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落日

(2015-07-01 00:00:17) 下一個

 舞蹈編導: 史軍 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民間舞教育專業,2006年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研修舞蹈學。主要擔任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劇目排練與編導理論與技法 的教學工作。《戰魂》在“桃李杯”舞蹈比賽中獲“創作三等獎”和“園丁獎”;《蘇力·西亮》、《戰魂》、《獵捕》、《律棟吟》、《族火》在華 北五省市和天津市舞蹈比賽中獲“一等獎” 。2007年被團市委授予“天津市新長征突擊手”榮譽稱號。
蒙族舞蹈《戰魂》

全國“桃李杯”舞蹈大賽落幕 天津音院《戰魂》獲獎(2006-08-24)在剛剛結束的第八屆“桃李杯”全國舞蹈大賽中,天津音樂學院舞蹈係創作演出的蒙族男子群舞《戰魂》獲得創作三等獎和表演三等獎。
“桃李杯”舞蹈大賽是我國十大藝術賽事之一,享有“中國舞蹈奧斯卡”的美譽。去年國家文化部將“桃李杯”舞蹈比賽納入中國政府獎—文華獎子項“文華藝術院校獎”的評選範圍,使大賽更加引人注目。
今年僅報名參加“桃李杯”舞蹈大賽民族民間舞群舞比賽的節目就有62個。經激烈角逐,天津音樂學院舞蹈係參賽節目《戰魂》闖入決賽,並最終獲創作和表 演三等獎。舞蹈《戰魂》由天津音樂學院舞蹈係青年教師史軍創作,由該係學生表演。作品用蒙古筷子舞的表演形式,生動表現了英雄的蒙古族人民永不言敗的精 神。

