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印度一瞥(zt)

(2007-01-23 13:50:55) 下一個
茅於軾        


去年十月底,我有機會訪問印度,那是參加一個小型的國際學術會議,討論兩國的能源和空氣質量問題。時間很短,連頭帶尾才四天時間,真叫走馬看花。不過還留下許多深刻的印象。

出發之前先要辦理簽證。和其他國家辦簽證作比較,印度大使館有高效方便的一麵,也有低效浪費的一麵。高效方便是申請表格可以在網上下載,而且本人不一定要麵談。把必備的文件準備好,送交大使館,經過簡單的審查,所交的文件符合要求,就可以等著拿簽證了。不過接受申請文件的官員提出要單位介紹信。而這是在規定的要求文件之外的。好在她沒有堅持,討價還價之後也就通過了。

可是究竟哪一天可以領取簽證,隻是口頭的一句話,說一個禮拜之後,也沒有任何文字憑證,就憑見麵認識。可是到了一個禮拜後,滿以為簽證可以順利拿到手,可是被告知說還得等三天,因為其中有印度的休假日,叫我們白跑了一趟。

連下來的問題是選擇航班。北京到新德裏竟然沒有直航航班。這樣兩個比鄰的大國,人口占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首都之間沒有直航。像新加坡這樣的小國家,北京每天都有好幾個直航航班,另外還有上海到新加坡,廣州到新加坡等等。而北京到新德裏竟然沒有直航航班。我們不得不在香港轉機。不但等候四個小時還要多飛一段距離。附帶說一句,新德裏的時差與其他所有的國家不同。別的國家的時差都是小時的整倍數,惟獨新德裏的時差有半小時。比如新德裏和北京的時差是兩個半小時。北京是中午12點時,新德裏是上午9:30。

還有一個令人不解的是新德裏到達和起飛的國際航班多數在深更半夜。這是其他國家要盡量避免的。有人說是和供電有關,也有人說是因為白天有空氣汙染,影響能見度。到底是什麽原因,不得而知。我們的飛機經過將近六個小時的飛行,頂著時速100公裏的逆風,跨越3500公裏,於當地時間淩晨1:40到達。然後是排隊檢查護照,辦理進關手續。我們來到邊境檢查大廳,看到黑壓壓大片人群,都看不到排隊的尾巴在哪兒。我們足足等了45分鍾,將要*到我的時候,忽然發現印度駐北京大使館給我的簽證上麵有塗改的地方。按理說,簽證是不容許塗改的,這是國際慣例。當初我拿到簽證也沒有注意,臨到進關,感覺問題的嚴重性。雖然這不是我的過錯,但是有口難辯。我提心吊膽地呈交護照給一位女官員。不料她二話沒說,蓋上章,順利通過。從進關的這段過程我得到的印象是印度官員的素質良好,態度合作,手腳麻利,但是整體的組織缺乏效率。讓幾百名國際旅客等待將近一個小時,實在叫人心煩。等我們住進賓館已經是淩晨三點多鍾,接著九點鍾就是會議開始了。

參加會議的有印度政府官員,實業界的人士和學者。會議給我的基本印象有下麵幾點∶首先是印度整體的能源消費水平比中國差得遠,這和印度的人均收入有關。其次是能源使用效率中的問題很多,浪費不少。總起來看,是市場的發育不足。但是大家寄希望於政府和計劃。這一點比起中國朝野對解決資源配置問題的看法頗不相同。再就是印度政府是一個弱政府,行政權力受到很多製約,政府收入占GDP的比例比中國低得多,想做的事往往做不成。政府各個部之間相對獨立的傾向很強,因而合作困難。大家知道,印度是一個民主國家,言論完全自由,輿論的監督很到位,但是貪汙盛行,一點兒也不比中國好。我曾經問印度朋友這是什麽原因。他和另外幾個印度人商量了一會兒回答我說,因為取證困難,法官難於判決。我想起菲律賓也有類似的情況。不但貪汙犯治不了,連強盜綁匪也治不了,因為取證困難。換句話講對人的保護有點過了頭。我們這裏有無產階級專政的觀念,對壞人要專政,因而往往誤傷了好人。在印度則相反,是包庇了壞人。可見要做到公正合理是非常困難的。

拿電力行業來講,印度的農村電氣化也遠不如中國。中國的農村中99%的村莊都通了電,但印度則大約是80%。還有一個奇怪的比較。在中國農村電價都比城市電價高許多,但是在印度農村供電的主要問題是農民用了電不付電費。因此電力行業虧損,成為發展的重要瓶頸。現在正在進行一個巨大的宣傳運動,教育農民用電付費。環境保護和發展能源行業的矛盾很突出,這個問題唯一都出路是政府間的協調,而這在印度是比較困難的。所以環境保護的措施不夠完善。

