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世界:究竟誰在變?---過去好像最喜歡批評中國的歐美主流報紙,現在卻紛紛站出來為中國打抱不平。
2003/12/12
杜平
很多人也許已經注意到,自從中美兩國就人民幣幣值和貿易不平衡問題發生爭執以來,西方媒體指責北京的言論極其少見。恰恰相反,過去好像最喜歡批評中國的歐美主流報紙,現在卻紛紛站出來為中國打抱不平。
如果沒有記錯,在過去幾個月裏,英國《金融時報》就中美貿易糾紛至少發表了四五篇社論,明確指出美國對華貿易逆差與人民幣幣值沒有直接關係,並且指責布什政府把中國當作替罪羊。由於在財經領域的輿論地位為世人所公認,因此,《金融時報》為中國政府辯護的權威性,看上去比中國自己的報紙還要理直氣壯。
從嚴厲指責到打抱不平
不隻是歐洲的報紙,就連美國自己的主流報紙基本上也是如此。例如《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並沒有完全一邊倒地幫助布什政府對中國施壓,而是保持了比較客觀和平衡的立場。就在昨天,《國際先驅論壇報》又發表兩篇評論,分別呼籲美國政府不要限製進口中國生產的乳罩,不要限製中國學生到美國求學。
對於長期以來備受西方媒體指指戳戳的中國,上述情況應該算得上是一種厚愛了。在任何一天,翻開上述任何一份報紙,有關中國政治、經濟的報道與評論不僅數量多,越來越有深度,而且也不再那麽具有明顯的偏見。
對北京的很多官員們來說,這種情況可能會使他們感慨萬千。不用說遠在八九十年代,就說近在二三年之前,西方媒體所呈現的中國,在大多時候還是先入為主式的冷戰基調:專製、醜惡、落後和威脅。可誰曾料想到,在西方記者的眼裏,今日的中國變得是如此之快,以至於在不久前還是一個麵目可憎的怪物,現在卻變得不那麽令人生厭,甚至成了媒體的寵兒。
在中國總理溫家寶這次訪問美國前後,西方媒體對台灣問題的報道與評論,也許更能說明一些問題。在過去很長一個時期裏,西方輿論雖然極少公開聲稱台灣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但由於政治製度和意識形態觀念相似,所以,西方媒體同情和支持台北當局的潛意識傾向是相當明顯的。
可是,就在最近這段時間裏,當公投問題導致台海局勢驟然緊張的時候,人們在西方主流媒體上幾乎看不到支持台北的言論。相反,一些主要媒體還直率地要求陳水扁政府不要刺激和激怒北京,甚至對民進黨當局的挑釁言行提出批評。對本來擅長國際公關的台灣當局來說,這無疑是一件令人失望和沮喪的事態。事實上,由於種種原因,台灣目前正處於幾十年來最為不利的國際輿論環境中。
好感來自力量與合作
如果輿論是現實的反射,那麽,我們也就可以說,西方主流媒體對中國的態度之所以發生這些變化,是因為這些媒體所服務的社會早就用一種嶄新的眼光來審視中國。而在此過程中,中國本身的崛起以及正在經曆的其他積極變化,是最為關鍵的主導因素。
關於對中國現在和未來的看法,國際社會的觀點曾經是兩極分化,一是很樂觀,一是很悲觀。但是,到了今年的某個時候,大概是在沙斯危機平息之後,前一種觀點基本上壓倒了後者。因為,在整個世界,人們似乎沒有看到有幾個政治家和商人由於對中國的前途感到疑慮和悲觀,而堅決放棄在中國尋找利益的機會。
西方輿論對中國態度的逐步轉變,並非僅僅是因為中國正在成為日益重要的經濟實體,而且還因為這個國家在眾多重大國際事務中,不再是一個異己、雜音和對手,而是一個越來越不可缺少的合作夥伴。
哈佛大學校長、美國前商務部長薩默斯近日指出,在迄今為止的幾十年裏,世界政治隻發生了兩件具有積極和深遠意義的重大事件,一是柏林牆的倒塌,二是中國的崛起。這種觀點其實並不新鮮,因為它在西方社會、特別是在西方政治家當中已經變成一個共識。與西方媒體相比,這種具有戰略視野的判斷已經大大超前。可以說,西方政治家們的思路往往會在無意之中引領著西方媒體的頭腦和目光。
關鍵在中國自身
兩天前,布什總統在白宮和溫家寶舉行會談之後,首次公開表示反對台灣單方麵改變現狀,反對舉行統獨公投。很多媒體都正確地指出,布什政府在台灣問題上支持北京,目的是要感謝中國對反恐戰爭的支持,報答中國在朝核危機中所給予的大力合作。
然而,作為一個大國的政治家,包括其背後的戰略策劃者們,他們現在看到的恐怕不隻是中美之間眼前的合作,而更看到了他們所經常所說的“四分之一個世紀以後的中國”。
長期以來,北京主管新聞和宣傳事務的官員們一直在抱怨說,西方媒體關於中國的報道不客觀,對中國懷有根深蒂固的偏見。這樣的感受在中國是非常普遍的,並且確實有充足的根據。但是,隨著中國的進步,隨著中國不斷地與先進的外部世界相融合,這種感受將會逐步淡化。然而,人們更應該認識到,隻有不斷和積極地改變自己,然後才能繼續改變世界對自己的看法。
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