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柞裏子:方言雜談 (下)

(2007-02-04 10:34:44) 下一個

     “方言雜談”上網後,引起一些討論,以下是柞某的一己之見,兼及兩個問題。

 

1. 怎麽稱呼古語?

有人主張避免用“漢”這個字。多年前,柞裏子也曾笑話過王力編寫的《古代漢語》。不止是笑話內容的水平不夠高,而且笑話書的名稱言不成理。把漢以前的語言文字,也統稱之為“漢“,難道不可笑麽?

爾後省悟其中的難處。不用“漢語”,用什麽?“中文”這個詞匯本是有的,“中語”這個詞匯卻並不存在。況且,即使創造這麽個詞匯,也難免不被指責為大漢族主義,令人有口難辯,因為這種說法的確忽略了少數民族的語言也是中國語言的一部分這樣的事實。

大陸盡可能避免使用“中文”,“中文”這個詞匯基本上已被“漢文”所取代。由此可見,即使有膽創造“中語”這個詞匯,恐怕也不會被官方所接受,難得通行。

如此這般一想,也就不妨接受“漢語”這個說法算了。不去計較“漢”的本意,權且視之為表示中國非少數民族從古至今的語言的一個符號。

 

2. 取誰為方言的代表?

既然方言區是個粗略的劃分,同一方言區內還有方言存在,應當選取哪一種方言作為一個方言區的代表呢?有人指出:應該取蘇州方言,而不應該取上海方言為吳語的代表。就曆史而言,這說法不錯。可如今吳語區的政治、文化、經人口中心,都不是蘇州而是上海。所以,就現實意義而言,上海方言卻具有更強的代表性和影響力。

 

3. 誰的入聲清晰?

柞裏子以為(自然是主觀地以為)聲調比尾音字母更易於識別。

所謂更易於識別,指就不懂這一方言的人而言。聽得懂的人,究竟是因為懂,所以能分別;還是因為聽出區別,所以能分別。說不清。

聲調的不同,不需要豎起耳朵聽。尾音字母的區別,即使豎起耳朵,也未必能聽出。

比如,一個以p 結尾的字,與一個同樣以p 開頭的字連用的時候,除非說得非常慢,很難令人聽出兩個p。漏調前一個p,入聲何處尋?

 

4.何為粵語九聲?

粵語把陰入分高中低三調,第九聲,就是陰入的中調。九聲之說的前提是:粵語平上去入四聲的陰陽俱全,再外加一聲,遂成九聲。是否當真四聲的陰陽俱全?有人以為並非如此,因為某些聲音調不夠到位。廣東人大概會指責這種說法有欠客觀。

 

5.粵語是否是另一係統?

有人指出:討論四呼,對粵語沒什麽意義,因為粵語屬於另一係統。這提法很好。

不過,柞裏子指出粵語在四呼上的缺陷,意思不在對粵語評頭論足,隻是指出:粵語未見得比其他方言更能放映古代普通話的音韻特征。指出粵語是另一個係統者,正好支持柞裏子的這一觀點。

如今的粵語可能隻是較好地保留了古粵語的特征,而古粵語又與古普通話俱有某些共同點,所以,看起來好像是今粵語保留了古普通話的某些特征。

 

6.入聲之迷

在西南官話係統中,入聲字歸入陽平。入聲本與陽平近,發不準,就變成陽平。料想這說法難免不被會發入聲、並且深以會而自豪者指為“主觀”。柞裏子這說法是就不會或者說不善發入聲者而言。

在以北京音為代表的華北方言中,入聲字混入平上去三聲之中。何以會如此混亂?竊以為非外語的混入莫能如此。所以,蒙古與清,難辭其責。

令人費解的是:晉察地區受外族入侵的影響絕不在冀之下,為何晉察方言卻能保留入聲?

 

7.爾汝之迷

《世說新語》記載過這麽一段掌故:

晉武帝在宴會上問孫皓:聽說南方人好作爾汝歌,你能不能唱一首?孫皓是東吳的末代皇帝,當時已經投降,受封歸命侯。孫皓正在飲酒,聽了這話,即席舉杯唱道:“昔與汝為鄰,今與汝為臣,上汝一杯酒,祝汝壽萬春。”

“爾”與“汝”,都是“你”的意思,把兩個意思相同的字加在一起構成一個辭,是白話文的詞匯結構,不見諸文言。那麽,爾汝歌的歌名為什麽要既用“爾”字,又用“汝”字?歌名既叫“爾汝”,以理推之,歌詞之中當既有“爾”,又有“汝”。為什麽孫皓編唱的爾汝歌,卻隻有“汝”而沒有“爾”?

細讀孫皓的歌辭,不難發現:“汝”字在四句之中都處在賓格的位置。在前兩句中是介詞賓語,在後兩句中為直接賓語。孔子說:“禮失而求諸野。”可見在朝廷的典章製度不複存在之後,還可能在偏遠地區的民俗中找到殘留的痕跡。同理,在普通話中喪失的語言特征,也可能在方言中找到殘留的痕跡。吳語為方言,爾汝歌為民謠。民謠往往比方言的官話更土,因而有可能殘留更多的、不僅在普通話中消失,甚至也在方言的官話中消失的痕跡。

據西方語言可知,人稱代詞是最頑固不化的“格”。以英語為例,所有的“格”都已不複存在,唯有人稱代詞的“格”殘留至今。

是否可據孫皓的爾汝歌而作這樣的推斷:古漢語本來是有“格”的,隻是消失得太早,以至於在現存的古代典籍中找不到證據了?多年前柞裏子同某蘇州人說起這一假想,某人雲:在蘇州的土話中,第二人稱代詞本來確有主賓格的區分。究竟如何區別?可惜已不複記憶。網上如有會蘇州土話者,盼不吝賜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