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或居留美國的外國僑民上大學讀不起,可以申請聯邦政府的教育貸款,也可以半工半讀。這兩個法子對外國留學生均不適用,因為外國留學生既無資格申請聯邦政府的教育貸款,也沒有做工的權力。外國留學生若不能靠自費,就隻能靠獎學金。中文籠統地稱之曰獎學金的財源,其實並不止一種,在英文中也各有不同的名稱。頒發給大學生的,稱之為scholarship。頒發給研究生的,若接受者無須做任何工作,則稱之為fellowship,若接受者須協助其導師教課或從事研究,則稱之為assistantship。Assistantship 似乎隻是在大學裏流通的詞匯,一般字典尚不收錄。
除去名稱和性質的不同,來源也不一。有直接由學校頒發的,有由基金會、公司和社團提供的。一般來說,由學校頒發的 scholarship 最不容易申請到。Fellowship基本上隻給予文科的研究生,assistantship 基本上隻給予理工科的研究生,商學院和醫學院的fellowship 基本上隻給予Ph.D.,而不給予MBA 和M.D.(Ph.D.,MBA 和M.D.等的定義見下文)。由基金會、公司和社團提供的獎學金種類繁多,條件不一,有些甚至稀奇古怪到找不到合適人選而給不出去的地步。前不久在報上看到一篇談 scholarship 的文章。文章說scholarship 固然不易申請到,如果懂得決竅,難度也有可能大大降低。決竅之一,考PSAT (Preparatory 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由基金會、公司和社團提供的scholarship 大都要求PSAT的成績,如果隻去考SAT或ACT而不去考 PSAT,憑白失去申請眾多scholarship的資格。決竅之二,不放過任何機會。一般人僅尋求大學頒發的,或知名度高,給錢多,和不具有特別條件的scholarship,不諳人棄我取和積少成多之道。該文舉出一名女學生為例,此女生成績平平,其他方麵亦無過人之處,但在申請scholarship上鍥而不舍,數目小至幾百元的也不放過,明知條件不合的也照申請不誤,填寫的申請表和為滿足要求而撰寫的文章(很多機構要求申請者撰文自我介紹。)數以千計,結果總共申請到為數四十萬美元的 scholarship。
這位女學生的手法雖不免投機之譏,卻不能謫之以行不由脛。行不由脛,走旁門歪道的也不乏其人。美國國防部頒發一種獎學金,不僅負責支付學費,而且提供生活費用補貼,條件是在校時須接受軍訓,畢業之後必須在部隊服務若幹年。學費昂貴的私立大學華盛頓大學 ( Washington University ) 是有這種軍訓班的大學之一。前幾年該大學一名靠國防部獎學金入學的學生臨畢業時,向其軍訓教官坦白,說他發現自己有同性戀的傾向。美國部隊拒不接受同性戀者,該生於是用不著履行畢業之後入伍的義務。事隔不久,在同一所大學又有另一名學生如法炮製。這回國防部心有不甘,要求該生退賠全部獎學金。官司打到法院,結果以國防部敗訴告終。理由是該生並未違反獎學金的條件,而是國防部自己不允許他履行畢業之後入伍的義務。
美國總共有大學三千五百五十九所,在數量上居世界第二位,比居首位的印度少將近四千所,可謂撐乎其後。不過,美國人諳隻有印度的四分之一。若按人口比例來計算,則美國反而可說是遙遙領先。在三千五百五十九所大學之中,四年製的僅兩千一百四十一所,餘下的是縣立或不屬縣的城市設立的兩年製的專科,稱之為 community college。所謂四年製和兩年製其實不是一種準確的說法,因為美國的大學實際上遵循的是學分製,修滿學分,不論讀了幾年皆可畢業;反之,學分未修滿,無論讀了幾年也不能畢業。要多少學分才可以畢業,並無統一規定,幾個小時算一個學分,也無統一規定,所要求的學分斛須在幾年之內修滿,仍是沒有統一規定,一概由各學校自作主張。絕大多數四年製大學的學生直接從中學畢業生中錄取,大都是專職的學生,凡是能畢業的,不少能在四年之內修滿學分,但用五年甚至六年才讀完的也不乏其人。至於兩年製的專科,似乎以夜校部為主,大部份學生白天做工,一學期大都僅修課一至兩門,中途還極可能因故暫停,用多少時間讀完就很難說了。傳統的學製一年分兩個學期 (semester),暑假三個月,寒假兩星期。非傳統的學製一年分春夏秋冬四期 (quarter),春秋冬三期為常規學期,暑期照常開課,有的學校甚至又分暑期為兩學期。這種學製據說為芝加哥大學首創,雖說是非傳統,其實由來已久。目前實行這種學製的大學極多,頗有後來居上之勢。這種學製的優點是,勤奮而聰明的學生可以馬不停蹄,一氣哈成,提早畢業。缺點是每個學期都像短期突擊集訓班,懶散或遲鈍的學生招架不住。
