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巴黎凱布朗利博物館:非西方藝術博物館

(2007-02-02 16:14:00) 下一個

摘自:實用法國網:www.franceutile.org


巴黎凱布朗利博物館:非西方藝術博物館
Musée du Quai Branly : un musée des arts non occidentaux


巴黎“凱布朗利博物館”-或“布朗利沿江大道博物館”-法文的準確說法是“Musée du Quai Branly”;此外,法國媒體還習慣於稱它為“Musée des Arts premiers”;而“Arts premiers”這一概念,不光在法文裏含糊,翻譯起來則更是困難。從其所指內容而言,它的意思應與原先的“Arts primitifs”或“Arts bruts”-即所謂的“原始藝術”-相去不遠,隻是少了某些西方人對非西方藝術的某種“居高臨下”的審視眼光,因為這裏法文的“premiers”也可理解為“首要的”、“重要的”意思。對“Arts premiers”的詮解,也可加上“遙遠的”、“遠方的(lointains)”這一層含義。當然,由於博物館實際收藏陳展的主要是非洲、美洲、大洋洲和亞洲帶原始藝術風格的藝術品,所以,事實上可以把這一博物館視為“非西方藝術博物館”。

這是一座由希拉克總統親自提議興建的大型博物館;1996年倡議,經過十年的設計、建設,才於今年6月20日在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和希拉克總統及300多名貴賓的出席下舉行揭幕典禮,並成為法國媒體整整一個星期連續不斷報道的最大文化話題。這也是希拉克兩任總統12年治下完成的唯一一項重大文化工程,有媒體嬉稱是“希拉克的娃娃”,也更有人開始策劃預謀,試圖一旦希拉克過世,便把凱布朗利博物館命名為“希拉克博物館”-就象戴高樂在巴黎有一座機場和廣場、蓬皮杜有一座當代文化中心和一條沿江快車道以及密特朗有一個國家圖書館那樣。

凱布朗利博物館(鑒於希拉克總統還健在,故眼下還隻能用一個這麽別扭的名稱)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它建在緊挨埃菲爾鐵塔的塞納河邊的一塊愈來愈罕見的可建築地皮上。那用支柱架空的既象一座航空母艦,又象一隻渾身長滿鱗片和植物的巨大昆蟲的超當代建築設計出自著名法國建築師讓•努維爾(Jean Nouvel)之手(他的諸多建築傑作包括巴黎五區的阿拉伯世界學院[Institut du Monde arabe]和卡迪埃基金會[Fondation Cartier]等)。整個工程耗費2.32億歐元。新博物館集中了原先設在巴黎金門(Porte dorée)的非洲與大洋洲藝術館的2.4萬件以及人類博物館(Musée de l’Homme)的25萬件非洲、大洋洲、亞洲和美洲館藏藝術品。但隻有其中的3500件作品作為常設展品被陳列在550個布置在一個長200米的一氣嗬成的長廊中;其餘藏品都被貯存在一個6000多平方米的貯存室中,將陸續以臨時展的方式,向公眾展示。

巴黎凱布朗利博物館可說是一個體現非西方藝術和文明的人性與神奇的精品縮影;展品中包括各種吉祥物(fétiches)、塑像、麵罩、飾物和各種宗教與日常生活器具,充分反映出人類精神與創造性的偉大和多樣性。巴黎凱布朗利博物館是全世界第一個西方人放棄原先殖民者心態而以平等的眼光來展現非西方藝術的一座博物館。有人稱之為“他者博物館(Musée de l’Autre)”。希拉克則在揭幕典禮上聲稱這是一座向曾經“被侮辱和蔑視的人民”致敬的博物館。博物館的陳展方式也極為現代、獨特。

巴黎凱布朗利博物館除了承擔博物館職能之外,還是一個關於非西方藝術和人類文化學的高等教學與研究機構。已98歲高齡的法國著名人類文化學家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曾是這一博物館建造計劃的積極支持者;他把自己的兩件珍貴藏品也捐給博物館展出。而凱布朗利博物館除了在館內專門設了一個以“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命名的大型階梯演講廳外,曾還在官方揭幕典禮之前,於6月18日星期天專門為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組織了一次私人特別展示,請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在夫人、館長和希拉克總統文化專員的陪同下優先欣賞參觀……

無論它未來的名字叫什麽-“凱布朗利博物館”、“原始藝術博物館”、“遠方藝術博物館”、“他者博物館”、“非西方藝術博物館”,還是(也許會有這一天)“希拉克博物館”,對於欣賞藝術和文化巴黎的中國遊客來說,它無疑是個與盧浮宮、奧賽博物館、蓬皮杜當代藝術中心一樣不能不去的勝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