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朝鮮戰爭的一點想法

(2007-02-15 11:22:34) 下一個

關於朝鮮戰爭。其實討論該不該打意義不大,打都打了,馬後炮有什麽用。但是,打也有打的好處。第一,消滅了毛太子,否則我們八成像北朝鮮一樣。第二,維持了朝鮮的分裂狀態,中國的鄰國越分裂,自然對我們越沒有威脅。第三,讓世界看到了中華兒女的英勇。人海戰術也好,美國沒有用全力作戰也好,畢竟我們用劣勢的裝備用血肉之軀把美國最終擋在了三八線。雖然如果時光倒流,我不讚成抗美援朝,但是誌願軍普通戰士們的偉大犧牲精神永遠值得我們這些後人敬仰。這根主義或戰爭的正義性無關,而跟軍人的榮譽有關。即使將來抗美援朝被未來的中國政府否定,那些長眠的誌願軍戰士仍然要被我們崇敬和紀念。因此,所有在對外戰爭中英勇戰鬥的中國軍人無論其黨派都是民族英雄,這包括鴉片戰爭以來一直到對越反擊戰中犧牲的所有中國軍人。

推而廣之,所有奉國家的命令對外族作戰的軍人都應該是本民族的英雄,而無論戰爭的正義性與否。一個民族的英雄常常就是另外一個民族的劊子手。因為,作為普通士兵你是不可能去考慮戰爭的正義性與否這樣的該由政治家和曆史學家考慮的問題的。你的任務就是執行命令消滅外國敵人,而不論敵人在你國內還是國外。因此,中國人有理由紀念抗日軍人,日本人也有理由紀念日軍陣亡士兵。都是為國家而戰犧牲的,誰也沒有貪汙公款或者損害自己國家。這也是戰後德國日本的新政府繼續給老兵發撫恤金的理據之一。

有人說,難道那些參與南京大屠殺的日本兵也該被日本人紀念?我認為當然不應該。因為當軍人在戰爭中蓄意犯下屠殺平民的行為時,他已經違反了基本的人性,成為戰犯。即使這種罪行是逢上級命令所為。這和戰爭中的誤傷平民和為了戰役需要,燒幾間民房或因為無法區分混雜在平民中的遊擊隊員(現代名稱是“恐怖分子”)而誤傷平民不可相提並論。對於這樣的人,中日兩國都應該鞭撻。所以,我認為,我們反對日本人紀念東條等戰犯,不應該是因為他們對外發動戰爭,而是因為他們在對外戰爭中犯下的反人類的罪行。這也是,為什麽戰後德國政府對待看守集中營的黨衛軍和前線的武裝黨衛軍的處理態度不同的原因。前者作為戰犯予以審判,後者作為職業軍人他們的陵園被精心維護,老兵仍然享受撫恤待遇,德國總理施羅德還在前年公開到諾曼底的武裝黨衛軍陵園作了悼念活動而沒有引起戰勝國的反感。為什麽?因為後者也曾經像戰勝國的士兵一樣為自己祖國而戰,為軍人的榮譽而戰,馬革裹屍像條漢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