美國的大學有university,college,institute和school 等四種不同的名稱。School 大都用來稱呼獨立的醫法商或藝術院校,比如,芝加哥美術學院 (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朱裏亞音樂學院 (Juilliard School)。Institute 大都用來稱呼獨立的理工院校,最著名的有麻省理工學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也有用來稱呼藝術院校的例子,比如,舊金山美術學院 (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普通大學大都稱之為 university 或 college。二者的區分在於前者有graduate school 而後者大都沒有。但也有例外,極有名氣的 Dartmouth College 就有 graduate school 。大學本科稱之為 undergraduate school ,graduate school 為 undergraduate school的畢業生而設,譯為研究生院或簡稱之為研究院並不十分妥當。因為美國的 graduate school 並非都同學術或研究有關,比如,醫法大都隻有 graduate school 而沒有 undergraduate school ,但凡大學畢業生,不問大學本科係何專業,均有資格申請就讀醫法商科的 graduate school ,這三種 graduate school 又通稱為 professional school,以別於一般的 graduate school,因為醫法商都不屬於傳統的學術範籌,學生也談不上從事任何研究。工科各係也不予傳統學術之列,所以,大多數大學也專設有工學院 (school of engineering 或 college of engineering) 來管轄工科的大學本科和研究生院。
由大專授予的學位稱之為 associate degree。由大學本科授予的學位稱之為bachelor 或 baccalaureate,相當於中國的學士學位。研究生院授予 master 和 doctor 兩種學位,前者中國稱前者為碩士,後者為博士。有人說譯“doctor”為“博士”不妥,因為doctor並不博洽兼通,而是僅專一門。這說法似是而非,因為中國傳統上所謂的博士正好也是僅專一門而並非博洽兼通。比如,漢朝所謂的五經博士並不是五經皆通,甚至也並非精通一經,而是僅通某一經的某一家之言,其學術之旨在精專而不在博大,與doctor正好旗鼓相當。Bachelor 有 Bachelor of Arts 和 Bachelor of Science 之分。前者簡稱為B.A.或A.B.,後者簡稱為B.S或S.B.。中文一般將前者譯作“文學士”,後者譯作“理學士”。這兩種譯法都不妥倒是當真。不妥之一,Bachelor of Science可以授予工科畢業生。不妥之二,arts 在此用作liberal arts之意,而liberal arts不僅包括文科,而且包括理論科學諸如數學,物理,化學等在內。數學,物理,化學專業的大學畢業生既可以是Bachelor of Arts,也可以是Bachelor of Science,視學校的傳統習慣,或者課程要求而定。有的大學數理化等學科同時存在Bachelor of Arts和Bachelor of Science兩種學位,苟如此,則前者要求的專業學分低於後者。凡是僅有文理兩科的大學也被稱之為liberal arts大學。多年前在香港的《大公報》上看到一篇文章,說某某人在美國讀“自由藝術”大學。想是望文生意,錯把 liberal arts譯成了“自由藝術”。如果該文談到的某某人讀的是美術係,倒是不失歪打正著,若是進修數學,物理或化學,那就成了天大的笑話。在香港《大公報》上撰文的那位作者也許是因為沒來過美國,故有此失誤,尚屬情有可原。在美國遇到幾位從國內來留學,學成之後留在美國大學任教的人,居然也以為liberal arts大學之所以獲此稱謂,乃是因為以美術係為主的緣故,則實在難免孤漏寡聞之譏。
同bachelor 的情形相同,master 也有Master of Arts 和Master of Science 之分。前者簡稱為M.A.或A.M.,後者簡稱為M.S或S.M.。出於同樣的原因,把Master of Arts和Master of Science譯作“文科碩士”和“理科碩士”也有欠妥當。除去Master of Arts和Master of Science之外,值得特別一提的碩士學位有企業管理碩士和美術碩士,前者英文作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簡稱為MBA;後者英文作Master of Fine Arts。簡稱為MFA。有些商學院和美術係或藝術院校也授予M.S.或M.A.學位,這類M.S.或M.A.雖然同為碩士,資格卻低於MBA或MFA。MFA是美術這一行的最高學位,上麵不再設有博士學位。MBA也是企業管理的最高學位,雖然有少數商學院設有博士學位,但其旨在培養大學師資,不以企業管理目的,一般也不稱之為Doct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而泛稱之為Doctor of Philosophy〔Doctor of Philosophy 是最普遍的博士學位,簡稱為Ph.D.。有人笑稱之曰“屁也吃得”,未免過於不恭。Philosophy在此泛指一切學術,並不專指哲學,哲學博士固然是Doctor of Philosophy,數學、物理、化學、曆史、文學、經濟、地理博士也是Doctor of Philosophy。有些學校稱工科博士為 Doctor of Engineering,以別於其他的博士,但更多的學校並不多此一舉,同樣名之曰Doctor of Philosophy。
