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56)
上文談“行百裏者半九十”,側重於“半九十”,於“者”字,語焉不詳。有讀者提出異議,“來而不往非禮也”,謹奉答如下:
“者”在文言有兩種常見的用法。套用英語語法的定義,其一為人稱代詞,其二為主格關係代詞。
第一種用法廣為人所熟知,毋庸費解。
第二種用法因為如今的白話無有相對應者,故往往致誤解。
茲略舉數例: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以上引文之“者”,皆為主格關係代詞。因白話無對應詞法,故翻譯之時,須隨上下文意而應變。
比如,“屈原者,名平”可譯為“屈原這人,名平。”
“離騷者,猶離憂也”可譯為“所謂離騷,也就是離憂的意思”。
《論語·憲問》:“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四“者”字,也都是這種用法。譯成如今的白話,就是“所謂君子之道,有三項。我都辦不到。所謂仁,就是不憂;所謂知,就是不惑;所謂勇,就是不懼。”
60年代初年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當時沒有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屬於科學院)匯集當時權威人士編注《中國哲學史資料選輯》,於以上引文,竟然譯作“君子之道有三件事,我一件也不行。仁厚的人不憂愁;明智的人不疑惑;勇敢的人不恐懼。”,皆釋為人稱代詞。可見文言之難言。
至於“行百裏者半九十”之“者”,則頗為含糊。兩種理解皆通。
作為人稱代詞解,就是“行百裏的人,當視九十裏為其行程之半。”
作為主格關係代詞解,就是“但凡行百裏,當以九十裏為其行程之半。”
有關語法的理解雖然不同,意思並無區別,皆為“繁重之任務,愈往後則愈艱難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