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知凡與秋菱談天說詩

(2005-04-23 17:34:33) 下一個
知凡與秋菱談天說詩 ,兼談我為什麽是LTG(作舟)的“扇子” (原文見作舟詩歌《骨子裏的》之跟貼) [一] 回複秋菱兼談作舟詩歌《骨子裏》 秋菱所言極是:“誰有好東西,我就做誰的‘扇子’”。知凡非詩人文人,卻是詩歌藝術的愛好者和讀者,所以最多也就是做一做詩人的“扇子”,翻譯一下LTG的英文詩歌,練習一下文字的遣詞造句。若以讀者的眼光來論詩歌,是外行人看熱鬧,下麵所言,不可推敲。但此處既為“TALK SKY LAND”, 我就不想客氣,想TALK TALK,如非清談,希望不要破壞了大家的雅興。 其實從秋菱所選LTG的幾首詩歌,已略見出秋菱的人品和境界;再加上版主胖有言:“胖似秋鴻/瘦如春夢”,有東坡之仁愛在此,我想自己在這裏隨便怎麽談,應該是不會被人扔臭雞蛋的。 知凡因為是讀者和詩歌藝術的愛好者,所以常是“潛水員”,但不怎麽資深。很希望潛水到海底探看海洋奧妙,有所收獲和領悟,回來陽光底下做一個更快樂的人。 秋菱所選的幾首LTG的詩歌,我都非常喜歡。但我的口味比較雜,喜歡品嚐各種風味的美食,不因為喜歡吃甜的就絕對不吃辣的,喜歡吃淡的就絕對不吃鹹的,各種風味,各有千秋,樂在其中。也因為如此我比較喜歡讀LTG的詩歌。 讀過LTG詩歌的人會發現,其詩歌內容廣泛,寫各種景物(人生、生命、藝術或社會現象等等),寫喜怒哀樂,寫情寫愛寫性但不寫怨恨與仇恨。王國維曰:“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境界有大小,而不以是而分優劣。”LTG詩歌裏我所讀到的都是真景物,真感情,所以喜歡。這首《骨子裏》,就是我很喜歡的一首。 說到《骨子裏》裏的“骨子裏”,我想是很多文人雅士不願麵對或詩人不願將之詩話的一個主題。但我認為這個主題是作為一個真正的“人”需要麵對的最基本的主題。 我們在此先不論詩人文人的理想事業抱負,單論詩人文人的情感,如果“骨子裏”順暢了,我想大部分詩人文人,願做“人”的就會擁著愛人去海灘或曬太陽或戲水或做“骨子裏”的樂事;願做“仙”的就會攜了情人去哪個孤島做神仙眷侶,之所以稱“神仙眷侶”,這“骨子裏”的樂事是謂之“神仙”的根本;而那些願意“成仙”的人自然是不屑做這等事的,所以他們或剃度或削發或入觀或自盡或留在凡塵被人視為鬼而非仙。從古至今,很多詩人文人詩詞歌賦所寫之內容,歸根究底,要麽是理想事業抱負還沒有得意,要麽就是“骨子裏”不夠順暢。人的本能欲望不順暢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因為“人”的科學本性,即使順暢一時,也很難順暢一世。創作詩歌《骨子裏》,其“骨子裏”的欲望又不僅僅是本能的基本欲望,現實與理想,所以要順暢更是難。 “事如春夢了無痕”。“詩詞畫廊”上題:詩、詞、琴、棋、書、畫。詩人文人為何要吟詩唱詞?為何要撫琴對弈?為何要行筆書畫?就是因為單純本能的肉體欲望滿足並沒有多大意思,“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所以詩人文人要追求生命中的其他趣味。在情感方麵,詩人文人更希望通過詩、詞、琴、棋、書、畫的修養來成就自我,會友或尋覓到靈魂的伴侶而非肉體的伴侶。但凡詩、詞、琴、棋、書、畫這些才能麵麵俱到並且又修養深厚的才子佳人,而且越深厚他們的理想越是要去做“神仙眷侶”。