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群經略說
3.3. 易
3.3.3
秦始皇下焚書之令,《史記·秦始皇本紀》稱:“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漢書·藝文誌》:“及秦燔書,而《易》為筮卜之事,傳者不絕。”《漢書·儒林傳》:“及秦禁書,《易》為筮卜之書,獨不禁,故傳授者不絕也。” 由此可見,至少至秦之時,朝野皆以占卦之書視《易》,未嚐尊之為儒家經典。由此揣測,秦代恐無《易經》博士之設。漢興,武帝以前亦不聞有《易經》博士。故《易經》博士之設立,當始於漢武帝設立五經博士之時,較《書》、《詩》、《春秋》博士之設為晚出。
據《史記·儒林傳》,孔子弟子魯人商瞿傳孔子之《易》學,六世而至齊人田何。據《漢書·儒林傳》,商瞿傳魯人橋庇子庸,子庸傳江東人駻臂子弓,子弓傳燕人周醜子家,子家傳東武人孫虞子乘,子乘傳齊人田何子裝。田何之時,適逢漢興。漢高祖用婁敬之計,強迫關東六國舊貴族遷往後來興建杜陵之地。田何因係齊國王室之後,故予遷徙杜陵之列,從而號稱杜田生。田何傳東武王同,洛陽周王孫、丁寬,以及齊人服生。丁寬曾為將軍,參與平定吳、楚等七國反叛之役;學術成似亦最高,著《易說》三萬餘言,堪稱文武雙全之才。服生,《漢書》逸其名。顏師古《漢書注》引劉向《別錄》雲:“服氏,齊人,號服光。”王同、周王孫、丁寬、服光四人皆著《易傳》,其再傳弟子或為高官,或開後世《易》學流派,故後世論《易》學者,鹹推田何為鼻祖。
王同傳菑川人楊何。《史記·儒林傳》稱:“(楊)何以《易》元光元年征,官至中大夫。…… 然要言《易》者,本於楊何之家。”由此可見,當司馬遷之世,楊何之《易》學最為風行。《漢書·儒林傳》:“初,《書》唯有歐陽,《禮》後,《易》楊,《春秋》公羊而已。”據此,則首先設立的《易經》博士當為楊何之《易》。然《漢書·儒林傳》又稱:丁寬傳同郡田王孫,而“田王孫為博士”。西漢之時重師法,田王孫既然師從丁寬,其為博士,所傳授者想必不為楊氏之《易》而當為丁氏之《易》。由此推測,繼楊氏《易》之後,丁氏《易》或亦得立於學官而為史冊所遺漏。
據《漢書·儒林傳》:田王孫傳沛人施讎、東海人孟喜、琅邪人梁丘賀。施、孟、梁丘各自開派,三家之《易》,在宣帝時俱得立於學官。此外,更有京氏《易》,亦在元帝時得以立於學官。《漢書·藝文誌》於《易》學之下首列“《易經》十二卷,施、孟、梁丘三家。”與《詩》學之下首列“《詩經》二十八卷,魯、齊、韓三家。”如出一轍。難道自施、孟、梁丘三家之立於學官之後,遂取代以前的楊氏《易》或丁氏《易》而成為官學的定本?史料缺如,未可斷定。《後漢書·百官誌》:“博士十四人,……《易》四:施、孟、梁丘、京氏。”據此可見,至少在東漢之世,楊氏《易》已不複存於學官。施、孟、梁丘三家《易》既然皆出自博士田王孫,三家《易》的經文應當並無不同,其區別當僅在傳文而已。
至於京氏《易》,指京房之《易》。西漢有前後兩京房,前京房為楊何弟子,武帝時官至太中大夫、齊郡太守。梁丘賀本來在長安師從前京房,因其外放而改師田王孫。宣帝聽說前京房精於《易》,訪求其門人而得梁丘賀,以梁丘賀為郎。不久,宣帝去孝昭廟祭祀。途中前衛旄頭與劍無故墮地,鋒刃直指宣帝馬車,馬匹受驚,幾乎出事。宣帝召梁丘賀卜筮,結果竟然是“有兵謀,不吉。”所謂“兵謀”,就是“武裝謀反”之意。宣帝於是打道回宮,遣人搜索祠廟,居然當真搜到刺客。梁丘賀於是而得寵,旋即升任太中大夫,再遷升為給事中,終老少府之職。梁丘賀傳其子梁丘臨,梁丘臨為黃門郎。甘露三年,宣帝於石渠閣詔諸儒討論五經各派之異同,宣帝親臨裁決而梁丘臨奉召為考官,可見梁丘臨亦深受宣帝器重。《漢書·儒林傳》稱:“臨學精熟,專行京房法。”由此推測,得以立於學官的梁丘賀之《易》,其精髓當出自前京房之《易》學而非田王孫之《易》學。而前京房雖為楊何弟子,其《易》學必有不同於楊氏《易》之處,否則,宣帝何須專門訪求前京房門生而不錄用楊氏《易》之弟子?不同之處何在?以梁丘賀之行跡與後京房之行跡考之,當在精於卜筮之道。
