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柞裏子:《經學通論》摘錄(32)

(2011-07-26 16:45:46) 下一個

3 群經略說

 

3.3.

 

3.3.2

 

《易傳》之中以“係辭”與“序卦”兩部份最有辯證的意境。“係辭”內容較多,未便全文徵引。其中最精辟的見解為:“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

天地最大的功能在生息,此話至當不移,然不過是句陪襯而已,要害在於對比出聖人(不妨理解為社會的領導者)最大的法寶在地位。怎麽才能守得住地位?此問極妙,喻地位是有人要爭奪的事實於不言之中。答曰:仁。隻此一字而無他。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學術雖然也談仁,但孔子隻是把仁作為個人修養的最高標準。至於為政,孔子有三條原則,最高的原則是“信”,其次是“足食”,再其次是“足兵”,而“仁”無與焉。

怎麽才能有人跟隨呢?此問亦絕妙,不言而喻保住地位須有群眾支持。答曰:財。也是一個字而無他。“財”可以相當於孔子的“足食”,隻是重要性的次序有出入,依孔子之見,“財”隻配居第二位。財不理,有財也會變成無財,故“係辭”緊接著說要“理財”,套用一句今天的政治術語,就是說要管理好經濟。“正辭”二字,既可以理解為“信”的意思,也可以理解為孔子所謂的“正名”。也就是說有了經濟基礎之後,要建立公平正直的政治理論。“禁民為非”,就是要建立法治,維持社會治安。把“理財、正辭、禁民為非”三項歸結為“義”,這說法也頗新穎,因“義”一般也是像“仁”一樣被定義為個人的道德修養。要言之,從“何以守位”至“曰義”,二十二個字說透古今中外之“治道”。          

“係辭”緊接著上一段話的下麵這幾句話也不可不讀:“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譯成今日的白話,就是:“古代包羲氏統治天下的時候,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觀察鳥獸的文彩圖案和山川的形式,近而研究人身,遠而研究自然,於是而創作八卦,以表達神奇的變化、描繪萬物的狀態。”

與上一段話不同,此話不是什麽精辟的論斷。不過,這段話明確無誤地說明中國古代人確信文明之興,其動力在於人而不在於上帝,其方式在於取法自然而不在於信仰,此與西方文明大異其趣。

除此之外,有些經常應用的成語也出自“係辭”,不可不知。比如,“見仁見智(知)”, 出自“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出自“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方”,指“主張”、“見解”。號稱“樂天派”者雖未必都讀過“係辭”,稱別人為“樂天派”者雖也未必都讀過“係辭”,“樂天派”一辭卻也是從《易經》的“係辭”中來,原文是“樂天知命,故不憂。”可見“係辭”雖屬古雅,於今日的通俗文化亦不乏影響。

 

            《易傳》之中的“序卦”,解釋各卦的次序和關係,自始至終貫穿以辯證的觀點。文不長,茲全文轉錄於下,黑括號內為注釋: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

            【這句話解釋為何以乾、坤兩卦為首。以下文文體推之,似缺“故以乾、坤為首”這麽一句。】

 

            “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

            【充滿天地之間者除萬物之外,別無所有,故接下來是屯卦。屯,就是充滿的意思。】

 

            “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亦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屯,是萬物初生的狀態,初生必由萌芽始,故接下來是蒙卦。“蒙者,蒙也”,用本字解釋本字,看起來滑稽無謂,卻是古代字書常見的一種解釋方式。大約是因為最初之時每一個字隻有一個意思,也就是所謂本意。後來有所引申,出現引申之意。有些字的引申之意逐漸後來居上,比本意更加常用,故用本意的時候,反而得特別注釋之。用本字解釋本字,就是用在這種場合。“蒙”的本意是“萌發”,引申之意“遮蔽”後來居上。所謂“蒙者,蒙也”,意思是:“蒙”字在此用“蒙”的本意。仍恐不夠明確,故再加一句“物之稚也”,說明“蒙”指“事物的幼稚狀態”。】

 

            “物稚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

            【事物處於幼稚狀態時需要營養,故接下來是需卦。需,指飲食之道。】

 

            “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

            【飲食之事必然引起爭訟,故接下來是訟卦。此說絕妙,至今有“搶飯碗”之說。】

 

            “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

            【爭訟必然引起群眾的參與,故接下來是師卦。師,指群眾。所謂“打群架”,原來自古已然。用“師”作為“眾”的意思,亦見諸《詩》。“師”作“軍隊”解,亦由此用法而來。可見所謂“部隊”,最早不過就是“烏合之眾”而已。】

