;德希奇(Laure de Cigy)則與多米尼克8226;德維爾潘和與他同屆考入國立行政學院的姐姐薇羅妮克8226;阿爾巴納爾(Véronique Albanel)更是同出一轍……

《權力學院》這部近四小時的影片經曆了三年多時間的準備和拍攝,並先後有兩個導演參與其事。拍攝一部關於法國國立行政學院的電影的想法最初出自英國導演彼得8226;科斯閔斯基(Peter Kosminsky)。擅長拍攝政治題材影片的科斯閔斯基認為這所學校不僅象征著“法國文化例外”,而且幾乎壟斷了法國行政﹑政治和經濟界主要領導人的“製造”。於是,當他四年前接受ARTE文化電視台邀請,被要求自選主題拍攝一部影片時,一下就選定了國立行政學院這一題目。緊接著,製片組又安排兩名記者花了整整兩年時間,對法國國立行政學院及其畢業生情況作了全麵深入的調查,采訪了近80名從1972年至2000年畢業的國立行政學院畢業生,並在此基礎上,鎖定以“伏爾泰屆”作為原型編寫電影腳本。但後來英國人科斯閔斯基因故退出拍攝項目,由曾經擔任過海地文化部長的藝術家拉烏爾8226;貝克(Raoul Peck)接任該片導演,並在其主持下於去年年底拍製完成。


(歡迎登陸:感覺法蘭西係列網:www.france-en-chine.fr 換一種眼光看法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