後京房與前京房有何關係?《漢書·京房傳》稱:“(京)房本姓李,推律自定為京氏。”所謂推律,也就是占卦之意。推律雲雲,恐是遁辭。前京房既為《易》學名家,以《易》學為生的後京房焉有不知之理?既知之而更改本姓從而令自己與前京房同名同姓,顯然是別有用心。企圖魚目混珠?或者企圖以前京房後身的身份跑江湖?以後京房之所擅長觀之,很有可能如此。後京房何所擅長?《漢書·京房傳》稱:京房師從焦延壽,“其說長於災變,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風雨寒溫為候,各有占驗,(京)房用之尤精。”《漢書·儒林傳》稱:“(京)房以明災異得幸。”由此可見,後京房之擅長,正在卜筮;其得寵之由,也正在卜筮,與前京房何其相似乃爾!
焦延壽之《易》學出自何人?據《漢書·儒林傳》,焦延壽自稱嚐從孟喜問《易》,後京房亦標榜其《易》學淵源於孟喜,而孟喜之大弟子,博士白光與博士翟牧皆予以否認。成帝時,劉向奉旨整理皇家圖書,認為各家《易》說大同小異,大抵皆出自田何、楊何、丁寬,唯獨後京房之《易》說與眾不同。劉向懷疑焦延壽之說得自隱士而假托孟喜之名。
《漢書·儒林傳》稱:孟喜“好自稱譽,得《易》家候陰陽災變書,詐言師田生且死時枕喜膝,獨傳喜。……又蜀人趙賓好小數書,後為《易》,飾《易》文,…… 賓持論巧慧,《易》家不能難,皆曰:‘非古法也’。雲受孟喜,喜為名之。”據此,則孟喜之《易》學,除得自田王孫外,亦別有所出,而別出之來源不甚了了。由此可見,孟喜傳田王孫之《易》學於白光、翟牧等,而另傳來曆不明之“《易》家陰陽災變書”於焦延壽,並非不可能。倘若如此,則後京房之《易》學,其實出自孟喜。
除楊、田、丁、施、孟、梁丘、京氏之《易》學外,西漢《易》學還有東萊人費直與沛人高相兩派異端。稱之為異端,並無貶低之意,僅因兩派皆未得立於學官而屬民間私學。高相專說陰陽災異,自稱其學出自丁寬。據《漢書·儒林傳》,高相傳其子高康,高康以明《易》學為郎。王莽居攝之時,東郡太守翟誼謀舉兵誅王莽而未發。高康因卜筮而預知之,私下告知其門人,其門人上書告密。數月之後,翟誼果然舉兵。王莽認為高康妖言惑眾,斬高康。同為預知謀反,梁丘賀從而得寵於漢宣帝,高康因而見殺於王莽。漢宣帝與王莽,孰為英明?孰為昏庸?見仁見智。
費直擅長卜筮,其《易》學來曆不明。據《後漢書·儒林傳》,費直之《易》本為古文,號稱《古文易》。然而,《漢書》並無此說,不知《後漢書》之說從何而出。王莽好古文,執政之時,各古文經皆得以立於學官而費氏《易》不予。由此推之,費氏《易》為古文之說恐不足信。東漢之世,陳元、鄭眾、馬融等皆好費氏《易》,馬融傳費氏《易》於鄭玄。馬融、鄭玄、荀爽等皆為費氏《易》作注釋。費氏《易》學於是大興而京氏《易》學從而式微。降至魏晉之際,世趨老、莊之說,王弼以老子思想注費氏《易》,大為風行,超越鄭玄之注,後來居上。施、梁丘兩家之《易》學亡於永嘉之亂,降至隋唐,孟氏《易》與京氏《易》之書雖存而無傳授者。唐代撰修《五經正義》之時,選取王弼注費氏《易》為官方正本,費氏之《易》學於是最終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