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巴黎12月22日電】聖誕前夜,商家紛紛使出降價殺手鐧。行業人士認為,這樣做是希望能夠喚醒消沉的消費形勢。
大型超級市場12月上半月的銷售量與11月份一樣糟糕,好幾家超市都有同感,但是它們還是寄希望於最後一刻的聖誕禮品搶購潮。
銷售不景氣的首先是非食品類,特別是紡織品類,商家大幅降價也無濟於事。但是食品的銷售也未必好,因為人們“還沒有購物”。
商家往往推出30%至40%的降幅,而且每年的降價數量都超過往年。今年唯一的區別是,降價的底線仍然高出虧本銷售的價格,因為打擊舞弊總局隻允許在每年法定降價期間虧本銷售。
與去年一樣,大型超市發起了玩具價格大戰,就連不二價商店MONOPRIX這樣的連鎖店也打出了降價30%的牌子。
市區大商店聯合會主席佩裏亞發現,價格戰隻對大批產品展開。然而大商店的境況好於大型超市,今年的營業額相當於2002年的99%,上周末的購物潮幫了大忙。
在蕭條的氣氛中倒有兩大部門鶴立雞群,它們是圖書類和扁平屏幕、數碼相機等技術產品類,令FANC和維珍等商家大賺了一筆。
貿易國務秘書接受法國商業台采訪時卻對經濟形象表現得相當有信心,他指出2003年的總體消費水平增加了1.6%,比歐元區平均水平高出0.5%。2004年第一季度的增長速度預計為1.1%,歐元區的平均水平可能是0.7%。他對年底銷售情況的看法是,呈現一個月好一個月差的“手風琴式”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