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官員混的學曆比假文憑多 高校傍上高官 ZT

(2007-09-05 22:16:30) 下一個
2007年09月06日10:40   國際先驅導報

雖然沒有精確的統計數據,但數年來,假學曆波及全球政壇已是不爭的事實。


隨著葡萄牙總理被指控“文憑造假”和韓國名流頻陷“學位門”事件,官員假學曆問題再次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與外國官員學曆造假相比,中國官員手中的假文憑顯然有著自己的特色:規模大、數量多、個別學校與官員各取所需,以至成為假文憑的幕後推手。

指望風暴式的做法根治假學曆風潮顯然不太現實,但麵對文憑腐敗應采取什麽樣的態度,卻也令我們感慨良多


中國:一言難盡假文憑


盡管中國有關部門加大了對官員假文憑的查處力度,但“文憑造假”現象仍然屢見不鮮


蔡繼明當初或許不會想到,自己在今年兩會期間關於“中國社會科學不宜設院士”的建議,竟能引起網友如此強烈的共鳴。更讓他意外的是,有網友直接提出了“對有博士學位的官員來一次考察、以淨化中國學術環境”的建議。這一想法,與他5年前的一份提案不謀而合。


“在網友的呼籲下,我以當年寫過的提案回應,相當於重新公布,隻是這一次比以前影響更大。”時隔半年後的今天,蔡繼明這樣告訴《國際先驅導報》。


本報記者日前登錄蔡繼明的博客,發現《要遏製黨政幹部的文憑腐敗》一文仍高高掛在上麵。網友的100多條評論,從博客發表時的3月中旬一直延續到8月底。寫提案的2002年,蔡繼明是九屆全國政協委員,5年後,這位清華大學教授以第十屆政協委員的身份繼續為“清理官員假文憑”呼籲。


一份5年後被重提的提案


“那時和現在的情況沒有什麽變化。”2000年,蔡繼明調到清華大學,現任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學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由於一直帶研究生,說起“文憑腐敗”,他頗有一種感同身受的味道。“許多在校生十年寒窗苦才拿到博士學位,但一些黨政幹部憑借手中的權力,也不來上課,稀裏糊塗就混到文憑,這很不平等。”所以從一開始,蔡繼明就將批評假文憑的矛頭直接指向了官員。


在提案中,蔡繼明“建議嚴格限製黨政幹部在職攻讀研究生學位”。他提的設想還包括:對於個人要求攻讀研究生學位的官員,必須首先辭去現任職務,並由個人支付全部費用等等。這個觀點看起來有些絕對,但5年後的蔡繼明仍堅持己見。


“混的文憑”比假文憑更多


蔡繼明的想法,得到了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顧海兵的認同。顧海兵對《國際先驅導報》分析指出:假學曆有兩種情況,一是“真的假文憑”,即辦假證的;二是“假的真文憑”,也就是文憑注水。在顧海兵看來,現在不少幹部都已通過各種途徑拿到了“假的真文憑”。


有報道稱,中部某貧困縣官場“人才濟濟”,從縣委書記、縣長、副縣長,遞上來的名片大都印有“經濟學碩士”、“法學碩士”名頭。然而,如此高的“文化水平”下,當地100多萬群眾吃飯問題卻一直沒有解決。


“無論你是什麽學曆,什麽成績,隻要能交上幾萬塊錢學費,就可以毫不費力地拿到一張研究生文憑。”這是幾年前某省委黨校被廣為傳播的“軼事”。在那裏,隻要交錢,招生條件可一次次放寬。直到2003年底被叫停,該省委黨校違規發出數千張文憑,校方多名領導幹部因此被“雙規”。


為升遷不惜逾越底線


如果說普通百姓買假證是為了找工作的需要,官員熱衷混文憑的目的又何在呢?答案很簡單:升遷。


一名ID為“人民公仆一員”的網友給蔡繼明講了這麽一個故事:他們那裏國稅局一位何姓正科級幹部,在職前的文化程度是小學畢業。這位生於1963年的老兄,此後沒參加過任何成教或自考進修,但到了1999年,他的學曆居然搖身變成了“XX財經大學”本科,於是“很自然地升為正科長”。


文憑一旦成了升遷的“門票”,一些不具備資格的領導幹部自然想投機鑽營。“有些地方提拔廳局官員要求有碩士學位。”長期關注假文憑現象的顧海兵認為,這種幹部任用標準使一些人“不得不去造假”。


的確,不少持有假文憑的官員也都將造假原因歸咎為升遷標準。“我的文憑的確是混來的,但那也是迫不得已。在幹部崗位上工作二十多年了,誰不想往上走?但文憑關卻讓我屢次在最後的節骨眼上止步。”一位最後如願通過函授班混到文憑的幹部,說起來仿佛也有一肚子委屈。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係係主任毛壽龍有不同的看法。他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對幹部選拔中重視文憑的做法表示讚同,“這是一種好的趨勢,問題出在一些人鑽空子,而不是這種做法本身。”


當高校傍上高官


與國外官員的“初級造假手段”相比,中國官員的假學曆顯然大都是“硬通貨”,無論拿到哪裏去檢驗都是真的。“假的真文憑”在一些幹部中流行,背後的推手——各大高等院校顯然功不可沒。


“一些名校經常和某些省份開展省校合作計劃,省裏給學校一筆錢,負責培養對象就是縣處級以上的幹部。可有幾個人會去真正上課呢?這完全是公開的,完全‘合理合法’。”顧海兵告訴《國際先驅導報》,這種情況非常隱蔽,即使打擊“假文憑”風力再大,估計也很難刮到這裏。


一個被廣泛引用的例子是江西省官員胡長清學曆造假事件。據報道,胡長青在位時,托人在北京中關村大街上胡亂買了一個法學學士文憑,從此即開始以“北大才子”自居。對這樣的公開造假行為,在胡長青擔任江西省領導時,卻從來沒有人公開提出過質疑。


蔡繼明承認,學校也的確要自律,“教育部應該給學校定出原則”。


打之不盡,清之不竭?


麵對各方的呼籲和建議,中國政府有關部門這些年一直沒有減少對官員假文憑的懲治力度。


從2002年起,中央四部委已經組織了一次整治官員假學曆的嚴打風暴,那次嚴打的成果也不可謂不“豐碩”。此後,浙江溫州某地1267名幹部檔案中62人學曆有問題,深圳查出假學曆證書107份等新聞,也不時見諸報端。


“提議很好,但撕開這張網需要什麽樣的剪刀手和剪刀?”針對網友的發問,蔡繼明也承認整體解決假文憑問題有難度:“我批評這種假文憑現象並不是孤立的,除了假文憑,幹部造假現象還很多,包括一些政績數字都可能有假,這是一連串事件。”


事實上,關於如何打擊官員假學曆問題,社會各界給出的建議可謂眾說紛紜。有的提出應降低幹部任用對文憑的要求標準,也有人主張教育係統先要嚴格自律。蔡繼明則從黨風廉政建設的高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它關係到我們對幹部的考核,關係到體製改革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曉德 李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