編導:史軍

時間:2014/12/14 10:15:19    來源:河南舞蹈網  查看:5895  評論:0
內容摘要:  蒙古族舞蹈多姿多彩,其中筷子舞蹈的表演形式非常獨特,文章當中我提到了蒙古族筷子舞蹈的形成與民族氣質、韻味之美,還借作品《戰魂》比較仔細的敘述了道 具筷子在舞蹈的表演過程中產生的變化和起到的作用,同時,也分析了蒙古族筷子舞在當今社會的發展與繼承。    一、蒙古族民間舞蹈的文化背景...
 蒙古族舞蹈多姿多彩,其中筷子舞蹈的表演形式非常獨特,文章當中我提到了蒙古族筷子舞蹈的形成與民族氣質、韻味之美,還借作品《戰魂》比較仔細的敘述了道具筷子在舞蹈的表演過程中產生的變化和起到的作用,同時,也分析了蒙古族筷子舞在當今社會的發展與繼承。
  一、蒙古族民間舞蹈的文化背景
    蒙古族興起於中國北方草原,是曆史悠久的強大民族。他們生活在遼闊的大草原,自古以來一直過著遊牧的生活,草原的遼闊造就了蒙古族人民性格的豁達開 朗,而長期的遊牧生活造就了他們的性格格外地粗獷、豪放、勇敢,草原廣闊、人煙稀少、居住分散,所以使得蒙古族人民格外的熱情好客。蒙古族的人民能歌善 舞,所以蒙古族有著“歌鄉”和“善舞”的美稱。蒙古族民間舞蹈則是節奏明快、動作剛勁有力、感情奔放。女性舞蹈歡快優美;男性舞蹈則彪悍剛勁,並以抖肩、揉臂各種馬步呈現其特色,充分表現了馬背民族的雄姿。《筷子舞》是蒙古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舞之一,這種舞充分代表了蒙古族舞蹈的風格表現形式。其蒙古族舞蹈的形象特征,可用。天之驕子”一詞予以概括,它包含著民族性格的豪放與自信,展示著動態形象的古拙與樸質。這種精神在今日的蒙古草原、蒙古人民、蒙古舞蹈中依然洋溢著勃勃生機。
    二、筷子的形成與民族氣質
    (一)筷子鼻的由來
  《筷子舞》發源於鄂爾多斯的高原,因舞者手執筷子敲擊歌舞而得名。主要流傳在伊克昭盟的鄂托克旗、烏審旗一帶。它的主要動律一肩的部位和韻律,這門藝術與蒙古草原生活的自然環境、生產方式和生活習慣有著非常密切地聯係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民間舞蹈形 式之一,它來源於牧民的生活,牧民們放牧之餘長吆喝著歡聚在一起,說拉彈唱,進行自我娛樂。表演者兩手各握一把筷子,手持筷子細頭;擊打筷子的粗頭,動作 由雙手胸前交叉去打筷子,也可擊打雙肩,雙手腹前交叉擊打筷子等等。慢舞時沉穩、深沉;快舞則是飄灑矯健。當舞者的感情到高潮時,就情不自禁地離開座位, 舞到較為寬敞的位置,放大了動作的幅度,顯示出矯健的舞姿。鮮明的節奏和歡快的幽默感,伴隨著悅耳的歌聲和敲擊聲,歡樂的人們情不自禁地搖晃著身體,悠然 自得地用筷子敲擊自己身體起舞,通宵達旦。盡歡而散。在表演形式上,也由原來的單人表演發展成為雙人舞、男女群舞、廣場性集體舞,而且,過去隻有男子表 演,現在也有女子登上了舞台。筷子舞的表演形式直接客觀反映蒙古族的精神麵貌。它的表現形式獨特。以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工具,筷子來加工成為舞蹈的道具。總之,真正的魅力在於他們的胸懷,能包容草原的情懷,有這種胸懷和情懷,難道不能舞出心靈與心靈碰撞的舞蹈來嗎?
    (二)筷子舞的韻味之美
    所謂韻味,就是指舞蹈演員在表演舞蹈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而又能被觀眾感受到的內在的含蓄之美。我們在這裏所說的韻味之美,就是蒙古族《筷子舞》區別於其他民族舞蹈的獨特風格和味道。它是舞蹈的靈魂,它是民族風格的核心與本質,透視蒙古族舞蹈個性最突出、最顯著的屬性。韻味來源韻律,韻律是形成風格、味道的舞蹈動作的運行規律,即在舞蹈表演中經常可以的那種欲左先右、欲放先收,以及動與靜、上與下、高與低、長與短等多種動律。《筷子舞》則采用了饒圓與扭傾的韻律等等,這種多韻味的集中、統一、諧調、連貫地使用,讓筷子舞表現的栩栩如風。往往會使舞蹈形象更富有內在的含蓄美,在舞蹈表演中韻律與呼吸密不可分,呼吸的協調配和,是蒙古族舞蹈韻律形成的重要因素,隻有以流暢自如的呼吸貫穿始終的舞蹈,才能使其韻律的美更充分的展現出來。蒙古族的生活習俗造就了蒙古族舞蹈的動作之美。
    (三)嫋晨與繼承
    當今時代,吸取了很多西方和外來的因素與文化,同時,我國的藝術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所以以我個人的看法說,可以適當的加入一些現代審美的元素和 動律,這樣便於進一步強大我國的藝術文化。但是,不能脫離了蒙古族的文化背景和傳統的底蘊。在這裏,我就借我院史軍老師所編創的蒙古族筷子舞作品《戰魂》 仔細說明筷子在劇目中的作用和發展。我正是《戰魂》主人公的扮演者,在史軍老師細心的指導下,在多次藝術實踐中我體會到,作品中的主人公是一位蒙古族的英 勇戰士,一次次的戰爭與刺殺使他倒在了戰場上,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土、為了民族的強大,他從昏迷中醒來,看到自己的戰友受傷而犧牲,主人公的精神一苒崩潰, 幻想到了他們以前生活的情景,他內心向往著和平;向往著與家人、兄弟姐妹的團聚,可當他的夢突然醒來時,發現自己的雙手沾滿了鮮血,看到周圍都是曾與自己 同甘共苦、並肩作戰的兄弟的殘屍,曾想去喚醒他們,但是他無能為力,他內心痛苦掙紮著;憎恨敵人,用最後的力量拿起他作戰的武器,在幻想中好像又有千軍萬 馬在與它並肩作戰,共同殺敵保衛國土。作品主要講述了蒙古族戰士永不言敗、奮戰到底、死都不會倒下的一種奮勇精神。我就是在表演這個作品中用這樣的要求去 做的。
    在編排作品《戰魂》的過程中,史軍老師充分使用和利用了筷子這個道具,他把作品中使用的道具筷子當作是蒙古族戰士作戰時使用的武器(刀)。在傳統筷子舞的動律基礎上,兩手各握一把筷子,編創出一些帶有刺殺、作戰的動作與動律,使整個舞蹈的審美打開了新的一麵。同時,以往程式化的筷子舞從而也得到了發展,這就談到了筷子舞的發展與繼承。史軍老師把舞蹈作品中的筷子擬作蒙古族戰士的作戰武器,這是筷子舞在舞蹈道具使用上的一大創新。筷子打在身上的動律隨著劇情的變化使整個舞蹈變化多端,也使動作看上去剛勁有力,就像戰士拿著刀在刺殺敵人一樣,使作品充滿戰爭氣息、充滿殺氣,打破了程式化的筷子舞,使觀眾看到了筷子舞的新一麵,看到了出其不意的作品。
    筷子舞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隨著人民的意識變化而變化,但是不管變到哪裏,它那民族的精魂總是蘊含在它那獨特的肩部韻律和強烈多變的筷子擊打節奏 中,這正說明民間舞是一個民族思想、感情、審美、觀念融會到一起的直接抒發。我認為傳統的文化背景不能丟,俗話說:“人不能忘本嘛l”現代的東西隻要好就 可以服務於蒙古族的舞蹈發展。
    總之,筷子舞是蒙古族舞蹈的 一個分支,我對這個筷子舞也是情有獨鍾。所以,才從此入手去論述蒙古族的文化背景。雖然論述的不是很全麵,但是能夠比較簡單的說明了蒙古族筷子舞與文化背 景。以我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也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堅信有千千萬萬的人在為了一方麵繼承好蒙古族的傳統和文化背景,另一方麵在吸取外來的好思想好動作來 更好的強大蒙古族的底蘊,內涵,從而高速健康發展。蒙古族文化背景也可以說是蒙古族的底蘊所在。我們如何去領悟遼闊的草原無邊無際的天空,這就需要我們變 成雄鷹,搏擊它的天空使我們的民族早日成為翱翔在天空的雄鷹,飛馳在草原上的駿馬,處處顯示著勃勃生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