美國的博士文憑照例隻印上Doctor of Philosophy的字樣,並不標明專業,僅看文憑根本無從得知其專業為何。醫學和法學博士則例不與Doctor of Philosophy混同。醫學博士稱之為Doctor of Medicine,簡稱之曰M.D.。凡畢業於醫學院而獲 Ph.D 學位者,均係從事生物或病理研究的學生而不是醫生。法學博士稱之為Doctor of Laws,簡稱之曰LL.D.。之所以不簡稱之曰L.D.,可能是不想同簡稱為Ld的Lord混淆。法學博士也簡稱作J.D.。J.D.來源於拉丁文Jurum Doctor。
美國大學畢業生就讀研究生院的人數隨經濟情況的好壞而定。經濟情況好,就業機會多,上研究生院的人數就少;經濟情況不好,就業機會少,上研究生院的人數就多。就這種意義而言,研究生院是大學畢業生免於失業的避風港。至於post doctor(國內稱之為“博士後”),並不是個學位的名稱,除去生化博士有當post doctor的習慣之外,其餘各專業的post doctor,統統是找不到工作的博士的失業避風港,在履曆上增添post doctor這麽一條絕不是什麽光采之事。中國的博士按說不應有失業的現象,卻也在大談“博士後”,看來是把 post doctor錯誤地理解為高於博士的學位。港台有人稱 post doctor為“超博士”,顯然也是出於同樣的誤解。大部份學術性研究生院要求申請者考 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s,簡稱GRE。醫學院要求考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簡稱MCAT,法學院要求考Law School Admission Test,簡稱LSAT,商學院要求考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簡稱GMAT。
此外,還有如下十六種考試以分別檢驗申請者在生化、生物、化學、電子計算機、經濟、工程、地質、曆史、物理、文學、數學、音樂、政治學、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領域的專業水平。這些專業考試在GRE的同一天下午進行。並不是所有的研究生院都要求這種專業考試的成績,不過,凡是想申請獎學金者,都應當去考。這一係列的考試,連同上文提到的SAT,PSAT等,以及不以英文為母語的外國留學生需要通過的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簡稱TOEFL,都是美國教育測驗服務處(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簡稱ETS)製作的。
ETS與普林斯頓大學和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為比鄰,不過同二者均無瓜葛。初來美國時在普林斯頓大學找到份研究工作,一位從台灣來的同事神乎其神地同我談起ETS,說ETS製作的考試題都是科學化的,卷子不用人閱,而是送交電腦處理,保證精確而公平雲雲。當時美國的一切於我皆高深莫測,對於海外華人所說的電腦,僅知其就是國內習稱之為電子計算機的東西,至於電子計算機究竟為何,也是一無所知。聽了此人的一席話,還真以為美國在繼工業革命之後又經湯了一次知識測驗革命。後來才知道這些考試與傳統的考試之不同,不過是由考生在印好的四五個答案中挑選一個。所謂用電腦閱卷,不過是讓電子計算機識別鉛筆在卷子上塗抹的黑點。這樣的考試遠不如傳統的考試更能測出應試者的水平,不過省了請人看卷子的費用而已。GRE現在可以在電子計算機上進行,棄沿用近兩千年的紙筆而不用,從考試工具這一點來看,倒是堪稱為一場革命。
同大學本科一樣,研究生院也實行學分製。一般來說,碩士課程為期兩年,博士課程為期四年,法學博士課程為期三年。有些學校的碩士班要求撰寫論文,有些則可以用增修課程的辦法代替論文。除法醫兩科之外,其餘的博士生都非撰寫論文並通過論文答辯不可。理工科的論文是否合格,比較有客觀標準,文科則全憑審查委員會委員的眼光。修完科程,通過資格考試之後須在幾年內通過論文,有的學校有嚴格規定,屆時論文出不來,資格考試作廢,甚至已修課程也得重來。有的學校則毫無規定,一切由導師作主。導師和審查委員會的必然委員和最關重要的委員。如果導師認為論文還不成熟,則根本沒有通過的機會。導師和研究生的關係是雙方自願接合的。水平高的學生不難找到有名望的導師,有名望的導師也不愁找不到水平高的學生。在找尋導師時必須格外慎重。
一般來說,研究生的獎學金是從導師得來的,學成之後還得靠導師的推薦信符能找到工作,因而導師不僅是研究生讀書時的衣食父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研究生畢業之後的前途。論文審查委員會一般由三至五位教授組成。導師以外的委員由研究生自己找。這些委員雖不及導師重要,卻也絕不可掉以輕心。吹毛求疵的不能找自不在話下,同導師關係不融洽的也應不在考慮之列。在普林斯頓大學見到一位讀中國曆史的女性博士研究生,寫論文不知寫了凡幾年,直寫到兩鬢飄霜,滿麵憔悴,腰勾背駝,卻仍通不過。見其人就不禁想起《儒林外史》中的範進。此人的論文水平據說遠非傑出,但也能勉強通過,隻因審查委員會中有一位斤斤計較的委員,方才落得如此地步。離開普林斯頓大學後不久,聽說審查委員會終於趁那位深文苛細的委員休假之機,通過了她的論文,結局也有些類似《儒林外史》中的範進。
