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群經略說
3.1. 書
3.1.2 (1)
最早的《尚書》定本出現於何時?頗難論斷。今本《尚書》中的某些篇章,比如《堯典》、《禹貢》,對於上古社會的描繪,同戰國中、前期流行的說法頗異其趣。由此揣測,今本《尚書》所根據的定本,有可能出現在戰國末期。如前所述,秦朝設有掌《尚書》的博士,秦之有官方定本《尚書》,當無可置疑。李斯雖建議銷毀一切非秦之史記,其目的在於銷毀六國的記載甚明,故《尚書》雖非秦之史記而不予銷毀之列,也無可置疑。然而,由秦朝博士傳授的《尚書》是否就是先秦的原貌?《堯典》、《禹貢》等篇之所以會反映出非封建的、中央集權的思想,是否根據秦朝官方的意旨而作過篡改與增刪?亦難以論斷。
秦朝初建,旋即令李斯等製定並推行秦篆以取代先秦的篆文。為區分起見,後世稱秦篆為小篆、稱先秦之篆文為大篆。爾後為方便書寫起見,秦朝又發明並推出隸書。自隸書出,篆文與隸書,又分別稱之為“古文”與“今文”。以理推之,秦朝官方的《尚書》定本想必先有秦篆本,在推行隸書之後繼有隸書本或者說今文本問世。“想必”二字,僅就秦篆本而言,秦之有今文本,證據確鑿,無須推想。據《史記·儒林列傳》,秦有《尚書》博士姓伏名勝,濟南人,當時人尊稱之為伏生而不名。 伏生在秦亡之際,眼見京師不可久留,攜帶一部《尚書》逃歸故裏。不久,項羽進入鹹陽,一把火燒盡藏於秦宮的圖書。接下來是楚、漢相爭的混戰,伏生的家鄉兵慌馬亂,不得安居。伏生不得不又逃往外地,臨走時把《尚書》藏在夾壁之中。戰亂結束之後,伏生返回家鄉,居然在夾壁中尋回這部《尚書》,可惜已經有所殘缺,隻剩下二十八篇。這二十八篇的篇名是:
1. 堯典
2. 皋陶謨
3. 禹貢
4. 甘誓
5. 湯誓
6. 盤庚
7. 高宗肜日
8. 西伯戡黎
9. 微子
10. 牧誓
11. 洪範
12. 金縢
13. 大誥
14. 康誥
15. 酒誥
16. 梓材
17. 召誥
18. 洛誥
19. 多士
20. 無逸
21. 君奭
22. 多方
23. 立政
24. 顧命
25. 費誓
26. 呂刑
27. 文侯之命
28. 秦誓
不曾殘缺之前的這部《尚書》究竟有多少篇?史無記載,或因此時伏生已老,又經多年荒疏,記不清晰,故不曾說起。至於遺失篇章的文字,伏生更不複記憶,隻好揀起這殘缺不全的二十八篇在家鄉開門授徒。
漢文帝之時,社會漸趨穩定。文帝有心於文治,遂下詔書徵集民間圖書、尋訪民間學者,卻既找不著《尚書》,也找不著通《尚書》的學者。正覺茫然之際,忽然聽得濟南有伏生其人其事,大喜過望。本想立即召伏生進京,無奈伏生此時已年逾九十,行動不得,朝廷於是派遣奉常掌故朝錯前往受教。伏生所傳之《尚書》就是秦朝廷用今文寫就的定本,故曰:“秦之有今文本,證據確鑿,無須推想”。
漢景帝之時,民間又獻上一篇用今文寫成的《尚書》,篇名《泰誓》。當時伏生已死,漢朝廷不僅無人能夠判斷這篇《泰誓》的真假,也無人能夠確切理解這篇《泰誓》的文字,不得不聚集眾博士幾經研究、探討,方才講通。這篇《泰誓》來曆不明,內容與見諸先秦著作中的《泰誓》引文也頗有出入,卻為漢朝官方認可,正式加入伏生所傳的二十八篇《尚書》之中,使原本隻有二十八篇的今文《尚書》演變而成二十九篇的官方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