所以修養詩、詞、琴、棋、書、畫背後很高的一個境界就是靈與肉相和諧的“神仙眷侶”為“骨子裏”之樂事。 現實世界和現代生活,你們找到自己在“神仙眷侶”中的另一半了嗎?即使找到,哪裏還有孤島留給你們?所以作為一個平凡的人,不願“成仙”的就不得不麵對做“人”的問題和做人的基本問題,也就是麵對“骨子裏”。詩人文人如果追求詩、詞、琴、棋、書、畫裏的境界,為什麽不可以麵對“骨子裏”,詩話“骨子裏”,難道“骨子裏”不是詩歌的一個高境界嗎? 作為讀者和詩歌藝術的愛好者,我隻能談一談一個讀者欣賞詩歌的體會。如果是內行人,應該論其藝術造詣,外行人不敢亂自瞎說藝術的技術問題,一來害怕瞎說,“扇子”對“偶像”不敬,二來心虛害怕在這裏班門弄斧,貽笑大方。最重要的是,這世上有一種人是很討厭,就是自己不會做的事情,還喜歡指手劃腳。所以自己不會寫詩的我斷然不敢在這裏論所謂的詩歌藝術,破壞詩人寫詩的創作熱情和興致,如果做了這種事情,臭雞蛋請大膽扔過來,也好給我提個醒。 有不妥之處,望海涵! [二] 與秋菱談天說詩 兼談我為什麽是LTG(作舟)的“扇子” 秋菱, 請容我又要“瞎說”了。 我非常同意詩是美麗的語言! 我認為但凡寫真景物真感情的詩歌就有美麗的基礎。詩人們寫詩的創作熱情最可貴。文字是條河,隻要寫下去,詩人們眼中的景物,心中的理想與情感,腦中的領悟,腳下的道路,抓不住的靈感,思路和創作的情趣等等,全會在文字的河流裏流出。 詩中的“真”最可貴,詩歌是真,藝術是真,愛是真。“真”是詩歌中一個“質”的問題。現實世界,凡事愛論“質量”。所以很多“詩評家”論完“質”後,會論其“量”即詩歌的藝術含量,論其品質優劣,是否勝出等等。我認為論是可以論,論古之詩人詞人就罷了,但對現今意氣風發的詩人們,有所探討求進步是好的,但如果忙著“定質定量”卻是不好的。我想這個習慣可能是受中文“質量”一詞固定意義的陷害。若論詩之質量,我寧願選擇英文QUALITY中屬性、特征、特點、特色的含義,我引申為個性。我們對詩歌的不同喜好其實是因為每個詩人寫出的詩歌都有不同個性的原因,而讀者也有不同的個性。從這個意義上講,詩歌欣賞就是尊重詩人的個性,尊重讀者的個性。 個性不是一成不變的,個性會在生活和修養中逐漸展開、演化、進化……(REVOLUTION)。所以不用一成不變地看待人之個性,這樣論起人來,隻論其個性,不論其好壞,我從來不管這個世界誰是好人壞人。理解了REVOLUTION 一詞的含義,我們就不會看死一個人(或讀者),看貶一個人(或讀者),更不會看死或看貶一個詩人和他(她)的詩,但最好可以看到詩人的個性,沒有個性的詩歌,即模仿來的或虛情假意的詩,我一般是不讀的。人也好,詩也好,都是可以不斷進步的,人的潛能是很大的。所以相信自己,相信他人。 扯遠了,回來說詩,我喜歡讀LTG的詩歌也是個性使然,你喜歡LTG或其他詩人的不同詩歌也是個性使然。“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詩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所以LTG和易明君等除了用美麗的語言表達個人情感,還表達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同情心令我二人敬佩。此處古意中“赤子之心”之“赤”並非後來“赤色分子”聽多了而有的“赤”給人的某種語言意義。