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柞裏子:君子與偽君子

(2008-07-12 15:17:40) 下一個

 

            “君子”這稱謂,最早見諸《尚書》。不過,出現頻率高的,無疑當屬《論語》。孔子不厭其煩地談論“君子”如何如何,或者應當如何如何。歸結孔子的言論,不難看出:在孔子心目中,“君子”既泛指貴族,亦泛指道德高尚者。二者並不矛盾,因為以孔子之見,貴族應當道德高尚,反之,道德高尚者當為貴族。這樣的用法極其類似英語的gentlemanGentleman原指封建社會的特定貴族階級,在如今貴族無有的社會,說某人是gentleman,卻是某人道德不錯的意思。可見在過去,gentleman 與道德,也是合二為一的概念。

            “君子”的對立麵是“小人”,不是“偽君子”。“偽君子”這說法後出,其出現之時,貴族已經不複存在,因而與貴族無關,僅指表麵道德高尚,骨子裏卻並非如此者。有時候,“君子”與“偽君子”幾乎可以劃等號。如果一個人把“私下”的一切都隱藏得極好,好到直到蓋棺論定之時仍舊隻有自己知道其為“偽君子”的本質,有誰能不以“君子”作蓋棺定論呢?

            就貴族的意義而言,美國沒有gentleman,這一點,無可置疑。至於美國所謂的gentlemen,究竟是就道德意義而言的“君子”?還是“偽君子”?則並非不可質疑。

            何以言之?美國的頭麵人物,無論政客或名流,每逢私下裏講了些不合時宜的話,一旦不幸被公眾獲悉,無不立即聲明那些話不過是“私話”,不足為外人道,忘了關麥克風雲雲。如果那番“私話”無足輕重,這麽聲明一下,必然萬事大吉。倘若那番“私話”得罪了某某人,那麽,如此這般聲明一番之後,再公開說一遍與“私話”相反的“公話”,公然打自己一個嘴巴,也必然萬事大吉。公眾不會再追究,被得罪的人也一定欣然接受其道歉。說錯“私話”者,不妨繼續以gentleman自居,不巧聽到“私話”者,也不妨繼續以gentleman視之。

            這類事例屢見不鮮,最近的一次,發生在76日。那一日,曾經競選美國總統的美國黑人民權領袖人物傑克遜指責正在競選美國總統的黑人候選人奧巴馬“talking down to black people”,外加一句:“I want to cut his nuts out.”。時隔兩日,傑克遜聲明:那話是“very private”的“私話”,沒注意到麥克風沒關,不是有意對公眾說的,抱歉得很。記者追問:你究竟是否認為奧巴馬“talking down to black people”?傑克遜對著麥克風給自己一嘴巴:我不認為如此。奧巴馬有什麽反應?奧巴馬的發言人聲稱:我們當然接受傑克遜的道歉。

美國人為何會有這樣的態度?隻可能有兩種解釋。

解釋之一,美國人認為:“私下”怎麽想,無關緊要,即使“私下”的想法與“公開”的言論相悖,亦不妨其為gentleman。倘若如此,則美國人心目中的gentleman,難道不正是國人心目中的“偽君子”麽?

解釋之二,美國人並非當真不在乎公私有別,也並非當真欣然接受道歉。隻不過以為:無論自己私下怎麽想,都必須公開假裝豁達大度方才不失為gentleman。以國人之見,這是什麽人的態度?難道不也正是“偽君子”的態度麽?

由此可見,美國沒有“君子”,隻有“偽君子”。至少,在頭麵人物之中如此。

當然,如此這般說,既不等於說中國有“君子”,也並不等於說中國沒有“偽君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