印度經濟的市場化程度不如中國。資源配置的效率相當低。但是因為有一個良好的法治基礎,金融業得到良好的發展。金融業是最需要規則和信用的。印度的金融業就遠比中國的好。風險很小,效率很高。法治也保障了個人的安全,雖然貧富差距也很大,但是犯罪率比較低,百姓間相處比較融洽。新德裏不像發達國家那樣有窮人區和富人區的劃分。窮人富人在一起相安無事。在新德裏看到的貧富差距比在北京看到的更嚴重。這倒不是他們的差距更大,而是他們沒有戶籍等限製,農村人口可以自由進入城市。我們在馬路上可以看到許多學齡兒童,或者賣旅遊紀念品,或者乞討。人數之多超過在中國大城市中的十倍。看來這已經成為他們的生活方式。我十分為他們的將來擔心。在中國貧困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而在印度看不出希望何在。兒童失學意味著下一代的貧困。起初我還以為大多數印度人都能講英語。後來問當地的朋友才知道,隻有1-3%的印度人能夠講英語。這個比例不見得比中國高。

印度的知識分子更少市儈氣,他們風度翩翩,頗有英國紳士氣派。他們有責任感,對工作兢兢業業,專業知識良好。但是在我看來,過於相信政府,相信計劃,是他們的通病。我不是說政府不好,計劃不好,而是說我們無法保證政府的決策都是對的,計劃都是符合實際的。中國人吃這個虧吃大了,深刻懂得壞計劃的危害性,而沒有人能夠做出權威判斷,哪個決策對頭,哪個計劃符合實際。市場雖然有盲目性,但是它最後能夠自我糾正。不要希望什麽彎路也不走。人類發展從來都是曲折的。總體上說,市場能夠讓我們少走彎路。

會議結束之後我們來到當地最著名的文化古跡遊覽,叫做Qutab
Minar。是聯合國規定的世界文化遺產。它的藝術價值十分類似故宮,但是風格完全不同。它由許多精致的建築構成。大多數是皇帝和皇後的陵墓。印度人不像中國人,把死人埋在地底下,而是把大理石的棺材放在地麵上。如果講建築的美,Qutab
Minar遠勝過故宮,故宮中也許隻有禦花園例外。我認為建築師所認定的目標不同。故宮追求的是雄偉和威嚴,用巨大的對稱布局和孤獨的高牆突顯出皇帝的高不可攀。這樣就犧牲了美。印度的大部分建築是用來懷念故人的,裏麵放置著靈柩。包括離新德裏200公裏的泰姬陵,追求的就是美。要想真正感受到建築的美,必須來到印度。可是奇怪的是這麽好的地方,竟然沒有多少人來觀光。我們去的那天。門可羅雀。這和故宮每天熙熙攘攘的熱鬧勁,簡直是天差地遠。另外印度名勝古跡的門票價格還分本國人和外國人,二者相差將近十倍。同樣是WTO的成員國,印度履行義務的狀況似乎不如中國。大概因為訪問的人太少,收入不足以維護建築物,所以顯得破落。這樣好的遺址沒有良好的保護,前景十分可慮。此外,我們又遊覽了著名的紅堡,印度凱旋門等,這些地方不收門票,遊覽的人多一些。

匆匆忙忙一個下午很快就過去了。最後剩下的時間用來采購。我們的出租車穿過了新德裏和老德裏的大街小巷。讓我們看到了落後的交通設施和擁擠的從原始到現代化的交通工具,混雜穿梭而行。後來我們來到專門賣旅遊紀念品的商店,買了些好看無用的紀念品。然後想買印度特產,如茶葉,香料。帶回去贈送給親友。我們請出租車司機找一個超級市場,然而他兜了半天圈子,來到了一個商業中心,有許多店鋪,可就沒有超級市場。後來回想起老早就有人告訴說,印度是沒有超級市場的。同樣地印度也基本沒有高速公路。這兩件大大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工具,印度既然拒之門外。印度是一個古老,而且傳統非常強的國家。不要說外國的東西接受起來有困難,連本國內部之間的交流也不容易。印度是一個多民族,而且是多文字的國家。鈔票上寫滿了不同的文字。各個邦之間的溝通,不論是語言或文字都不那麽容易。因此各個邦和教派之間經常發生劇烈的流血衝突。看看印度我不得不感謝秦始皇。雖然他所建立的皇權製度妨礙了中國的發展,但是他統一了文字和語言,使得內部交流,人員往來容易得多,互相了解深刻得多,避免了許多矛盾和衝突。


