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之後,需要智慧 (轉貼)
(2008-04-22 03:56:34)
下一個
(2008-04-22)
● 張勁東(新加坡)
現代奧運會的概念,是法國教育家皮埃爾·德·顧拜旦於1896年提出的,其宗旨是“和平、友誼、進步”。正是由於這種精神,國際奧委會才於1913年設計、製作出了不同顏色、環環相扣的五環旗。五環旗代表了世界五大洲追求公正、平等、競爭的體育精神,並以這種精神來體現更快、更高、更強的人類健身目標和征服困難的奮進精神。
北京奧運會還未開幕,奧運政治卻搶先上場,並且表現得“更快、更高、更強”:歪曲報道更快,涉及層麵更高,聖火傳遞途中的作亂更強。然而,雖然不少西方國家在西藏問題上的態度是相同或相似的,但對中國施壓的氣勢卻大不如前。這是因為各國本身也存在著很多問題,而它們與中國的利益關係更構成一定程度的牽製作用。
法國此次帶頭公開對中國施加壓力,但沒有想到壓力會發生反彈,導致中國民眾和廣大網民作出了各種反擊,使得法國總統不得不派遣特使前往北京進行溝通。假若薩科齊總統預料到會出現這種局麵,那當初又何必引火上身呢?這說明,西方一些政治領袖,特別是對中國很不了解的領導人,在和中國打交道時,都容易低估中國民眾的反應能力和情緒,甚至完全錯誤理解了中國民眾與政府在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問題上立場完全一致的現實。
對於中國民眾的強烈反應,筆者首先認為不能簡單地用“民族主義”予以概括。法國不久前才從中國獲得大筆飛機定單,但發生拉薩動亂之後,其最高領導人便在中國人最敏感、最在乎的問題上出言不遜,這當然會讓中國人產生翻臉不認人的印象。無論是出於什麽原因,無論以什麽名義,這種做法都難以讓中國民眾平靜地接受。在法國之前,其他國家也都曾遇到國類似的情形。我想,對所有西方國家來說,特別對那些製定對華政策的領導者而言,這是一個深刻的教訓。
用自己的智慧說話
我不是“憤青”,也不支持激烈的“民族主義”情緒和行為,但我認為,假若要與中國民眾進行有意義的溝通,西方社會首先就要願意體會中國民眾的感受。隻有先理解他們,然後才能尋找到適當的溝通和化解的渠道。但現在的問題是,西方一些政客和媒體是否有意願傾聽中國民眾的心聲?如果他們能夠做到這一點,將來和中國人交往時就會順利得多;如果不願意去傾聽,反而還冠之以不當的帽子,那雙方之間就必定還會發生衝突。
歐洲很多國家都麵臨著分離主義勢力的挑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法國、英國、比利時,各國內部都有分離主義訴求。中國人不能容忍國土被分裂,也無法忍受被人瞧不起,歐盟國家應該設身處地地予以看待和理解,否則他們就永遠不能理解中國人維護尊嚴的政治決心和民族情感。假若將來歐洲國家發生類似的問題,遇到類似的困難,那它們就難以獲得中國人的同情和支持。
與此同時,我希望中國廣大民眾認識到,麵對來自西方的誤解、扭曲和不公正,最好的姿態是保持頭腦冷靜,要用智慧而不是用情緒去麵對。人們應該看到,雖然近來西方媒體和一些政治人物鋪天蓋地指責中國,但一切都還是要用事實說話,用實力說話,用自己的智慧說話。曾記否,1989年風波之後,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了全麵製裁,但過不了多久,從中國撤出資本的那些外國公司,還是迫不及待地回到了中國;那些嚴厲製裁中國的西方政府,還是很快地與中國恢複了正常交往。其中的最大原因,就是中國自己保持了穩定和發展,盡最大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麵對西方有意和無意的醜化,中國人的憤怒能夠顯示出大國的威力,但中國人的理智更可以展現出文化大國的成熟與智慧。中國悠久的曆史蘊含著無窮無盡的智慧之泉,可以幫助中國政府和人民在不利的國際局勢中逢凶化吉。無論遇到什麽樣的不公正,無論受到什麽樣的壓力,中國都永遠不要忘記“和平、友誼、進步”的目標。隻有保持心境的平和,中華文化的智慧才能放射出光芒,崛起的中國也才會繼續平穩地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