多年前哈佛和斯坦福大學都發生過博士研究生在審查委員會拒不通過其論文之後當場將導師或委員打死的事件,那結局就不是像範進中舉那樣以喜劇告終了。通過論文,授予博士學位也還並不標誌結局圓滿。如果導師拒寫推薦信或在推薦信裏不說好話,文憑如同廢紙,充其量隻能掛在牆上自我安慰,於謀事一無所補。幾年前國內來的留學生某在獲得博士學位之後憤而開槍行凶,打死其導師等人後自殺,就是因為其導師拒予推薦所致。
結局圓滿也不一定就等於在就業上一帆風順。一般來說,學士學位的就業機會最多,其次是碩士,博士的就業機會最差〔這是因為博士應當是從事研究和高等院校教學的,工商界從事研究的位置不多,高等院校實行永聘製,如果沒有教授老死或退休,根本就不存在機會。之所以說“一般來說”,是因為某些行業的情形不同。比如,想要在大學做教授,在今天非博士不可。想要當醫生或律師,也非博士不可。學醫和學法皆不用撰寫論文,好像是比其他行的博士更容易。其實卻也不盡然。醫生在畢業之後要經過幾年艱苦的實習,實習期滿之後掙錢越多的專科,實習的期限也就越長。學法則在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尚須通過職業牌照考試才能開業,有人一輩子通不過這種考試,法學博士文憑也就形同費紙一張了。
以就業機會和掙錢多少而言,學醫最好。在美國沒有失業的醫生,實習期間雖然隻有三、四萬元的薪水,實習之後的平均收入卻在十二萬元以上,居各行各業之冠,而且絕大多數醫生的收入都同這個平均數目極為接近,不需要才華出眾或運氣少有才能如此風光。既然如此,醫學院難進不言而喻。除去錄取標準高之外,學費也奇高,獎學金近乎無有。美國公民和移民可依靠教育貸款解決學費,外國留學生則全得靠自費,非出身大富之家無由問津。美國總共有一百二十五所醫學院,一九九五年召新生六萬六千九百七十,同年學成畢業的有一萬五千八百八十八人。
稍次於醫學的當紅專業的是法律。律師收入的差別極大,年平均收入美金六萬,雖去醫生的收入甚遠,仍是高居第二位的職業。律師同醫生一樣,既可受雇於人,亦可自行開業,所以也無失業一說。律師的出路不僅在於從法,而且在於從政。美國律師政界人物大都律師出身,當今美國參議院議員百分之九十擁有法學博士學位,現任總統克輿頓及其夫人雙雙畢業於美國首屈一指的耶魯大學法學院,由此可見一斑。美國有法學院一百七十八所,一九九五年有近十三萬人進入法學院,同年從法學院畢業的近四萬人。法學院也是學費高昂而蔣學金近乎無有,如何解決學費也是外國留學生的一大難題。
與醫學院和法學院的走紅程度相去不遠的是商學院。美國有二百九十二所商學研究生院,近年來每年入學的新生約二十萬人。同其他各研究生院不同,商學研究生院並不怎麽歡迎剛剛從大學畢業的學生,而是大都以有過兩三年工作經驗的人為招收的目標。MBA的就業機會和起薪高低相去極遠,一流商學院的學生不少在入學之前除有頗好的工作經驗之外,更兼有工學碩士,甚至博士學位,如此則起薪可能高達十萬。至於大學本科學文又出自三四流商學院的MBA,能找到份工作就算不錯了。同醫法兩院的情形相同,商學院也是基本上不予獎學金的。想要在美國醫法商三界出人頭地,必須有良好的文化背景和社會背景,因而醫法商雖是美國最當紅的學院,卻不是想留在美國不走的外國留學生的上乘之選。
再其次為學工,初出茅廬的工學學士的平均年收入接近四萬,博士的起薪在五,六萬之間。上文提到美國中學的數學極差,由此而造成的直接後果之一,是絕大部份美國中學生不能學工。美國大學工科本科畢業生中有百分之六十是外國留學生,工學院研究生院中的外國學生比例更高。除去美國人大都缺乏學工的能力之外,工學院研究生院大都提供獎學金也是外來學生能占據多數的主要原因。工學院之所以有較多的獎學金,其原因在於美國工學院的教授大都從工業界接下實用研究項目,研究經費由公司支付,教授接過這筆研究經費,轉手用作獎學金招收研究生為其研究助手。工科包括化學工程、電子工程、機械工程、土木工程等等不同的專業,工商界對各專業的需求量變化極快,去年當紅的,今年可能就黑得很,今年黑得很的,明年可能又大紅大紫,是以既難以捉摸也無須捉摸。
學理的前途又在其次。在理科之中,化學最好,因為石油化工業,製藥業和食品業都有需求。化學碩士平均起薪近四萬,博士平均起薪五萬五千。其次為數學,不過至少要有碩士學位才能比較容易混碗飯吃。保險公司需要不少統計學的碩士,搞應用數學的博士除去大學教書之外,還可去華爾街的投資銀行搞經濟模式分析。數學教授的起薪大約三萬五千,就業工商界的數學博士的起薪可望接近六萬。物理學的前途最差,美國人甚少有問津者,研究生院中的物理係基本上是外國留學生的天下。
計算機學有的學校稱之為Computer Engineering,屬工學院;有的學校稱之為Computer Science,屬理學院;還有的學校乾脆另起爐灶,成立計算機學院。計算機學之所以如此這般模棱兩可,一方麵是因為計算機學有硬件軟件之分,前者偏工,後者偏理;另一方麵也因為計算機學年輕得很,成為大學中的一個學科尚不足二十個春秋,如何歸屬仍無定論。不過,計算機學的歸屬雖不明朗,前途卻明朗之至,多年來在就業機會上一直名列前茅。原因在於計算機的應用愈來愈普及,工商文教政法各行各業幾乎無孔不入。美國的一切都基於市場經濟,需求既高,待遇自然不錯。計算機學碩士的平均起薪四萬出頭,博士平均起薪在五,六萬之間。計算機學這一行的外國流學生極多,其中又以中國人為最。在計算機軟件工業集中的加州矽穀,中文幾乎可以成為工作語言。
