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VS.日本之民族悲情

(2007-04-28 23:10:09) 下一個
中國VS.日本之民族悲情
每一個民族,在其發展曆程上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悲慘的經曆。被蹂躪或被打擊。這種悲慘的經曆也會成為民族複興的動力。
在東亞,中國和日本也是同樣的。自出現人類文明以來,中國在世界曆史的舞台上,一直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主要角色。我們的中華民族有過輝煌的曆史,有過屈辱的經曆。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以來一直到建國後西方對我們的封鎖,應該說這是一段辛酸的血淚史。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從一個文明古國沒落到一個受盡屈辱的民族,這不能不給我們巨大的教訓和永遠的警示。我們要牢記這段經曆,以再次實現輝煌。所以,我們要喚起我們的民族悲情,以此為動力和壓力,激勵國人去奮鬥。從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再到抗日戰爭一直到建國後的一係列的改革,民族悲情,有理由成為我們奮鬥的一個理由。我們是為了維護我們民族的利益,國家的主權,和世界的和平。我們的民族悲情,深深的根植於每一個國人的心中,因為這是我們的屈辱。
日本,在19世紀末,國門同樣被艦船利炮所打開,淪為一個半殖民地國家。在二戰中,吃盡戰爭的苦頭。兩顆核彈的教訓,本應該足以讓他們呆在狹長的日本列島上老老實實的。但是,日本,就是這樣一個狼性的民族。他們同樣是因為這段經曆,是他們的民族悲情同樣的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複蘇。他們的民族悲情,隻是軍國主義和擴張主意的一個華麗的外衣,用所謂的民族悲情來掩蓋自己的野心。這正是披著羊皮的狼的一個絕好的典範。
我們喚起民族悲情,是為了自己的最基本的切身利益。戰爭時期,我們用其鼓勵國人,為自己的國家獨立和國家領土主權去奮戰。而日本,卻是用民族悲情去發動侵略,踐踏別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和平時期我們用以激勵大家參加社會建設,恢複生產和提高國民生活水平。而日本卻是截然相反,他們不滿足於自己在國際世界的地位,以自己的經濟實力,試圖成為一個政治軍事大國。其目的和結果無論是對日本自己還是對整個國際社會都是很危險的。因為日本本性是不會改的,他們扭曲的心理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他們一定會有侵略的趨向。所以。他們的所謂民族悲情,很可能是世界動蕩的一個極重要的因素。日本同樣天天喊著中國威脅論,用這樣的卑鄙手段蒙騙國內民眾,激發他們對中國的憎恨。其實到底誰才是東亞最不穩定的因素,誰才是威脅東亞和世界和平的罪魁禍首,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中華民族,一向以禮儀之邦著稱。我們再三強調,無論我們如何強大,都不會實行霸權主義,更不會出兵侵略。但是我們看看日本,今年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修憲,軍隊改名,出兵海外,足以看出其野心。
我們的民族悲情,來源於我們受壓迫和遭受侵略的曆史,我們用以來光複中華,複興中華。而日本的所謂民族悲情來源於自己發動戰爭的失敗,戰後所受的製裁,來源於正義的打擊,這隻能叫做自作自受,談何悲情。這個可以作為他們的教訓,但是絕沒有理由成為他們用來實現自己軍事和政治大國的理由和動力。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我們不得不考慮,我們的民族悲情,又很大一部分來源於侵華日軍,而日本的一些右派分子同樣也把自己在二戰中的失敗,歸結於我們頭上,所以,誰正義,誰邪惡,大家是很明白的。
說到底,我們的民族悲情和日本所謂的“民族悲情”都是由於戰爭。但是很重要的一點不同是我們是遭受侵略的國家,而日本卻是發動侵略的國家。我們講我們的悲情,從來沒有涉及到任何的國家,任何的民族。但是日本卻以我們中國為主要的目標,自己不但不反省,反而還一味的讓別人退讓,在危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