 

            “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

            【來了一大幫人,必然有所輔助,故接下來是比卦。比,指輔助。】

 

            “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

            【來幫忙的人必然有所積蓄,故接下來是小畜卦。此說亦絕妙,可見空手是犯不上來湊熱鬧的。“畜”是“蓄”的本字。一般來說,字的偏旁部首都是字的意思逐漸擴張之後增加的,以便區別。】

“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

            【財產有所積蓄然後才會製訂規矩,故接下來是履卦。履,就是照章辦事的意思,故至今用“履行”指合同、契約的兌現。】

 

            “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

            【照章辦事才能把事情辦通,然後才會安定。故接下來說泰卦。泰,指通暢。“履而泰,然後安”,六字道盡法治之重要性。】

 

            “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

            【凡事絕不會永遠暢通,故接下來是否卦。】

 

            “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

            【凡事絕不會永遠行不通,故接下來是同人卦。同仁,指意見一致。意見一致,事情就會辦通】

 

            “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

            【但凡與人同心者,必有所得。故接下來是大有卦。】

 

            “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

            【大有所得而不可以過份,故接下來是謙卦。】

 

            “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

            【大有而能謙虛必然愉快,故接下來是豫卦。豫,指愉快、喜悅。今日仍有“不豫之色”的說法,即本此。】

 

            “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

            【愉快則必然有人追隨,故接下來是隨卦。】

 

            “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蠱者,事也。”

            【因愉快而受人追隨者,必然要幹番事業,故接下來是蠱卦。蠱,指事。】

 

            “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

            【開創了事業然後才可能擴大規模,故接下來是臨卦。臨,指大。】

 

            “物大而後可觀,故受之以觀。”

            【規模宏大方才可觀,故接下來是觀卦。】

 

            “可觀然後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

            【可觀然後方才符合要求,故接下來是噬嗑卦。嗑,指合。噬,咬。噬嗑,也就是咬合、齧合的意思。】

“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賁。賁者,飾也。”

            【事物不可草率地配合,故接下來是賁卦。賁,裝飾。】

 

            “致飾,然後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剝。剝者,剝也。”

            【裝飾到極點,美感就會完全喪失,故接下來是剝卦。剝,指剝落。】

 

            “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複。”

            【事物不可能永遠處於徹底剝落的狀態,上邊剝落光了,下邊就會複生,故接下來是複卦。】

 

            “複則不妄矣,故受之以無妄。”

            【回頭就是正道,故接下來是無妄卦。無妄,不胡搞的意思】

 

            “有無妄然後可畜,故受之以大畜。”

            【不胡搞然後才會有積蓄,故接下來是大畜卦。前有小畜,此言大畜,區別何在?語焉不詳。】

 

            “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

            【物資有所積蓄然後才能供養,故接下來頤卦。頤,指養。】

 

            “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

            【不提供給養就無法行動,故接下來是大過卦。大過,就是犯大錯。如今白話中仍有“記大過”、“記小過”之說法。“大過”、“小過”之說,皆從卦的名稱而來。】

 

            “物不可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

            【錯誤不能老犯,故接下來是坎卦。坎,指陷落。意思是老犯錯誤就會垮台。】

 

            “陷必有所麗,故受之以離。離者,麗也。”

            【掉下去了就得依靠別人,故接下來是離卦。離,指依附。】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

            【通段簡單明白,僅末一句須解釋之。“禮”與“義”當據上文以及“係辭”解釋為“製度”、“法令”。“錯”,同“措”,指“措施”。這段話有三點值得注意:其一,人與天地間的萬物是自然產生的,再一次反映出華夏文化的非宗教性。其二,男女平等,絕非如基督教文化那麽明顯歧視女性,把女性說成男性的附屬品。其三,根據現代社會學,當是先有君臣、後有家庭。先有家庭、後有君臣之說雖未見得符合事實,卻反映出華夏文化視家庭為社會基礎之價值觀。】

 

            “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

            【夫婦婚姻製度必須長久不變,故接下來是恒卦。】

 

             “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

            【凡事皆不可能永遠固定,故接下來是遯卦。遯,指退。】

 

            “物不可以終遯,故受之以大壯。”

            【凡事皆不會永遠後退,故接下來是大壯卦。意思是後退的過程同時也是積蓄力量的過程。】

 

