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柞裏子:2011的美國:牆街篇

(2011-12-14 14:45:17) 下一個

 

   過去國人譯洋地名,往往喜歡挑選好字眼兒。比如,“英吉利”、“美利堅”、“楓丹白露”、“百老匯”、“華爾街”……一個個光鮮動聽,令人遐想不迭。

   其實,“百老匯”本名Broadway, Broadway就是“寬街”,“華爾街”本名Wall Street. Wall Street就是“牆街”;並“無百老交匯”、“華麗爾雅”之意。

用“寬”作街名,中美兩國皆屢見不鮮;用“牆”作街名,則無論在中在美皆屬罕見。罕見者,大抵有出典。“牆街”之得名,有出典歟?曰:有。

New York還在荷蘭人之手的時候,本名New Amsterdam。當New York還叫New Amsterdam的時候,牆街所在之地本是一堵城牆。修築這堵城牆的目的,大抵在於防禦英人的南侵。1664年英人攻克New Amsterdam,更名New York,這堵城牆從而失去存在的意義,英人遂拆之以為街道,因本為牆之所在,故名“牆街”。

據說,除此之外Wall Street 的得名還有另一不怎麽流行的說法。那說法與英文wall 的意義無關,自然也就不能譯作“牆”了。既然如此,恕不介紹。嗬嗬!咱還不想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嘛。

 

N年前初到紐約,當時還不知道華爾街其實就是名副其實的牆街這典故,興衝衝前往,結果自然是吃了一驚:一條這麽不起眼的狹巷,竟然名滿天下!由此可見,牆街之所以出名,絕對不會是因為街道的寬敞宏大。因為什麽呢?因為紐約股票交易所坐落於牆街11號。

紐約股票交易所是何方神聖?一言以蔽之,是世界上最大的股票交易場所。據201012月截止的數據,在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的資本總額高達13.39萬億美元。13.39萬億美元是多少錢?2010年世界GDP總值大約為58萬億美元,排名第一的美國的GDP大約為14.5萬億美元,排名第二的中國的GDP 接近6萬億美元。由此可見,在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的資本總額,接近世界GDP總值的1/4,略少於美國的GDP,是中國GDP2.23倍。這麽多錢!如果叫13億人民一起來數,會是什麽結果?一準會數到13億人民全都手發酸為止。

 

俗話說:錢多不戳手。簡單五個字,道破人性貪婪的本質。因貪婪,遂有金融這行業;因有金融這行業,遂有紐約股票交易所;因有紐約股票交易所,遂令牆街盛名遠播。

盛名未必是美名。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牆街經常成為口誅筆伐的對象,就是證明。牆街之所以會遭到眾人的口誅筆伐,原因不外乎二。其一,牆街被眾人視為金融業的象征。其二,金融業被眾人視為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其一,無可爭議。其二,則屬於誤會。

然則,2008年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何在?曰:不在牆街,在白宮。更具體地說,在於美國聯邦政府自上個世紀80年代末以來的金融決策的失誤。失誤有多少?不必細數。小毛病無關大局,可以忽略不計。有關大局的失誤,竊以為有三。

其一,美國的銀行本來有兩種,一種為商業銀行,另一種為投資銀行。商業銀行負責資本生產,投資銀行負責資本運作;各行各道,涇渭分明。上個世紀80年代末,聯邦政府推行金融管理改革,結果之一,是允許商業銀行開展投資銀行的業務,從而令商業銀行進入了高風險的生意領域。不言而喻,風險越高,出現危機的機會也就越大。

其二,美國的投資銀行本來都是私人的公司,說得更確切些,所謂投資銀行,其實就是有錢人的集資與投資俱樂部。聯邦政府於80年代末推行的金融改革,允許投資銀行上市。從此,投資銀行就成了從世界範圍內吸取資本的股份公司。這一改變產生兩個效果。其一,本來投資銀行玩的是自己的錢,如今玩的是別人的錢。玩自己的錢,大抵會謹慎有加,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玩別人的錢,能不投機取巧、鋌而走險、心存僥幸?其二,上市之後,投資銀行的資本大為擴充,其一舉一動對美國,甚至世界經濟的影響之大,遂未可限量。

其三,聯邦政府沒有及時緊縮銀根。如何緊縮銀根?美國基本上是通過所謂“公開市場”向銀行發放政府的債券。債券發放愈多,銀行手中的資金愈少,能夠生產出的資本也就愈少。反之,債券發放得愈少,銀行手上的資金也就愈多,能夠生產出的資本也就愈多。

