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江山如此多嬌

(2007-09-23 19:06:57) 下一個

Toys r us*
江山如此多嬌
23 Sep 07
*“Toys r us” 是玩具反鬥城的英文名。

當許多人感歎他們追求的物質生活其實很空虛的時候,我想大聲地說,精神生活也可能很空,很虛, 你就壓根兒不用羨慕。


相傳Mother Teresa有日記記載,她對自己的信仰失去信心,懷疑自己幫助窮人的舉動有太多個人成就感的成分而失去了上帝的指引。我覺得這個傳聞的真實程度很高,因為我自己也經曆過這個痛苦的階段,深受精神上的折磨。那時不敢對任何人袒露這種不神聖的想法,隻能拚命壓在心裏,最後實在受不了了,才開始小心翼翼地選擇信得過的人談談,最後去見了心理輔導員。找心理輔導員,還不敢找華人的,惟恐影響教會聲譽。兩年後,回望這一切, 其實,都是不必要的憂慮。事實上,隻要承認人為的因素,就能立即解決問題。Mother Teresa不幫助窮人,她再怎麽宣稱愛神,也隻是她“想得美”而已。思想上的純潔需要付出行動,沒有人認為貪官的思想很純潔。就像真正的關心,不是隻限於“幫你祈禱”,還有更實際的行動,例如減輕教會事奉,而不是跟我說,“你要考慮神的需要,而不是單單考慮自己的需要。” 弄得我老是考慮牧師和教會的需要,結果連自己都丟掉。若有人再跟我義正詞嚴地講這一套,我一定當他講笑話, 就像你的經理跟你講“要為人民服務”一樣可笑。

 聖經我都看過三遍了,當中的金句和教訓都很熟悉,教會的大小事工都參與過,年輕和年幼的信徒都帶領過,主日學的教學材料我一一修改過,教會高層的會議決定我記錄討論過。一方麵四年的教會生涯讓我太失望了, 另一方麵我已經厭倦了這種集體生活, 我沒有去教會超過一年。我覺得過去的一年過得比較真實,比較自我,比較人道!
精神生活追求好了,肯定會回頭著眼於物質生活。同樣, 物質生活好了,大家自然開始向往精神生活,然後又回到物質生活。同一個循環,隻是開始時間不同。就像政治人物利用經濟奪權,經濟蓬勃後,文化藝術自然飛速發展(注一)。等文化百花齊放時,肯定有人想作權威指點江山,因為藝術家和偽藝術家都是狂傲偏激的,大家都想當精神領袖,這時宗教的概念最能捉住人們的心。像耶穌和聖母瑪麗亞在繪畫史中出現的形象,耶穌是幾乎全裸,聖母是半敞胸脯的,但即使對於宗教控製極其嚴格的中世紀,這些都是神聖的。在中國,最有宗教意味又最接近我們的當數文化大革命。等中國勞苦人民經曆了洗腦後,身心疲憊時,深圳沙頭角的一條哩士裙已經能迷倒千萬個家庭。嗬, 天堂的存在對於人民群眾來說, 是用生命和青春換來的一個黑色笑話, 而對於領導人來說,隻是一個錯誤。

     雖然我講的是宏觀的循環,但在個人身上都容易找到影子。像每個人剛開始談戀愛的時候,都覺得愛死對方了,政治上宣布心有所屬了。談談情唱唱K,荷包開始為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做出貢獻。然後兩個人開始磨合階段,兩種文化開始有衝突或合作的火花,這時就要看誰是誰的精神領袖。但如果沒有忍讓和足夠的溝通,溝通好了對方又沒有改進,“我愛你”三個字就會開始褪色,這時宗教控製就會趁虛而入。你腦子中的“感情”觀念一旦確立,你的背叛就會很容易引致罪惡感。等經曆了這一切,繼續在一起的話,這時不一定隻滿足於精神生活,婚姻其實是物質生活的開始。戀愛後成家,婚姻中瑣事通常會引發更深的階級矛盾,誰倒垃圾變成“我愛你”的重要參數之一。所以“王子與公主永遠快樂地生活在一起”是白色謊話。

    精神生活根本就是一種物質生活(注二),一種生活在天堂,生活在想象中的境界。每天都生活在天堂裏,你還覺得這是天堂嗎?無論是厭倦了仙境,還是對人世的好奇,在沒有經曆過戰爭的這一代總會被物質世界吸引,隻是物質的內容不同。可見人生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夢想,夢想得到不同的玩具,享受不同的樂趣。以前旅遊時可以忍受和十幾個男生女生同擠一間臥室,還覺得蠻過癮;現在隻能忍受兩人套間。一旦得到一件玩具後,每個人都想換另外一件。所以世界才會如此繽紛,江山才會如此多嬌。

注一:  但文化藝術不是市場經濟,供求關係是沒規律的。有品味未必買得起,買得起未必有品味。所謂長線投資啊。像以前的革命宣傳畫,你現在要是將其中一幅掛在廳裏,肯定充滿後現代氣息 -- 都是給現代人嗤之以鼻的。

注二: 我就不費時間贅述,現今哲學界對世界的組成的觀點了,反正二元論-世界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是根本沒人問津,這種觀點的存在隻是用來對比一元論,除此而外,就剩下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學者去研究了。一般現在隻講一元論,即世界是物質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