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06-2007學年法國大學生的基本開支

(2007-02-02 16:14:00) 下一個

(摘自:實用法國網:www.franceutile.org)

2006-2007學年法國大學生的基本開支
Dépenses de base d’un étudiant pour la rentrée 2006-2007 en France


與美國等其它國家不同,法國把公立高等教育當成是為公民提供的一種公共服務,由國家承擔80%以上投資,不僅不依靠“市場規則”運作,而且從政府到教師,直至普通百姓,在觀念上大多難以接受-甚至想象-把高等教育-尤其是公立高等教育-當作“高檔消費品”的政策,實行類似於以“財”取人的做法。

當然,這並不排除“接受教育需要付出一定代價”這一現實。所以,每個大學開學的季節,也是大學生們-及其家長們-掏腰包算帳,支付並籌劃未來一學年開支的時候……

對於227.5萬名於9至10月份間紛紛入學的法國大學生來說,2006-2007學年的基本費用開支情況大概如何呢?2006年10月2日的法國《世界報》發表了一篇專題文章,對此作了調查分析。

首先來看法國大學生的第一項必需開支-學校注冊費(droits d’inion)。法國公立高等院校的注冊費由政府國民教育部和財政部每年以部長令(arrêté)形式規定;各學校征收的特殊費用(droits spécifiques)則由各大學的校務委員會決定。據政府規定,2006年綜合大學第一階段學士學位文憑的注冊費為162歐元,碩士學位文憑211歐元,博士學位文憑320歐元,其漲幅為3.85%。據調查,法國87所公立綜合大學中,有40所在國家規定注冊費之外征收特殊注冊費,用於支付複印、計算機室或資料中心等設施的使用費。特殊費用的收費標準可因學校、專業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據法國全國大學生聯合會(UNEF)透露,埃克斯-馬賽大學(Aix-Marseille)的特殊費用收費金額高達3 500歐元。而某些特殊專業的收費還會更高;例如,法國按摩運動療法專業大學生聯合會抱怨該專業2006年的特殊注冊費用居然高達7500歐元。針對某些綜合大學特殊注冊費收費漲幅過高的情況,法國各個大學生聯合會可以就學校作出的這些收費措施的合法性向行政法庭提起訴訟,並且經常能在行政法庭獲得勝訴。

醫療健康保險費是大學生的第二項必需開支。2006-2007學年的大學生強製性(obligatoire)社會保險費是189歐元;此外,還可根據情況購買一項非強製性的大學生補充醫療保險(法文通常稱作“Mutuelle”);據法國大學生總會聯合會(FAGE)估計,2006年大學生補充醫療保險費的平均價格約為196歐元。據大學生互助保險公司和大學生健康預防與鑒定觀察站(EPSE)2005年對9227名大學生進行的調查表明,72%的大學生擁有一項補充醫療保險;而這一比例已明顯低於2000年的84%。而沒有補充醫療保險的大學生通常會難以承受某些強製性醫療保險機構規定報銷比例較低的醫療開支;例如,據一項調查,約有23%大學生聲稱曾因為價格原因而放棄某些牙科或眼科治療。

第三項開支為包括電腦、書籍等在內的學習用品(fournitures)費用。據法國大學生總會聯合會(FAGE)估計,這項開支的平均金額為190歐元;而巴黎地區的學生還須在此之外另加交通費用;目前一張巴黎公交兩圈(2 zones)通用月票的價格是281.30歐元。

除前三項開支外,電話和互聯網費用在大學生預算開支中的比重已愈來愈高,平均每個月需要60歐元。當然,在一個大學生的所有費用開銷中,負擔最重的無疑是房租開支了。法國大學生中,約有54%已經離開父母家庭單獨居住。按平均價格計,一個單間學生房(studio)的月租金在巴黎是550歐元,在外省為350歐元。全法國目前約有76.3萬名大學生享受由家庭補助金管理局(Caisse d’allocations familiales)發放的住房補貼(allocation-logement);這一補貼的平均金額在巴黎是每月150歐元,外省每月120歐元。

法國大學生總會聯合會(FAGE)按照這些基本開支項目,對2006-2007學年一名大學生的基本費用的估算結果是:開學費用開支1 382歐元,與去年相比的漲幅為4.74%;開學後,每個月的基本預算為867歐元。這一結果與其它機構所作的估算基本一致。

法國大學生在學期間的費用由誰來承擔支付呢?據法國大學生生活觀察站的調查,大學生的父母親通常承擔子女讀大學期間所需費用的大約34%;當然,這一家庭支持會因學生的年齡、社會狀況,特別是所學專業的不同而呈現較大差別。一般來說,年齡愈小的學生,受家長資助的程度也愈高。讀高等專業學院預科(Classe préparatoire)或高等專業學院(grande école)的學生,由於課時緊張,競爭製約因素強,所以通常都和家長有某種“道義契約”(contrat moral),能在物質上獲得家長的全力支持,以便全身心專注於每周60個小時的學業。相反,綜合大學課程的課時製約程度相對較低,每周平均隻有30小時學習時間,可以抽時間打零工掙錢,以獲得占預算約42%的經濟收入。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學生所做的工作與學業完全沒有關係的話,那麽,其學業最終就會受到影響。法國國家經濟研究與統計署(Insee)曾於2004年7月發表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打工族大學生(étudiants salariés)”的學業失敗率比其他學生要高40%。一般都是家境不佳的學生選擇這些專業,其目的是為了能夠邊打工邊學習,減輕經濟負擔。

國家可為大學生的生活費用開支提供約24%的補助。法國政府每年提供17億歐元的獎學金。2005-2006學年,政府還為522 242名大學生發放了總計11.3億歐元的住房補貼;另外,國家還給予12.45億歐元的稅務優惠補貼,其具體做法是,凡有讀大學的孩子的家庭,每一孩子都可增加半個家庭稅務份額(demi-part fiscale),作為大學費用開支的稅務減免。

2006-2007學年法國政府對大學生的最新優待措施,是設立了一項法文名為“Aline”的大學生初次自立補助金:按規定,凡為了上大學而初次離開家長獨立生活並第一次申請住房補貼的政府獎學金享受者,都可獲得一次性300歐元的補貼;據估計,約有8萬名享受獎學金的大學生將可在11月份領到這一補貼。

(2006年10月15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