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日之間的曆史淵源

(2007-04-03 16:42:49) 下一個
中國的東漢時期的史書中,已經有關於倭人的記錄,大約是說,在朝鮮附近的大海上,有倭人居住,那裏的人身材矮小,所以稱為倭人。倭,就是矮小的意思。當時的日本,還處於刀耕火種的蠻荒時代。

  從中國的三國時期開始,中國人就開始接受日本人的朝貢,最愛麵子的中國人在被朝貢之後,當然回饋的是豐厚的贈禮。日本吃的糧食--水稻,日本人穿的衣服--麻布,日本人祭祀用的祭器--銅器,包括日本人後來用來砍中國人頭顱使用的軍刀--倭刀,都是中國人慷慨捐贈的。當時處於母係社會的日本一開始就能與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國家打交道,不能不說是一種幸運。

  從東漢到魏晉南北朝直至隋朝的6個世紀中,來自中國的慷慨贈禮哺育出了日本曆史上第一個像樣的王國--大和國,這就是今天日本國的前身。此時的日本人,依然沒有自己的文字,公元285年,朝鮮人王仁從朝鮮半島來到日本,向大和國國王(此時的大和國的首領稱為大王)獻上了中國的書籍《論語》十卷和《千字文》一卷,這是有曆史記載的日本人從中國人這裏學習文字的最早的記錄。此後,日本皇室開始正式學習漢字。

  學會了文字的日本人給中國師傅反饋的第一篇文書卻並不是感謝信,而是挑戰書。公元607年,日本的攝政王--聖德太子派遣特使小野妹子出使隋朝,這封國書的題頭詞是這樣寫的:日出處之國之天皇致日落處之國之天子之書。中國的曆史書上寫的是: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按照這個版本,日本的國王覺得與中國的皇帝是平起平坐的,都是天子嘛,但日本國比中國高出一格,畢竟日本國處於日出之處,代表著上升的勢頭,而中國則是日落之處,代表著沒落的態勢。而按照日本史書的記載,日本的國王此時已經由大王改稱天皇,乃是天底下最高的稱謂了,而中國的皇帝則不過是個天子而已。天皇和天子,在輩分上高出好幾個等級呢。這次文字的挑釁的詳情不必細說了,總之,弄得隋朝皇帝很不高興,隋煬帝發了脾氣,但對日本人慷慨慣了的中國人依舊做出了高姿態--照樣派遣使者回訪日本,而且還派送了大量禮品和文化用品。

  在第一封國書裏吃了大虧的隋朝人並沒有提高警惕,在聖德太子書寫的第二封國書中,日本人毫不客氣地把中國皇帝降了格,這封國書辟頭寫道:東天皇敬白西皇帝。此時的日本國王已經毫不謙遜地以天皇自居了,但被降了格的隋朝皇帝照樣寬宏大量地接受了國書,還欣然答應培養日本來的八位留學生,這些留學生在後來的大化改新中發揮了核心作用。

  大化改新的直接目的當然是為了維護天皇的權威,但利用大化改新的機會加緊軍事準備,以便挑戰朝鮮乃至中國也是另一層實際的考慮。

  大化改新的指導思想就是學習中國唐朝的政治和軍事製度,加強中央集權,提升日本的國力。

  公元645年,日本正式開始了效仿中國隋唐體製的大化改新。但是,在大化改新剛剛取得成效的公元663年,日本人就迫不及待地向自己的恩人朝鮮和恩師中國舉起了倭刀。

  公元663年,中國唐朝高宗龍朔三年,日本天智天皇起傾國之兵攻打新羅,意欲趁朝鮮半島混戰的機會攻入朝鮮,威脅唐朝的藩屬國新羅。同年8月,日本軍在朝鮮的白村江與唐朝和新羅的聯軍交戰,日本人慘敗。

  白村江之戰是中國軍隊第一次大規模的抗日鬥爭,奠定了此後接近一千年的東亞政治格局,對中日雙方都具有深遠的曆史影響和借鑒意義。這場戰爭是日本人對自己的恩人恩將仇報的一次大表演,其來龍去脈值得仔細分析。

  公元594年,朝鮮半島的高句麗、百濟、新羅開始向隋朝朝貢。日本也於608年向隋朝派遣使節。622年,唐朝與高句麗、百濟、新羅建立冊封關係。7世紀中葉,朝鮮半島紛爭升級。655年,高句麗與百濟聯合進攻新羅,新羅向唐朝求援。660年,唐高宗派大將率水陸聯軍13萬前往救援,大敗百濟,俘獲其國王。同年9、10月間,百濟遺臣兩次遣使日本朝廷,請求援助,並要求送還在日本作人質的豐璋王子。大化改新後的日本,開始由農奴製向封建製轉化。為了轉移國內守舊勢力的鋒芒和人民群眾的不滿,也為了擴大在朝鮮半島的影響,日本人遂借機出兵朝鮮半島。於是,朝鮮半島的糾紛擴大為東亞地區的國際爭端。

  661年正月(農曆,下同),日本齊明女皇和中大兄皇子(後來的天智天皇,668年即位)親赴九州,欲統兵渡海西征,但齊明女皇因旅途勞頓,於當年7月病死,出征計劃被迫推遲。8月,中大兄皇子監國,令先遣部隊及輜重渡海。9月,5000日軍護送百濟豐璋王子歸國即位。662年正月,日本向百濟贈送大批物資。同年5月,日本將軍率舟師170艘增援。日本本土則修繕兵甲、各具船舶、儲設軍糧,隨時準備渡海作戰。663年3月,日本又增兵2.3萬人,唐朝也任命右威衛將軍孫仁師為熊津道行軍總管,統舟7000進駐熊津城(今韓國公州)。5、6月間,百濟君臣之間發生嚴重內訌,實力銳減。唐軍與新羅軍隊趁機調兵遣將,於8月13日包圍了百濟王所在的周留城(今韓國扶安)。至此,慘烈的白村江海戰拉開序幕。

  663年8月17日,唐將劉仁願、孫仁師與新羅王率陸軍團團圍住周留城。唐將劉仁軌、杜爽與百濟降將扶餘隆則帶領戰船170艘列陣白村江口。8月27日,日本援軍萬餘人,分乘戰船千艘,與唐朝水軍不期而遇。《三國史記》中描述道:此時倭國船兵,來助百濟。倭船千艘,停在白沙。百濟精騎,岸上守船。新羅驍騎,為漢前鋒,先破岸陣。翌日,日軍諸將與百濟王商討對策。他們依仗兵力優勢,妄言我等爭先,彼應自退,遂未加整頓部署,便率亂伍中軍之卒,進打大唐堅陣之軍。結果,唐軍左右夾船繞戰,巧施包抄合擊之術,致使日軍赴水溺死者眾,艫舳不得回旋。《舊唐書•劉仁軌傳》史載:仁軌遇倭兵於白江之口,四戰捷,焚其舟四百艘。煙焰漲天,海水皆赤。戰後,百濟豐璋王逃亡高句麗,殘軍盡皆投降,百濟複國化為泡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