“赤子之心”除了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同情心,南唐後主李煜的“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全都是“赤子之心”。 王國維曾論客觀詩人與主觀詩人,認為“客觀之詩人,不可不閱世。”“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非也!我在LTG的詩歌和雜文中就看到了客觀詩人與主觀詩人的結合。LTG的雜文也好,詩歌也好,有閱世愈深,材料愈豐富愈變化的特色;與此同時,其雜文和詩歌中,更可見出其閱世愈深,則性情愈真的特色。《骨子裏》難道不是真性情嗎?還有秋菱所選的那幾首我們都很喜歡的詩歌,哪一首不是性情愈真?所以我們不必對著名學者或大詩人頂禮膜拜,獨立思考,是我閱讀LTG詩歌和雜文的心得。 英文因為每個單詞有很多種意思的解釋,所以翻譯英文詩歌有很大的再創作空間,我們的翻譯再創作也體現了翻譯者不同的個性。在我看來,很多LTG的英文現代詩歌不像古詩詞中之“言有盡而意無窮”,卻似“言無盡意無窮”,所以他的很多詩歌留給讀者很大的想像和翻譯的再創作空間,我喜歡這種“言無盡意無窮”可能是我個人比較喜歡欣賞現代藝術。我想很多喜歡現代藝術的人如果喜歡詩歌也會喜歡LTG的詩歌。 我們再來引用一下“詩詞畫廊”上題:“詩、詞、琴、棋、書、畫”。“詩、詞”代表文字,“書、畫”代表視覺藝術,“琴”代表音樂,“棋”代表邏輯、想像力、思維、幾何數理等等,他們看似獨立,但卻相通,舊詩詞中“融會貫通”的例子我們不在此列舉。舊詩詞中我們說詩歌藝術是不同藝術的結合,我想沒有人會反對。古代才子佳人之所以常被人稱為才子或佳人(非美女是佳人),多因為他們多才多藝。在古代,才藝多能的才子佳人精通古代的“詩、詞、琴、棋、書、畫”者有之,但是社會發展到今天,你們見過還有哪一個才子佳人可以精通現代的“詩、詞、琴、棋、書、畫”?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其實我們沒有分析一下現代的“詩、詞、琴、棋、書、畫”已經不知道發展到了哪一個境界。文字、音樂、視覺藝術形式越來越多樣化,並出現了戲劇電影等等綜合藝術。科技(與棋的思維沾一點邊)的迅猛發展,帶來社會生活變化,社會價值變化,人們的情感更加複雜,喜怒哀樂孤獨欲望的名詞或許是一樣的,但原因卻比古人複雜了許多,與之相適應地就帶來了各種藝術形式的創新與進步。現代的“詩、詞、琴、棋、書、畫”(文字、音樂、視覺藝術和科技)方方麵麵都發展到了無止境的地步,所以現代生活中,人們對藝術的審美要求和情趣也越來越高。莫奈、米羅、畢加索等等藝術家為什麽可以成為大師?因為他們創新,適應現代社會生活變化,為現代人提供時代的藝術享受。 秋菱說LTG的詩歌並不是每一首都讀得懂,這裏麵有一個問題我不清楚,你是否接受現代生活?你是否接受現代藝術?人的痛苦有時候是因為要選擇,但人最大的快樂也是因為可以做選擇,我們可以睜開雙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把眼睛閉起來。不接受現代藝術可以,但是如果我們做不了“仙”,不願“成仙”,要做“人”的話,我們逃不過現代生活,哪裏逃?我們在“清談天地”相遇不是現代生活嗎,如果沒有現代科技,別說素不相識的你我可以“認識”,就是認識的也不知要趕多少天的馬車才能談上一談。對了,古時候,女子出不得門去,你我要想談談,更是沒戲。