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藝術以及同藝術有關的行業如建築設計等等在美國謀生最難,機會少而薪水低。比如,建築設計碩士的平均起薪在兩萬至兩萬五之間,美術碩士還可能不到兩萬,英文或曆史博士基本上找不到正式的工作,有幸謀到教授職位的,起薪也不過三萬出頭。(以上所列薪水數字均已過時。近兩三年來美國受過高等教育者的市場供不應求,令畢業生的起薪大幅度增加。加州的電腦業尤其如此,初出茅廬就受薪七、八萬者不足為奇。---再版補記)
美國在卡特總統以前根本不存在教育部,如今教育部給是有了,但並不幹予大學的事務,究竟何所司,知道的人不多,想知道的人更少,要求撤消教育部的呼聲倒是時有所聞。大學設不設研究生院,研究生院設哪些專業,開設碩士班還是博士班,抑或二者兼開等等,均由各大學自作主張,教育部概不過問。美國大學既無統一的招生考試,又無教育部從中製定規章和標準,是以水平相去極遠。差的,隻要是中學畢業生一概錄取;好的,成績全部優秀者也未必能有希望。曾經在報上看到一篇談某州立大學的文章,文章說該大學決計提高學校的錄取標準,從今以後凡是沒有修過中學代數的將不予考慮。好一個提高標準! 中學生不選修代數課也能畢業已經夠令人吃驚的了,這樣的畢業生居然也能上大學,真是不知從何說起。
一流私立大學的新生大都來自高水平的私立中學,但這類大學也往往招幾個窮鄉僻壤的公立中學畢業生作為點綴,以示大公無私。八十年代初美國有部電影,名曰“獵鹿者”(“Deer Hunter”),講的是賓夕法尼亞州窮山溝裏的年輕人被拉去越南當炮灰的事。我在普林斯頓大學碰巧見到一位來自“獵鹿者”故事發生地某公立中學的新生,自稱是縣裏的尖子,料想不是信口開河,否則,普林斯頓大學也不會錄取他。初來時自視甚高,但不久即發覺無論在知識的廣度還是在認識的深僅上均遠處下流,開始擔憂能否畢業。早些年在舊金山住的時候,認識一兩位原本在伯克萊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就讀的學生,因覺得吃力,轉到距伯克萊不遠的黑沃德加州州立大學(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at Hayward),立刻成為全優的高才生。
這兩個例子都說明大學生水平良莠不齊之甚。但總的來說,美國大學生的知識和文化水平低得驚人。根據ETS的調查,大學畢業生隻有一半能看懂公共汽車時刻表,隻有百分之十三會做多步驟的數學應用題。ETS定義最高文化水平為能夠正確理解和概括律師的辯護詞。根據這種定義,隻有百分之十一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和百分之四的專科畢業生達到最高文化水平。一九八二年某機構對佛羅裏達州立大學的學生作過一次常識測驗。結果之糟糕令人難以置信。比如,百分之五十的學生在暗射圖上指不出佛羅裏達州最出名的城市邁阿密,一半以上的學生以為香港在日本。當年適逢英國同阿根廷為爭奪富克蘭群島的所有權而發生戰事,富克蘭群島因而頻頻見諸報刊電視,但百分之八十的學生竟然以為富克蘭群島在英國沿海,可見大部份學生不僅不讀書,也甚少留意新聞報導。
同中小學的情形相同,美國的大學也有公立,私立和教會立之分。無論教會立與否,大學裏都有教堂,而且往往不止一處。即使是教會大學,除非讀的是神學院,否則,學生同宗教可以完全絕緣。美國不存在國立大學,除兩年的專科屬縣或市之外,其餘四年製的公立大學一律為州立。最老的州立大學是設立在教堂山(Chapel Hill) 的北卡羅來納大學,成立於一七八九年,至今仍是最好的州立大學之一。最老的私立大學是設立在波斯頓西北郊的哈佛大學。哈佛大學的曆史可以追溯至一六三六年,正式成為哈佛大學則是一七八零年的事。中國人向來以國立大學為貴,公立或省立者次之,私立者最下。與中國的情形恰恰相反,美國人賤公而貴私,在私立大學之中又以所謂常春藤聯盟 (Ivy League) 的八所大學最負盛名。這八所大學是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 ,布郎大學(Brown