            “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以晉。晉者,進也。”

            【凡事皆不會永遠壯大,故接下來是晉卦。晉,指前進。盛極而誌在擴張,故於霸權須有所備。】

 

            “進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明夷者,傷也。”

            【前進必然有所損傷,故接下來是明夷卦。明夷,就是損傷。】

 

            “傷於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

            【在外麵受了傷的人,一定回家。故接下來是家人卦。】

 

            “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

            【家道窮困必然會乖離,故接下來是睽卦。睽,指乖離。不曾明言家道何以窮困,然既是緊接著“傷於外者,必反其家”而來,窮困之因,想必由回家養傷者所致。在外的人多半是謀生者,受傷而回,生路斷絕,家道窮困於是乎成為必然之結果。】

 

            “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

            【乖離必然致艱難,故接下來是蹇卦。蹇,指艱難。】

 

            “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解者,緩也。”

            【凡事不會永遠艱難,故接下來是解卦。解,指緩和。】

 

            “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

            【緩和必然有所付出,故接下來是損卦。“緩必有所失”,傳統的解釋是:人在緩和的狀態中會大意,大意就會招致損失。竊以為如此解釋過於迂曲,不如直接理解“失”為“致緩和”的代價直接了當。】

“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

            【不停的損失必然會變成增加,故接下來是益卦。】

 

            “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者,決也”

            【不停的增加必然會導致崩潰,故接下來是夬卦。夬,指崩潰】

 

            “決必有所遇,故受之以逅。逅者,遇也”

            【崩潰必然遭遇外力,故接下來是逅卦。逅,指遭遇。】

 

            “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

            【事物因相遇而聚合,故接下來是萃卦。萃,指聚合。】

 

            “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

            【聚合而上騰,就叫做升,故接下來是升卦。】

 

            “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

            【不停的上升必然會受到阻礙,故接下來是困卦。】

 

            “困乎上者必反乎下,故受之以井。”

            【向上受到阻礙就會向下運動,故接下來是井。】

 

            “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

            【井道必須治理,故接下來是革卦。】

 

            “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卦。”

            【治理事物的器具以鼎最好,故接下來是鼎卦。】

 

            “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動也。”

            【主持器具的人以長子為最佳人選,故接下來是震卦。震卦象征長子。 震,指震動。】

 

            “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

            【凡事不能永動,得停下來。故接下來是艮卦。艮,指停止。】

 

            “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漸者,進也。”

            【凡事不會永遠停止,故接下來是漸卦。漸,指進展。】

 

            “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妹。”

            【進展必然有所歸宿,故接下來是歸妹卦。妹,泛指女性。歸,指歸宿。歸妹,指女人出嫁。】

 

            “得其所歸者必大,故受之以豐。豐者,大也。”

            【得其歸宿者必然壯大,故接下來是豐卦。豐,指壯大。】

 

            “窮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

            【壯大到極點,必然失去其歸宿,故接下來是旅卦。旅,旅行之意。】

 

            “旅而無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

            【旅途無處容身,得找地方歇息。故接下來是巽卦。巽,指進入。】

 

            “入而後說之,故受之以兌。兌者,說也。”

            【進入而後喜悅,故接下來是兌卦。兌,指喜悅。“悅”,古文多作“說”。】

 

            “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也。”

            【欣喜過後必然離散,故接下來是渙卦。渙,指離散。】

 

            “物不可終離,故受之以節。”

            【凡事不會總離散,故接下來是節卦。節,有所節製的意思。】

 

            “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有所節製,因而受到信任,故接下來是中孚卦。中孚,受信任。】

 

            “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

            【講信用者,說到做到,故接下來是小過卦。說到做到,則難免不犯錯誤。孔子之所以不主張“言必行,行必果。”,大約也是此意。】

 

            “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

            【犯過錯誤之後必然有所成就,故接下來是既濟卦。既,完成。濟,成就。既濟,有所成就。俗話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即從此出。】

 

            “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

            【要做的事情是做不完的,故接下來是未濟卦。就此結束。未濟,既濟的反麵,未能成就的意思。】

           

            以上為“序卦”的全文,除去對震卦以及其他一二的解釋有失迂腐牽強外,其餘皆極其精彩。其思想的辯證性可與《老子》相互發揮之處甚多,可與孔子言論產生共鳴之處甚少。以此推之,即使序卦不是先孔子之作,亦不大可能出於孔子或孔子弟子之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