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日本人為何傳頌鄭成功

(2007-05-13 14:53:32) 下一個
zt:日本人為何傳頌鄭成功

鄭成功是中日混血兒———他的生身母親田川氏(鄭氏家譜稱翁氏)是日本人明朝末年,吳三桂為爭奪愛妾陳圓圓,以為明帝複仇為名,出關向滿清借兵,結果引狼入室,反而促成了明朝的滅亡。所謂“衝冠一怒為紅顏”,留下千古罵名。與此相反,京師淪陷以後的江南各地,湧現出不少精忠報國、救亡圖存的誌士仁人,其中首推抗清扶明到底、收複失地台灣的鄭成功。

  鄭成功名森,字大木,原籍福建省南安縣。1645年,南明隆武帝賜姓朱,改名成功,尊為“國姓爺”。

  明末清初之際,我國固有領土台灣被荷蘭侵略者於1642年強占,台灣人民不斷起義反抗,屢遭血腥鎮壓。南明永曆十五年(1661年)四月,鄭成功率師兩萬五千以及數百艘戰艦自金門出發,經澎湖,直取台灣。在台灣島上人民的支持協助下,登陸後圍攻荷蘭總督所在的赤嵌(在今台南境內)。並擊潰自巴達維亞(今印尼亞加達)前來馳援之敵,前後苦戰八個多月。康熙元年(1662年)2月1日,荷督揆一被迫簽字投降。至此,被荷蘭帝國主義者實施了38年殘酷殖民統治的寶島台灣終於重回祖國懷抱。不幸的是,矢誌複明滅清扶明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卻在收複台灣五個月後一病不起。為壽不永,年僅39歲。正是:

  壯誌未酬身先喪,

  千古遺恨泣英雄。

  出乎我們意外的是,日本人對鄭成功這位中國曆史上的民族英雄卻有一種特殊的尊敬感和親近感。原來,日本文人學士在江戶末期就留下了不少詠歎鄭成功叱吒風雲悲壯一生的詩文。如梁川星岩(1789-1858)的“不辭獨力任顛扶,大木堂堂真丈夫”;四方赤良(1749-1823)的“忠義空傳國姓爺,終看韃靼奪中華”,等等。我注意到,日本人之所以對鄭成功如此感興趣,除了中華文化所具有的強大吸引力外,還因為鄭成功是中日混血兒———他的生身母親田川氏(鄭氏家譜稱翁氏)是日本人。他生在日本,七歲時才被接回中國。

  ■鄭芝龍在鄭成功出世不到一個月就隨原船離去而與田川小姐分了手

  至今,在鄭成功出生地平戶(日本長崎鬆浦郡平戶町),在每年鄭成功忌辰那天,還要舉行一年一度的公祭。鄭成功兒時的故居仍保留著昔日的原樣。相傳鄭成

  功當年離日回國前親手種植的一株椎樹至今依然枝繁葉茂。一位日本友人曾示我一張記述鄭成功出生的“兒誕石”的圖片,並向我講述了下麵這個動人的故事:

  “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有一天在平戶海邊拾貝殼,忽然一陣腹痛,就倚著海邊一塊巨石生下一個男孩,就是鄭成功。這塊巨石今天仍屹立在那個海邊上,當地人稱之為‘兒誕石’,是平戶的一個名勝地,慕名前往觀光的人很多……”

  我從日本一些資料中進一步得知,鄭父芝龍在明天啟三年(1623)隨一艘荷蘭商船到了平戶,當時才19歲。在清理船貨、等待順風返航期間,借住在比他大兩歲的田川小姐家中,這對青年男女很快墜入愛河並私訂終身。隻是鄭芝龍在鄭成功出世不到一個月就隨原船離去而與田川小姐分了手。後來,鄭芝龍成為在中日之間經常出沒的海盜,直到明崇禎元年(1628)接受明廷招安,官至都督同知。1630年,鄭成功被接回福建老家。

  ■飯澤匡的《國姓爺合戰》被收入日本國民文學全集

  鄭成功回國後成長於富豪之家,自幼習文弄武,學劍弄槍,從青年時期就關心國家大事,研讀兵書,繼承儒家中忠君愛國思想,素懷滅清複明之誌。他在36歲那年(1659),率領十萬抗清義軍圍攻南京,從瓜州(江蘇鎮江)直逼金陵城下。為明心誌寫下了一首題為《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的七絕:

  縞素臨江誓滅胡,

  雄師十萬氣吞吳,

  試看天塹投鞭斷,

  不信中原不姓朱。

  這首詩力透紙背,至為感人,充分顯示了他的胸襟和文采。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鄭成功短暫39歲的一生,原本是傳奇性的文學素材,但隻因他生在明朝末年,又是抗清英雄,故在其後二百多年的滿清時代,無法像關羽、嶽飛、花木蘭等曆史人物那樣成為文學作品中的主人公為人傳頌。號稱“日本莎士比亞”的著名劇作家近鬆門左衛門(1653-1724)曾寫了一部名為《國姓爺合戰》的歌舞伎劇,風靡一時,而且在日本出版界開創了一門“國姓爺文學”。其後,日本連續出版很多取材於鄭成功的文學作品,形成一個係列。直到二戰以後,日本出版界仍對鄭成功情有獨鍾。不僅上田微古館的《鄭成功的盔甲》一書仍是日本男女老幼津津樂道的通俗演義,中山光義的《國姓爺合戰》(1952)還被收入青少年世界名著文庫。此外,飯澤匡的《國姓爺合戰》(1956)也被收入日本國民文學全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