但凡譴責、批評、謾罵美國銀行家們貪婪、欺詐、不負責任等等等等,致令美國金融出現如今的危機者,皆未曾認識到美國銀行家之所以能夠貪婪、欺詐、不負責任等等等等,在於銀行手上有大把的銀根,不放出去,那叫經營不善、糟蹋資金。而銀行手上之所以有大把的錢,是因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沒有要求銀行購買更多的債券。換言之,根本的責任並不在銀行,而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誰操縱這個“公開市場”?是一個稱之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簡稱 FOMC )的機構。該委員會共有委員12名,其中7名為聯邦儲備係統執行董事,1名為聯邦儲備銀行紐約分行行長,剩下4個名額由聯邦儲備銀行其他11個分行行長輪流充任。最高的負責人,就是聯邦儲備係統的執行董事長。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所有成員,都不是政治任命,與政黨無關,為避免政治影響,其任期特意與總統錯開。無論是前任總統老布什、克林頓、小布什,是現任總統奧巴馬,還是未來的總統xyz,都沒有權力幹預或插手委員會的具體工作。故就聯邦政府的未能及時緊縮銀根這一點而言,總統沒有直接的責任。不過,不能幹預具體的工作,不等於不能影響金融政策的方向;沒有直接的責任,不等於沒有間接的責任。近30年來美國總統或者說最高決策階層在金融方麵的失策,在於錯誤地認為可以依賴外國購買美國國債,不必控製國內的貨幣流通量,從而造就了建立在超級舉債基礎之上的經濟繁榮。

美國最高決策階層為何會產生這樣的失誤?這就不好說了。知悉內幕者,必然諱莫如深,三緘其口。外麵的觀眾,隻能揣測。柞裏子的猜測是:誤信一旦出現危機之兆,可以及時將危機轉嫁到大量持有美國國債的外國,比如中國。這樣的誤信,並非出自盲目的自信,確有成功的先例可援。既然如此,2008年為何沒有轉嫁成功?恐是危機的預兆不明顯,遂令當局措手不及。預兆為何會不明顯?恐是訊息技術的突飛猛進使然。如今的訊息技術,令一切能發生變化者皆以難以預測的速度發生突變。

 

雖說指牆街為2008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出於誤會,牆街的“盛名遠播”業已演變而為“惡名遠播”,無法糾正了。於是乎,2011的美國就出現了一個新的說法:OWSOWSoccupy Wall Street的縮寫,意思是“占領牆街”。

“占領牆街”的行動,就時間而言,始於2011917日;就地點而言,始於牆街與寬街交接之處以北兩個街口的Zuccotti公園。上千名示威者示威遊行之餘大都離去之後,剩下12百名積極分子當晚在Zuccotti公園安營結寨,從而揭開為時長達兩月的“占領”行動之序幕。

不過,占領牆街的策略,卻並不發源於這一日,甚至也並不發源於美國人。2011713日,加拿大Adbusters 基金會在其博客中首先提出以和平手段占領牆街藉以抗議民主被公司操縱的建議。2011823日,網上著名黑客組織Anonymous在其博客發表聲明,慫恿民眾參予占領牆街的行動。

參與占領牆街行動者究竟有多少與Anonymous的慫恿有關?難以核實。Anonymous之有人參與其中,則不容置疑。何以知其然?在占領行動發生一周之後,60名占領者被警方以阻撓交通等名義逮捕。Anonymous旋即在網上公布參與逮捕行動的警察的姓名、電話、住址予以威脅。如果Anonymous成員不曾參與其中,何能辦此?

 

占領牆街的目的何在?不易歸納,因為占領牆街的同誌們呼喊的口號五花八門。有的喊革命,有的鼓吹馬克思,有的要實現美國夢,有的呼籲公平,甚至還有寫著半吊子中文“沒有更多腐敗”的。最多、同時也是最駭人聽聞的口號是:“我們是那99%”

“我們是那99%”是什麽意思?不是“我們是絕大多數”那麽簡單。據廣為接受的統計數據,美國最富有的1%的收入之和接近美國總收入的1/4,而剩下的99%的收入之和隻相當美國總收入的3/4。“我們是那99%”的口號即緣此而來。占領牆街的同誌們真正代表剩下的99%麽?其實不然。因為統計數據同時顯示:其次富有的19% 的收入之和大約為美國總收入的45%。占領牆街的同誌們能代表這19%麽?顯然不能。不僅不能代表這19%,恐怕再往下數319%,也不是占領牆街的同誌們所能代表的。占領牆街的同誌們究竟是些什麽人?柞裏子從BuzzFeed.com看到一份14位占領牆街者的自我介紹,茲轉述其大意如下:

 

8年沒看過醫生

 

付了13年抵押貸款,房子銀行沒收

被迫從大學退學,不得不放棄夢想

2年半的女友棄我如棄弊履

父母離異

辭去最低工資的工作

決定為自由奮鬥,為美國夢奮鬥

 

2008年因手術病假後被解雇

   本科畢業,找不到工作

   6個月前就過了失業保險期

   房子被沒收

   34

   有子女2

   寄居父母之所

 

以為美國女人為恥

   在美國絕對沒有自由

   絕不寬恕騙取我童貞的男人

   更待何時  

 

  大專文科畢業

  用光了父母為我積累的學費

  除去令我一身債務,學位一無用處

  沒工作,沒夢想,一場噩夢

  在別的城市幹過最低工資的工作

  $7.94/小時,活不下去

  回到父母家,成為啃老族

  

  沒工作,沒醫療保險

  找工作或是高不成或是低不就

  職位被砍

  存款=$22.06

  再過兩天就要交房租

 