University),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哥侖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賓夕伐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和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私立大學的後起之秀,有中部的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芝加哥北郊的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西部的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南部的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和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專以理工科而著稱者,則東有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南有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西有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教會大學以西距芝加哥五十英裏的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名聲最響亮,有意思的是,使聖母大學名聲大著的,並不是神學,而是該校的橄攬球隊。校園內的橄攬球場外高高聳立著一幅巨大的耶蘇畫像,許是想表明學生們並沒有因玩球而忘祖,隻是不知耶蘇如果有靈,整天看著玩球的在球場上拳打腳踢,看球的在觀眾席上咆哮如雷,會作何感想。
中國過去也有所謂教會大學,比如,北京的燕京大學,長沙的湘雅醫學院都被稱之為教會大學。前者由哈佛大學創辦,後者由耶魯大學的醫學院創域,哈佛和耶魯本身並不是教會大學,不知稱燕京和湘雅為教會學校係出於誤解抑或另有原因。燕京得名於先秦時的燕國,“燕京”和“燕國”的“燕”,均應讀如“煙霧”的“煙”,而不讀如“燕雀”的“燕”。誤讀“燕京”之“燕”者甚眾,甚至包括燕京大學畢業的學生在內,真是咄咄怪事。近年來州立大學的地位漸見上升,尤以加州為盛。設在柏克萊和洛杉磯的加州大學均被公認為一流,柏克萊加州大學的研究生院更被評為全國第一。
水平不高的大學大都不設研究生院,但不設研究生院的大學並不一定都比設研究生院的大學水平差。美國東北部有幾所被昵稱之曰“超級微型學院”(“supper mini college”)的私立大學,雖無研究生院,可是在美國世家大族的眼裏,其地位僅次於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蜚聲全球的高等學府。這幾所學校畢業的學生大都能進入出色的研究生院或是謀得不錯的工作,至於其原因究竟是因為在學校受到良好教育,還是因為家庭背景不同凡響,則很難判斷。水平較差的研究生院往往隻有碩士班而不設博士班。高水平的研究生院則恰恰相反,可能隻設博士班而不設碩士班。但不設碩士班的研究生院也可能授予碩士學位,這種稱之為terminated master是專為修完博士課程卻完成不了論文或被導師認為沒有資格撰寫論文的博士生而設的。
不少國內學生以為來美留學,必須先讀碩士,然後才能讀博士。其實不然。凡是大學畢業生都可以直接申請讀博士。隻打算讀碩士者也不妨申請讀博士學位,因為博士生比碩士生容易拿到獎學金。讀到可以拿碩士時,拿了碩士學位一走了之未為不妥。
無可否認,美國今天在科學技術和經濟實力方麵仍居世界領先地位。美國沒有類似中國褪學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這樣的規模龐大,性能綜合的研究機構,獨立而專門的研究所也極少,絕大部份學術研究都由設有博士研究生院的大學承擔。因此,凡是設有科技和經濟學博士研究生院的大學,在理工醫農和經濟學方麵都具世界先進水平。近幾十年來,諾貝爾科學和經濟學獎的得主大都為美國的大學教授,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美國各大學之中,同諾貝爾獎金緣份最大的要數芝加哥大學。迄今為止,總共有六十四位芝加哥大學畢業的博士和芝加哥大學的教授或研究人員獲得諾貝爾獎,其中得物理獎者二十三人,得經濟學獎者十八人,得化學獎和醫學獎者各十一人,得文學獎者二人。芝加哥大學之所以能有此殊榮,竊以為同該校傾心接納非正統者的傳統不無關係。非正統者不一定有特別成就,有特別成就者往往多非正統則無可置疑。
這裏提到文學獎,隻是為了湊足六十四人之數。文學獎的得與不得,或得多得少,同一個國家的文學水平並無幹係。原因之一,是諾貝爾文學獎具有偏向歐美文學的天性,因其評選委員皆屬歐美民族,隻能欣賞歐美文學,對於其他文學作品須借助於翻譯,且不說文學作品的詞句和風格之美翻譯不出來,即使是文學作品的社會、文化和曆史背景也不是翻譯所能表達的。原因之二,是諾貝爾文學獎同諾貝爾和平獎一樣,具有政治性,並不完全以作品的文學價值為評選的唯一標準。僅第一項原因應當足已使中國文學作品不予諾貝爾文學獎之列,如果有一天某中國文學作品終於入選,那隻是因為諾貝爾文學獎的政治性在發揮作用而已,同文學本身不一定有多大關係。要言之,中國文學作品不入選不足以為恥,入選也不足以為榮。經常聽到一些人因中國文學未曾得諾貝爾文學獎而鳴不平,實在大可不必。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美國的大學本科水平低下,何以研究生院的質量能居領先地位?歸結起來,原因有三。其一,研究生院集中了大學本科畢業生的精英。其二,大學對研究生院的重視遠在大學本科之上。比如,很多大學的本科課程皆由博士研究生教,教授隻上研究生院的課。其三,研究生院中有為數眾多的外國流學生,理工科研究生院基本上以外國留學生為主。