中印兩國相同的地方很不少,相異的地方也不少。最令我難於理解的是為什麽在印度青年人結婚時是女方出嫁妝,而在中國是男方賠彩禮。照我的理解,男方賠彩禮從經濟上看是對的。因為女孩子扶養成人
父母的心血,經濟的負擔都不在少數。結婚後女孩子成為男方家庭的一員,女方父母獲得一些彩禮,補償一下應該說是情有可原的。我問為我們開車的出租車司機,為什麽在印度是女方賠嫁妝。沒想到他的說法同樣有理。因為女方出嫁之後,這一輩子要在男方家庭中生活,以後幾十年的生活費用都要男方來承擔,所以要求女方一次性地把今後幾十年的生活費用交付給男方。男方愈是有錢,生活愈好,女方應付的嫁妝也愈多。他說現在女性上班的人增加,女方自食其力的趨勢使得嫁妝的要求在降低。他還自我介紹說,他結婚時獲得女方的嫁妝相當於五千美元,在一般民眾中算是比較高的。我問起參加我們會議的知識分子,這種習俗何以能夠維持,得到的回答是使得婚姻在相同的社會等級之間進行,窮人不可能把女兒嫁給有錢人家。這使得印度社會的垂直流動更為困難。同樣使我難於解釋的是,不管結婚時是男方出錢或者女方出錢,中印兩國嬰兒性別比例嚴重失調,都是女嬰嚴重不足。將來都會有百分之十左右的男性找不到結婚對象,成為頭號的社會問題。說句不好聽的話,發展娼妓業恐怕是唯一能夠緩解這個問題的方法。

四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第四天一早我們登上返程航班,駕著時速100公裏的順風,飛行四個半小時回到了香港。在飛機上最使我難於忘懷的是那許許多多在馬路上行乞的兒童。誰能幫助他們回到一個正常的未來。


ILdPymaC




«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主題工具
顯示可打印版本
郵寄本頁給好友

顯示模式
平板模式
切換到混合模式
切換到樹形模式

對此主題評分
您已經對此主題評分過

發帖規則
您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您不可以回複主題
您不可以上傳附件
您不可以編輯您的帖子

--------------------------------------------------------------------------------

vB 代碼開放
表情圖標開放
[IMG] 代碼開放
HTML 代碼開放
版麵跳轉
用戶控製麵板 悄悄話 訂閱主題 會員在線狀態 搜索論壇 論壇首頁 新聞舊聞 新聞時事 曆史真相 學者學術 軍事專家 IT通訊 科普專題 新酷把玩 IT人物 科技信息 唯美貼圖 文體娛樂 東西文化 網絡文學 影視沙龍 本周北美電影票房 影評和熱門影視推介 星聞八卦 馬季去世 饒穎PK趙忠祥 香港娛樂 台灣娛樂 大陸娛樂 北美娛樂 張鈺專題 琴棋書畫 奇聞趣事 輕鬆一笑 命相風水 命理麵相 風水輪流轉 流行音樂 體育看台 電玩遊戲 社會生活 吃喝玩樂 滋補美食 中西食譜 酒逢知己 吃遍天下 時尚手冊 傾訴空間 性情男女 百味社會 親子教育 中學 小學 大學 學齡前 法律谘詢 地產熱盤 家居風水 裝修設計 房屋貸款 經紀之窗 汽車世界 亞洲車 美國車 歐洲車 車壇賽事 家庭主廚 購物專家 化妝保養 紳士風格 淑女品位 珠光寶氣 健康生活 延年益壽 健康寶貝 減肥瘦身 兩性生活 保健常識 吃出健康 電腦網絡 商業財經 股市投資 期現交易 經濟大勢 商業論壇 理財有方 退休養老 MG匯市專欄 熱股推薦 海外上市 出國論壇 出國準備 外語速成 大學生活 留學生活 小留學生 移民簽證 天下旅遊 遊遍歐洲 暢遊美洲 亞洲 非洲 精華版 旅遊須知 回國觀感 澳洲 活在北美 活在澳新 活在歐洲 活在日本 活在港澳 活在台灣 海歸論壇 回國創業 縱橫商場 招才求職 海歸動態 家庭子女 情感空間 生活品味 論壇公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