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沒有行李的美利堅之行

(2007-01-28 21:05:49) 下一個

沒有行李的美利堅之行

27-11-200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在距離美利堅之行已經接近兩個月了。我已經提不起勁來寫原來計劃好的東西。哎呀,殘念(日文:“遺憾”),做什麽事都要靠一時衝動。不過,我還尚存一絲熱情談談當初計劃的框架內容。我將遊記分成七部分,剛好涵蓋了聖經舊約和新約的大綱。

我最恨就是寫遊記,而且從來不對他人的遊記感興趣。除了高一時,看看三毛的沙漠之旅打發一下語文課的時間,我對遊記特別抗拒。 我就是不明白遊記有什麽好看, 別人看見了日出我又沒份欣賞,別人在旅遊途中錯過了日落又怎樣呢,我還不是照樣得在下班途中擠公共汽車 

好了,是時候自打嘴巴了。

1.         紐約-“地是空虛混沌。”

我的第一站紐約之行完全奉獻給地球另一麵的周公了。我在那兒兩天,日夜顛倒地睡足兩天。生活一片空白,就像當初神創造天地一樣,我是空虛混沌。所以,看到這兒,你可以不用那麽羨慕我了。

我倒要提一下在來紐約之前的印象。聯合航空的空姐是“要什麽沒什麽”,連身材樣貌都沒有,更別說服務態度和機艙設施了。和中國南航相比,是典型的兩極分化。在三藩市轉機到紐約,下機前我給別人讓左邊的路,不小心碰到右邊的一位年輕人。嘩,後生可畏,他竟然用手戳我的背,還說我怎麽怎麽不好,長氣地與他旁邊的伴兒訴了好幾分鍾的苦。當時機艙非常狹窄,又趕上群情洶湧,人人都要回家吃晚飯,我連轉頭的空間都沒有,當然沒法將這個小子逮住再禮貌地罵上一句“Calm down, boy!”。哼,算我倒黴 

2.         波士頓-伊甸園

            上帝用泥土造亞當,在他的鼻孔吹一口氣,他就醒了。 好了,我也終於醒了。一睜眼就開始見識了典型的發達國家的落後公共交通。從紐約到波士頓的火車一遲再遲,結果我在火車上又睡著了。上帝讓亞當再睡覺時,取他的肋骨為他造了一個配偶夏娃。我也有收獲,發了一個夢,在PDA的小屏幕上用筆戳了半小時紀錄下來。本來以為可以在我學期末的小小說中大派用場,其實回到家後,還是將它狠心地刪掉。嗚嗚,心疼死了。唉,這是後話。

           

            在我的日記中,我將波士頓之行比喻為“精神旅行”。但這個題目稍微嚴肅了一些,我還是喜歡“沒有行李的xx之行”。除了你能猜到的意思,它主要是取”行李”Honey” 諧音, 為工作原因,他沒有和我去美國.我的波士頓之行被我改編成一篇小小說。但我沒有描寫我頭一天晚上去的旅遊商業街和古老的愛爾蘭酒吧。我倒是饒有興致地對接待我的大學同學問長問短,想知道她怎樣取得一份在博物館工作的機會(羨慕死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們談起其他大學同學在美國當初留學移民的生活,彼此都很感慨。來到一個新的環境生活真不容易。

            我很喜歡她住的公寓,很簡單又使用。隻住夫婦二人,小小的,覺得特別有家的感覺。我們稍微談了一下宗教。我很高興有人與我分享一直不敢說的東西。當然,聽到相同的聲音並不代表我們的意見就是對的。不過最重要的是聽到真心話,還有開心見誠的分享。

            我的小小說是從波士頓的第二天開始的。我和朋友逛了一些城市中心的標誌性建築物,富人住的僻靜小巷,遛狗的林蔭大道。這些都在一個叫Beacon Hill的地方附近,我的小小說的第二章就是描寫了我在那兒看到的東西,像那朵紫色的牽牛花,還有牽牛花繞著的欄杆,等等。下午的時候,我和朋友坐火車去哈佛。我編造了火車上男女主角的對話,跳過了我朋友的先生去教會彈最後一次管風琴的細節,也沒有提到與他們的一位ABC朋友共進午飯的事。我將重點都放在遊哈佛大學的上麵。最印象深刻的一幕是我見到哈佛大學區的消防局。哈佛的名字在中國人的心裏絕對是金招牌,我們一向深深仰慕在哈佛念書的人。你可以想像我這種熱愛念書的人多麽向往它。但我一看見哈佛的消防局,立刻有一種從天上掉下來的感覺。哈佛人也得吃飯,也需要滅火設施, 也像我們一樣受白眼被冷落欺負。你以為全世界就你一個是哈佛博士,隻有你會寫驚世之作?滿城都是博士,每個人都比你知道的所謂專業知識懂得多。那位朋友的先生是哈佛碩士畢業,念的是拉丁文和希臘文。他說他也以為自己夠專業了,誰知道有一天他碰上一個念理科的學生,發覺對方翻譯的拉丁文和希臘文比他還多。哈哈,還是乖乖地承認我是廣外擴招前的英語畢業生,一起在廣州嚷嚷兩聲,做做井底之蛙吧。

最多遊人集中的地方是哈佛大學奠基人的石像。他們摸著他的腳照相,就像我們向水裏的龜扔硬幣,真新穎。我和我朋友的先生,他是我以前的大學老師,聊起我正在看的英語文學大師James Joyce的《尤利西斯》,原來大家都要依賴書後的注解,我才稍微有點安慰。 想起我當初看不懂James Joyce另外一本小說,到現在已經能將這本小說讀懂,這漫長的八年抗戰(1998-2006),我對文學的堅持和熱愛就像擁抱一個夢一樣不真實。我今天已經能輕而易舉地將四年來學的文學批評理論拋開,轉入試驗階段的創作。人總要成長的, 有點疼,有點不舍得,但明天會更好嘛。

注: 我沒辦法寫下去了,最大的問題是我拖得太久,生活中老是有比它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而且寫一天的遊記至少需要四五個小時的初稿,再來兩個小時的修改,最後需要隔一天時間的消化,再做無數次的修改。我的私人日記有一個完整的版本,但全是英文的。想必你們也沒興趣看,所以沒有繼續整理。你知道,私人日記可以亂寫,寫給別人看的,就得好好地修飾一下。各位同學,包涵包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