每年來美留學的外國學生人數也居世界之冠,據統計,一九九五學年度美國共有外國留學生四十五萬有奇,其中絕大部份是研究生。也有人僅據此一條就認為美國研究生院的水平肯定居世界領先地位。這種看法不能說沒有道理,但也不盡然。在總數四十五萬留學生中,有百分之五十七來自亞洲,在來自亞洲的留學生中,除四萬多名日本留學生大都學成之後歸國之外,其餘的大都學成之後留下不走。在美國見過一些從中國來的所謂訪問學者(說“所謂”,並無小覷之意,隻是覺得把英文的“visiting scholar”譯成“訪問學者”不怎麽恰當。美國人嘴上的“scholar”,隨便得很,隻要是搞學術工作的,不管張三李四都可以是“scholar”,中文的“學者”,非造詣高深,著作等身者莫能當之。),有不少業已是副教授或甚至教授,卻心甘情願由“學者”轉成博士生,為的是混一張博士文憑好在美國找飯碗。
這些人來美留學的目的,在於留而不在於學,即使美國研究汜院水平再低,也會照來不誤。據《美國日報》的報導,一九九五學年度來自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和香港的留學生總共近九萬,居各國留學生人數之冠,其中來自大陸的近四萬名,比一年前下降百分之十一萸二,來自台灣的三萬六千有餘,比一年前下降百分之三點二,來自香港的約一萬三千,比一年前下降百分之五點九。三個地區的留學生人數同時下降,不知出於偶然之巧合,還是別有原因。如果學成之後誌在回國,那麽,中國人來美國留學隻應當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經濟、學西方藝術等等,絕對不應來此學中文或中國曆史。
可是偏偏有人來美國學中文或中國曆史,混到博士文憑之後回去高就。比如,在普林斯頓大學就曾見到過好幾位來自港台的留學生讀中國文學和曆史博士。學成之後,其中一人回到來美前任職的台灣大學,立刻從副教授升為正教授兼中文係主任。其餘幾位都在台灣中央研究院當上研究員。美國的中國文學和中國曆史學博士居然會在台灣如此吃香,不指為崇洋媚外,則實在無以名之。還有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的研究員,應普林斯頓大學東亞係某洋教授之邀來普林佴頓大學作訪問學者。既已在中國最高的學術研究機構混到研究員的地位,即使談不上精通博雅,至少應當能充當洋教授的太老師而綽綽有餘。然而此人來普林斯頓之後,竟然畢恭畢敬地聆聽洋教授講授中國文學,口口聲聲說自己是來學習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旃究所的研究員要到美國來從美國人學中文,若不指為崇洋媚外,也實在無以名之。本世紀之初,胡適在其《中國哲學史》上就印上美國的“屁也吃得”的頭銜以自欺欺人,可見,這種學術界的崇洋媚外之風,並非近日的新聞,而是由來已久。一位在美僑居多年的朋友返台探親,回美之後頗有得色地跟我說,他在台北看到有美國人沿街行乞,以為是替中國人大爭了一口氣。我笑而不答,心裏卻在想:什麽時候美國人要跑到中國去讀英文和美國史,那才真是中國人揚眉吐氣的時候。如果來美國留學的目的在於留而不在於學,那麽,即使是跟洋人學中文或中國史也無可厚非,因為有些人除去學中文或中國史之外一無所能或一無所好,而想在美國大學留下吃中文或中國史這碗飯,則非在美國,英國,或加拿大靠英文掙張博士文憑不可。
不過,既然隻是為混飯吃,就犯不上裝出一副兢兢業業於學問的樣子,坦白地說隻是為了混張文憑以便討飯,要比虛偽地以做學問自命可愛得多。有位朋友說,如果隻是裝出副搞學問的樣子唬人,倒也罷了,恐怕有些人真的以為“禮失而求諸野”,非在美國才能學好中文麽中國史不可。搞外國文學或曆史的中國人,無非充當翻譯和介紹的角色,無論如何目中無人,那“人”一定限於中國人,絕沒有狂妄到以為可以在理解或欣賞方麵同外國人爭短長的。美國的洋教授則不然,不少自以為比中國人還更懂中文或中國史。比如,有位教中文的教授聲稱中國人從古到今沒有一個人讀懂了謝惠連的《雪賦》,根據這位洋教授的理解,《雪賦》所描寫的其實不是雪,而是男女的性交。有位搞曆史的教授聲稱唐代皇帝同其翰林學士之間大都存在同性戀的關係。竊以為美國人之所以敢於如此信口雌黃,同不斷有搞中國文史的中國人跑來美國,虔誠地拜倒在美國人腳下不無關係。
有位美國朋友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美國的大學教授享受的是中國的鐵飯碗製度。此人說的是美國大學教授的永聘製。這製度並非美國所特有,而是普遍流行於歐美各國。所謂教授的永聘製,是指教授職位是終身的,不到老死退休,大學不得解聘。不過,這製度並不意味教授一經聘請就成為終身。首先,受聘的教授必須是在所謂永聘席(tenure track)上。非永聘席的教授職位是臨時性的,或者因某教授休假一年而出的空缺,或者因大學不準備設這個職位為固定性。其次,在永聘席上的教授要經過一個見習階段並通過永聘委員會的審查之後才能獲永聘的教席。審查的內容以被審查者出版的論文和書為主,教學水平如何一般不在考慮之列。