  一星期工作67小時

  沒錢替孩子買文具

 

  媽失業5年了

  我靠food stamps 度日

  我有碩士學位

  找不到工作

 

  14歲,已經上大學了

  剛搬回奶奶家

  爸失業了

  媽是學生

  被醫療保險拒之於門外

 

  20

  因為沒有工作經驗,所以找不到工作

  因為找不到工作,所以沒有工作經驗

 

 26

       打兩份工一星期工作65小時

       服務於殘疾收養所

       同事們都不能養家糊口、付不起房租

       勞累不堪

 

  在加州一家小公司幹了8

  小公司被一家大公司收購 

        大公司解雇全體工人

        將廠外遷澳大利亞

        我開了家公司同大公司競爭

        被大公司起訴

        我贏了

        大公司聘請我,被我拒絕

        絕對不要放棄鬥爭

     

  有碩士學位,有工作,沒有債務

  但自2005年以來,年平均收入隻有$10,000

  去年搬到發展中某國當職員

 

   有過工作,養活兩個孩子

   如今失業

   沒固定住址

   UEI度日

   沒有醫療保險

 

 

雖然BuzzFeed.com的資料不過是隨機采訪的結果,並不具備科學抽樣的統計價值,依然不難看出牆街占領者大抵為年輕、失業之女性。

 

美國輿論如何看待占領牆街的行為?據10月、11月在全國範圍內所作的一些統計顯示:讚同者在59%22%之間。差距如此之大,不得不令人懷疑其可信度。不過,據說無論依據哪種調查,讚同人數皆高於反對人數。然而,據Quinnipiac大學113日的統計,隻有30%的選民支持占領牆街,反對率為39%。進一步的分析顯示:在無黨派選民中,占領牆街的支持率僅為29%,而反對率高達42%。至於民主黨選民,則恰好相反,反對率僅為19%,而支持率卻高達45%

政要們的態度如何?

現任總統奧巴馬的態度模棱兩可,一方麵聲稱占領牆街反映了美國人民的沮喪,指責金融界不負責任,另一方麵又稱金融巨子並沒有犯罪,隻不過操守不夠端正,不能予以法律製裁。此外,對於多達4000示威群眾被捕,漠然視之,置身事外。

前眾議院議長、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熱門人選晉格銳赤的聲明則藏鋒於圓滑之中。他聲稱:每一個美國人都有理由生氣,也都有理由憂慮。占領牆街的人分兩種,一種是左翼煽動分子,到處煽風點火;另一種是右翼茶幫的同道,對社會認真負責。

 

20111115日午夜零點,紐約市警察奉市政府之令,以清理衛生的名義將占領牆街的同誌們轟出Zuccotti公園,並通知占領牆街的同誌們不得繼續在公園內進行安營結寨的非法活動。倘若不能安營結寨,占領牆街豈不成了一句空話?占領牆街行動委員會於是立即訴諸法院,紐約低級法院判決市政府的禁令非法。市政府旋即上訴,紐約最高法院否決低級法院的判決,維持市政府的禁令。於是,為時近兩月的占領牆街行動遂告……

怎麽說呢?還真不好說。占領牆街的行動雖然在紐約遭到禁止,卻早已蔓延到其他城市;雖然美國其他城市的模擬行動也大都先後遭到封殺,卻早已蔓延到美國之外。如今加拿大、英國、荷蘭、新西蘭、菲律賓、日本、南非皆有模擬行動在發動中。所以,說占領牆街已經煙消雲散,未免過早。

 

無論是否已經結束,占領牆街的行動能產生意義重大的影響麽?竊以為不可能。越是有更多的外國參與或聲援,越不會在美國產生影響。何以知其然?姑置之,且待下篇分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jjmmjj 回複 悄悄話 牆街通過代理人影響政府。多屆財長由GS出就是證明。或者是和牆街關係深的人當。當今財長就是例子。GS上不上市,何時上市,乃利益最大化選擇。暫時不上市,可多多黑箱操作,上市可多多吸金。最後上市,還是說明其最終有利。沒人一定要GS必須上市。牆街有立博儒和保守派,正好說明其兩麵都玩,兩麵都有其代理。政府輪流換,牆街自巋然。牆街內部競爭,外部一致。很說明問題。大選年,牆街通過獻金,牆街報,媒體,左右選情有目共睹。通過代理而不是直接赤裸裸命令政府,正是其聰明的地方。
jjmmjj 回複 悄悄話 老柞差耶,白宮受牆街控製,根還在牆街。廢銀行規則的幕後推手,也在牆街。皰爾僧財長救AIG不救LEEMAN BROTHERS,就是因為他是前Goldman SACHS 的CEO,Goldman SACHS 和AIG打賭,如果美國人付不起房貸,你AIG付我賭金。故亨利財長通過救AIG,把國家的救貸讓GOLDMAN SACHS 賺得認不到家了。有一說法,救款60%被GS撈進腰包。美國經濟半死不活,GS和亨利是罪犯。

那救款如果用來啟動基礎建設,蹬火星,造學校。則產生大量新工作,經濟早就恢複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