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拾糞:質變與量變

(2004-12-31 22:48:29) 下一個
上小學時,運動轟轟,一隊隊紅領巾不讀書,被哄著去拾馬糞基肥。 自然課本上說可愛的大白菜,菠菜,紅蘿卜等都需要大糞的營養才 會好吃!一筐筐,一車車,大糞變成糞山;一座座糞山臭氣熏天。 但,施進土壤,它們浸入種子,變成了人們的食物。 這,是質變。 量變是指麵對糞堆不知所措,非要將糞便分解,研究,糞子[分子] 就是這麽來的[玩笑]。比誰的糞堆大,誰的糞多誰得獎狀,流動紅旗。 這是量變。 糞,土壤,化肥等,算不算蔬菜的‘原材料’?如果算,我們吃‘原材料’ 不就得了?? 一枝筆,一頁紙,算詩/文學的‘原材料’嗎???如果算,我給你最好 的筆紙,你能寫出另一篇《紅樓夢》麽????故宮博物院,紐約現代藝 術博物館裏的許多東西是用普通‘原材料’創造的,人們到那裏去看什麽 啊???? 語言,似乎誰都擁有,但它的功用不僅僅是被印刷。盲人,聾啞人呢?紙 上的字,空中的聲波,於他們也許沒感覺,但他們照樣可以欣賞詩!!! 新詩也好,現代先鋒藝術也罷,我們如果因不懂而曲解它,那就低俗了。 想象,如你拿張旭的狂草給外國人看,他們會說什麽? 反之亦然! 其實,愛好詩歌藝術是非常容易入門的。去圖書館或書店看幾本有關現代 詩歌/藝術的書,會立即消除糞便的氣味。 老毛的話我就記住一句,“好好學習...." ---LTG 200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