同錄取學生的情形相同,性別和種族也是受考慮的因素。十年前耶魯大學曆史係有一男一女同時競爭一個永聘教席。據說係裏教授大部份人都認為男的水平遠出女的之上,但人人都預測男的會輸,因為該係當時尚無女性教授,不敢冒被指為性別歧視之險。結果果然由女的勝出。幾年前哈佛大學某係拒予一名女教授永聘職位,險而招至一場官司。哈佛大學不願因官司而壞了名譽,同意給予該女教授永聘職位,外加賠償以換取庭外和解。結果該女教授在接受哈佛大學的條件之後,辭職不就,轉而接受了其他大學的永聘。見習階段一般是六年,見習教授可以要求提前審查,但不得推後。見習期間的教授大都稱之為助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也有給予副教授銜的,大概是在當博士生時已經名聲雀起。經審查委員會通過之後,一概提升為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一般來說,既經一所大學拒予永聘者,既不能再在該大學任教,也不能再到其他大學去充當見習助教授。如果其他大學有興趣予以錄用,必須給予永聘職位,理由大概是見習期隻能有一次,不得重複。凡被一流大學淘汰者,也許還能有希望在三流或四流大學中找到永聘的教席。如果見習所在的大學本來就是四流,一經拒絕,就等於終身與教授絕緣。如果所學行業除在大學任教之外,尚能就職於工商政法,與教授絕緣並不意味非改行不可。所學者若是文史,則等於走上絕路。我見過好幾個搞中國史的教授,未能得到永聘之後,不得不重返研究生院讀圖書管理碩士,然後再憑圖書管理碩士的資格去大學圖書管當管理員。有堅持不肯改行的,結果更慘。十幾年前普林斯頓大學英文係有十來個人同時競爭一個永聘教席。其中一人在校方公布獲恁者的前夕,因經受不住可能落選的精神壓力而自殺。熟料這位自殺的,其實正是校方內定要給予永聘的,真是所謂無巧不成書。
美國工商界人士大都印有名片,大學教師則很少使用名片者。凡是廣散名片的教授定然不是“人不知而不慍”的君子。有位台灣旅加拿大的教授不僅逢人便遞上名片,而且名片上赫然印著永聘委員的頭銜,唯恐人不知其為掌有見習教授生殺大權的委員,真是所謂“小人哉”!教授的永聘製據說是為了保障學術自由。竊以這個製度有三個流弊。其一,見習教授為確保獲得永聘,無不小心謹慎,唯恐與係裏的權威人士發生包括學術在內的一切衝突。換言之,見習教授的學術自由不僅未能受永聘製所保障,反而因永聘製而受損。其二,既經永聘的教授無論是否在教學上誤人子弟,也無論是否在研究上一無所成,校方均無可奈何。獲得保障的,其實不是學術的自由,而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自由。其三,永聘教席名額有限,一經填滿,無論如何才華蓋世也隻有望洋興歎的份。有些行業除當教授以外別無出路,由此飽和現象而產生的阻赫作用,令本來極有天份於這些行業的人不得不另謀出路。美國的文科如今正麵臨這種飽和局麵。記得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有所謂文科危險論,指的是學文者難免不犯政治錯誤。豈料在今天的美國,文科危險論也派得上用場,隻是含義不同而已。美國文科之危,危在兩點:第一,學文者麵臨失業危機。第二,文科麵臨人才危機。
美國的教授即使獲得永聘,其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都不可與中國的教授同日而語。中國素有尊師重道的傳統,這傳統雖如江河日下,遺意猶有存焉。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知識和知識分子最不受尊重的歲月,教授其實仍享有高於工農兵的社會地位,隻不過不表現以養尊處優的形式,而表現以挨整受鬥的形式而已。須知隻因是所謂反動權威方才會挨整受鬥,既是權威,自然是在社會的上層。如今教授仍是權威,隻是去掉了反動兩個字。於是,有名望的教授又像文化大革命以前那樣進入各級政治協商委員會或人民代表大會。權雖不掌,社會地位在。
美國人從來不尊重知識分子,教授既為最典型的知識分子,自與受尊重無緣。中國的教授無論在過去還是在今天,一直屬於高薪階層,在薪水基本上等同於收入的過去,教授屬於高收入階層。如今薪水和收入之間不再能劃等號,但是在靠薪水為主要收入的人中間,教授仍處上流。美國的教授從來不予高薪之列,工商政法醫各界的薪水都要高於大學教授。在美國當教授圖的是穩定和清閑,而不是高薪。中國的教授雖無永聘之名,卻有永聘之實,其職業的穩定絕不在美國之下。論清閑,美國教授似乎也輸中國教授一籌。美國大學的寒暑假比中國長,除寒暑假外,美國教授每隔若幹年(各學校對年頭的規定不一,對正副教授的規定也不一)有一次休假,這是中國教授不如的地方。但是,中國的高級教授可以不上班,普通教授的授課時間也極少,絕大部份時間可以由教授自己掌握,寫書寫論文固然可以錦上添花,無所事事也無人非議。美國教授一般要上三門課,外加一兩天坐班時間,坐在辦公室裏替上門的學生解答疑難。想要少教課程,得自籌經費搞研究項目。自籌經費雖不等於自掏腰包,但既要花費時間,又要會鑽門路才能有此生財有道。此外,到一定時間如果搞不出任何明堂,財源就會斷絕。不能像中國教授那樣安閑自得,優遊卒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