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柞裏子:獨步空山圖

(2007-10-28 16:11:38) 下一個

北京所謂的公園,大都原本是皇家的林苑,看慣了這種公園,誤以為但凡公園,都會少不了亭台樓閣、石山水榭、曲徑回廊。美國的所謂公園,大都不過是於荒山野水之間開辟一兩條馬路,修建幾個停車場,豎立三五燒烤爐灶而已。初看之下,不免惘然。看慣了,也就好了。不僅好了,而且覺得甚好。不過,那“甚好”,意思不在山水,而是在於“荒”與“靜”。常常是名副其實的荒無人煙。

柞裏子不善與人交,因而格外欣賞荒無人煙的意境。“荒”與“靜”這兩字,如今在中國早已成了奢侈品,絕非小民百姓如柞某者所能享受得到。所以,但凡有懷敵意者責問柞某:怎麽賴在美國不走?柞某皆能心平氣和答曰:愛這兒的荒無人煙。

“荒”與“靜”在中國之難得,恐怕已經堪稱曆史悠久了。不信?有唐人描寫“荒”與“靜”的詩句為證:

王維《輞川·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韋應物《滁州西澗》:“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既聞人語響,可見其實大有人在。

既然獨釣寒江,可見“人蹤滅”者,並非事實。

既有渡船,想必不時有渡客,否則,船夫能靠喝西北風當飯?

由此可見,至少在唐代,名副其實的“荒無人煙”已經蕩然無存。在如今的美國,卻依然是俯首即可拾之。比如,柞裏居後院,隔一小片荒林,便是一個州立公園。風和日麗之周末或節日,不免有遊客,但從來不會車水馬龍。其他時候,盡可據為己有、一人獨步。不信?有柞某的照片為證:








寂無人聲

有道無人

兩條道:一條為登山車而設,一條為登山人而設。皆空

下臨河水,無舟楫無帆影

徒有淺灘

逶迤的意境

永久的等候

水光粼粼

河水再曲

遠處山崖兒上忽然冒出人家。尋常百姓人家?不可能。“山中宰相”陶弘景之流的隱居地?

登山的棧道

“回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空山

獨步

山下野水自橫流,借問酒家何處有?無牧童遙指杏花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