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柞裏子:從美國貓狗食物中毒看中美關係的前景

(2007-05-10 20:21:01) 下一個

恰好在一年前,美國發生一起貓狗食物中毒事件。至少有 76 條狗因食用 Diamond Pet Foods 公司的飼料而死於非命。事情發在一年前,柞裏子卻是一年後的今日在網上為搜索別的事件時才偶然發現的。為什麽?因為一年前的這條新聞不曾轟動,被成千上萬的人忽略了,而柞裏子恰好是這成千上萬的人之一。

死 76 條狗算什麽?不曾轟動何足為奇!也許有人會這麽設想。如果你不巧是這麽設者之一,嘿嘿,你就犯了大錯。數日前,美國又發生一起貓狗食物中毒事件,總共不過 16 條貓狗因食用 Menu Foods 公司的飼料而未能壽終正寢,卻釀成轟動全美、甚至全世界的特大新聞。(轟動美國就必然會轟動世界,如今的世道就這樣兒。看得貫是這樣兒;看不慣,還是這樣兒。)美國各大新聞網站不僅有報道、有特寫、有專欄評論,而且也招致眾多美國人跟貼叫罵,氣勢洶洶,有如大江之東去。





這兩起事件究竟有何區別,以至新聞效應如此不同?區別其實不過有二。其一,前者造成76 死;後者造成 16 死。其二, Diamond Pet Foods 的有毒飼料在美國生產,毒素來自美國本土; Menu Foods 雖然也是美國公司,雖然也在美國本土生產飼料,其毒素卻源自從中國進口的麥麩。

衡之以常理,死亡數字應當與新聞效應成正比。換言之,區別之一不可能是兩起事件的新聞效應判若天淵的原因。區別之一既然可以排除,原因所在,不言而喻就隻可能是區別之二了。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自矢不臭”。毒素國產,美國人泰然處之;毒素外來,美國人拍案而起。乍看之下,似乎無可非議。再思之,卻又不得不不以為然,因為美國人對這起事件的看法不僅僅證明了“自矢不臭”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而且還充份體現了美國人對中國的偏見與無知。

數年前英國暴發瘋牛症,緣於把有病死羊絞碎拌入飼料喂牛。牛是草食動物,竟然飼之以肉,其荒謬程度遠在麥麩中摻入過量有害化學物質之上。瘋牛症的受害者是人不是獸,其對社會的危害性也遠在有毒麥麩之上。英國的瘋牛肉賣到美國來,美國人采取什麽態度呢?隻不過由政府出麵,暫時中止從英國進口瘋牛肉而已。社會上一片平靜、一片和諧、一片鎮定,不聞譴責英國欠缺法製、管理無方、唯利是圖等等等等之聲。而這樣的譴責,正好構成美國人對來自中國的有毒麥麩事件的看法的主流。對於英國人的嚴重錯誤,美國人可以諒解,可以寬容;對於中國人不那麽嚴重的錯誤,美國人卻絕對不能容忍。如此這般厚彼而薄此,舍偏見之外,無以解釋之。

更為極端的美國人因有毒麥麩事件而呼籲全麵抵製中國商品,理由是中國商品由奴工( slave labor )生產。其實,有案可稽、無可置疑地使用奴工的例子,在曆史上隻發生過兩次。一次在古代的羅馬,另一次在近代的美國,而中國無予焉。稱中國的勞動力為“廉價”勞動力,可。稱中國的勞動力為“奴工”,絕對不符合事實。其實,廉價與否,也是個相對的觀念。在中國外企公司打工的勞動力,就美國的標準而言,堪稱“廉價”;就中國的標準而言,就不僅不是“廉價”,恐怕是要稱之為“高價”方才名實相副了。此外,即使就美國的標準而言,即使就在非外企打工的中國的勞動力而言,其價格也遠非美國人以為的那麽低廉。美國人通常是把中國人的薪水折算成美金,然後按美國人的生活指數推測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如此這般換算,如果是因為不知道中國的生活指數遠在美國的生活指數之下,下到人民幣在中國的購買力幾乎等同美金在美國的購買力,那是無知的表現;如果是出於有意的忽略或忽悠,那就還得說一聲:“舍偏見之外,無以解釋之”。

美國人既對中國存有如此這般的偏見或者無知,中美關係前景將如何?柞裏子不敢看好。同心協力、真誠合作?絕對不可能。爾虞我詐、同床異夢?大致不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