現代科技對社會生活影響深刻,對人類的智慧影響也非常深刻,從前的才子佳人記憶力非凡,詩詞文章倒背如流,如今這非凡的記憶力有時候可以不必用來死記硬背詩文來占據大腦的內存,記得印象深刻的或大概的詩文,GOOGLE一下就可以出來。所以我們閱讀詩文後不用去死記硬背了,印象深刻的自然記得住,而李白杜甫蘇東坡等等舊時詩人詞人就像是一個個符號在我們腦子裏,等到用時GOOGLE一下就好。有了印象和符號的記憶,我們的腦子可以用來做好多別的的事情,對詩人和藝術家來說,就是用來創作。 創作是詩人或藝術家的生命意義之所在,藝術家的創作帶給人類智慧的啟發是非凡的,莫奈的“印象主義”,米羅的幾何線條或符號的創作藝術保不準就啟發了像MICROSOFT、GOOGLE裏等等科技的最初思維。我們現在在這裏交流談天,我們從未謀麵,但卻在交流,慢慢地會有感情,但我們在各自的腦中隻是印象,線條或符號而已。我們逃不過現代生活,而且在不知覺中我們根本逃不掉現代藝術。 我這樣解釋,不知你是否願意接受現代生活和現代藝術,接受了現代藝術,我們就可以接受很多新生事物,接受現代詩歌,而不會僅僅隻把唐詩宋詞來膜拜。現代詩歌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和情感,現代人的生活和情感當然是現代的,所以如果選擇了接受現代藝術,想讀懂LTG的詩歌和雜文就容易了,LTG用的語言都是最平實的語言。如果拒絕現代生活和現代藝術,當然就不容易懂,說不定讀都不會讀。詩人的詩歌是可以進步的,讀者的欣賞能力更是可以進步的,欣賞的進步可比創作的進步要容易很多。 我在LTG的現代詩歌中受到很多啟發,直麵現代生活中的很多問題,是直麵不是逃避,逃避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隻會帶來扭扭捏捏,無病呻吟,自欺欺人,裝腔作勢。沒有這些詩歌的啟發,我根本寫不出這些文字,可以說我這裏寫下的所有思想都是我在其詩歌和雜文裏讀到的LTG的思想,有些還是其詩歌或其他語言的直接抄襲比如“文字是條河”“創作是詩人或藝術家的生命之意義”等等;對莫奈、米羅等藝術家的認識也是因為在LTG“作舟雙壁軒”所配的插圖中,邊讀詩歌邊欣賞所得。其詩歌的內容讓我對現代生活中的很多概念有重新的思考,幫助我尋找藝術、生活和生命的真正答案。在此之前,我從來不擺弄文字,跟所有渾渾噩噩的女人沒有任何區別,整天逛街吃東西,買再多的新衣服也沒有穿新衣服的快樂感覺。文字是條河,讀完LTG的詩歌,受到啟發,我開始寫文字,我都不相信原來我可以“瞎說”這麽多,不怕你看著厭煩。詩是美麗的語言,現代詩歌是不同藝術的結合;詩歌又是語言藝術,把文字當作畫家的油彩,音樂家的音符,甚至可以為我們展現像電影一樣的畫麵。 像我這等自己不會寫詩,但又愛好詩歌的人,就在翻譯英文詩歌中得到些詩歌再創作的樂趣,有如詩歌園地的“寄生蟲”。秋菱切不可盲目稱自己為“寄生蟲”的扇子,你我姐妹相待,同行詩歌天涯路,自有一番情趣。要以推崇真英雄為上策。真正的創作作品最能給人以啟發,我這裏的“瞎說”是看過之後需要趕緊忘記,不用留任何印象的。大腦的內存要用來記下值得記下的東西,騰出空間來創作美麗的詩歌或做其他有趣味的事情。腦子的空間越大,越有地方用來腦筋激蕩,我們常說某人“死腦筋”就是因為他(她)太固步自封,腦子裏塞滿舊觀念,或抱著一些舊東西舊觀念死活不肯鬆手,還拚命告訴人家這就是他(她)的個性,生怕大家不知道他(她)是“死腦筋”。 --摘自“清談天地”之[詩詞評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